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试验仓房的主要漏气部位进行气密改造后测试,仓房的压力半衰期t1/2从改造前45S延长至66s。对空仓进行磷化铝投药试验,连续56d每天定时检测磷化氢浓度变化,其浓度半衰期(从174mL/m^3降至87mL/m^3)为31d。装粮后与对照仓同时进行磷化氢环流熏蒸试验,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熏蒸过程中仓房气体浓度进行定时检测,并对其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得出经过气密性改造的仓房能够更长时间保持有效熏蒸浓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仓房气密性与磷化氢环流熏蒸用药量及浓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殿轩 《粮食储藏》2002,31(4):11-15
本文报告了国家粮食局储粮新技术生产性试验中关于仓房气密性与磷化氢环流熏蒸用药量和浓度相关性的主要试验结果。生产试验表明:当仓房气密性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试验粮情条件下,投入较少的磷化铝即可使仓内浓度得到有效保持,并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采用仓外投药时,粮堆内各测点磷化氢浓度约20小时后基本均匀,且均匀性保持较好,最低最高浓度比值较大,一般都在0.8以上。当熏蒸期间仓内磷化氢浓度不足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补充投药。采用表面施药方式时,磷化氢浓度上升和达到均匀的时间都比较慢,仓内各点浓度达到100mL/m^3以上需要2-3天,各点浓度均匀需3-5天。自然潮解施药由于药剂中磷化氢是缓慢放出的,即使在投药相当时间后还会有磷化氢补充到熏蒸环境中,这就使得仓内整体磷化氢浓度下降较慢,总体上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延长且时间后移。本文还对磷化氢环流熏蒸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平房仓仓顶铺设辐射制冷卷材,探究辐射制冷材料在平房仓实仓应用的控温效果.研究表明,粮温上升阶段,试验仓粮温上升速率仅为对照仓的1/4;粮温下降阶段,试验仓粮温下降速率却是对照仓的1.25倍;持续高温天气条件下,仓房外顶温度、架空层温度、仓温和上层粮温(局部)最高降幅分别为27.1℃、20.6℃、8.8℃和3.1℃...  相似文献   

4.
针对灯光诱捕和取样检查都发现锈赤扁谷盗发生数量较多的储藏稻谷,实仓进行了补充施药控制偏高磷化氢浓度杀虫试验,试验仓房的气密性为500 Pa正压半衰期为30 s.试验结果为:在粮面施用磷化铝粉剂和通风口施用磷化铝片剂后,环流20 h仓内磷化氢浓度可达130 mL/m3~170 mL/m3,施药3d后两种剂型药剂都达到了释放磷化氢的高峰(800 mL/m3),随后磷化氢浓度较快地下降.通过分别2次补充施药后,保持磷化氢浓度在400 mL/m3以上的时间达6d,300 mL/m~400 mL/m3的时间达9d,200 mL/m3~300 mL/m3的时间7d.试验仓熏蒸中磷化氢控制偏高浓度(大于300 mL/m3)的时间达到了15 d.在此偏高浓度下,9d后大部分害虫死亡,整个熏蒸过程实现了完全杀死锈赤扁谷盗.  相似文献   

5.
粮仓新型保温隔热吊顶材料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艾全龙 《粮食储藏》2006,35(4):30-32
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对仓房进行吊顶,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新型吊顶材料对仓房吊顶后,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在储粮度夏期间能有效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上升幅度;与对照仓相比仓温平均低5℃,表层粮温平均低3℃,有效降低了仓内温度,达到了准低温储粮效果,能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的孳生,保持储粮品质,实现了绿色储粮;取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是太阳热反射涂料的应用技术,仓内环流调节粮堆温工技术及提高仓房气密性技术集为一体的综合储粮技术,在高大平房仓密必达到一定要求后,用太阳热反射涂料对仓顶进行表面处理,当夏季气温最高时试验仓顶表面温度比对照仓低25℃,大大减少了仓外太阳辐射热对仓房的热能传递,改善了仓内的储粮环境,基本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利用环流熏蒸装置对高大平房仓内的储粮分阶段进行环流,3天内,定时环流36小时,试验仓仓温下降了4.5℃,上层粮温平均下降了0.9℃,仓底部的粮水分基本无变化,此项试验证明,环流是平衡粮堆内部的温度即利用粮堆内部的自然冷源降低高温区粮温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500 Pa正压半衰期为30 s的拱板仓中对储藏小麦中抗性488倍的嗜卷书虱LiposcelishbostrychophilusBadonnel进行磷化氢熏蒸,包括预置试虫虫笼、潮解施药、气体环流、检测浓度、补充药剂、检查效果、熏蒸后防护等。主要结果为:初次施入磷化铝片剂44 kg后,仓内磷化氢浓度下降很快,以后分别于第14 d、第19 d和第37 d先后补充施药6 kg、12 kg、12 kg,仓内磷化氢浓度保持在200 mL/m3以上的时间维持45d。在大部分时间保持磷化氢浓度200 mL/m3~500 mL/m3的情况下,虫笼中的害虫到第45 d才全部死亡,试验仓在后期隔离防护的情况下180 d没有检测到书虱。结果说明,密闭较差的仓房熏蒸中补充施药才可能有效保持磷化氢浓度,在200 mL/m3~500 mL/m3的浓度下熏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杀死抗性嗜卷书虱。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利用3个浅圆仓分别储存小麦33和37个月的技术使用及粮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适时使用机械通风技术和磷化氢双回路环流熏蒸技术可实现小麦安全储藏。仓温和平均粮温的最高值同时出现,且仓温高于平均粮温8.9℃;1~5月,平均粮温低于20℃,呈逐渐升高趋势;10月以后,平均粮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小麦储藏期间,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试验仓储藏期小麦品质符合宜存指标。  相似文献   

