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筛选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具有明显诱捕效果的光波波长,研究成虫夜间活动节律,优化金龟成虫的灯诱防控技术。【方法】 2014~2015年评价19种不同波长(375~748 nm)LED灯对2种金龟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2019年分时段监测385 nm、395 nm的LED灯以及黑光灯(365 nm±50 nm)的诱捕数量。【结果】 2014~2015年,395 nm的LED灯对铜绿丽金龟的诱捕效果显著高于其他18种波长,395 nm的LED灯对暗黑鳃金龟的诱捕数量同样最多,但与418 nm之间差异不显著。2019年385 nm的LED灯诱捕到的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成虫数量均显著高于395 nm的LED灯,但与黑光灯之间无显著差异。2种金龟成虫的上灯高峰均在20:00~24:00,占整个夜晚(18:00~翌日06:00)诱捕量的68.9%~76.7%。【结论】 诱捕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最优波长是385 nm,最佳时段为20:00~24:00。  相似文献   

2.
关中西部蛴螬暴发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鸡市位于陕西关中地区西部,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种植小麦20万hm^2。2006年秋季局部地区蛴螬暴发危害,发生面积达2.1万hm^2,造成200hmz小麦翻犁,主要分布在千阳、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等县(区)。在宝鸡地区蛴螬的优势种为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 )和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 ( Faldermann )],以铜绿丽金龟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地下害虫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金霍洛旗农田地下害虫种类多、寄主广、为害重,特别是近几年马铃薯田发生偏重,一般地块减产15%~25%,严重的地块减产35%以上.伊金霍洛旗农田地下害虫主要有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大云斑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黑绒金龟甲、大黑金龟甲、蒙古丽金龟甲、黄褐金龟甲、赤绒金龟甲;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等.……  相似文献   

4.
草坪蛴螬种群调查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点随机取样法,对白三叶草坪和高羊茅草坪地下害虫蛴螬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了蛴螬1081头,隶属2科6属8种,其中,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是优势种群,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0~2012年对河北省甘薯主产区易县和雄县甘薯田蛴螬的发生和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蛴螬在易县和雄县甘薯田普遍发生,主要种类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一般地块蛴螬对甘薯的为害率10%,严重地块为害率20%,最高可达49.1%。易县暗黑鳃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铜绿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下旬,黄褐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无棣县农田金龟子种类调查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山东省无棣县农田金龟子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2003~2007年,在无棣县共查到金龟子10种,分别隶属鳃金龟科、丽金龟科和犀金龟科,以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金龟为优势种,中华弧丽金龟为大豆田优势种。并分析了各种作物金龟子的分布密度,详述了主要金龟子的生活史及其为害期,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5—2019年自动虫情测报灯对漯河市金龟子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灯光诱集到的金龟子共2科8种,混合种群年诱集量呈上升趋势,以2018年诱集数量最多。5种常发性金龟子总的诱集数量表现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毛黄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为漯河市金龟子优势种群,暗黑鳃金龟诱集数量占当年金龟子总量的73.18%~90.50%,占比逐年上升,为绝对优势种,发生期长而分散,发生盛期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铜绿丽金龟诱集数量占当年金龟子总量的9.11%~23.88%,占比呈下降趋势,发生期相对短而集中,发生盛期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  相似文献   

8.
金龟甲类是危害严重的地下害虫,利用化学信息素可以有效监测与防治金龟甲。昆虫触角感器是感受外界信息素的主要器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成虫的触角形态及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暗黑鳃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鞭节棒状部由5节组成,铜绿丽金龟由4节组成。暗黑鳃金龟触角感器有10种,华北大黑鳃金龟触角感器有8种,铜绿丽金龟触角感器有9种。3种金龟甲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科学理解金龟甲类害虫感知信息化合物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淄博市金龟甲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9月,在本院试验基地设置黑光灯,对金龟甲进行诱集并进行分类鉴定,分析种群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通过黑光灯诱集到金龟甲共3个科7个种,从4月初到9月初发生,其中6月中旬到8月中旬为发生盛期。铜绿丽金龟为优势种,常见种有暗黑鳃金龟、棕色鳃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五种金龟甲发生的盛期依次为6月中旬到7月中旬、6月底到8月中旬、6月底到7月初、6月初到7月底、6月初和8月初。  相似文献   

