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挖掘了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成的主要要素,阐述了水口林树木配置的种类和形式,概括了水口林景观与环境的相融性、造景树种的乡土性和群落景观的朴素性等特点,总结出水口园林树木造景树种选择的地方文化渊源,旨在通过徽州古村落水口林树木造景特点的研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徽州文化,对现代园林造园和徽州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凌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24-6527
目前,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研究在中国尚处于初创阶段,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先对国外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的研究动态做了简要回顾,然后从乡村聚落景观的营建选址、规划布局、植物景观、水口园林景观、建筑及其装饰文化景观、生态评价及预警6个方面对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阐释水口园林以及意境的概念,分析影响水口园林意境的地理因素和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一些实例对水口园林意境营造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把营造方法运用在徽州新农村的实例中———安徽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从而,总结关于现代徽州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如何继承文脉和反映地域文化特征几点建议。最后,得出水口景观意境研究将对徽州新农村景观在继承文脉,发挥地方特色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江西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植物景观建设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对植物种类、配植方式及居民对植物景观效果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发现江西新农村植物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江西后续新农村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乾陵园林规划原则及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对园林景区划分、各景区点的布局、及植物造景景观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规划了各景区、景点的主要植物种类、并提出了建设乾陵园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东方村旅游式乡村植物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村植物景观是建设新农村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成为建设村庄植物景观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对湖南省醴陵市东方村的植物景观特色开展调查分析,从东方村的人文特色、植物景观现状、旅游式生活村落特点等方面逐层深入研究,以东方村原有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组织、建筑群落为基础,根据各区域的空间性质,结合村民的日常生活进行分析,运用规划设计的理论及植物造景技术对东方村的植物景观进行设计,营造了一个适合生活、享受生活的村庄。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主要高架桥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系统了解国内现阶段植物景观评价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对高架桥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采用描述因子法,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哈尔滨市的5座具有代表性的高架桥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高架桥植物景观整体建设水平偏低,其中动力区广场高架桥、文昌桥、二环桥香坊段高架桥整体水平较安发桥、霁宏桥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森林公园中文化主题林是某一特定文化的承载者。为了使"红色文化"主题林的植物景观达到最优化的呈现,本文以广东4A景区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林印迹园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为例,研究分析了不同植物的色彩、形态、品种、文化等4大方面特性,并按照生态学、美学等原则进行有效配置,项目绿化建设面积为0.82hm2,园区采用了20余种具有热情、生机、蓬勃向上、坚忍不拔等良好精神寓意的植物以显现主题特色,来构造一个主题浓郁、景观美、生态优的"红色文化"主题林区。  相似文献   

9.
孟娜  梁立军  鱼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97-18399,18485
通过对钱江疗养院概况的实地调查和对其植物景观特征的研究,结合人的心理活动需求,针对空间、视觉分析、色彩、质感各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分析了钱江疗养院的植物景观构成,并且提出一些有关疗养院植物景观建设的建议,同时指出了园林植物景观效果与环境心理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市新城区景观大道植物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汉龙  杨瑞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22-5424
景观大道作为徐州新城区绿地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特色鲜明、绿意盎然的徐州新城区风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在对徐州新城区8条景观大道绿化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物配置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徐州市新城区景观大道分为行道树绿带、分车带绿带、路侧绿带3种植物配置类型,在分别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植物绿带配置方法和存在问题后,提出了对徐州市景观大道植物配置的优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景观大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核心成分,以南京市6所高校校园为研究区域,192处植物景观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以及使用美景度法对景观质量评价。在调查112名公众的基础上,获得了25个景观质量评价因子,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统计出6所高校植物景观共涉及99种植物,筛选出各所高校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前1的样地作为校园景观提升与城市绿化的优先选择。经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86.203%,超过85%,可以较好地表达出原有25个要素因子的总体变化,从而构建出植物景观质量的特征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景观不同要素因子和特征指数与景观质量等级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植物景观营建工作提出注重植物色彩品质、审美艺术性、挖掘植物文化以及选择亲民、乡土植物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韩丹    王成    张昶    孙睿霖    徐珊珊  赵德先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296-303
