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发掘海涂米草耐盐、甜高粱甜秆、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甜秆水稻新种质,2009-2011年开展了海涂米草、甜高粱、水稻远缘杂交研究,得到远缘杂交结实、移栽及杂交材料经济性状试验证据;选择13份杂交材料,采用RAPD鉴定,有2份材料具有与甜高粱、米草亲本共同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这2份远缘杂交种具有甜高粱、米草亲本的遗传成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发掘米草耐盐和水稻高产种质资源以创制耐盐水稻新种质,在2005-2007年开展的米草与水稻属间远缘杂交研究的基础上,2008-2009年开展了海涂耐盐水稻新种质创制研究.2008年进行海涂播种、育苗移栽耐盐适应性试验,米草/水稻杂交种34号、32号,杂交种子产量248 kg/667m2.2009年海涂筛选结合分子标记辅助双选择,海涂筛选32个组合中,耐盐稻谷产量207 kg/667m2以上有20个组合,平均稻谷产量326 kg/667m2,最低稻谷产量207.5 kg/667m2,最高稻谷产量596 kg/667m2.选育出了产量在400~500 kg/667m2的耐盐水稻新组合6个,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现了耐盐甜秆水稻种质资源育种材料,秸秆可溶性糖含量在5.0%以上,比对照水稻提高65%以上.在60份杂交材料中选择18个杂交组合,经RAPD分析,有9个组合具有与大米草亲本共同条带且水稻亲本中有缺失的情形,表明9个组合远缘杂交种具有大米草亲本遗传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发掘米草耐盐、甜高粱甜秆、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甜秆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2年开展了海涂米草、甜高粱、水稻的远缘杂交研究,并对得到的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结果]试验得到了远缘杂交结实、移栽、杂交材料经济性状的试验证据;在经RAPD分析的14份杂交材料中,有5份具有与甜高粱、米草亲本共同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5份远缘杂交种具有甜高粱、米草亲本的遗传成分。[结论]该研究对于我国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戴晖  陈启康  田曾元  顾拥建  沙文锋  朱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33-15135,15141
[目的]发掘米草耐盐、甜高粱甜秆、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甜秆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2年开展了海涂米草、甜高粱、水稻的远缘杂交研究,并对得到的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结果]试验得到了远缘杂交结实、移栽、杂交材料经济性状的试验证据;在经RAPD分析的14份杂交材料中,有5份具有与甜高粱、米草亲本共同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5份远缘杂交种具有甜高粱、米草亲本的遗传成分。[结论]该研究对于我国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掘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甜高粱甜秆种质资源,2010-2012年开展了海涂米草、水稻、甜高梁远缘杂交研究,对杂交1代植株、秸秆含糖量进行了测定和耐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米草/水稻/甜高粱远缘杂交获得成功,得到了海涂米草、水稻、甜高梁远缘杂交结实材料.杂交材料比水稻单株秸秆重量提高70.74%,秸秆含糖量提高2倍.在0.5% ~1.5%盐水中的发芽率:米草/水稻/甜高粱发芽率达65.38%,水稻发芽率为35.89%.  相似文献   

6.
