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牛海绵状脑病 (BSE)俗称“疯牛病” ,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病毒———朊病毒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非炎性、亚急性、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 ,故又称朊病毒病。自从 2 0世纪 80年代英国出现疯牛病以来 ,已在欧洲一些国家扩大流行 ,引起世界各国的恐慌和关注。我国虽未发现疯牛病 ,但为了预防疯牛病的发生 ,笔者将有关知识简述如下。1 疯牛病的病因是由有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即绵羊、山羊痒病病羊的骨、肉被加工成粉 ,作为牛的饲料添加剂进入牛的饲料中 ,这种痒病羊的骨肉粉中间含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2.
牛海绵状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又称“疯牛病”,是一种成年牛致命性神经系统性疾病,是根据当时病畜特殊的变性病变而命名的(BSE),它是由一种非常规致病因子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海绵状脑病。该病的主要特生是牛脑发生海绵状病变,并伴随大脑功能退化,临床表现为神经质、运动失调、痴呆和死亡。能够表现这种症状的疾病还有羊的痒病、人的库鲁氏病和人的克雅氏病(CJD)等。 该病于1985年4月在英国阿什福特农场首次发现,1986年开始命名为BSE。当199…  相似文献   

3.
牛海绵状脑病 ,又称“疯牛病” ,1 985年 4月首次发生于英国 ,1 986年被英国政府中央兽医实验室命名为BSE (BovineSpongiformEn cephalopathy) [1 ] 。该病是由朊病毒 ( prion)引起的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牛发生海绵状脑病变 ,并伴随大脑功能退化。临床表现为神经紊乱、运动失调、痴呆 ,最后死亡。1 病原及发病机制BSE的病原为朊病毒 ,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2 ] 。外观为淀粉样颗粒 ,可以多种分子形式存在 ,如 prpc(正常蛋白酶抗性蛋白 )、prpsc(致病性蛋白酶抗…  相似文献   

4.
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SpongiformEn cephalopathy,BSE) 1 985年首次于英国发生 ,1 986年正式确认为牛的疾病。自 1 996年 4月被认为与人的克雅氏病 (Creutzfeldt -Jakobdisease,CJD)有关以来 ,现已成为食品卫生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 ,现将近几年BSE的对策情况介绍如下 :1 对策1 .1 以往的对策1 .1 .1 确保饲料的安全性1 994年 6月 ,欧盟委员会决定 (94/ 381 /EC)禁止对反刍动物使用来源于哺乳类动物的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给予肉、骨粉被认为是BSE的…  相似文献   

5.
1羊痒病和朊病毒1730年,欧洲的英格兰发现绵羊的一种怪病,它能引起绵羊(偶见于山羊)发生一种缓慢发展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共济失调、麻痹、衰弱和严重的皮肤骚痒为主要临床症状,病畜死亡率达100%,人们称之为羊痒病.1755年,羊痒病广泛传播,19世纪初从英格兰传入英国,并造成严重流行.目前已遍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多数养羊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我国至今仍然没有发生羊痒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自1985年首次在英国发现以来,其研究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BSE病原是一种朊病毒,与羊痒病(Scraipe)、人新型变异型克雅氏症(vC JD)、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W D)相同,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引起患病动物的意识障碍和运动功能衰退直至死亡[1~3]  相似文献   

7.
牛海绵状脑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 ,BSE)又称疯牛病 ,是成年牛的一种神经性、进行性疾病 ,病原为一种蛋白侵染因子—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种主要在神经细胞表面发现的含有GPI(糖基磷酸肌醇 )锚定位点的正常宿主膜相关蛋白 ,它有 2种异构体PrPc_和PrPSc,其中PrPc(33~ 35kd)可被蛋白酶完全降解 ,而PrPScN_端 6 2个氨基酸被蛋白酶降解后 ,留下一段具有抗蛋白酶降解能力并具有感染性的约由141个氨基酸组成的核心片段 (2 7~ 30kD) ,而且该片段在脑内的沉积常是BSE…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摘     
疯牛病遇上新克星美国政府研究人员说 ,一类新的化合物也许可以用来治疗乃至预防“疯牛病”及相关疾病。国家变应性疾病和传病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说 ,他们已经发现一类可延缓老鼠形成这种疾病的新型化合物。由于这些是由一种被称作朊病毒的脑蛋白发生变异引起的 ,因此它们又称朊病毒疾病。这些疾病包括在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 ,克—雅氏病和羊瘙痒症等。在这些病中 ,朊病毒是以异常方式折叠的。国家变应性疾病和传染病研究所落基山实验室叙泽特·普廖拉及其同事对称作“环四吡咯”(CYCLICTE TRAPYRROLE)的化合物进…  相似文献   

9.
羊痒病是一种由朊病毒引起的成年绵羊(也可见于山羊)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对羊痒病的病原(朊病毒)、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类型鉴别等诊断要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 0 2THIRTEENTHEDITIONCHINESEFEEDDATABASE表 4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MineralsandVitamins锌Zn(mg/kg) 硒Se(mg/kg) 胡萝卜素(mg/kg)维生素E(mg/kg)维生素B1 (mg/kg)维生素B2(mg/kg)泛酸(mg/kg)烟酸(mg/kg)生物素(mg/kg)叶酸(mg/kg)胆碱(mg/kg)维生素B6 (mg/kg)维生素B1 2( μg/kg)亚油酸( % )2 1.10 .0 4-2 2 .0 3 .51.15.0 2 4.0 0 .0 60 .1562 0 10 .0 -2 .2 02 1.10 .0 4-2 2 .0 3 .51.15.0 2 4.0 0 .0 60 .1…  相似文献   

