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除草剂甲磺隆和苄嘧磺隆和过氧化氢酶的相互作用。[方法]用油菜作为指示生物,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除草剂甲磺隆、苄嘧磺隆和过氧化氢酶相互作用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当固定除草剂浓度为2.5μg/ml,随着过氧化氢酶的浓度不断增大,油菜平均根长反而不断减小。表明过氧化氢酶的存在会促进除草剂甲磺隆、苄嘧磺隆被植物体的吸收,使甲磺隆、苄嘧磺隆与受体作用增强,对油菜类作物毒害作用增强,而且环境中过氧化氢酶的浓度越大,其危害越大。除草剂甲磺隆、苄嘧磺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影响,即除草剂甲磺隆、苄嘧磺隆不是过氧化氢酶的抑制剂。[结论]该研究为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油菜作为指示作物,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除草剂氯磺隆与过氧化氢酶相互作用对它们活性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剂氯磺隆与过氧化氢酶作用后,氯磺隆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而过氧化氢酶的存在使除草剂氯磺隆容易被植物体吸收,使氯磺隆与受体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新的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选取7种乙酰乳酸合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潜在抑制剂(氯嘧磺隆、苄嘧磺隆、氯磺隆、甲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灭草喹和磺胺噻唑)作为3类ALS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胺噻唑类)的代表,对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0 mg/L灭草喹、磺胺噻唑、氯嘧磺隆、苄嘧磺隆和氯磺隆对核盘菌ALS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相同剂量的甲嘧磺隆的抑制作用微弱,咪唑乙烟酸无抑制作用。相应地,半最大效应浓度(half-max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显示,核盘菌的菌丝生长对灭草喹、磺胺噻唑、氯嘧磺隆、苄嘧磺隆和氯磺隆的抑制作用较敏感,而对甲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的敏感性较弱。氯嘧磺隆、苄嘧磺隆、氯磺隆、灭草喹和甲嘧磺隆对油菜叶片ALS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咪唑乙烟酸和磺胺噻唑的抑制作用明显比上述5种抑制剂弱。氯嘧磺隆、苄嘧磺隆、氯磺隆、灭草喹、甲嘧磺隆和咪唑乙烟酸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速率下降,植株明显比对照矮小,叶片变小,叶色变黄。磺胺噻唑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明显比上述6种抑制剂弱。选择对核盘菌ALS酶活性和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都较强、而对油菜ALS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对油菜幼苗生长的负面影响最弱的磺胺噻唑进行抗核盘菌侵染试验。结果显示,磺胺噻唑处理显著地降低了核盘菌对油菜叶片的侵染程度,对油菜菌核病产生了较明显的防治效果。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磺胺噻唑可作为分子结构基础来进一步开发以核盘菌ALS酶为作用靶标的油菜菌核病防治剂。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绿磺隆和甲磺隆对后茬作物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油菜为指示生物,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除草剂绿磺隆和甲磺隆对后茬作物的危害。结果显示:除草剂浓度、尿素溶液浓度、缓冲溶液pH值与油菜平均根长之间符合多元线性方程,绿磺隆遵循方程y=6.309 29-0.070 49x1-0.128 58x2-0.333 33x3(R2=0.996 8),甲磺隆遵循方程y=18.372 79-0.220 05x1-0.298 42x2-1.476 67x3(R2=0.995 1);绿磺隆和甲磺隆的浓度,添加尿素溶液的浓度以及缓冲溶液的pH值越大,油菜平均根长越短,对后茬作物的危害越大。  相似文献   

5.
8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腐植酸上的吸附作用与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甲磺隆、绿磺隆、甲嘧磺隆、烟嘧磺隆、吡嘧磺隆、氯嘧磺隆、苄嘧磺隆和噻磺隆等8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腐植酸上的吸附行为,利用批量平衡法测定了它们的吸附等温线,评价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同时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手段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腐植酸对8种磺酰脲除草剂的吸附作用较强,其吸附强弱依次为氯嘧磺隆>苄嘧磺隆>绿磺隆>噻磺隆>甲磺隆>吡嘧磺隆>烟嘧磺隆>甲嘧磺隆。吸附与pH值呈负相关,低pH环境中吸附量显著增加;吸附随溶液离子浓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FT-IR的实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对磺酰脲除草剂的吸附存在明显的氢键作用,推测可能是磺酰脲脲桥上酰氨基的氢与腐植酸中羟基上的氧原子、均三氮苯环上的氮原子与腐植酸羟基上的氢原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  相似文献   

