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的干燥果实,分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本文从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学、种子发芽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等方面对五味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五味子的深入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定与比较我国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五味子素的含量和差异,探究五味子藤茎的可开发利用度。以五味子酯甲与五味子乙素含量作为考察五味子素类化合物的指标,采用超声-乙醇法提取五味子素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条件:Kromasil-C18(4.6 mm×200 mm, 5 m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75∶25),进样量5μL,流速0.8 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乙素含量在0.026 4~0.13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028%,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47%,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1.33%。五味子酯甲含量在0.032 4~0.16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237%,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00%,平均回收率为103.64%,RSD为2.60%。表明了南五味子藤茎和北五味子藤茎中均含有丰富的五味子素类化合物,本研究中的两种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在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五味子藤茎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调配型五味子药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永全  于新  张晓毅  刘福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93-9194,9247
[目的]以五味子为主要原料、五味子乙素含量为指标,研制调配型五味子药酒。[方法]以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提取工艺,通过调配得到五味子药酒。[结果]五味子乙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8,提取时间3 h,提取3次,五味子乙素提取率达4.93%。五味子低、高度药酒的影响因素顺序均为柠檬酸添加量、蜂蜜用量、蔗糖用量。其中,低度五味子药酒的最佳配方为:按体积添加5.0%的蔗糖、0.2%的柠檬酸、0.2%的蜂蜜;高度五味子药酒的最佳配方为:按体积添加5.0%的蔗糖、0.2%的柠檬酸、0.4%的蜂蜜。[结论]按此最优工艺得到的五味子药酒甜酸适口、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4.
西安药材市场南五味子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材南五味子质量,从西安药材市场随机购买南五味子药材13批,以五味子酯甲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南五味子有效成分含量与产地因素有关,产于陕西商洛的南五味子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又被称为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是五味子的主产地。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也产五味子。但是吉林、辽宁生产的质量最佳,享有"辽五味"盛名。本文简单阐述了北五味子的育苗和移栽技术,为广大种植五味子的朋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五叶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藤本植物,是常用的名贵中草药。五味子有南北之分,北五味子主要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本文所述五味子即北五味子。五味子的果实可以入药,还可制成五味子酒、五味子茶等。但由于五味子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发展五味子栽培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为农民开拓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渠道。本文针对五味子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吉林省内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五味子药材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以五味子醇甲作为内在质量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五味子醇甲含量测定。本试验建立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加样回收率为98.10%,RSD=1.57%(n=5)。临江的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最高,靖宇的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最低。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故应根据实际药用需要进行产地采购。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各采收期北五味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各采收期北五味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找最佳施肥方案以及最佳采收期。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周边山坡暗棕壤上人工栽培五味子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CK)为对照,设置配方施肥(F)、配方施肥+草炭(FP)、配方施肥+草炭+锌肥(FPZ)和配方施肥+锌肥(FZ)处理。测定北五味子产量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结果表明:施用草炭和锌肥可以提高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草炭和锌肥配施效果更佳。配方施肥+草炭+锌肥(FPZ)处理与对照相比可提高北五味子产量71.31%,与单施化肥即配方施肥(F)处理相比产量提高25.70%。北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醇甲含量逐渐变小,而籽粒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逐渐提高,草炭对北五味子籽粒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影响较大,施用草炭可以显著提高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五味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各地栽培技术仍不完善,霜害和药剂危害时有发生,根据海城地区危害,提出五味子霜害防治方法,并针对五味子药害发生特点,提出防治及补救技术措施。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具有益气敛肺、滋肾、涩精、生津、止泻、敛汗等功能。近年来,北五味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五味子栽培过程中,晚霜危害和药害对五味子  相似文献   

10.
盐炙北五味子最佳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选北五味子最佳盐炙炮制工艺。以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选择加盐量、闷润时间、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五味子进行盐炙工艺的优选。北五味子最佳炮制工艺为加盐1%、闷润1h、炒制80s。优选出的北五味子盐炙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五味子系五味子科(Scttisandroideae)中五味子属(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植物的泛称。在这些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是五味子属中的五味子(S.chinensis),其次为华中五味子(S.sphaenanthera)。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北五味子叶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日变化,为今后人工合成木脂素类成分和开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超声提取五味子叶片的木质素类成分,并利用HPLC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袭进行含量测定。3种木脂素类成分在叶片中的含量从6:00时至9:00时呈上升趋势(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在9: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9:00时至15:00时呈递减趋势;15:00时至18:00时又呈上升趋势(五味子甲素在18: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同一节位叶片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方法]采用RP-HPLC分析,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不同批次北五味子药材HPLC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酚、五味子乙素为参照峰确立了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的35个共有峰。[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是我国传统滋补类中药材,以北五味子为佳.北五味子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多糖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而北五味子多糖抗肝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五味子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刘长姣  于徊萍  袁术  余平  张守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53-18255
[目的]研制具有五味子特色口味的果汁饮料。[方法]以五味子浆果果汁为原料,应用常温浸提法、絮凝澄清技术和超高压技术制备五味子果汁饮料。[结果]确定了五味子果汁的澄清条件:絮凝剂为壳聚糖,添加量为0.05 g/L,处理时间为4.0 h。在该条件下,五味子果汁的透光率达99.99%,pH为2.82,总酚含量为0.232 mg/ml。储存试验证明,五味子果汁饮料经澄清处理,饮料的稳定性优于原始饮料。[结论]应用常温浸提技术、絮凝澄清技术和超高压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五味子特色的果汁饮料。  相似文献   

16.
南五味子为五味子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果用和观赏价值。在介绍了南五味子植物学特征、综合利用及栽培技术后,并对其合理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南五味子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回流提取北五味子不同部位(根、茎、叶、果实、种子)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并利用HPLC测定这3种木脂素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为使用新的药用部位打基础。在北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在根、茎、叶、果实的含量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果实〉茎〉根〉叶;五味子甲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根〉果实〉茎〉叶;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根〉果实〉茎〉叶。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又被称为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是五味子的主产地。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也产五味子。但是吉林、辽宁生产的质量最佳,享有"辽五味"盛名。本文简单阐述了北五味子的育苗和移栽技术,为广大种植五味子的朋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北五味子色素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敬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25-20627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色素的提取工艺,为规模化提取北五味子色素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北五味子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北五味子色素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V/V),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35 min,料液比为1∶12(W/V)。[结论]筛选出北五味子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规模化提取北五味子色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五味子为原料生产发酵型五味子果酒,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发酵型五味子果酒的加工工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1d,pH值为6.5,接种量为1.2%时所得产品颜色橙红,风味纯正,口感醇厚,具有独特的五味子果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