[目的]发掘互花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1年开展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采用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属间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同时采用四选一突破结合技术--海涂种植筛选、细胞学检测筛选、回交表型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结合技术,寻找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结果]2009~2010年实际远缘杂交成功率为1.39%。7C14、中香1号2种水稻母本与互花米草(H)父本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发现RH-1-10K205-7C14×H、RH-2-8K157-7C14×H、RH-13-9H5-中香1号×H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水稻7K339母本与互花米草父本远缘杂交材料经RAPD分子鉴定,杂交种RH-5-10K215、RH-6-8K48、RH-12-9H9、RH-14-9H8、RH-16-9H28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其余杂交种与互花米草亲本和水稻亲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结论]育出耐盐优质饲料稻新品种,不但解决了沿海开发、盐碱地治理中急需解决的耐盐作物品种问题,而且解决了草食动物精粗饲料问题,同时对于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发掘互花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1年开展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采用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属间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同时采用四选一突破结合技术——海涂种植筛选、细胞学检测筛选、回交表型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结合技术,寻找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l结果]2009~2010年实际远缘杂交成功率为1.39%。7C14、中香1号2种水稻母本与互花米草(H)父本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发现RH一1—10K205-7C14×H、RH.2.8K157-7C14×H、RH-13-9H5一中香1号×H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水稻7K339母本与互花米草父本远缘杂交材料经RAPD分子鉴定,杂交种RH-5-10l〈215、RH-6-8K48、RH-12-9H9、RH-14-9H8、RH-16-9H28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其余杂交种与互花米草亲本和水稻亲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结论]育出耐盐优质饲料稻新品种,不但解决了沿海开发、盐碱地治理中急需解决的耐盐作物品种问题,而且解决了草食动物精粗饲料问题,同时对于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海涂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草具有耐盐、耐淹等优良特性;水稻籽粒饱满,产量高.本研究通过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试图选育耐盐高产的米草/水稻粮饲兼用作物新品种.2005~2006年,引种栽培了大米草1720株,水稻品种(组合)15种,进行了大米草与水稻杂交试验.结果表明:2005年,水稻培矮64S/04141(♀)与大米草(♂)杂交结籽149粒. 2006年,F1代自交结种224穗,获自交种籽11842粒,千粒重18.39 g;F1(♀)×大米草(♂)回交17穗,获BC1F1种籽24粒,回交结实率2.84 %;水稻(♀)×大米草(♂)杂交6个品种(组合)23穗,获种籽63粒,杂交结实率4.2 %.大米草与水稻杂交,其RAPD反应表明,杂交后代与水稻亲本相比,条带有明显差别,表明远缘杂交导致水稻发生了基因重组. 2005年,引种栽培了互花米草560株, 2006年进行了互花米草与水稻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水稻(♀)7个品种(组合)×互花米草(♂)杂交39穗,得杂交种籽115粒,杂交穗结籽率5.4 %;F132、F134(♀)×互花米草(♂)杂交12穗,得杂交种籽18粒,杂交穗结籽率2 %.2007年在启东协兴港海涂滩地米草稻田大米草/水稻F2在土壤含盐量7.83 ‰,pH8.20,灌溉水10.37 ‰情况下,千粒重达18 g,结实率52.8 %,单株种籽重19.97 g;在如东羊场米草稻田大米草/水稻F2在土壤含盐量5.28 ‰,pH7.9情况下,千粒重达22 g,结实率51.1 %,单株种籽重19.1 g.水稻×玉米×米草三元杂交种籽千粒重22.8 g,结实率69.9 %,单株种籽重41.4 g;在农科所试验地大米草/水稻F2代千粒重22.4 g,结实率58.2 %,单株种籽重33.7 g;水稻×玉米×米草三元杂交种籽千粒重25.2 g,结实率82 %,单株种籽重59.2 g.  相似文献   

9.
发掘海涂大米草酎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新大米草与水稻正反远缘杂交适用方法。本文研究了正交法(水稻♀温汤杀雄剪颖授粉法、热气杀雄吸花授粉法)和反交法(大米草♀剪颖去雄授粉法、连续去雄授粉法、温汤杀雄连续去雄授粉法)。结果表明,水稻♀热气去雄吸花授粉法比温汤杀雄剪颖授粉法结籽组合数提高103.23%,穗均结籽提高65.58%,出苗率提高88.67%,提高工效5~6倍;大米草♀连续去雄授粉法比剪颖去雄授粉法结籽组合数增加1.67倍,穗均结籽增加2.83倍,出苗率提高41.79%,提高工效6~7倍。水稻♀热气去雄吸花授粉杂交法适用于水稻♀×大米草♂;大米草♀连续去雄授粉杂交法适用于大米草♀×水稻♂。  相似文献   

10.