6.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及在土壤中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盆栽法,研究了噻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及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同时,对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对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该类除草剂ED10 以上剂量对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叶面积有明显的影响;苯磺隆、噻磺隆和苄嘧磺隆在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3.6d、6 .3d、15 .4d。在推荐剂量下,只有苄嘧磺隆会对后茬玉米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7.
甲磺隆等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根长对4种磺酰尿类除草剂反应的标准曲线分别为:甲磺隆Y=1.792-0.224X;绿磺隆Y=1.907-0.203X吡嘧磺隆Y=1.812-0.221X,苄嘧磺隆Y=1.937-0.199X。其LC50值分别为0.19,0.58,0.24.0.82ng/g,可作为检测其残留量的下限,5.12ng/g和20.48ng/g两种浓度的甲磺隆在室内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1.7d和38.2d90%的消解  相似文献   

8.
室内测定了丙草胺分别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苄嘧磺隆、醚磺隆和吡嘧磺隆混用后,一叶一心期稻苗抑制50%株高的使用浓度(IC50)和抑制10%株高的使用浓度(IC50),并用共害系数(CHC)对混用组合安全性的联合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混配处理的CHC10均小于12.0,表现出强烈的解毒效应;不同混用处理的CHC50值差异很大,丙草胺与甲磺隆混用的CHC50均小于25.0,解毒效应显著.丙草胺与苄嘧磺隆混配的CHC50为26.1—167.8,丙草胺与苄嘧磺隆混用的CHC50为52.2—115.5,丙草胺与醚磺隆混用的CHC50为80.0—110.2.  相似文献   

9.
李宝赫  赵敏  李德斌  李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78-458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供试土壤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嘧磺隆溶液,使氯嘧磺隆的终浓度分别为(A0)0、田间低用量5 g/kg干土、正常用量10 g/kg干土和高用量20 g/kg干土,定期取样测定酶活性。[结果]各浓度条件下的氯嘧磺隆均对过氧化氢酶有激活作用;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可在前期抑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后期又具备激活作用,其中低浓度在整个过程中影响较小;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对土壤蛋白酶与脲酶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浓度又对以上2种酶产生抑制作用。[结论]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对各种酶的影响小,酶活性能够恢复,高浓度处理后土壤酶活性不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10.
油菜根长对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反应的标准曲线分别为:甲磺隆y=1.792-0.224x;绿磺隆y=1.907-0.203x;吡嘧磺隆y=1.812-0.221x;苄嘧磺隆y=1.937-0.199x。其LC50值分别为0.19、0.58、0.24、0.82ng/g,可作为检测其残留量的下限。5.12ng/g和20.48ng/g两种浓度的甲磺隆在室内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1.7d和38.2d,90%的消解期分别为97.4d和122.0d。  相似文献   

11.
甲磺隆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效应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甲磺隆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磺隆除草剂10mg·kg-1浓度处理释放的CO2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根据危害系数法的分级方法其属于无实际危害级农药;甲磺隆除草剂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测定结果显示,甲磺隆除草剂10mg·kg-1浓度处理在初始阶段明显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培养时间延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先有所恢复,随后又有所下降,在30d后其变化趋于平缓;甲磺隆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其影响随培养时间不同而异,反映出微生物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除草剂污染土壤环境质量变异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苄嘧磺隆对后茬作物的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油菜作为指示生物,用水培实验研究了除草剂苄嘧磺隆对后茬作物的危害。结果显示:除草剂苄嘧磺隆的浓度、尿素溶液的浓度、pH值与油菜平均根长之间符合多元线性方程y^=7.29809-0.10970x1-0.10179x2-0.05500x3(R2=0.9978);苄嘧磺隆的浓度、添加尿素溶液的浓度、pH值越大,油菜平均根长越短,对后茬作物的危害越大。  相似文献   

13.
抗苄嘧磺隆慈姑ALS基因突变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属于施用稻田化学除草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已有20余年.研究结果证实,延边地区稻田发生抗苄嘧磺隆的雨久花、慈姑、扁秆蔍草,过去对SU除草剂极为过敏感的慈姑、雨久花大发生,其靶标酶-新型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的抗性系数增到几十倍~([1-3]).  相似文献   

14.
水稻田常用除草剂及施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田防除的重点是前期第一个发草高峰的杂草,目前常用的除草剂是杀稗剂与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的复配制剂,也可选择这两类除草剂混用,以扩大杀草谱。常用除草剂品种有:丙草胺、二氯喹啉酸、丁草胺、苄嘧磺隆、二甲四氯、丁·苄等等。  相似文献   

