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温度、氮气流量和氧气浓度3个因素对不同类型烟草热裂解形成羰基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羰基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温度是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裂解产生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明显影响因素;3个因素对烤烟和香料烟裂解产生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影响规律类似,而对白肋烟的影响规律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了解不同类型烟草羰基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卷烟辅助材料设计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中羰基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中阳  吕文英  迟玉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620-4623,4638
作为环境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羰基化合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多种分析技术被应用于其相关环境样品的监测。笔者从羰基化合物的前处理技术研究和仪器分析进展两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从研究前景来看,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液相双质谱结合特殊衍生试剂分析空气、水、食品及植物中的痕量高分子量羰基化合物前景较好,而一些新型羰基化合物前处理技术的研制方面也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与卷烟味觉特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48个烟叶样本中8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释放量对卷烟味觉特征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甲醛、丙酮、丙烯醛与烟气味觉特征各指标基本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丁醛等与味觉特征没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甲醛与苦味,丙烯醛、丙酮与甜味呈良好线性相关,乙醛、丙醛与味觉特征相应显著性指标呈多元线性相关.[结论]研究确定了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对烟气口感特征的影响规律,可为卷烟生产开发更适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鲜胡萝卜和胡萝卜混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ME富集、GC-MS等分离检测手段,分析了新鲜胡萝卜以及加工过程对胡萝卜混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新鲜胡萝卜中共鉴定出48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很高.从胡萝卜混汁中鉴定出59种化合物,其中芳香族、羰基和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胡萝卜混汁保持了胡萝卜味,改善了令人不愉快的胡萝卜药腥味.在胡萝卜混汁的加工过程中,导致大量羰基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以及一些褐变产物如糠醛、吡啶、呋喃类化合物等生成,产生新的蒸煮风味.胡萝卜中的类胡萝卜素在加工过程中氧化降解生成羰基和紫罗兰酮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研究了亚甲基环丙烷与1,3-双羰基化合物自由基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在B3LYP/6-311G * * 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稳定点的几何结构.结果表明反应是吸热的,亚甲基环丙烷与双羰基化合物的手性自由基加合物的生成是整个反应的手性决定步骤.理论预测的主要产物是与实验吻合的呋喃环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该文建立了环境空气中13种碳数在1~8范围内的羰基化合物(6种脂肪醛、2种芳香醛、3种不饱和醛和2种酮)的温度/溶剂双梯度2,4-二硝基苯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色谱柱,优化柱温,用水和乙腈两元溶剂梯度基线分离了13种羰基化合物的衍生物。利用温度梯度解决了13种羰基化合物中C3组分(丙烯醛、丙酮和丙醛)和C4组分(丁烯醛、甲基丙烯醛、丁酮和正丁醛)难以分离的问题。优化的方法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0.999 9);对于50.0L的空气样品检出限在0.04~0.19μg/m3(以羰基化合物计);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6%;加标回收率在95%~106%,适用于环境空气中羰基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研究了亚甲基环丙烷与1,3-双羰基化合物自由基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在B3LYP/6—311G**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稳定点的几何结构.结果表明反应是吸热的,亚甲基环丙烷与双羰基化合物的手性自由基加合物的生成是整个反应的手性决定步骤.理论预测的主要产物是与实验吻合的呋喃环衍生物.  相似文献   

8.
陈刚  余世科  周顺  何庆  张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72-11074,1108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电子烟烟液中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巴豆醛、2-丁酮和丁醛8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电子烟烟液经2,4-二硝基苯肼溶液衍生后,衍生物直接用HPLC测定。选用DIONEX Acclaim Explosive E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烟液中羰基化合物。[结果]8种羰基化合物的DNPH衍生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96.4%~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26%,检出限(LOD)为0.009~0.035 mg/L。[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准确度好,适用于电子烟烟液中羰基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醛酮分子中的羰基,是一个极其活泼的官能团。利用羰基的还原反应,可以制备用其他方法难于制取的相应的醇等化合物,然而、醛酮羰基的还原与所用的还原剂、被还原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也受反应条件的影响。据报道,能使醛酮羰基发生还原的还原剂有氢气、络合金属氢化物、某些正电性较强的金属及金属汞齐、肼及其衍生物等。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还原剂还原醛酮羰基,其反应机理各不相同,产物也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硼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对烤烟色素及主流烟气中羰基化合物和香气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硼肥与锌肥双因子大田试验,分析不同硼肥与锌肥水平对烤烟色素、烟气羰基化合物和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T3(5 g/L硼+4 g/L锌)处理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增加最多,T4(10 g/L硼+2 g/L锌)处理各色素含量较其他处理减少;T3和T4处理对减少主流烟气羰基化合物的作用最显著。