庭院林作为与居民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人居林,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部分,充分解构庭院林树种组成特征对于构建乡村美丽庭院和保护乡土植物景观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典型抽样川西平原33个林盘,并全面调查750户庭院中的木本植物和庭院空间,分析内外庭院的树种组成、垂直结构、树种用途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3 586株庭院林隶属于43科72属92种,其中84种为乡土树种,优势树种有水杉、枇杷、樟、枫杨、桂花等。52.18%的庭院呈现单一用途,庭院根据植物用途可划分为6种类型,其中观赏美化主导庭院(n=122)为主要类型,其次为多用途庭院(n=95)。内庭院林种植率、丰富度、平均植物多度低于外庭院,内外庭院的优势树种有显著差异,但内庭院各高度层间的树种相似度均高于外庭院。内庭院林树种以强调观赏美化(58.4%)为主,外庭院林以生态防护(31.57%)为主。对于不同种植空间中的庭院林特征研究,可以为林盘植物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庭院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庭院林景观及人文特征研究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京绿道植物景观营建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城区内的紫金山绿道、明城墙绿道和滨江绿道3条新建都市型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主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南京绿道常用观赏植物种类为282种,隶属87科,199属,并对绿道植物类型组成特征、季相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2)归纳分析出南京绿道植物景观4个方面的特点和特色;3)总结南京绿道植物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南京绿道的植物景观营建和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游人视角出发,通过对南京市中山陵景区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使用SPSS22.0等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影响游人评价的项目公因子,并根据公因子的荷载信息,分析其对现代纪念性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影响。21个评价项目被提炼成为5个公因子:植物具有丰富的观赏性状因子、植物景观的美学感染力因子、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因子、休憩空间营造因子、植物选择的多样化因子。通过深入分析5个公因子,结果表明,植物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已经逐渐成为情感传达的符号,游人更加注重植物景观的对话性和多样化,因此在现代纪念性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注意利用植物进行情感的传达和场地特色氛围的营造,同时还要注意合理设置一定的休憩开敞空间,适当增加特色植物种类,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设计符合游人需求的现代纪念性园林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村落中植物及乡村景观的调查,运用植物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inner指数对党家村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分析,并通过乡土植物在不同区域的应用频率分析其应用特点,再从植物的景观空间、配置形式及艺术表现分析党家村植物景观的现状。结果表明,党家村古村落植物存在灌木和地被层多样性较低、乡土植物应用频率相对较低、植物景观营造手法较为简单三大问题;提出丰富景观植物、注重乡土植物及优化造景手法的具体改善建议,以期为党家村后续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衡水市区内园林绿化树种种类、生长状况和应用形式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园林绿化树种共175种,隶属于41科87属。对衡水市园林树木选择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衡水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发展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理论意义。根据巍山县林业发展现状,找出林业发展的潜力及优势。针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提出发展林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秦岭北坡低海拔地区森林植被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与总结,获得10个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在每个群落中划分3个地段,利用心理物理法中的SBE法对其进行评价,选取SBE度量值最大者作为研究样地。通过调查与分析各个群落的层次结构和外貌特征并对其进行模拟,形成了15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旨在为关中地区植物配置提供依据,也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以临汾汾河流域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植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下植物景观地域性表达的相关问题;提出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的近自然群落造景的地域性表达的主要策略;研究几种当地的自然群落模式,总结了几种适宜于地域性表达的近自然植物群落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艳    杜勇军    刘国宇    王庆    杨群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255-260
为了对西安地区温室植物景观特色与品种配置相关性进行研究,在调查温室植物景观现状及类别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种植物景观(色叶、观花、藤蔓、附生、棕榈)作为评价样本,拍摄相关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选择45位评判人员参与评价,运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美景度评判法(SBE法)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19.0及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藤蔓植物景观外,园林专业学生组对其余温室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同专家组、非专业人员组之间有显著相关,专业学生可初步选作预测温室植物景观评价的评判人员。基于评价结果,对温室植物景观评价高及差别大的实例结合园林植物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筛选出温室景观中最有特色的植物配置模式,为城市农业观光园的植物造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