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晓燕  向青云  刘玲玲  王天文  赵宁  张朝君 《种子》2005,24(6):18-20,26
以白色花系蝴蝶兰(Phalaenopsis)的原球茎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1/3 MS,1/2 MS,MS,改良VW),有机添加物(椰乳,香蕉,马铃薯,苹果)和植物激素(BA,NAA)等因子对影响蝴蝶兰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简称PLB)增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VW为基本培养基对促进PLB增殖的效果优于MS基本培养基,在MS为基本培养时,削减大量元素的用量即降低无机盐的浓度有利于PLB的增殖.使用有机添加物对PLB增殖有影响,其中以椰乳增殖效果最好,其次为马铃薯、香蕉,苹果对PLB的增殖没有促进作用.BA及NAA的使用浓度决定PLB继续增殖或分化的方向以及进行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赤桉优选株系离体培养和快繁技术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赤桉优选株系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 BA0.5mg/L(以下单位同) NAA0.2 Vc3;增殖培养基为MS BA0.5 NAA0.1 IBA0.2;壮苗培养基为MS NAA0.1 IBA0.2;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1 IBA0.5;太阳闪射光和壮苗培养有利于赤桉生根;最适pH为5.8—6.0;组培苗移栽基质以30%泥炭土 70%黄心土成苗最好。  相似文献   

3.
驱蚊香草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工厂化育苗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驱蚊香草的幼嫩叶片作外植体,在含不同激素的不同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芽生根与移栽研究,以快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1mg/L较好,诱导率为96%;增殖培养基以MS(B5)+6-BA0.5mg/L +NAA0.1mg/L较好,增殖系数达8倍以上,且增殖芽生长好;壮苗培养基为MS(B5)+6-BA0.1mg/L+NAA0.2mg/L为好;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1 mg/L和MS+IBA0.2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幼苗生长势旺。影响工厂化育苗的主要因素有激素浓度、继代次数和移栽管理  相似文献   

4.
五种药用石斛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卢文芸  唐金刚  乙引  严志坚 《种子》2005,24(5):23-25,28
为解决石斛的快速繁殖和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以MS为基本培养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的5种药用石斛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和快繁,并根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配制了多种基质进行炼苗.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石斛在诱导侧芽萌发时所需培养基不同,但是在增殖、壮苗生根以及炼苗移栽时所需基质却具有相似性.环草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马鞭石斛和金钗石斛在诱导侧芽萌发时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NAA 0.1 mg/L 6-BA 1.0mg/L、MS NAA 0.1 mg/L 6-BA 1.5 mg/L、MS NAA0.5 mg/L 6-BA 2.0mg/L、MS NAA1.0mg/L 6-BA 2.0 mg/L、MS NAA0.1 mg/L 6-BA 2.0 mg/L.这5种石斛增殖、壮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NAA 0.1 mg/L 6-BA 3.0 mg/L、1/2MS NAA 0.7 mg/L.移栽最适基质为:碳酸盐小石子:木屑=1:2,再覆盖1 cm厚的苔藓,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实验室里获得马鞭石斛和束花石斛这两个种的组培苗,并初步解决了石斛试管苗脱瓶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使下一步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月季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广荣 《种子》2003,(6):34-35,3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BA)和生长素(NAA),对月季茎段组培快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阶段,以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对侧芽萌发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适宜的培养基为MS BA1.2mg/L NAA0.3mg/L。继代增殖阶段,以培养基MS BA1.5mg/L NAA0.05mg/L效果较好。生根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 IBA0.5mg/L。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的野生铁皮石斛为材料,在已有快速繁殖的基础上,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胚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 1mg/L+6-BA0. 2mg/L;原球茎增殖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 5mg/L+6-BA0. 2mg/L;组培瓶苗壮苗的培养基1/2MS+NAA0. 1mg/L+6-BA0. 5mg/L;在保护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培养基及植物激素对烟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烟草叶肉细胞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MS基本培养基进行琼脂糖固体平板培养,对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的发育速度、分裂频率及愈伤组织形成效果最佳;培养基(1/2 MS NAA 0.5 mg/L 2,4-D 1.0mg/L 6-BA0.5 mg/L 1.2%LMA) (1/2MS 2,4-D2.5mg/L KT0.5mg/L)的培养效果最好,再生细胞团的数目及愈伤组织最多;用1/2 MS IAA 2.0 mg/L KT 0.5 mg/L和1/2 MS IAA0.5 mg/L KT 2 mg/L两种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时出芽率高;在再生芽诱导生根时直接用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8.
