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郑州市雕塑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滨水植物景观单元,结合AHP法、景观美学指数法、BIB-LCJ法、SD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专业人士与公众在对单个因子评判上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保持一致。雕塑公园整体滨水植物景观美学指数为6.72,属于一般至较好水平,具有研究价值及提升空间,对美景度大于1.500的4个滨水植物景观单元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特征因子、认知因子、感受因子与体验因子是影响景观质量的4种因子,特征因子贡献率最大。滨水植物景观质量提升不仅要保证基本的物种丰富度、水的生态性等,还要注重植物色彩等观赏特性的运用,提升局部景观特色,用具生命力的植物元素塑造专类公园主题。  相似文献   

2.
骆永锋  李淑云  罗佩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94-6796
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以自然生态性、美学艺术性和文化历史性3个标准为基础,确立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各层影响因子,建立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并以浙江师范大学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高校植物景观综合分析评价,尤其是可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校园植物景观优化方案设计,对于定量评价因子则可根据应用校园的特殊性具体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7,(9):95-100
以郑州市人民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植物群落样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景观质量进行美学评价研究,得出评价美学的因子中重要性依次为生态功能、视觉效应、空间特征。另外,对五种类型的植物群落进行景观评价,并对较优异的植物群落样地进行简单的分析,旨在为后期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设与修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踏查北京3个代表性城市公园的基础上,选取公园内55个典型植物群落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法(SBE法)与语义差异法(SD法)对其进行美学质量定性、定量评价,并建立美景度与主要景观因子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公园55个植物景观美景度值为-0.865 1~0.914 2,评价值相对较高的为丰富的植物群落、水面和植物相得益彰、铺装细节设计精致、园林小品与周边环境较协调的环境;植物群落景观的整体协调性、文化意境和色彩搭配3个影响因子对景观影响较大,建立的多元线性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公园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对公园植物多样性进行评价,以秦皇岛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以生态效应、视觉效应和社会效应为评价要素的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并结合群落植物景观特征,对秦皇岛市公园的15个样地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公园绿地景观质量水平为中上等,以后需要在公园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公园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哈尔滨市3所高校校区景观为研究对象,构建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校园景观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使用者评价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校园景观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校园景观满意度的综合模糊结果不高。其中,道路景观指标评价最高,而水景视觉美观性和固态水景丰富性等因子满意度最低;通过相关性分析,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等个体属性对高校校园景观的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较高、年龄长、从事景观专业的人群对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要求较高。评价结果揭示了高校校园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法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为研究区域,选择玉泉区主要公园、机关单位等40个植物群落为典型植物群落进行景观评价.通过AHP法建立了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确定了植物景观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对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张伟  娄喜艳  张煜星  张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11-8613,8616
运用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对商丘市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植物景观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出商丘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特点、艺术手法,并对商丘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内外高校同类区域校园植物景观与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机理,为居民小区景观林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内14个居民小区为研究样地,以150个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平均胸径、林下灌草覆盖度等17个指标构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特征指数,建立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主要取决于林木个体大小指数、景观色彩指数、景观垂直结构指数、景观近自然指数、林木个体空间指数和景观林木密度指数等林内景观特征指数。清晰的树木冠形和干形、整齐的林相、强烈的林分色彩对比、高比例的多季相树种和较高的林分自然程度均有利于提升林内景观质量。以林内景观美景度为因变量,林内景观特征指数为自变量建立美景度与林内景观质量指数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模型拟合度较好,适用于居民小区四季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科学地营建高质量的居民小区景观林过程中,应注重彩色植物和多季相树种的使用。增加景观林的层次丰富性,通过控制密度和树种组成营建近自然的林分是建设高质量居民小区景观林。  相似文献   

10.
