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香菇生产栽培方法有很多种,但多数栽培方法都有成本高、技术难掌握的缺点.现将经多年实践总结出的生产成本低、技术易掌握,适合北方应用的香菇地栽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香菇0912是辽宁选育的香菇优质新品种,目前是辽宁地区香菇的主栽品种。菇农在栽培管理的过程中,对主要的技术管理环节掌握不好,生产上往往出现问题。结合生产一线的调查与实践,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香菇玉米芯生料地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芯为主要培养原料,采用生料地栽栽培方法进行香菇生产与以往的香菇以木屑半熟料栽培方法相比,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当前玉米产区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的香菇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4.
香菇代料菌块栽培,是80年代在我省兴起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副业生产。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普及时间短,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目前存在着单产偏低的问题。根据几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和生产工作的经验,就如何提高香菇代料菌块栽培的单产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和探讨意见。一、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香菇是一种非病原性真菌,生长在自然界死亡的落叶树木上。我国传统的香菇栽培,是用木段砍花的方法,一直沿用了800多年我省70年代引进的香菇段木速生栽培,是对砍花栽培的改进。这些方法,都没有脱离香菇的自  相似文献   

5.
香菇菌棒的发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香菇栽培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香菇的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栽培技术要精益求精,对栽培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必须全面掌握关键环节的管理技术。香菇菌棒的发菌管理是香菇栽培的  相似文献   

6.
反季节香菇栽培是指其栽培出菇季节与大面积代料常规栽培季节相反。通常代料香菇出菇期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5月,而采取反季节栽培法,香菇的出菇期为每年的4、5月至10、11月。反季节代料香菇栽培突破了夏季出菇,与代料常规袋栽出菇期相配套,形成周年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采用该栽培法的技术关键是,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为栽培区,选择适宜的菌种,以及掌握好全年的气候资料。根据商洛高寒山区多年栽培经验,反季香菇工艺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冷棚栽培香菇是东北香菇生产中最主要的栽培模式之一,已由最初的冷棚香菇半熟料地床栽培模式发展到冷棚香菇半熟料菌柱栽培和冷棚香菇全熟料菌柱栽培。近两年,随着香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栽培观念的不断更新,香菇栽培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冷棚香菇覆土栽培技术是借鉴我国南方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模式,结合北方冷棚香菇栽培模式,在二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型香菇栽培新技术,兼有二者的栽培优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集约化技术栽培平菇、蘑菇、香菇等食用菌,可实现食用菌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一、厂地集约化。蘑菇栽培有多种栽培方式,在寒冷的冬季,采取室内加温栽培最为合适。室内加温方式有管  相似文献   

9.
香菇无床架三柱连体半熟料栽培方法是近几年继辽宁香菇块栽和地栽生产模式之后,又探索出来的一种最新栽培模式,具有成品率高、污染率低、方法简单、操作粗放、成本低、产量高、周期短,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建立香菇基地时,此模式适合东北地区大规模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暖棚香菇创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暖棚香菇创高效的栽培技术研究旨在挖掘香菇增效潜力,在科学的把握其生长条件、栽培方法的同时,建立起创高效的技术体系。为了提高香菇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栽培试验,现整理浅述如下:一、香菇的栽培技术1.生长条件香菇创高效,首先要有良好的生长条件。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照、酸碱度六要素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正>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香菇的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本文重点介绍代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析目前香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反季节栽培是食用菌发展趋势,介绍了香菇反季节生产和畸形菇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香菇周年生产应依据气候条件,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把握技术关键环节,即可利用高寒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产反季节香菇和优质冬花菇产品,以季节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拓展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1 利用气候资源发展香菇周年栽培 在自然条件下,高温是制约香菇周年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尤溪县中高海拔(500 m以上)山区,夏季最高平均气温在26℃以下,这种气温基本能满足香菇的生长发育,同时中高海拔山区周年多雾,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反季节香菇和冬花菇栽培,形成周年栽培香菇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和荫棚利用率,使整体生产效益得到提高.栽培上反季节香菇因夏季温度高宜采用覆土地栽办法,利用山高水冷的气候特点调节菇场温度,促进香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冬花菇则宜搭建床架排放,以利用温湿度的调节来诱导生产优质花菇.  相似文献   

14.
<正> 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科学地利用较高海拔(700米以上)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于冬、春作为栽培制袋适期,促成4~11月份出菇。该技术填补了夏季无鲜菇的空白,并与常规秋季栽培相配套,使香菇形成春、夏、秋、冬四季长菇的能力。1992~1994年在福建、浙江等地推广应用2亿袋,表明香菇反季节栽培对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15.
香菇是世界著名食用菌之一,以往多用椴木栽培,现在大多用木悄栽培。基于此,以庭院香菇的栽培技术为主,分析其在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即掌握时间、菌种选择、培养料的配制、播种方法及播种后管理。  相似文献   

16.
景宁县是香菇栽培的主产地之一。1999年,全县生产袋菇5000万袋以上。按照常规配料方法每1000袋香菇所需麦麸160千克,为此,全县每年要从山东、江苏等地购进8000多吨麦麸。从产地运到景宁,其最  相似文献   

17.
香菇大袋栽培近年来在我省发展很快.它克服厂以往代料栽培香菇品质低下的缺点,缓解J菌林矛盾.为香菇生产带来I一次新的技术系而。但是.在实际栽培过程中,菌袋发菌时间过长,行理难度较大,菌袋成品率较低.菇农收益差异悬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于1997~1998年度进行了小袋发菌大袋出菇(简称二步法栽培)技术的研究.效果比较理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l供试品种香菇)87.供种中位:洛阳农专食m苗教研室。1.2原料基本巴方木屑1川内.鼓皮*叩·石膏北g.磷酸二氢钾O.3kg·…  相似文献   

18.
利用渭北旱原苹果树修剪枝以及当地方便可取的玉米芯、柿树枝等作为原料,以香菇传统生产原料杂木为对照,进行香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树修剪枝可作为优于杂木的原料来栽培香菇;柿树枝、刺槐枝、核桃树枝可作杂木原料的补充原料;玉米芯作为一种配合原料栽培香菇,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吴祖善  王永生 《新农业》2007,(12):51-51
瓦房店市杨家乡岚崮村林宝文,9年前开始栽培香菇,180平方米的拱棚内,栽培香菇4800块,每年纯效益在2万元以上。通过他的示范带动作用,周围40余户农民先后搞起了香菇生产,被大家称为香菇生产带头人。他栽培香菇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时  汪尚法 《新农村》2012,(7):23-24
1.食用菌集约化栽培 采用集约化技术栽培平菇、蘑菇、香菇等食用菌,可实现食用菌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低耗。食用菌集约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厂地集约化、原料集约化、装袋集约化和管理集约化。(1)厂地集约化食用菌栽培有多种栽培方式,在寒冷的冬季和比较寒冷的地区,采取室内加温栽培最为合适。室内加温有管道暖气、煤炉等加温方式,考虑成本和实用性,采用煤炉加温最有效,该方式成本低,升温快,操作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