9.
用RM和Mills两种进口新型白色反光气密涂料分别对仓顶屋面和仓房墙体进行喷涂处理,经6~8月度夏试验,结果表明:用RM涂料喷涂后的试验仓与对照仓相比,其仓顶屋面温度平均低7.9℃,最大偏低9.5℃;仓温平均偏低2.4℃,最大偏低4.8℃;粮堆表层粮温平均偏低2.0℃,最大偏低3.2℃。用Mills涂料喷涂外墙后的试验仓靠近墙体的粮温较对照仓平均仅偏低0.5℃,最大偏低1.7℃;粮堆表层粮温较对照仓平均仅偏低0.8℃。两种涂料由于均含有弹性物质,防龟裂性较好,但RM涂料的自洁性优于Mills涂料。  相似文献   

10.
平房仓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清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南11号、北13号和北11号平房仓分别进行了熏蒸前气密性测定和粮堆薄膜单面封情况下的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的试验研究。通过粮面薄膜单面密封技术与环流熏蒸技术的良好结合,加强了熏蒸粮堆的气密性,缩小了熏蒸空间,不仅节约了用药量,而且还使环流效果更好。气密性测定结果表明在负压状态下,从-500Pa上升到-250Pa时,3个仓压力半衰期(t1/2)分别为54、48和46秒,均超过我国环流熏蒸推荐的气密性标准。膜下环流熏蒸试验期间的浓度测定表明,在这种气密性条件下,3个仓的磷化氢平均浓度降低到0.02mg/L左右的时间分别为26、23和18天,总CT值分别为165.63、134.36和109.37(mg  相似文献   

