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傣药大叶羊蹄甲中的Cu、Zn、Ca、Cr、Mg、Fe、Mn、Ni元素进行了初级形态分析,用0.45 μm微孔滤膜将水煎液分成可溶态和悬浮态,并测定了其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8种微量元素在原药中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a> Mg> Mn> Fe> Zn> Cu> Ni> Cr;8种微量元素的总提取率为21.45%~89.17%,浸留比为0.27% ~ 8.24%,颗粒吸附率为5.15%~22.27%之间,方法回收率在85.38%~10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9%.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喀斯特森林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状况,以茂兰喀斯特森林几种特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量>100 mg/kg的元素有Fe和Mn,10~100 mg/kg的元素有Zn和Pb,<10 mg/kg的元素有Cd和Ni.按鲍恩和埃塞林顿的划分标准,Pb 、Cd 、Fe、Mn 、Zn含量均已达到甚至超过植物中毒水平,植物存在着受重金属毒害的潜在风险,但除Pb外,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Cd、Pb、Mn和Zn为正偏态分布,Fe和Ni为负偏态分布.不同种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植物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和变异系数均表现为Mn>Cd>Pb>Zn>Fe>Ni,反映了植物所处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HNO3-HClO4湿法灰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黄柏中Mg、Cu、Fe、Zn、Pb、Cr、Mn、Cd、K、Co、Ni共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黄柏中含有较丰富的K、Mn、Mg和Fe,其含量K>Mn>Fe>Mg>Zn>Ni>Cr>Cu>Cd>Co>Pb,黄柏中含有丰富的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贵溪市污灌水田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化学连续浸提试验研究了贵溪市污灌水田污染元素(Cd、Cu、Zn、Pb)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Cd以离子交换态最高(80%),而残渣态比例较低;Cu以有机物结合态最高,残渣态最低;Zn以残渣态为主,有机物结合态最低;Pb以残渣态为主,水溶态最低。由冶炼厂废渣污水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特征是元素生物可利用性较高;Cd、Cu、Zn、Pb各形态间存在明显的转化能力。此外,通过研究确定了研究区内主要污染元素是Cd和Cu,其次是Zn,而Ph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尾矿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区周围受污染的菜园土和水稻土中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Cd、Pb、Cu和Zn的总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应的标准。两种污染土壤中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差别不大。Cd主要分布在残渣态中,占总量的60%以上,Cd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Pb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92%以上;Cu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可还原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9%以上;Zn在土壤中以残渣态占绝对优势,占总量的90%以上。菜园土和水稻土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Ph为最高,Zn为最低。  相似文献   

6.
康艳萍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337-2339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独活、天南星、皂荚3种药材及其煎煮液中所含的Mg、Fe、Zn、Cu、Mn、Cr、Cd、Pb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药材中,Pb和Cd等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低,而有益微量元素Zn、Cu、Mn、Fe的含量较高,且药材中含量高于单煎液,单煎液明显高于合煎液.中药材中微量元素丰富,煎煮对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产地矮地茶水煎液中微量元素进行形态分析。[方法]采用微量元素形态分析流程、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个产地矮地茶中微量元素Ca、Fe、Zn、Mn、Cu、Pb、Cd的初级及次级形态进行研究。[结果]7个产地野生矮地茶中微量元素含量为CaFeZnMnCuPb,Cd未检出,7种元素的提取率在33.05%~72.33%、浸留比在0.32~7.29、悬浮态颗粒吸附率在0.36%~25.30%,该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0.5%~110.2%,相对标准偏差5%。[结论]7个产地矮地茶中7种微量元素均符合药用植物绿色行业标准,不同产地矮地茶同种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ICP-AES法测定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 L.)中Na、Mg、P、Ca、Ti、Zn、Mn、Fe、K、Sr、B、Al、Ba,采用ICP-MS法测定Li、Be、Tl、Mo、Pb、Cd、Co、V、Cr、Cu、Ni.结果表明,决明子中富含K、Ca、P、Mg、Al、Fe、Na,而Be、Cd、Tl、Pb等元素含量极微,不足0.02 μg/g.在所测定的24种元素中,含量顺序依次为K>Ca>P>Mg>Al>Fe>Na>Zn>Sr>B>Mn>Ba>Cu>Ti>Cr>Ni>Mo>Co>V>Li>Cd>Pb>Tl>Be.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常用的藏药短穗兔耳草的水煎液和人工胃液中Ca、Fe、Mg、Mn、Zn、Cu、Pb和As8种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方法]利用HNO3-HClO4湿法消解样品,采用0.45μm微孔滤膜分离水煎液中的可溶态和悬浮态微量元素;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有机态和无机态微量元素;同时制备了样品的人工胃液提取液。