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用锥板式粘度计对金黄地鼠和SD大鼠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的正常值进行了同步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1)金黄地鼠全血人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检测值皆低于SD大鼠。(2)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等检测值与SD大鼠接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组),其余大鼠在喂饲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的STZ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有氧运动锻炼或/和膳食控制,13周后测定大鼠的血液流变性以及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s,GSP)、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结果: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第13周,与C组相比,DMC组大鼠全血中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性升高,ESR和红细胞变性指数显著降低。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12周的游泳训练可使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切变率为1的全血粘度值差异显著(P<0.05);高切还原粘度和低切还原粘度(P<0.01)和ESR(P=0.05)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都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膳食控制后2型糖尿病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有氧运动联合饮食控制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粘度以及细胞聚集指数,进一步升高ESR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②与C组相比,DMC组FPG、GSP以及TC、TG含量均极显著性升高。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有氧运动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FPG、GSP和TC含量,但不能显著降低TG含量。膳食控制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SP、TG和TC含量。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C含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PG、GSP和TG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出现高粘滞血症,表现为浓、凝、聚、粘状态。有氧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的高粘滞状态;单纯的膳食控制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效果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有氧运动联合膳食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效果更大。②糖脂代谢的紊乱是导致糖尿病大鼠高粘滞血症的重要机制,长期的有氧运动和膳食控制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3.
昼夜节律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昼夜节律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2 0只 ,按完全随机化分为两组 :白天组 1 1只 (采血时间在上午 9:0 0~ 1 0 :0 0 ) ;夜间组 9只 (采血时间在晚上 9:0 0~ 1 0 :0 0 )。流变学指标采用 NXE- 1型锥板式粘度计检测 ;检测温度 2 5℃。结果 :夜间组与白天组比较 ,夜间组的ηb(m Pa· s,2 2 5 s- 1 )、ηb(m Pa· s 1 1 .2 5 s- 1 ) ,均比白天组为低 (P<0 .0 5) ,而红细胞压积、ηb(1 1 .2 5 s- 1 ) /ηb(2 2 5 s- 1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昼夜节律对 SD大鼠血液流变学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护心通络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护心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6组。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养高脂饲料以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各组大鼠按治疗方法给药30 d后,观察血清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护心通络方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C)(P<0.05或P<0.01);(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护心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的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均下降,IEA (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IED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护心通络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研究采用14只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10周后检测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红细胞变形指数、取向指数、电泳率、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处死后,肝脏经油红O染色观测脂质沉积情况.结果显示高脂饲喂10周后.试验组动物体重、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显著升高,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取向指数、电泳率以及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都显著降低,动物高脂血症引起显著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并比较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脑动脉硬化、冠心病5种老年病的血液流变学、血糖和纤维蛋白原。方法比较正常人(对照组)302例、高血压病组105例、糖尿病组29例、脑梗死组151例、脑动脉硬化组63例、冠心病组149例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高血压病组、冠心病组、脑梗死组、脑动脉硬化组全血粘度(10S~1、60S~1、150S~1)、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升高,血沉降低;高血压病组、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全血还原粘度(10S~1、60S~1、150S~1)、红细胞电泳指数均升高;高血压病组血沉方程K值升高;冠心病组红细胞刚性指数升高;冠心病组、脑梗死组、脑动脉硬化组纤维蛋白原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糖尿病组血糖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种常见老年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学变化和胰岛素抵抗与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 10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有微血管并发症 5 3例 ,无微血管并发症 5 3例 ,以及 5 3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两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ISI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ISI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P<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血糖、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呈显著正相关 (r=0 .62 4,0 .42 8,0 .3 46,0 .3 82 ,P值分别 <0 .0 0 1,0 .0 1,0 .0 5 ,0 .0 1) ,与 ISI呈显著负相关 (r=-0 .3 5 2 ,P<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持续性的高血糖、高血液粘度 ,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CHD合并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均保持一致,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 mg·d-1,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1、IL-6、MMP-9检测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NO检测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24 h尿蛋白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CHD合并DN患者的效果优于依那普利,能够更显著的改善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经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分别在病情初期及恢复期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PAG)、血小板粘附功能(PAD)、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红细胞体积分数(Hc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初期PAG—M、PAD、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ESR及FIB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患病初期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血小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用1g/ml的仙方活命饮煎液给家兔每日灌胃5ml/kg,连续一周,观察对健康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可使全血粘度比和还原全血粘度比明显降低(P<0.01)并显著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P>0.05),但对血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沉降率无明显影响(P>0.05)。说明仙方活命饮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是主要通过抑制红细胞聚集能力和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提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来实现的。这是该方活血化淤功能的一个重要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25.4℃下熏采用NXE蛳1B型锥板粘度计由高到低测定了草鱼、鳗鲡和乌鳢在7个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并通过粘度公式、卡松方程和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出3种鱼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屈服应力和卡松粘度。结果发现:3种鱼的全血粘度基本上都是随切变率的升高而减小;在6个切变率下,鳗鲡的全血粘度值最高,其次是乌鳢,而草鱼的全血粘度值最低。红细胞聚集指数:草鱼>鳗鲡>乌鳢;卡松屈服应力:鳗鲡>草鱼>乌鳢;卡松粘度:鳗鲡>乌鳢>草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苷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皮下注射大剂量盐酸肾上腺素附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淫羊藿总苷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淫羊藿总苷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减慢血沉速度,并能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结论:淫羊藿总苷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analysis of the shear stress/shear rate relationship, and thus the viscosity/shear rate relation, of blood and plasma shows that (i) freshly drawn whole blood has a large shear rate dependence on viscosity (viscosity falls as shear rate increases), and (ii) the shear rate dependence of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 or plasma, that has not been treated to prevent clotting is substantially greater than that of whole blood or plasma treated with anticoagulants. The influence of this phenomenon upon the fluid mechanics of the microcirculation is commented upon.  相似文献   

14.
王尚洪  余杨帆  刑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19-12920
[目的]探讨虫草多糖对气虚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的虫草多糖为药物,灌胃"气虚"造模大白鼠,研究虫草多糖对气虚模型大白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对游泳劳损造成的大鼠"气虚",在高切变率(230 s-1)、中切变率(115和46 s-1)及低切变率(5.75 s-1)下,高、低剂量的虫草多糖均能显著降低"气虚"造模大白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高剂量虫草多糖能显著降低造模大白鼠的红细胞压积。[结论]虫草多糖具有较好的益气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乌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乌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指标共25项,并推算出4项。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了影响乌鳢全血粘度的主要因子为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21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观察组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血压、IL-6、ox-LDL及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及ox-LD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能够有效纠正其血液流变学代谢紊乱,调节血脂水平,减轻炎性症状,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7.
程超  费杭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05-6806
[目的]探索鳊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方法]测定鳊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指标共28项,并推算出4项,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影响鳊鱼全血粘度的主要因子。[结果]结果表明:影响鳊鱼全血粘度的主要因子为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A1和A2。[结论]该研究为鳊鱼的品种选育、人工繁殖和养殖及疾病防治等提供了生物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检测了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用中药方剂防治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1)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和红细胞刚性系数极显著高于临床健康牛,经治疗方剂治疗后上述指标极显著地下降;(2)临床健康奶牛试验组在产后第5和第7天使用预防方剂后,全血粘度和全血还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积指数样对照组显著下降;(3)各组奶牛的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