大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6年,引种栽培大米草1720株,栽培水稻品种(组合)20种,进行了大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2005年,大米草(♂)与水稻培矮64S/04141(组合,♀)杂交结籽149粒。2006年,F1代自交结种224穗,获自交种子11842粒,千粒重18.39 g;大米草(♂)×F1(♀)杂交17穗,获种子24粒,杂交结实率2.84%;大米草(♂)×水稻(♀)杂交6个品种(组合)23穗,获种子63粒,杂交结实率4.2%。水稻与大米草远缘杂交后代变异的RAPD分析表明:杂交后代与水稻亲本相比,条带有明显差别,说明远缘杂交导致了水稻发生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11.
狗牙根耐盐性材料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是暖季型草坪草中得分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草种之一,具有耐盐碱,生长快、建坪迅速等优点。本试验采用荷格伦特营养液培养法,依次用20、26、31g/L的NaCl营养液对403份狗牙根材料进行耐盐处理30d,筛选出在26g/L的NaCl溶液中存活的耐盐种质21份,再对这些耐盐种质进行不同盐质量分数梯度(20、22、25、28和30g/L)复选,初步筛选出较耐盐种质11份,次耐盐种质10份,这些材料为培育耐盐狗牙根品系提供了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2.
“大米草水稻”这种生长在海滩上的水稻不但身材高大,而是只靠喝海水完成了生长发育直至成熟收获。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种由大米草演变成的特殊水稻,虽然尚处试验阶段,但亩均产量经测算已达到了248公斤。它利用大米草耐盐、耐淹和水稻品种、产量等资源优势,通过大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水稻种质资源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筛选耐盐性优良的种质资源,为挖掘水稻耐盐种质和培育耐盐新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期构建稳定的219份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的芽期和苗期分别利用1.2%NaCl和0.7%NaCl溶液鉴定和评价耐盐性。【结果】芽期用1.2%NaCl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筛选出4份耐盐材料和6份敏感材料。耐盐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下降缓慢,敏感材料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显著下降。苗期用0.7%NaCl处理后,群体材料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耐盐材料和敏感材料的表型比较发现,耐盐材料株高和存活率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敏感材料株高和存活率显著下降,耐盐材料相比敏感材料受抑制程度较轻。【结论】219份材料的芽期受到盐胁迫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存活率显著降低;耐盐材料和敏感材料的耐盐性不同,耐盐材料受盐胁迫的程度低于敏感材料;筛选出芽期耐盐性强材料18份;苗期耐盐性强材料2份。  相似文献   

14.
筛选苏北现有的水稻品种的苗期耐盐性,为适宜本地耐盐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和水稻耐盐育种筛选亲本资源。以适宜本地优良水稻种质资源和耐盐品系150份为供试材料,评价其苗期的耐盐性。最终确定的耐盐品种(系)有10个,其中包括苏秀867、徐稻3号、金粳17-66、金粳17054、金粳004、金稻17-81、盐稻1621、连粳15-693、17品084和金稻1302。  相似文献   

15.
早春低温和连续阴雨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加快水稻耐冷性状的改良、选育耐冷品种对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早春连续阴雨的自然低温条件,对36份亲本材料及68个杂交组合的423份材料进行苗期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亲本材料有10份1级强耐冷材料,其中3份是普通野生稻,4份是粳稻资源,2份是籼稻资源,1份是籼粳杂交后代。含普通野生稻血缘的杂交组合后代中,有33份1级强耐冷材料;含IRBB5组合衍生后代中,有15份1级强耐冷材料;BPHR96组合衍生后代有3份1级强耐冷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稻种资源中具有较丰富耐冷性资源,利用强耐冷的普通野生稻资源和耐冷的籼粳稻品种杂交,是选育耐冷水稻品种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早春低温和连续阴雨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加快水稻耐冷性状的改良、选育耐冷品种对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早春连续阴雨的自然低温条件,对36份亲本材料及68个杂交组合的423份材料进行苗期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亲本材料有10份1级强耐冷材料,其中3份是普通野生稻,4份是粳稻资源,2份是籼稻资源,1份是籼粳杂交后代。含普通野生稻血缘的杂交组合后代中,有33份1级强耐冷材料;含IRBB5组合衍生后代中,有15份1级强耐冷材料;BPHR96组合衍生后代有3份1级强耐冷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稻种资源中具有较丰富耐冷性资源,利用强耐冷的普通野生稻资源和耐冷的籼粳稻品种杂交,是选育耐冷水稻品种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多个国家收集了水稻种质资源120余份,对其进行了鉴定与评价,并从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或特殊性状的种质材料.用这些材料作为亲本与国内一些优良的品种进行杂交配组,已从其后代中选育出一批性状优良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8.