采用ICP-OES法依次对原生药及各种形态中的8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短穗兔耳草中8种元素在原生药、可溶态和人工胃液提取液中的形态分布基本一致。水溶液的提取率在1.48%~44.87%,人工胃液中的溶出率在2.45%~62.82%。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2.7%~10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48%。[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同时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短穗兔耳草中各形态的8种微量元素,且短穗兔耳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Mg、Fe、Zn和Mn,可能是其发挥药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巢湖沿岸九个地区的沉积物中Cu、Pb、Mn、Zn、Cr、Cd全量,并对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包括水可溶态、可交换态及弱酸有效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巢湖及其支流沿岸沉积物Zn、Mn、Cr三元素含量较高,达轻度及以上污染Cd、Pb、Cu大部分样点显示清洁,仅个别样点评价为轻度污染。几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为弱酸有效态>可交换态>水可溶态。特别是重金属Pb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应引起重视,且其可交换态含量较低,Mn、Cu的弱酸有效态的含量也较高。水溶态各重金属元素含量不高,未超过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1.
大冶龙角山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来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大冶龙角山矿区某溪流段沿岸农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分布情况,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土壤中Mn、Cu、Zn、Pb、Cr、Ni和Cd 7种重金属的形态与含量,并分析了重金属含量与土壤Fe和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重金属在大部分取样点总含量均超出湖北省土壤背景值;Cu和Cd总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 15618—1995)限值,Zn、Pb、Cr和Ni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Mn、Cu、Zn、Pb、Ni和Cd均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Pb、Cr和Cd存在一定比例的可交换态。矿山矿石组分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且Mn、Cu、Zn、Pb和Cd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以及总含量的分布均与土壤Fe和S含量分布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硫化物矿物开采引发了重金属Mn、Cu、Pb、Zn和Cd在该矿区农田土壤中的累积与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两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Pb Cd Zn的EDTA萃取及形态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EDTA萃取前后受污染覆盖土和灌溉土土壤中重金属Pb、Cd、Zn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Pb、Cd、Zn的形态分布各有差异,均以残渣态为主。在5.0mmol·L-1浓度条件下,EDTA对Pb和Cd的萃取能力较其对Zn的萃取能力强;经EDTA萃取后的土壤中Pb、Cd、Zn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交换态含量分别有所下降,Pb和Cd减少顺序为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交换态,Zn减少顺序为残渣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而有机物结合态Pb、Cd、Zn的含量却有所增加,其增加幅度为Zn>Pb>Cd。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 Zn Pb Cd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乐安河上游铜矿开采带来的鄱阳湖湖体东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采用Tessier法对鄱阳湖湿地土壤中Cu、Zn、Pb、Cd的化学形态以及重金属形态与植物富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土壤中Cu、Pb、Zn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和交换态等生物有效性态含量很少。Cd的水溶态、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态较其他元素高。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均显示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其生存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直接相关.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出Zn〉Cu〉Cd〉Pb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自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植物重金属含量状况,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植物刺叶冬青(Ilex bioritsensis Hayata)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重金属元素Fe、Mn、Zn、Ni、Cd、Pb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量100 mg·kg~(-1)的元素有Fe、Mn和Zn,10~50 mg·kg~(-1)的元素有Pb,10 mg·kg~(-1)的元素有Cd和Ni。Mn、Zn、Cd、Ni含量变异程度较大,Fe、Pb相对稳定,有害元素Cd、Pb含量均以粗榧(Caphalotaxus sinensis(Rehder et EH.Wilson)H.L.Li)最高。Fe与Mn和Mn与Cd的来源相似且在植物吸收中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Fe、Mn、Zn、Cd、Pb、Ni含量均高于正常植物有毒浓度界限值的上限,Ni、Pb含量甚至超出了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对应元素含量范围的最大值。该地区植物存在着受重金属Fe、Mn、Zn、Cd、Pb、Ni毒害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卓莉  刘良凤  阮尚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36-9836