11.
在仓房拱板间铺设珍珠岩隔热保温层对高大平房仓进行隔热保温改造,对改造仓房(16号仓)和未改造仓房(12号仓)在2015年7月14日至10月15日期间仓温、最高粮温、最低粮温、平均粮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铺设珍珠岩隔热保温层进行改造后的仓房较未改造仓房,仓温低2.6℃、平均最高粮温低6℃、平均最低粮温低0.3℃、平均粮温低1.0℃。说明珍珠岩隔热保温层对高大平房仓的仓温和最高粮温的控制有较明显效果,可进行控温储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夏季北疆地区高大平房仓中下层粮温在-10℃以下,仓温和表层粮温较高并伴随水分减量和害虫孳生等问题,进行了内环流控温保水实验。通过在改造仓房隔热保冷及密闭性能的高大平房仓内安装内环流设施,利用秋冬季节通风降低粮温、春夏季节全仓密闭,按设定温度启动内环流装置均衡粮温。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最高仓温为22.9℃,表层粮温最高为13.9℃;粮食基本无虫,控温保水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北疆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浅圆仓在冬季进行降温通风后,基础粮温较低(平均粮温5℃左右),入夏后"热皮冷心"现象比较明显,受外界高温影响,仓温、表层粮温升温明显,温度相对较高,仓温最高可达35℃以上,表层平均粮温在29℃左右,在此情况下,若储粮水分偏高,则上层粮面极易孳生虫霉,严重时可能引起表层储粮发热。因此,冬季对储粮仓房开展机械通风作业降低基础粮温进行蓄冷,夏季利用小功率风机将粮堆内部的冷空气通过地槽通风口抽出,通过仓壁回风管送到仓内空间,气流在粮堆内以下行的方式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实现降低仓温、仓湿和表层粮温,达到控温储粮的目的。通过采用内环流均温通风的方式,利用粮堆内部冷源降低仓温及表层粮温,从而抑制表层大豆虫霉的孳生,延缓大豆品质劣变速度。试验期间,为确保对照仓储粮安全度夏,采取了夜间轴流风机排积热、单管处理异常粮情。同时期单吨费用对比,试验仓比对照仓节约0.1元/t左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浅圆仓仓门和各个孔口的密封,以压力测定法测定浅圆仓内压力从500Pa降低到250Pa的压力半衰期。结果表明,3座浅圆仓的半衰期的为1分13秒以上,均超过我国磷化氢环流技术规程中标准,为浅圆仓磷化氢环流熏蒸取得良好的熏蒸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将水分11.2%的玉米在两个内衬聚乙烯塑料薄膜,容积为4立方米的地下仓中储藏六个月。其中一个仓用磷化氢处理,而另一个仓留作对照。在储藏期中,测定粮温、0.2米深处的仓温、空气温度、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发芽能力、含水量和脂肪酸。结果表明,对照仓的储藏方法是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在建有架空隔热层的平房仓仓顶及门、窗铺设辐射降温膜,开展控温储粮应用研究。通过对试验仓与对照仓的数据测试,其效果分析如下:试验仓仓顶外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温差最大为13.9℃,试验仓架空层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温差为18.9℃,试验仓与对照仓温差高达11.8℃,仓内表层粮温(0.3 m)温差最大达8.0℃,全仓平均粮温温差2.6℃;在试验仓度夏期间未开启空调的情况下,最高粮温未超过30℃,对照仓7月中旬最高粮温超过34℃时适时启动空调降温。试验表明,辐射降温膜对储粮控温效果明显,是低温粮仓改造及高标准粮仓建设优选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央储备粮乳山和文登两直属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磷化氢熏蒸实仓试验研究.对实验仓进行了密封处理,经测试实验仓压力由500Pa降至250Pa的时间都在40秒以上.共设3种磷化氢熏蒸方法磷化氢钢瓶气(298)、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和磷化铝片粮面施药法.借助环流熏蒸装置进行了熏蒸杀虫试验,磷化铝用药量为1g/m3,钢瓶气和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分两次施药.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环流3天可使仓内磷化氢基本分布均匀(最高和最低浓度比小于4),磷化氢浓度绝大部分时间都在200ppm以上,密封14天的CT值绝大部分测试点都在150mg.h/L左右.粮堆内原有的害虫和试验前预埋的敏感和抗性害虫以及各种虫态害虫(成虫、卵、幼虫和蛹)均被杀死.研究表明在高大平房仓内,借助环流装置用磷化铝粮面施药法能很好地杀死害虫,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害虫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春夏季粮温上升,导致粮食品质下降、虫霉危害增加的问题,利用杭嘉湖地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高效换热器技术,研发地下水风机盘管机组控制仓温工艺技术。实仓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仓内空间空气温度,最高仓温低于26℃,粮堆上层最高粮温低于25℃,同时延缓各层粮温的上升,并将整仓平均粮温控制在18.3℃以内。对照仓最高仓温约为36℃,粮堆上层最高粮温从第四周开始高于25℃,最高达到28.7℃,同时各层粮温的上升速度较快,整仓平均粮温达到21.0℃。使用该技术11周,吨粮电耗成本为1.175元。因此,应用该技术在试验仓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在保证储粮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蛭石压盖粮面安全储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面压盖储粮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储粮温度的上升幅度,我库在13号仓采用蛭石进行粮面压盖试验,试验仓的表层粮温和最高温度比对照仓低5~7℃,能使粮堆长期保持低温状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粮堆的自身呼吸作用降氧,使粮堆处于低氧状态。采用膜下磷化氢低剂量(3 g/m)投药,使粮堆内长期保持有效磷化氢浓度,达到了“三低”储粮环境,起到了隔热保冷,防止害虫繁衍,减少对粮食的污染和延缓粮食品质陈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太阳热反射涂料对粮仓仓顶外表面进行涂刷处理,通过试验对比,该新型涂料对仓温能起到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在储粮度夏期间能有效抑制仓温和上层粮温变化,与对照仓相比平均粮温能降低4.9℃。从而增强了储粮稳定性,延缓了粮食品质的变化,为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隔热材料改造仓房,实现低温储粮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