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国产丙硫苯咪唑对48只自然感染各种寄生蠕虫的猪进行了驱虫试验。对中华枝睾吸虫和长剌后圆线虫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可达100%;此剂量对布氏姜片吸虫、许壳绦虫、细颈囊尾蚴无效。该药对蛭状巨吻棘头虫效果不稳定。对猪蛔虫、有齿食道口线虫、长尾食道口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按每公斤体重5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即达100%或接近100%,对猪毛首线虫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可达100%或接近100%。对刚棘颚口线虫按每公斤体重5和10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分别达84%和94%,对圆形蛔状线虫按每公斤体重80和100毫克的剂量驱虫率可达100%。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或更高的剂量给药的猪,多数有停食或减食反应并有少数猪死亡。此药适口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在对15只野生貉的寄生虫调查中,发现主要感染:有角吸虫、中线绦虫、裂头蚴、狭头钩虫、犬钩虫、毛圆科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81.82%、81.82%、50%、100%、100%、100%。而孟氏迭宫绦虫、犬胃虫、犬蛔虫、狮蛔虫、毛首线虫、等孢属球虫的感染率及感染角强度均比较低。同时用丙硫苯咪唑对10只貉分组进行驱虫试验,结果:30mg/kg剂量组使有吸虫、中线绦虫、蛔虫(犬蛔虫、狮蛔虫)、钩虫(狭头钩虫、犬钩虫)、毛圆科线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驱虫效果;25mg/kg剂量组使中线绦虫、蛔虫、钩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达100%;20mg/kg剂量组使中线绦虫和蛔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达100%。本文简述了该药对貉寄生蠕虫的驱治试验效果及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选择自然感染羊狂蝇蛆的绵羊67只,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分别按0.1、0.2和0.3mg/kg体重剂量颈部皮下注射给药,进行驱除羊狂蝇蛆的效果观察,同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伊维菌素注射剂0.2、0.3mg/kg 剂量组绵羊的羊狂蝇蛆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0.1mg/kg 剂量组绵羊的羊狂蝇蛆驱净率、驱虫率分别为93.9%和98.6%。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羊狂蝇蛆有高度驱虫性,临床使用0.2mg/kg体重剂量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用常州动物药品厂生产的阿苯达唑(Anbendazole)原粉对山羊自然感染的寄生蠕虫(胃肠道多种线虫、绦虫和脑多头蚴)进行不同剂量驱虫试验。结果表明,对线虫20 mg/kg剂量用药后72 h虫卵转阴率为0;对绦虫20 mg/kg剂量用药后72 h虫卵转阴率为14.3%;对脑多头蚴20 mg/kg+40 mg/kg+60 mg/kg增量法用药后治愈率为0。表明该药没有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业科学》1993,(2):84-85
以吡喹酮、丙硫苯咪唑不同剂量及FASINEX、ABZ缓释胶囊对绵羊进行驱虫试验表明,丙硫苯咪唑可使线虫虫卵减少率、阴性率高达100%,驱虫率达80%以上,并对双腔吸虫有良好的驱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延边黄牛肝片形吸虫病主要流行县实地调查了当前牛主要感染的寄生虫有四大类:即肝片形吸虫、胃肠道线虫、同盘(前后盘)吸虫、莫尼茨绦虫,其感染率各为53.49%、51.16%、51.16%和13.95%;艾美耳球虫和毛首线虫的感染率分别达6.98%和1.16%。同时用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对42头病牛分组进行驱虫试验。结果,20毫克/公斤剂量组对除了同盘吸虫以外的三大类寄生蠕虫虫卵转阴率达100%;15毫克/公斤剂量组对对胃肠道线虫(不包括毛首线虫)虫卵转阴率为100%,莫尼茨绦虫为75%,肝片形吸虫为47.36%,对同盘吸虫和毛首线虫的虫卵转阴率较低。又简述了该药对延边黄牛寄生蠕虫的首次驱治试验效果、毒性及今后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粪检确定感染肝片吸虫的藏系绵羊,选用阿苯达唑片和三氯苯达唑片,按20、10mg/kg体重的剂量分别一次投服,采用水洗沉淀法进行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氯苯达唑片组投药后7、14、21、28d的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均为100%;阿苯达唑片组投药后7、14、21、28d的转阴率在73.33~86.67%之间,虫卵减少率在77.05~91.80%之间;观察表明,两种药品对绵羊肝片吸虫均有良好的驱杀作用,而三氯苯达唑片的驱杀效果更佳,优于阿苯达唑片。  相似文献   

8.
于2006年12月下旬对绵羊投服10㎎∕㎏剂量的爱力佳,对绵羊消化道线虫成虫的驱除率为99.77%,对幼虫的驱虫率为99.92%,对原圆科线虫幼虫的驱虫率为100%,对网尾线虫幼虫的驱虫率为73.3%。  相似文献   

9.
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高效、低毒、广谱驱虫药——复方 Closantel片剂,对严重感染体内外寄生虫的绵羊50只,分组后分别从5mg·kg~(-1)、10mg·kg~(-1)、20mg·kg~(-1)的剂量给绵羊一次口服;同时用虫克星口服作药物对照.结果表明:驱除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的有效剂量为5mg·kg~(-1)、有效率为100%,对消化道线虫、肝片吸虫和前后盘吸虫的虫卵减少率分别是为47.40%和37.50%;  相似文献   

10.
按体重5mg/kg、10mg/kg、15mg/kg不同剂量的达虫净对自然感染线虫的山羊进行拌料饲喂驱虫,同时用0.2mg/kg阿维菌素一次皮下注射作药效对照,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7天取粪便进行虫卵计数。用药后第2天起每天检查由粪便中驱出的虫体数至查不出为止。结果表明:各剂量组药物对肺线虫虫卵减少率分别为100%,100%,100%,83.3%,虫卵转阴率分别为100%,100%,100%,66.7%;对捻转血矛线虫等其他线虫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8.9%,100%,100%,100%,虫卵转阴率分别为66.7%,100%,100%,100%。用药后第2天病羊开始排虫,第3天为排虫高峰,第4天排虫减少,第5天仅见有少量虫体,第6天以后未再见虫体排出。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采用聚集指标、聚集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和空间格局的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黄瓜花叶病传毒介体——瓜蚜自然种群动态进行分析,春秋两季瓜蚜种群均为聚集分布;秋季瓜蚜种群空间格局聚集性可划分为前、中、后三种类型;春季瓜蚜分为前、后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讨论并证明了概率论中常用到的欧拉—普洼松积分。  相似文献   

20.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经卫星搭载、在外层空间飞行8天的棉花种子第一代和第二代植株的子叶、叶片和花药,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分析,发现某些后代植株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在活性和酶带数目上都有变化,但没有观察到淀粉酶同工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