优异种质的创制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扩大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提高重组频率,通过利用育种骨干亲本来构建水稻MAGIC群体。选择了3种典型的水稻生态类群(分别为华南地区早生快发类群Z;长江流域粗秆大穗类群D和太湖流域粳稻类群J)共48份育种骨干亲本,开展各个类群的MAGIC群体构建。结果表明:亲本在特定的环境下的产量相关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多态性丰富。采用漏斗式杂交配组的方法开展亲本间和杂交种的半双列杂交,获得了138份两亲本杂交F1组合和96份4亲本杂交F1组合,为接下来的8亲本杂交配组奠定了材料基础,目标是构建3个不同生态类群的水稻MAGIC群体,以期聚合骨干亲本的优势基因来创制水稻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供试水稻种质材料中筛选耐冷性强的优良种质,为水稻耐冷性研究和利用积累材料,为优质稻耐冷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方法]利用早春低温和晚稻寒露风自然低温条件,采用早播早植法及晚播晚植法,对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进行发芽期、幼苗期和抽穗扬花期的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在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中,发芽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表现耐冷性极强和强的种质分别有21份、15和76份、5和80份,分别占鉴定份数的4.59%、3.28%和16.59%、1.48%和23.74%.不同种质在不同生育期耐冷性表现不完全一致,但发芽期耐冷性强的种质在幼苗期也表现较强的耐冷性.筛选出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各生育期均表现强或极强耐冷性的优质稻种质6份,如TKM10、三粒寸、湘晚籼13号、恢968选、649/五大稻种//649///649、253/P117//253///253.[结论]利用自然低温条件,可初步区分不同生育期耐冷性强与弱的优质稻种质资源,其适合对大量稻种资源进行耐冷性筛选鉴定;筛选出的耐冷性极强或强的种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强耐冷性的6份优质稻种质,可作为耐冷亲本材料在水稻的耐冷性研究及优质稻耐冷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自然低温下优质稻种质资源耐冷性初步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供试水稻种质材料中筛选耐冷性强的优良种质,为水稻耐冷性研究和利用积累材料,为优质稻耐冷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方法]利用早春低温和晚稻寒露风自然低温条件,采用早播早植法及晚播晚植法,对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进行发芽期、幼苗期和抽穗扬花期的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在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中,发芽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表现耐冷性极强和强的种质分别有21份、15和76份、5和80份,分别占鉴定份数的4.59%、3.28%和16.59%、1.48%和23.74%.不同种质在不同生育期耐冷性表现不完全一致,但发芽期耐冷性强的种质在幼苗期也表现较强的耐冷性.筛选出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各生育期均表现强或极强耐冷性的优质稻种质6份,如TKM10、三粒寸、湘晚籼13号、恢968选、649/五大稻种//649///649、253/P117//253///253.[结论]利用自然低温条件,可初步区分不同生育期耐冷性强与弱的优质稻种质资源,其适合对大量稻种资源进行耐冷性筛选鉴定;筛选出的耐冷性极强或强的种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强耐冷性的6份优质稻种质,可作为耐冷亲本材料在水稻的耐冷性研究及优质稻耐冷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