马雪  陈雪  张金柱  杨涛  车代弟 《作物杂志》2012,(2):62-64,159
以树状月季‘2004-4’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组合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树状月季快繁体系建立及不同配比的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MS+6-BA 2.0mg/L+NAA 0.2mg/L;(2)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MS+6-BA 2.5mg/L+NAA 0.1mg/L;(3)生根的最佳培养基:1/2MS+NAA 0.05mg/L;(4)组培苗移栽到东北山土和珍珠岩比例为2∶1的混合基质时,成活率高达74.2%。  相似文献   

9.
以伞花木下胚轴、子叶、腋芽和花柄作为外植体,采用MS作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下胚轴、子叶和花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 6-BA1.0 NAA0.1、1/2 MS 6-BA2.0 IBA0.1和MS 6-BA10.0 IAA0.5;芽分化和增殖的理想培养基分别为1/2MS 6-BA1.0 NAA0.1、1/2MS 6-BA1.0 IBA0.1和MS 6-BA10.0 IAA0.5.以腋芽为外植体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为1/2MS 6-BA1.0 IAA0.1.伞花木组培苗生根的理想培养基为1/2MS IBA2.0 BA0.2,生根率达80%以上.以泥炭和珍珠岩(2:1)混合作移栽基质,采用两步移栽法取得了较好的移栽效果,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金莲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金莲花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以金莲花无菌播种苗为基础试验材料,以MS(1/2 MS)为基本培养基,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AA以及抗氧化剂,筛选适合金莲花组织培养各个阶段的最适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以金莲花无菌播种苗为初始材料,先经过壮苗培养是最佳的离体培养过程,壮苗培养的培养基配方是MS+6-BA4.0 mg/L+NAA 0.2 mg/L,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4.0 mg/L+2,4-D 0.2 mg/L,抑制褐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4.0 mg/L+2,4-D 0.2 mg/L+Vc 0.03 g/L,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 MS+IAA 0.5 mg/L,移栽炼苗的最好基质是草炭土,其移栽成活率达到了94.2%。  相似文献   

11.
卡特兰水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名贵兰花的水培技术,促进水培兰花的生产与消费,以兰科卡特兰为试材,从卡特兰水生根系诱导,营养液培养,筛选出水培卡特兰诱导根系的最适宜的NAA浓度和营养液配方,在培养的过程中,防治根腐烂和水藻的生成。结果表明,低浓度NAA(5mg/L)对诱导水生根系具有促进作用;KC营养液是水培卡特兰较好的营养液;加强根部通气有利于防止卡特兰根系的腐烂,在培养过程中添加2~3滴含氯霉素的滴眼液有助于防止藻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欧李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目的】筛选出适合欧李增殖的最适培养基,可以提高试管苗的质量和优化欧李无性繁殖体系。【方法】以欧李2号增殖培养阶段试管苗为试材,以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不同蔗糖浓度、不同pH值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增殖效果研究。【结果】MS培养基最适宜欧李2号的增殖;NAA 0.2 mg/L+6-BA 0.5 mg/L+MS处理,其平均分化新梢数和大于2 cm新梢数最多;MS培养基中蔗糖浓度40 g/L处理,既可显著提高分化新梢数又可提高成苗率;pH6.0的MS培养基最适宜欧李2号生长。【结论】适于欧李2号的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NAA 0.2 mg/L+6-BA 0.5 mg/L+6 g琼脂+40 g蔗糖,pH值为6.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目前蔬果生产中常用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在复合蔬果汁中的残留情况,本研究建立了3种复合蔬果汁中吡唑醚菌酯、啶虫脒和哒螨灵残留的LC-MS/MS分析方法。选取以不同蔬果进行调和的3种复合蔬果汁为材料,采用含1%(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以SPE-NH2柱进行净化,以C18色谱柱分离待测物,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在5~1000 μg/L,吡唑醚菌酯和哒螨灵在1~500 μg/L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984以上。添加浓度为0.010、0.10和0.50 mg/kg时,3种复合蔬果汁中吡唑醚菌酯、啶虫脒及哒螨灵回收率为80.6%~113.4%;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0.5%~9.3%之间;以最低添加浓度0.010 mg/kg为方法定量限(LOQ)。