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了解氟苯尼考分别与恩诺沙星、TMP和多西环素联合用药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恩诺沙星、TMP和多西环素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法进行恩诺沙星、TMP、多西环素分别与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抗菌药物都有较强的抑菌能力,氟苯尼考MIC为4μg/mL,恩诺沙星MIC为0.1μg/mL,TMP的MIC为16μg/mL,多西环素的MIC为4μg/mL。氟苯尼考与恩诺沙星联合表现为无关作用,与TMP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多西环素联合表现为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及TMP等3种抗菌药物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用棋盘法测定3种抗菌药物的两两联合对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氟苯尼考、氧氟沙星、TMP对沙门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μg/mL、1μg/mL、256μg/mL;氟苯尼考与TMP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氟苯尼考与氧氟沙星为无关作用,氧氟沙星与TMP为拮抗作用,表明氟苯尼考和TMP可联合应用于治疗畜禽的沙门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冷楠楠  任强  陈伟  罗万和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17):122-127+133+141
为了探索新疆南疆地区表皮葡萄球菌对氟苯尼考注射液的敏感性,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注射液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测定了氟苯尼考注射液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注射液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的MIC值分别为4,2μg/mL,MBC值分别为16,8μg/mL。与未加氟苯尼考注射液的菌液相比,0.5μg/mL氟苯尼考注射液可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长,0.25μg/mL氟苯尼考可显著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浓度>2μg/mL时抑制效果极显著(P<0.01),呈浓度依赖性;氟苯尼考注射液可降低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呈浓度依赖性。当氟苯尼考注射液浓度为1/2 MIC时,可在体外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生长(P<0.05);当浓度高于1 MIC时,可极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生长(P<0.01)。当...  相似文献   

4.
在离体条件下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研究4株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产生速率与耐药性消失速率。结果表明:以37℃条件下培养48h为1代,HSY02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06 3μg/m L,HSY01、HSY03、HSY04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953 1μg/m L。在含有氟苯尼考的药物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连续传代8代后,氟苯尼考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HSY01、HSY03、HSY0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1.953 1μg/m L上升至62.50μg/m L,耐药性增长了32倍。HSY02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3.906 3μg/m L上升至62.50μg/m L,耐药性增长了16倍;且耐药性获得后保持稳定,其消失速率为0。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是为了探讨罗红霉素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联合药敏作用,从而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首先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了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和TMP对鸡身血霉形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测定了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时的FIC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鸡败血霉形体颜色变化单位的测定是采用十倍稀释法,单药MIC的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罗红霉素和TMP的联合抑菌试验的FIC指数是采用棋盘法测定的,试验重复三次,以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体外MIC结果测定表明罗红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高度敏感,其MIC值为0.0078ug/ml,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不敏感,其MIC值为32ug/ml,两种药物联合时的FIC指数为1.5,结果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6.
猪源性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以肺炎链球菌ATCC49619为质控菌株,测定了11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6株猪源性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耐药性监测的结果表明,链球菌对81.82%(9/11)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只有氟苯尼考和罗红霉素对临床所分离的链球菌比较敏感,MIC50为0.5μg/mL。  相似文献   

7.
对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配伍来制备复方注射剂的有效性,进行了配伍增效的抑菌效果研究。采用体外抑菌效果试验,利用临床分离的5株猪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进行了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联用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以及比较复方氟苯尼考与氟苯尼考的MIC值。测得氟苯尼考、甲氧苄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μg/m L和16μg/m L,两药联合应用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值介于0.375~0.75之间,呈现协同或相加作用,其中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按照5∶1的比例联合应用时的MIC值最小,抗菌效果最好。复方氟苯尼考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氟苯尼考,比氟苯尼考的抑菌效果增加了4~8倍。说明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配伍制备复方注射液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提供了复方配比的参考比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新疆南疆地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试验从新疆南疆地区某奶牛场的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中分离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等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并通过比较氟苯尼考原料药、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和氟苯尼考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DIZ)、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曲线分析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从乳样中分离到一株细菌,该分离株革兰氏染色、镜检后呈蓝紫色并排列成葡萄串状,触酶、血浆凝固酶和甘露醇发酵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其基因组DNA中能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16S rDNA基因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似性为99.7%,判断该分离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氟苯尼考原料药、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和氟苯尼考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株均产生抑菌作用,DIZ大小为氟苯尼考纳米凝胶>氟苯尼考注射液>氟苯尼考原料药,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其中氟苯尼考纳米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株的DIZ均显著高于氟苯尼考原料药和氟...  相似文献   