10.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北方地区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蛴螬是为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不仅为害期长而且为害严重,影响花生发芽、坐果、结荚、产量及品质。一般发生田被害损失率在20%~3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地下害虫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害水平,采用测报灯诱集的方法, 对2005—2011年杭州地区小地老虎、蝼蛄、金龟子成虫的灯下诱虫量和田间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下害虫的田间种群年内消长规律差异明显:小地老虎有多个为害高峰,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6月下旬和7月下旬,但前期的蛾量相对较高;蝼蛄有2个明显的为害高峰,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2个时段;金龟子有一个为害高峰,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地下害虫的总虫量年度间也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变化,高峰分别出现在2005年、2007—2009年和2011年。在此基础上,以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象资料作为预测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拟合,共筛选出了具有显著相关性的19个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分别建立了这3种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预报模型。用应验程度判定模式进行验证,这3 种地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模型的评分值分别达到58分和70 分以上,说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历史符合率和预测准确度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玉米田病虫草害发生动态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玉米覆盖田病虫草害发生消长动态及为害情况,探讨了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分析天敌昆虫的多样性特征及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通过筛选和贮存诱集植物上的优势天敌,并构建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评价其对目标害虫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河北廊坊和湖北黄冈两试验基地混合种植5种诱集植物:玉米、紫花苜蓿、向日葵、小麦和大豆。通过调查天敌昆虫类群,计算2012和2015年的天敌群落特征参数,并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天敌群落结构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的关系;2013年通过收集并贮存诱集植物中的优势天敌瓢虫,构建出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并在系统中接种不同密度瓢虫后应用于温室黄瓜中防治蚜虫,比较各瓢虫密度下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诱集植物上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总体上随着调查时间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通过对天敌的等级划分,蚜茧蜂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类群,二者的个体数量均占所有诱集天敌数量的10%以上;RDA分析结果表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对天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三者总和对2012和2015年天敌多样性信息的总变异可分别解释26.02%和17.20%;2012和2015年的RDA排序图均表明,小花蝽和中华草蛉与植物花期相关性较高;将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后的第2周,接种200头瓢虫的处理,蚜虫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防治效果为69.4%。【结论】采用协调天敌诱集和助增策略,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诱集到了多种自然天敌类群,并将筛选出的优势天敌构建成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其中,接种高密度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以天敌昆虫诱集、保护、筛选和利用为一体的害虫生物防治思路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混播牧草昆虫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均能大幅度降低各种有害昆虫优势种类的种群数量,对地下害虫类尤其显著。天敌昆虫优势种类的种群数量亦高。苜蓿——红豆草混播田内传粉昆虫的种类多,且种群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姚银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04-10306
调查了上海地区高尔夫球场和城市绿地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规律,研究了性信息素诱集器、黑光灯、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该虫的防治效果,并对目前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草坪害虫综合治理原则:选用抗、耐虫草种,精细种管,充分用灯光和性引诱剂等物理诱杀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以建立健康稳定的草坪生态;对迁飞性害虫应加强测报来掌握虫情,必要时及时采用以微生物制剂和植物源杀虫剂为主导的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土传病害的高效、低毒化学种衣剂,试验选用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26%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大决战)、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22%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多乐)、22%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燕化安保)、38%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巧易)、22%苯甲唑·吡虫啉·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金麦红)、15%五硝·辛硫磷悬浮种衣剂(海兰)、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燕化保粒泰)共9种市场上代表性化学种衣剂,分别按推荐最低用量经包衣机搅拌均匀包衣小麦种子,出苗后7 d调查各处理药害,播种20 d后调查地下害虫种类及虫口数,灌浆期调查小麦土传病害发生情况,收获期调查小麦株高、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处理未发现地下害虫,防效最佳;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26%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大决战)、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在80%以上,并能显著增加小麦株高、单位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结果表明,9种化学种衣剂防治小麦地下害虫、茎基腐病效果差异显...  相似文献   

17.
陕北黄土丘陵区仁用杏主要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吴旗县仁用杏园主要虫害的发生期、数量和为害程度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种类有介壳虫、卷叶蛾和金龟子等。并介绍了其形态、为害和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苦丁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之一,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苦丁茶来源于6科11种植物,品种混杂。其病虫害未见报道,本文探讨了苦丁茶的几种常见病虫害,包括炭疽病(Glomerellasp.)、根腐病(Fusariumsp.)、黄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ataFabricius)、茶黄卷叶蛾(Homona mencianawalker)、大黑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Bates)、黑绒金龟子(Serica orientalisMotschulsky)、铜绿金龟子(Anomala corpulentaMotsculsky)、蟋蟀(Gryllus testaceasWalker)等。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田地下害虫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以郑薯5号为试验材料,选取有代表性的马铃薯田块3~5块,在收获时调查地下害虫种类及马铃薯的被害情况并研究8种供试药剂对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种类主要有华北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网目拟地甲、蛴螬等,在春季主要以地老虎、金针虫、蝼蛄为主,分别占调查虫量的42.07%、20.73%、20.73%,蛴螬占10.98%,网目拟地甲占5.49%。在参试药剂中,用虫情指数和块茎被害率评价防治效果,10%吡虫啉WP对马铃薯田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用虫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更能反映马铃薯实际被害的情况。[结论]吡虫啉是较为理想的马铃薯田地下害虫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三亚红峡谷高尔夫球场草坪不同功能区的蛴螬种类,发现危害该高尔夫球场草坪的蛴螬有铜绿丽金龟、大绿金龟、华南大黑鳃金龟和浅棕鳃金龟。其中,优势种为大绿金龟,次优势种为铜绿丽金龟。在掌握各功能区蛴螬全年的种类及数量消长情况基础上,用毒死蜱、辛硫磷和绿僵菌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施药后15 d防效达100%;辛硫磷在施药30 d时,虫口减退率达94.58%;绿僵菌施药时间30 d防效达91.12%。可见,绿僵菌菌剂随着施药时间的增加,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优于毒死蜱和辛硫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