15.
高效薄层析技术测定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方法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氯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和苯磺隆残留的高效薄层析(HPTLC)测定方法;2种展剂为A:氯仿 丙酮 乙酸(90/10/0.75,V/V/V),B:甲苯 乙酸已酯(50/50,V/V),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确证试验,其中降解试验表明试验过程标准品及展开薄板不受酸、碱、氧化剂、热和光的影响,稳定性达到了ICH的要求,在测定中不需要做其他处理.试验对HPTLC检测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展剂饱和与否,展开方式和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土壤中氯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样品可以不净化,测定的水平为0.05、0.1和0.5 mg·kg-1,回收率为55%~112 %,偏离系数为4.01%~12.86%,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6.
王桂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61-9563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筛选适合本地麦田除草、防除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方法]设冬季和春季2组试验。采用均匀喷雾法,喷液量525~600 kg/hm2。[结果]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较好的是5.8%麦喜+50%异丙隆,15%麦极,阔世玛,22.5%溴苯晴乳油+13%二甲四氯钠水剂,20%苯磺隆可湿粉剂+30%苄嘧磺隆+助剂,75%农基麦通灵干悬乳剂+3%世玛,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4%以上。所用除草剂安全性好,无药害现象发生。[结论]冬季除草选用麦喜+异丙隆,苯磺隆+苄嘧磺隆+助剂,阔世玛,溴苯晴乳油+二甲四氯钠;春季除草选用大惠农+非常静,麦极,农基麦通灵+世玛。  相似文献   

17.
巯基-β-环糊精增敏荧光法测定苄嘧磺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青  杨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067-2069
[目的]建立测定水样中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巯基-β-环糊精增敏使苄嘧磺隆在λex/λem=235/353 nm处发射的荧光显著增强,优化了pH、巯基-β-环糊精用量、反应时间3个反应条件,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考察了苄嘧磺隆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苄嘧磺隆质量浓度在0~151 ng/m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 8,检测限为0.8 n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有望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姚满生  郭平毅  王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3-11754
[目的]为大田正确使用大田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高粱、谷子喷施甲磺隆,观察高粱和谷子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结果]1日内高粱和谷子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抛物状曲线,高粱的蒸腾速率均高于谷子,谷子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高于高粱,10:00~18:00时甲磺隆对气孔的抑制作用更强。在光照强、温度高的条件下,甲磺隆能降低谷子的蒸腾速率。除草剂处理后高粱的光合速率12:00~18:00时较对照低,谷子的光合速率10:00~18:00时显著低于对照,降幅30%~56%。[结论]甲磺隆可明显抑制高粱和谷子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对谷子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抑制作用明显大于高粱。光合作用受除草剂的影响更大,谷子抗除草剂的能力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70;氟唑磺隆WDG对春小麦田不同杂草的防除效果及相应的最佳使用方法,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该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定点取样法调查70;氟唑磺隆WDG不同剂量单用及加入安全剂、与阔叶除草剂混用对春小麦田杂草的控制效果.通过药后田间观察及测产,评价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药后30 d,70;氟唑磺隆WDG 31.5 g a.i./hm2对野燕麦株防效达92.6;,药后45 d鲜重防效在95.4;.对阔叶杂草野油菜、次生油菜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药后30 d株防效在57.5;~65.4;,药后45 d鲜重防效在63.6;~74.1;.该除草剂与安全剂Cloquintocet、Mefenphyr混用,不降低其对野燕麦、野油菜、次生油菜的防除效果,而与2,4-D丁酯、苯磺隆混用,在保持对野燕麦高防效的同时,可极显著地提高对阔叶杂草的控制效果,药后30 d,对杂草总株防效达90.4;以上,45 d总鲜重防效在94.4;以上.70;氟唑磺隆WDG各使用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有增加,增产幅度在3.4;~18.8;.[结论]在春小麦5叶期(田间主要杂草3~5叶期),70;氟唑磺隆WDG 31.5 g a.i./hm2与苯磺隆或2,4-D丁酯混用,能够高效防除杂草,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20.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及植物中行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磺酰脲除草剂是一类超高效除草剂,其单位面积用量极低,每公顷仅以克计,生物活性高,除草效果好,而且对环境十分友好,从而发展迅速,给杂草防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我国广泛应用的品种有绿磺隆、甲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苄醚磺隆、吡嘧磺隆。其中,绿磺隆目前的应用面积已达20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6%,甲磺隆占播种面积的4%,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面积仍呈扩大的趋势,而且新的品种将不断产生。因此,磺酰脲除草剂应用后在土壤中及植物中的行为,受到普通关注,只有科学认识它们的行为,才能安全、准确地使用该类除草剂。本文旨在将国内外学者对磺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