9.
王莉莉  姚汉利 《猪业科学》2002,19(11):20-22
本实验是为了探讨罗红霉素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联合药敏作用,从而为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首先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了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测定了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时的FIC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鸡败血霉形体颜色变化单位的测定是采用十倍稀释法,单药MIC的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罗红霉素和TMP的联合抑菌试验的FIC指数是采用棋盘法测定的.试验重复三次,以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体外MIC结果测定表明罗红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高度敏感,其MIC值为0.0078 μg/ml.而TMP对鸡败血霉形体的BG44T株不敏感,其MIC值为32 μg/ml;两种药物联合时的FIC指数为1.5,结果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石河子垦区猪场猪肺炎支原体分离株的敏感药物,选取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10种猪场常用药物,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株猪肺炎支原体石河子垦区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3株分离株均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04~0.008μg/mL;对泰妙菌素+土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中度敏感,MIC范围为0.016~0.064μg/mL;对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土霉素、喘呼宁不敏感,MIC≥0.128μg/mL。说明石河子垦区可采用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防治猪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淡水鱼的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现状,本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浓度稀释法分别定性、定量检测了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集的26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利用PCR法检测菌株携带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15.38%,氟苯尼考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主要集中在2~4 μg/mL,5株菌对氟苯尼考的MIC超过8 μg/mL,1株分离菌具有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结合以往数据及其他省市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已呈较高的耐药率和耐药浓度,且位于质粒上的floR基因阳性菌株有传递该基因给其他种属鱼类致病菌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科学规范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floR是氟苯尼考特异性耐药基因之一,当前宠物犬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研究报道很少,故本试验利用PCR方法对宠物犬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进行检测,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宠物犬源大肠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20株宠物犬源大肠杆菌中floR耐药基因的阳性菌株数为9株,阳性检出率为45%;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65%,并呈现3~7重的多重耐药性。结果表明,随着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越来越高,需不断加强对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徐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采用传统微生物法对徐州周边地区52株猪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提取耐药菌质粒DNA,PCR扩增耐药基因目的片段。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对徐州周边临床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标准菌株相比较,分别提高20~512倍、10~800倍,个别临床分离株对恩诺沙星的MIC值高达80μg/mL,对头孢曲松的MIC值高达80μg/mL,对安普霉素的MIC值高达320μg/mL;经PCR检测临床分离株均扩增出氟苯尼考Flor耐药基因,Tem型ESBLs耐药基因目的片段。说明徐州周边临床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已产生严重耐药性,对恩诺沙星和安普霉素已经耐药,但大部分菌株对头孢曲松敏感。提示徐州周边地区猪场应科学合理、有计划地轮换使用不同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以液体试管法和棋盘法测定3种抗菌药物和甲氧苄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各药的小数抑菌浓度(nc)及小数抑菌浓度指数判断甲氧苄啶(TMP)与各药联合作用效应来评价TMP对不同抗菌药物的增效作用,确定其与抗菌药物最佳配伍比例。测定结果表明,TMP与受试药联合应用均产生协同作用,抗菌作用明显增强。TMP与不同抗菌药物配伍的最佳比例,因药物和受试菌株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5.
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氟砜霉素、氯霉素、TMP和OMP对15株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柳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氟砜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优于或等于氯霉素;TMP和OMP的体外抗菌活性偏低,但OMP优于TMP。氟砜霉素和氯霉素与TMP、OMP对14株细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结果表明,氟砜霉素和氯霉素分别与TMP、OMP体外联合,抑菌效果相同,呈协同作用的均占50%与28.6%,即TMP或OMP对氟砜霉素和氯霉素的增效作用相等,但TMP优于OMP。在14株细菌对氟砜霉素和氯霉素分别与TMP、OMP的总共56组体外联合试验中,呈协同作用的占39.3%,主要为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无关作用的点60.7%;无拮抗现象。故临床联合用药前,仍需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呈协同作用者才可联用。  相似文献   

16.
该试验旨在测定牛至油及其与5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抗菌活性。用两倍稀释法测定牛至油对16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包括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和8株不产ESBLs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挑选几株耐药菌株用棋盘法测定牛至油与头孢噻呋、左旋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联用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牛至油对产ESBLs和不产ESBLs菌的MIC值均为0.25mg/ml;牛至油与左旋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与头孢噻呋、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存在相加作用或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三甲氧苄胺嘧啶(TMP)对抗猪大肠杆菌的秦皮、黄柏、白头翁、马齿苋单药及其组方的体外增效作用,试验分别采用倍比稀释法及倾注平板计数法测定中药和TMP对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中药与TMP联用时的MIC及体外杀菌率,并以抑菌浓度指数(FIC)评价中药与TMP联用的体外抗菌效应。结果表明:TMP对某些中药体外抗猪大肠杆菌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TMP与复方、白头翁、马齿苋联用呈协同作用,与秦皮联用呈相加作用,且TMP对中药体外杀菌率影响的差异显著性与作用时间、浓度及联用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甲氧苄啶与氟苯尼考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体外抗菌作用,笔者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两药联合使用的MIC,计算FIC,用不同浓度的甲氧苄啶(T肝)与2MIC的氟苯尼考混合,采用平板计数方法计算菌数,并计算杀菌率。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的MIC是1μg/mL,甲氧苄啶的MIC是8μg/mL:在甲氧苄啶浓度为261μg/mL时杀菌率最高。所以,甲氧苄啶对氟苯尼考抗菌增效的最佳浓度是261μg/mL。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旨在测定牛至油及其与5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抗菌活性.用两倍稀释法测定牛至油对16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包括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茵和8株不产ESBLs茵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挑选几株耐药菌株用棋盘法测定牛至油与头孢噻呋、左旋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联用的抗茵活性.结果表明:牛至油对产ESBLs和不产ESBLs茵的MIC值均为0.25mg/ml;牛至油与左旋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与头孢噻呋、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存在相加作用或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和10%氟苯尼考预混剂对鸡大肠杆菌0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然后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病鸡进行治疗试验,内服5天、每天2次。结果表明,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和10%氟苯尼考预混剂MIC均为16mg/L,以氟苯尼考可溶性粉1.0g/L、0.5g/L、0.25g/L给鸡饮水后,对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83.3%和70.0%,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80.0%。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