[目的]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梅干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梅干菜的食用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市自制的梅干菜为样品,采用湿法消解对样品进行处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梅干菜中Ca、Mg、Fe、Mn、Zn、Cu、Pb、Cd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I结果]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4~0.9995,相对标准偏差为0.36%~2.80%。加标回收率为96.25%~105.68%。测定表明,梅干菜样品中的Cu、Zn、Fe、Ca、Mg、Mn、Pb、Cd含量分别为0.653、10.687、42.152、707.519、17.786、14.330、0、0.425μg/kg,微量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Ca〉Fe〉Mg〉Mn〉Zn〉Cu〉Cd〉Pb。[结论]梅干菜中含有大量的Ca,且Fe的含量较高,Cd的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且未检出Pb,证明梅干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完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福建省酸性耕作土壤中Zn、Cd、Cu、Co、Ni和Pb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元素水溶态和交换态所占比例均很小,Zn、Co、Ni和Pb均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Cu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Cd以碳酸盐结合态与专性吸附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交换态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有较大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元素而异.Zn、Ni和Co的形态受游离氧化铁、阳离子交换量和粘粒含量的影响较大;Cd和Pb的形态受土壤pH、游离氧化铁和粘粒含量的影响较大;Cu的形态与土壤粘粒含量呈较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疆精河枸杞中10种常量与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初级形态,对于建立检测方法及确立精河枸杞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药用价值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 用0.45 μm滤膜和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悬浮态、有机态与无机态。对水煎渣依次用丙酮和盐酸进行提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ICP-MS对10种元素初级形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精河枸杞中10种元素Mg、Zn、Ca、Fe、Cu、Mn、As、Se、Cd、Pb各个元素的提取率在20.5%~47.8%,10种常量与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2%~1.25%;回收率在84.60%~106.1%。【结论】该工作的研究对于建立检测方法及确立精河枸杞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药用价值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组分。[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测定大蒜中Mn、Zn、Cu、Cd、Sr、Fe、Pb、Hg、Se等元素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大蒜中有害元素Hg、Pb、Cd含量较低,Mn、Cu、Fe等有益元素含量较高。[结论]大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吕璐  石向群  梅竹莲  余毅  赖水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58-2659,2670
[目的]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微量元素Cu、Mn、Fe、Zn、Pb、Cd的含量。[方法]利用湿法消化处理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u、Mn、Fe、Zn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Cd含量。[结果]双黄连口服液中Cu、Mn、Fe、Zn、Pb、Cd含量分别为0.418 7、4.852 0、3.687 3、5.304 7、0.553 5、0.022 1 mg/L,其中Cu、Pb、Cd含量均未超标,可以安全服用。[结论]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可用于其他中成药口服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金属冶炼厂区附近土壤和果树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金属冶炼厂排放的粉尘和废气对周边环境土壤、果树生长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果树叶片中Fe、Mn、Pb、Zn、Bi、Cu和cd的含量。I结果l厂区附近果园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Pb〉Zn〉Bi〉Cu〉CA,对照区果园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与厂区附近果园土壤的顺序一致;厂区附近果园枇杷和石榴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Pb〉Mn〉Zn〉Cu〉Bi〉CA,对照区果园枇杷和石榴叶片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Pb〉Zn〉Cu〉B.〉Cd。[结论]厂区附近石榴和枇杷园土壤中和叶片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对照区;枇杷和石榴叶片中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大小呈正相关;枇杷和石榴叶对Pb的吸收能力大于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