选择对道路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8个评价因子建立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描述因子法,通过对评价因子进行赋值打分,对杨凌城区20条主干道路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杨凌主城区25%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Ⅰ级,65%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Ⅱ级,表明这些道路植物景观质量较好和良好;但还有10%的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Ⅲ级,如孟杨路和长青路,道路植物景观质量一般。针对评价结果,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并分析了影响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郑州龙子湖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随机抽样获得的36个植物景观样本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得到对应的景观质量排序。然后结合语义差异法(SD法)和ColorImpact软件,以色彩量化方法对龙子湖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影响龙子湖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的10项色彩因子,通过运算剔除偏相关系数较小的因子,保留偏相关系数较大的因子,并得出美景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主色彩比例、色彩对比、色彩数量、层次感4项色彩因子与美景度的相关性较强。研究结果可为绿地春季植物景观色彩的营造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形象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评价铜仁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及确定影响道路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为铜仁乃至西南地区中小型城市的道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铜仁市主要交通干道和街区中具有代表性的12条道路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择10个道路植物景观主要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模型,对铜仁市主干道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83.3%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在Ⅲ级以上,说明铜仁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众感知的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视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市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65张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照片,由213名公众作为评价人员,使用美景度评价法对绿地景观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群体差异与美景度的关系发现,专业、性别等群体差异对美景度没有显著影响。对江滨绿地进行景观要素分解,分为15个要素,每个要素2~4个类目,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美景度相关性较大的要素,保留的景观要素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沙滩比(24.7%)、亲水性(24.1%)、植物生长状况(15.7%)、色彩对比度(14.3%)、天空比(12.3%)、景观硬度(8.8%),以此建立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视觉景观评价模型。对美景度评分最高的3个样地景观进行分析发现,6个筛选的景观要素对公众喜好作出了良好的解释。本研究可为江滨复合型绿地的设计、优化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AHP方法建立校园道路景观评价体系,以浙江师范大学校园道路景观作为实证研究,从道路景观三元论角度选择生态环境、功能服务和美学文化3个主要指标作为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求得道路景观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适用于校园道路景观评价,可用以指导高校改建项目中的校园景观品质提升改造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从游人视角出发,通过对南京市中山陵景区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使用SPSS22.0等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影响游人评价的项目公因子,并根据公因子的荷载信息,分析其对现代纪念性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影响。21个评价项目被提炼成为5个公因子:植物具有丰富的观赏性状因子、植物景观的美学感染力因子、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因子、休憩空间营造因子、植物选择的多样化因子。通过深入分析5个公因子,结果表明,植物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已经逐渐成为情感传达的符号,游人更加注重植物景观的对话性和多样化,因此在现代纪念性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注意利用植物进行情感的传达和场地特色氛围的营造,同时还要注意合理设置一定的休憩开敞空间,适当增加特色植物种类,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设计符合游人需求的现代纪念性园林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滨水景观要素对公众审美的影响,以莆田市仙游县木兰溪为例,应用SBE法、BIB-LCJ法进行景观要素量化分析、景观美景度评价并构建美景度模型。结果表明:(1)SBE法和BIB-LCJ法的评价结果较为相近,BIB-LCJ评价结果可辅助滨水景观模型构建。(2)驳岸类型、绿视率、植物整齐度、总体协调性和园路形态5个景观要素对美景度值有显著影响,河岸线形态感、整体景观色彩对比、野趣程度及景观层次感等7个要素对美景度有一定影响。 (3)从构建的美景度模型中可以看出,景观总体协调性在所有要素中的贡献度最高,达到33.2%;其次则是植物整齐度,贡献度为24.6%;绿视率、驳岸类型和园路形态贡献率分别为17.2%、13.1%和11.9%;其中,总体协调性、植物整齐度和绿视率的贡献度均达到10%以上。通过以上两种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量化分解影响公众审美的景观要素,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的公众评价。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相对应的优化策略,可以为未来的滨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7个公园中30个典型群落进行全面调研后选出3个节水性优势较多的综合性公园作为本研究样本,分别为睦南公园、人民公园与桥园,以其中10个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样地,对其物种的组成、群落结构、植物长势、群落生境条件、周边环境等进行调查并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体系,从生态、观赏需求和文化特性3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节水型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的3个准则层与12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研究样地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综合指数较高的案例,总结出其优势,并对指数较低案例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通过SD法结合因子分析法对鱼池乡的景观进行评价,筛选得出17个影响游人对鱼池乡震后景观评价的因子。通过主成分法得到6个主成分,排序分析表明植物、水体、特色景观、建筑等是吸引游人的主要因素,证明鱼池乡震后成功实现生态重建。通过深入分析震后鱼池乡的景观重建策略,为震后乡村景观重建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冬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植物及其景观进行实地勘查和理论研究,调查已有树种种类及其应用情况,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校园冬季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调查问卷采集相关数据,对9个影响校园冬季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的因子进行权重值计算,以期为以后大学校园冬季植物景观建设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对紫荆公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紫荆公园的设计手法、主要月季品种。选取园内51个典型的月季景观作为评价样本,组织60位评分者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样地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能反映月季景观特征的7个景观评价因子,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构建景观因子与美景度分值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各景观因子对月季景观的美学影响不同,其中有3个因子对月季景观美景度影响显著,即景观奇特性(0.108)、建筑/景观小品(0.041)、景观层次(0.08)。对紫荆公园月季主题景观构建美学评价模型,旨为今后国内月季主题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