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09,(9):22-22
按免疫程序注射猪丹毒菌苗是重要的预防措施。耐吖啶黄弱毒菌苗。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采用猪只皮下接种1mL,免疫期约6个月。猪丹毒GC42弱毒菌苗在生后3个月开始免疫接种,对未断奶或刚断乳的仔猪使用本菌苗后.应在断乳后2个月左右再免疫1次,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1次。当猪群中发生该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对同群未发病猪只用抗生素进行紧急预防性注射。连用3—5d.每天2次。停药后立即进行一次全群大消毒,待药效消失后再接种一次菌苗,对患慢性猪丹猪的病猪应尽早淘汰。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05,(2):61-61
1 治喘灵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5d1针为一疗程,具有治愈率较高,疗效稳定,注射局部无炎性肿胀和减食反应,使用方便,药价低廉等优点。按病猪体重每5k,颈部两侧肌肉注射1 mL治喘灵;一般用量小猪3~4mL,中猪6-8mL,大猪最多只需12mL/头,大剂量可颈部两侧行深部肌肉分点轮流注射,每5d治疗1次,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0,(7):17-17
1完善生物安全制度,加强饲养管理 隔离病猪。强化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如定期使用清净农场,劲碘按照1:1000比例彻底消毒);猪只出现外伤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和对症治疗;病猪的尸体和外科处理物进行严格的销毁处理有利于尽快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2,(11):32
<正>1在易发病期间用优绿环净1:1000带体消毒,或冰醋酸(200头猪左右的栏舍可用2kg冰醋酸)熏蒸消毒,按3:1加水,分点进行,连续熏蒸10d。猪场外周包括主干道用10%石灰乳+2%烧碱进行消毒,3d1次。2加强猪群保暖工作,杜绝早晚冷风侵袭。尽量隔离病猪,给病猪饮喂足量清水和煲稀粥(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葡萄糖、多维素、赖氨酸、食用酵母等)喂,少喂多餐。每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3)
<正>猪喘气病的主要症状是咳和喘,每分钟呼吸次数为3080次,肷部扇动明显,鼻端、耳尖发紫、发凉,远端血液回流受阻。可用气管注射法治疗此病。让病猪右侧卧。注射部位在病猪喉头下5 cm,选取1080次,肷部扇动明显,鼻端、耳尖发紫、发凉,远端血液回流受阻。可用气管注射法治疗此病。让病猪右侧卧。注射部位在病猪喉头下5 cm,选取1020 mL的注射器,一次进行注射,在注射时要回针,如有气泡方可注入,注射宜缓慢。选择的药物及剂量:土霉素,猪每公斤体重用25 mg,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5)
<正>猪链球菌病(1)药物控制:新泰定+达倍宁,连用57 d;(2)药物治疗:严重的肌肉注射赛氟欣;(3)饲养管理:隔离病猪,用戊迪-25全圈舍消毒,加强通风,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减少应激。猪附红细胞体病(1)药物防治:强力美+附康宁,连用57 d;(2)药物治疗:严重的肌肉注射赛氟欣;(3)饲养管理:隔离病猪,用戊迪-25全圈舍消毒,加强通风,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减少应激。猪附红细胞体病(1)药物防治:强力美+附康宁,连用57 d;(2)药物控制:肌肉注射赛氟欣或爱乐强,连用3 d;(3)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弓形体病(1)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灭鼠等卫生工作,严禁养猫,并阻断猫类及其排泄物对饲料、饮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1 三九克痢注射液给病猪两侧肌肉分别注射三九克痢注射液(1mL/次)和氟哌酸注射液(1mL/次),各注射1次,治疗效果非常好,治愈率达80%,且完全没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09,(7):20-20
目前尚无疫苗接种.所以预防本病主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要驱除媒介昆虫,做好针头、注射器的消毒,消除应激因素。对在疫区未感染的健康猪.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苯胺亚砷酸粉荆,或用复方914A针剂0.2mL/(kg体重),每月肌肉注射1次.可杀死体外昆虫,又可预防病原体在猪体内繁殖。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3,(9):98
猪瘟本病尚无治疗方法。关键是选择好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注射。平时做好综合防控措施:1.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强化消毒用劲碘每周消毒2~3次;2.生物安全:戊迪-25 1:200比例稀释全面消毒被污染的场地、圈舍、用具;3.疫苗免疫:加强种猪免疫(一年最好4次免疫,母猪除做好跟胎免疫外,在春秋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1,(1):83-84
通过对猪呼吸道疾病产生的具体原因,例如猪舍环境差、病猪隔离不及时、饮食不合理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简要介绍了加强猪呼吸道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旨在为有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8)
<正>新城疫:(1)免疫疫预防:新城疫分别于7日龄、21日龄滴鼻点眼或饮水;(2)抗体监测:坚持定期的免疫监测,随时调整免疫计划,使鸡群始终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3)药物控制:爱康感宁+富免康,同时配合福宁禽用+强力美控制继发感染,连用5 d;(4)防疫消毒:严格防疫消毒制度,杜绝强毒污染和入侵,每周用戊迪-25、卫护消毒23次。(5)紧急接种:发病期间可紧急接种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ZM10株)鸡传染性鼻炎(1)饲养管理:提倡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清除感染鸡或康复鸡,远离老鸡群进行隔离饲养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理想措施。对患过IC的鸡场,建议对禽舍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  相似文献   