该方法快捷、简便、准确,满足复合蔬果汁中吡唑醚菌酯、啶虫脒及哒螨灵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高粱无菌苗幼叶为试验材料,对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叶在MS(Murashige and Skoog)+2mg/L 2,4-D培养基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经2~3次继代筛选后获得了浅黄色、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于25±1℃、黑暗条件下,经45~60d的悬浮震荡培养建立了高质量的细胞悬浮系,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细胞密度可达6.45×10 5~5.08×10 6个/mL以上,活细胞率可达72.76%,近圆细胞率可达87.50%;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激素种类和水平对悬浮细胞生长状态有很大的影响,相比1/2MS培养基,MS培养基为适宜的培养基,2,4-D对保持细胞系的稳定增殖至关重要,适宜的浓度为1mg/L;培养液中加入0.5mg/L KT或6-BA会造成悬浮液褐化,影响悬浮细胞的生长;最适宜的细胞悬浮培养基为L2培养基(MS+1mg/L 2,4-D,30g/L蔗糖,pH5.8),震荡培养转速为110~120r/min,继代周期为7d,新旧培养基的接种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以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恢复系627R、621R和616R材料田间种植植株的侧芽、花托和无菌种子实生苗下胚轴为外植体,探索不同苗龄、预培养时间、预培养基、愈伤分化培养基、诱导出芽培养基以及成苗壮苗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对芽再生、成苗植株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菌苗快速繁殖体系中,发芽6 天的无菌苗下胚轴或者子叶在预培养(MS+ 2.0 mg/L 2,4-D+ 1.0 mg/L 6-BA+ 30 g/L 蔗糖+ 8 g/L 琼脂,pH 5.85)3 天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MS+ 3 mg/L 6-BA+ 1.0 mg/L NAA+5 mg/L AgNO3+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或者MS+ 3 mg/L 6-BA+ 1.0 mg/L IAA+ 5 mg/LAgNO3+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生长,可以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对于田间生长到抽薹开花期植株取样的外植体,腋芽的出芽频率高于花托培养的出芽频率,但是这2 类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MS+ 10 mg/L 6-BA+ 1 mg/L NAA+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生长30 天后都有成苗的潜力,上 述外植体经过组织培养出芽后转移到添加矮壮素的培养基(MS+15 mg/L CCC+15~2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上继续生长30 天,能够得到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植株。甘蓝型油菜优良恢复系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能够快速获得生长势优的油菜植株,加速油菜良种的繁殖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小麦单倍体幼胚生长的培养基,提高小麦单倍体胚成苗率,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得到的小麦单倍体幼胚接种在8种培养基上,每种培养基上接种2个材料,平均值用于数据分析。8种培养基中幼苗平均产生率分别为:46.07%、45.90%、34.11%、41.15%、37.99%、36.91%、37.70%和52.51%。结果表明1/2MS +1.0 mg/L KT+3.0 mg/L多效唑+100 mg/L肌醇+5%蔗糖+0.6%琼脂,pH 5.8培养的幼胚成苗率最高,白化苗率低,且单倍体苗的长势较好,有利于培育壮苗。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微量的多效唑、KT、肌醇以及较高浓度的蔗糖可以有效促进幼胚生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非洲紫罗兰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非洲紫罗兰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诱导侧芽生长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以及诱导侧芽生根的最佳激素及浓度.实验以CC、N6、MS、B5等作为基本培养基,将其无机大量、有机物、无机微量作为3个不同的影响因子,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进行侧芽诱导;再以不同浓度的NAA、IAA、...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揭示新型纳米炭腐植酸保水肥(CSF)减量化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柑橘生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三峡库区万州柑橘园为对象,以常规施肥为对照(KC1)),分别在CSF减量0%(KC2)、10%(KC3)、20%(KC4)、30%(KC5)和40%(KC6)处理下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柑橘产量、品质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KC6的 Observed-species、Shannon指数、Chao1指数、PD_whole_tree总体高于KC1,并与KC2基本持平;在科水平上,KC5黄色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丰度最高;与KC1相比,KC3,KC4,KC6中的黄色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均明显降低,KC6处理后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较KC1有所提高;在属水平上,不同减量处理的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基本低于KC1,但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基本高于KC1,细菌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发现,各处理间相似性较小。CSF减量施肥后柑橘产量均有所增加,CSF减量施肥30%,增加了约4.50%,CSF减量施肥40%后减少了4.14%。施用CSF复合肥后,柑橘品质在CSF常量施肥与减量10%,减量40%时并无显著变化,而在减量20%、30%时显著下降。[结论]以上结果表明,CSF复合肥减量化施肥处理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柑橘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