T5(10 g/L硼+4 g/L锌)处理对香气物质含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作用效果最佳,尤其对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提升作用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烟草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玉米、水稻、豇豆、小白菜四种作物上 ,进行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氮、磷、钾混合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复合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能很好地改善农产品品质。在玉米水稻上 ,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 ;在豇豆和小白菜上 ,能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 ,降低硝酸盐的积累 ,提高Zn、Fe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对酸性红枣松仁复合蛋白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乳化稳定剂对酸性红枣松仁复合蛋白饮料的稳定性影响显著.以离心沉淀率和脂肪分布系数作为测定指标,通过对单一乳化剂、复合乳化剂、专用复合乳化剂、单一稳定剂和复合稳定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稳定剂PGA的加入浓度为0.40时,酸性红枣松仁复合蛋白饮料的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复方制剂体外抗氧化及抑制鸡NDV增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银杏叶、黄芪、党参等组成的复方制剂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和抑制鸡新城疫病毒(NDV)的增殖试验。结果表明,银杏叶复方制剂可降低H2O2诱导的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含量,可起到清除自由基、维持膜功能稳定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NDV的作用,尤以低浓度处理(0.125g/mL)的抑制NDV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Viscozyme L对獭兔生长效果的影响,选用40只40日龄左右的獭兔随机且均分为4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2%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了31.38%(p<0.01)、12.96%(p>0.05)、8.91%(p>0.05),料重比则分别则降低了6.12%、6.16 %、6.50%.0.05%复合酶制剂添加量对提高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耗料量即采食量的效果均好于添加0.1%和0.2%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但后者可以降低獭兔的料重比.  相似文献   

15.
杨明凡  张锋  唐湛伟  苗舜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2-7172,7174
[目的]为了进行中药复方制剂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方法]选择没有免疫接种过IB疫苗的30日龄健康公鸡150只,设计4组试验:第1组为健康对照组;第2组于攻毒前5 d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第3组于攻击强毒后2 d开始在饲料中添加该中药复方制剂;第4组为攻毒后不给药作为对照组;另设1组鸡只用于安全试验,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防治效果。[结果]中药复方制剂用于防治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中药复方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慧真  张永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94-7494,7497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将20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在Ⅰ、Ⅱ和Ⅲ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5%的中药复方,Ⅳ组只加基础日粮(作为对照),进行30 d的饲养试验,测定各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死淘率,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Ⅰ、Ⅱ、Ⅲ组平均每只净增重较对照组提高4.3%、14.5%和11.5%,Ⅱ、Ⅲ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各组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对照组,Ⅱ组(53.3%)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各组死淘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Ⅱ、Ⅲ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可促进817商品肉鸡的生长发育,提高净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以添加0.2%中药复方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秦涛  张强  马齐  陈卫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62-1464
[目的]探究复合型饲料添加因素分析及发展前景。[方法]综述当前复合型饲料添加剂主要复配的酶制剂、微生物、矿物质、中草药的种类与特点,作用机制,探讨复合型饲料添加剂中的酶、微生物在饲料加工和保存的稳定性及饲料酶测定方面问题。[结果]饲料添加剂从单一的酶制剂、微生物、矿物质、天然植物发展到用2种或2种以上复配成1种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成分添加既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能提高禽畜的免疫力、生产率,减少氮、磷的排泄量。[结论]该文为复合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磷复肥市场的竞争实质是营销终端的竞争。通过对磷复肥营销终端重要性的分析,论述了构建产品、服务、物流、宣传促销和管理5大支撑体系,是确保营销终端的利益,提高营销终端经销商的忠诚度,进而提升宏福磷复肥营销终端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复合酶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夏盛复合酶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实际影响。[方法]对泌乳奶牛进行为期40 d(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试验后再观测5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组在日粮的基础上日添加夏盛复合酶40 g,不添加复合酶为对照组,测定日产奶量和乳脂率。[结果]试验期内天气逐渐变热,奶牛产奶量下降,试验组正试期比预试期的下降幅度(4.28%)明显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8.36%),且日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1.49 kg,差异显著(P<0.05)。在整个试验期内,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逐渐升高,而对照组呈波浪形变化。正试期内,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4%,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夏盛复合酶有效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可以在生产中大规模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复合诱变,提高生防菌-海洋真菌TS67抑菌活性和稳定性。[方法]以海洋真菌TS67菌株为出发菌株,以玉蜀黍平脐蠕孢菌为指示菌,采用超声波-硫酸二乙酯(DES)对其孢子悬液进行复合诱变,考察了超声波以低超声功率长时间单因子诱变、2%DES单因子诱变及两者结合的复合因子处理海洋真菌TS67的诱变效果。[结果]通过2%DES和超声波(200 W,22 kHz,15 min)复合因子诱变,获得1株高产菌株UD-77。试验表明,UD-77的抑菌活性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7.5%。经6代传代试验,UD-77高效突变株抑菌圈直径稳定在22 mm以上。[结论]采用超声波结合DES的复合诱变强度和诱变效果均好于任一种单因子诱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