12.
乌龟肠炎病是龟病中常见的疾病,用中草药防治效果良好。生石灰有清洁水体消毒杀虫,地锦草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治疗用方药具清热解毒、利水散血、健胃消食之功效,每天一剂,连用3天即愈,若病龟食欲废绝,可肌注黄连素等。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1,(11)
<正>1母猪产后立即肌注长效抗菌剂美克林注射1d1-2次,连续用3d;用碘消毒剂1:8000在仔每次吮奶前刷洗和按摩母的乳房,连续3d。2当母猪产后乳汁不足时可以注射5IU催产素诱导,10-15min后即分泌乳汁。对精神状态正常、乳腺充胀、疼痛但不分泌乳汁的青年母,肌注10IU催产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2,(1):45
<正>猪瘟本病尚无治疗方法。关键是选择好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注射。平时做好综合防控措施:1.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强化消毒用劲碘每周消毒2~3次;2.生物安全:青净农场1∶800比例稀释全面消毒被污染的场地、圈舍、用具;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3)
<正>猪流感生物安全:定时清洁环境卫生,对病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用戊迪-25消毒,每周23次;药物保健:爱康1号+福宁精品+强力美,连用53次;药物保健:爱康1号+福宁精品+强力美,连用57 d。中西结合,防控猪流感及继发感染。口蹄疫疫苗免疫:可选择合格的口蹄疫疫苗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免疫预防。加强管理:加强管理,强化消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2,(9):6
<正>猪瘟本病尚无治疗方法。关键是选择好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注射。平时做好综合防控措施:1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强化消毒用劲碘每周消毒2~3次。2生物安全:青净农场1:800比例稀释全面消毒被污染的场地、圈舍、用具。  相似文献   

17.
猪链球菌病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由于链球菌有多个血清型,给临床防治带来一定困难。为了临床上能够有效控制和治疗猪链球菌病.本人对猪链球菌病进行了病原分离及药物试验。结果,猪链球菌分离株对先锋九号、氟苯尼考、先锋五号3种抗生素敏感,对卡那霉素、复方新霉素、环丙沙星、链霉素4种抗生素耐药。采取饲养环境和栏舍带猪消毒,饲料添加敏感药物,发病猪隔离和治疗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高坪区某养猪场100头4月龄LY后备母猪体重40~50kg。2002年6月30日发现2头猪不吃食,精神萎顿,体温41.3℃,鼻有汗,大便干燥,场内兽医用柴胡注射液2ml×8支,庆大霉素8万IU×8支,每天2次肌注,连用2d无效,又发现3头猪发病。改用氨苄青霉素0.5g×8支,VC柴胡注射液10ml×1支、磺胺嘧啶钠10ml×2支、地塞米松2ml×2支肌注,每天2次。连用2d后,病猪开始吃食,但吃不饱,此时体温39℃,呼吸平稳,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眼结膜潮红。再次肌注磺胺组合无效,改用头孢曲松钠,林可霉素等亦未见效。病后7d,病猪增加到10头,患猪腹部正中、大腿…  相似文献   

19.
江都市某新建猪场2窝初产仔猪突然发病,发病率为100%,仔猪生下当天夜里死亡3头,根据对发病仔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以及新建猪场仔猪黄痢病高发的特点初步诊断为仔猪黄痢,并对病猪按照黄痢病进行治疗,共治疗14头,治愈10头,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防止和控制该病的再度爆发,对3窝2-3周临产的怀孕小母猪进行预防性治疗,所产仔猪黄痢病未发生,对比结果显示新建猪场初产仔猪黄痢病的控制,预防、消毒与及时治疗是减少仔猪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鳃盖、眼圈周围、口腔内、鳍条基部等充血。采取草鱼免疫注射,可使草鱼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1988年,我站在县国营渔场进行了免疫注射对比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8月5日~25日,对20亩鱼种池进行了试验对比,其中15亩鱼种池共投放了10~17cm的鱼种7.3万尾,逐尾进行了注射(每尾0.2至0.4毫升)效果达到了90%。而未注射的5亩鱼池共投放鱼种3万尾,尽管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法,但成活率仅为30~45%;同时还对5户养鱼专业户进行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