11.
山羊脑灰质软化症 (POLIOEN CEPHALOMALACIA)和李氏杆菌病 (LIS TERIOSIS)是症状相似治疗方法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山羊饲养者和兽医工作者必须从两种疾病的细微差别中进行鉴别 ,以便正确治疗和处理病羊。多数情况下 ,这两种疾病出现在饲养条件比较好、但饲养方法不当的地方。特别是在快速育肥时。精饲料喂量过多 ,而含粗纤维的饲料喂量过少是诱发两种疾病的重要因素。突然更换饲料常常导致此病突然发作。脑灰质软化症 (通常又称为大脑皮层坏死症 )是缺乏硫胺 (即维生素B1)而造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瘤胃环…  相似文献   

12.
朊病毒(Prion)是1982年美国生理学家Prusiner及其同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突破经典病毒学理论而提出的〔1〕,认为绵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尚未证实有核酸结构的蛋白质侵染颗粒,将其称为朊病毒蛋白(Prion),简称PrP,其传染性高,抵抗力强,可引起人和动物的传染性神经退行性疾病(T  相似文献   

13.
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BLESOFFEEDCOMPOSITIONANDNUTRITIVEVALUESINCHINA表 4 .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MineralsandVitamins序号 中国饲料号CFN 饲料名称FeedName 钠Na( % ) 氯Cl( % ) 镁Mg( % ) 钾K ( % ) 铁Fe(mg/kg)铜Cu(mg/kg)锰Mn(mg/kg)1 4- 0 7- 0 2 78玉米corngrain 0 .0 1 0 .0 4 0 .1 1 0 .2 936 3.4 5.82 4 - 0 7- 0 2 88玉米corngrain 0 .0 1 0 .0 4 0 .1 1 0 .2 936 3.4 5.834 - 0 7- 0 2 79玉米corngrain 0 .0 …  相似文献   

14.
马血红蛋白多态型检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电聚焦 (Isoelectrofocusing ,IEF)是 6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种蛋白质分离分析手段。 30多年来发展很快 ,成为当前电泳中具有最高分辨率的一项技术。因此 ,常用其分离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型。马的血红蛋白 (Haemoglobin ,Hb)座位具有多态性 ,是国际动物遗传协会 /国际纯血马登记委员会 (ISAG/ISBC)指定的用于进行马匹个体识别和亲仔鉴定的一个重要座位。马的血红蛋白座位含有B1、B2 A ,N和V等 6个等位基因 ,其中纯血马的血红蛋白座位具有 2个等位基因 :B1/B1( 0 .1 8) ,B1( 0 .82 ) ;3种基…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是一种可引起人和动物一系列神经退化性疾病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包括羊瘙痒病(Scrapie)、牛海绵状脑病(BSE)、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水貂海绵状脑病(MSE)、猫的疯猫病(FSE)、人克雅氏病(CJD)[1-2].  相似文献   

16.
膨化全脂大豆 (EFS)与豆粕 (SBM)相比 ,油脂的含量相对较高 ,因此越来越多地作为氨基酸和能量饲料应用于畜禽日粮中。饲养试验结果发现 ,二者对断奶仔猪饲喂效果差别较大。如Kim等 (1 998b)发现 ,用EFS取代SBM时 ,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 (ADG)和饲料转化率 (FCR)不受影响 ;但Piao等 (1 999)研究发现 ,SBM对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明显差于EFS。本试验旨在比较SBM与EFS对早期断奶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为大豆加工产品的有效利用提供试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 选择 2 1日龄断奶体重为 …  相似文献   

17.
传播性海绵状脑病(或称朊病毒疾病)是一类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组织退化的疾病.包括人的震颤病,雅克氏病(CJD),吉斯综合症(GSS)和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FI)以及动物的疯牛病、羊骚痒病。牛海绵状脑病(BSE),又称疯牛病,是牛的一种神经性、渐进性、致死性疾病,病原为朊病毒,是一种无核酸的蛋白性侵染颗粒。动物采食含有朊病毒的肉骨粉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朊病也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由3种原因引起:一是遗传性因素:由于编码PrPc的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所造成;二是后天获得性因素:由外源性的朊病毒感染引起;三是散发性因素:由不明原因造成.朊病是由朊病毒(即PrPSc)所引起,朊病毒能够自我复制,而且具有蛋白酶抗性,是目前惟一确定的病原因子.PrPSc的复制是通过正常细胞朊蛋白即PrPc转变而来.  相似文献   

19.
牛海绵状脑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海绵状脑病研究概况康文彪李元新董碧兰陈轶霞(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744000)(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牛海绵状脑病(BSE)是一种与不明可传播媒介有关的疾病。因其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主,故俗称“疯牛病”。又因该病与羊的瘙痒病相似,曾经有人称之为...  相似文献   

20.
羊泰勒虫病 ( sheep theileriasis)是由媒介蜱传播的绵羊、山羊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羊泰勒虫分布很广。原苏联、印度、斯里兰卡 ,以及非洲等地就报道此病的流行。我国的四川、青海、甘肃、辽宁等地均有本病的发生。罗建勋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 ,甘肃 1 2个地区的 35个县都有此病。其中临潭县的羊感染率达到 40 .0 % ,且羔羊病死率在 5 5 .0 %左右。同时 ,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的羊泰勒虫致病力不同。笔者为了更进一步证明临潭县羊泰勒虫及媒介蜱的存在 ,特进行了动物感染试验和病原形态学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  2 0 0 4号到 2 0 1 7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