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蚕长形卵(elp)卵壳的特异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长形卵的卵壳表面及断面构造,发现卵中央部表面构成网状卵纹的多边形小室呈长形,其长轴方向与卵的长轴方向是一致的。而其断面构造与正常卵完全相同。著者认为:这表明长形卵基因(elp)的作用影响了滤泡细胞的形状,而对其分泌机能的影响较小。同时,形成长形卵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由于滤泡细胞变长之故。另外,从卵壳构造与其生理机能来看,似乎表明:卵壳的生理机能由其断面结构所决定,而断面构造与滤泡细胞分泌机能密切相关,受其形状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第2肾形卵的卵壳表面及断面构造,发现表面精孔异常,后极部,中央部表面及侧面部的卵纹构造均有特异;后极断面特厚,r侧厚度也异常等特异构造,笔者认为:这些异常是卵泡细胞分泌机制异常所致;第2肾形卵基因的作用机制与ki肾形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家蚕桂灰卵基因的作用与卵壳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成  向仲怀 《蚕业科学》1990,16(2):80-84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家蚕桂灰卵系中,球形卵(Gr~k/Gr~k)、桂灰卵(Gr~k/+)和正常卵+/+)卵壳表面及断面构造,结果:卵壳表面网状多边形小室的形状、大小及卵壳断面构造,因基因型而异.断面差异主要与卵壳中层的构造不同有关.笔者认为:Gr~k基因影响卵巢滤泡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主要控制卵壳中层的构造.Gr~k和+Gr~k基因间可能是共显性的.  相似文献   

4.
用干涉相差显微镜比较观察了正常卵与家零星大卵突然变民(Ge)的卵壳表面构造。1、观察Ge卵前极部、后极部、背腹部各区域的特异构造,与正常卵相同,两者间看不邮大的差异。2、观察卵侧面部位也与正常卵一样呈网眼状构造。但各个区域的大小比正常卵小。换言之包卵皮膜分泌卵壳蛋白质的细胞表面积比正常卵小。3、Ge卵包卵皮膜细胞分泌卵壳蛋白质的表面积小,相反,使包卵皮膜细胞数增加而增大卵形。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家蚕、野蚕、桑蟥卵壳的表面构造,并比较了三者间的差异。精孔区:家蚕、野蚕均有两层菊花瓣状卵纹,第三层花瓣状纹模糊不清,而桑蟥则有三层明显的菊花瓣状卵纹。卵壳中央部表面:家蚕由埂状突起交错构成小室,内含粒状突起,野蚕则小室状结构不太明显,气孔数著少,突起间交界处多生裂纹;桑蟥由许多脊状突起纵横相连,构成粗的不规则网纹,与前两者迥异。桑蟥卵壳断面构造与家蚕相似。从卵纹结构看,野蚕较桑蟥更近于家蚕。因此认为:卵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者间的类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印壳(Eggshell,chorion)是由滤泡细胞(follicle cell)形成的,覆盖在卵细胞的表面,为结实而有弹性的膜,在卵的保护与气体交换或精了侵入中,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关于卵壳的研究,多为其DNA、RNA以及这些物质与滞育现象的关系的研究,对于卵壳帕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组成的研究,也多限于家桑蚕(Bombyx mori),至于蓖麻蚕(Phillosamia cynthia ricini)、  相似文献   

7.
一、精子向卵内的侵入成熟的有核精子变成裸露状在卵管基部的前庭附近等待时机,这一点上一篇已经叙述过,但是接近产卵时,卵沿卵管落下去,这些精子就由位于卵上部的精孔进入卵内。图1就是模式地表示卵的精孔部与精子的侵入,但前面所讲的裸露状精子是怎样地找到精孔、贯穿精孔组织进入卵中的呢?关于这一点并不很了解。一般家蚕是多精,2~3条(多的时候也有11条的例子)精子进入卵,由于这个精孔以外的部分是由硬的卵壳包被着,所以对于精子进入卵内就必须一定通过这个地方。前面所讲的体外受精的场合,一旦精孔部干燥,即使再使其湿润,也不能得到  相似文献   

8.
在家蚕品种"明"中发现一种卵突变体,其卵产下后10 min左右即出现失水凹陷,1 h左右完全失水,全部溃死。解剖观察母蛾卵巢管,卵在其内排列整齐,大小和色泽都与正常卵无异;电镜观察死卵,精孔、后极部与正常卵无差异,但卵壳表面凹陷处网格皲裂,其切面的中层可见有裂纹。遗传分析表明:该家蚕卵突变体由一个隐性遗传基因控制,纯合致死,遵循伪母性遗传模式。该突变体是一个不同于溃卵(Grcol)突变体的卵壳新突变,暂命名为"明"死卵(lethal egg of"ming",l-em)。  相似文献   

9.
鸟的卵壳结构、形成和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卵壳的结构自古希腊阿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之后,鸟卵的卵壳结构业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卵壳破裂引起的经济问题,对家鸡卵壳结构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切。迄今为止,约有150种野生鸟卵的卵壳已被研究。人们的兴趣不仅在于它的大小,颜色、厚度、气孔的分布,亦在于如何理解杀虫剂对卵壳形成的生理学上的影响。因此,研究卵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卵壳的化学组成成份将很快地引起更为广泛的兴趣,因为细胞生理学家和生化学家正开始研究在细胞形成过程中矿物质的输送、贮藏和  相似文献   

10.
恒河猴脑垂体远侧部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恒河猴脑垂体远侧部含有的 6种细胞 ,即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滤泡 -星形细胞。生长激素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 ,分泌颗粒直径 2 0 0~4 5 0 nm。催乳激素细胞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胞核为不规则形 ,分泌颗粒直径 2 5 0~ 80 0 nm。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分泌颗粒直径 10 0~ 2 5 0 nm。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分泌颗粒直径 2 5 0~ 4 5 0 nm。促性腺激素细胞呈圆形 ,其椭圆形的分泌颗粒长径为 2 5 0~ 80 0 nm。滤泡 -星形细胞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有突起伸入相邻细胞之间 ,无分泌颗粒。  相似文献   

11.
1鱼类的生理特点及鱼肉的化学成分1.1生理特点1.1.1外部形态鱼体一般呈纺缍形,两侧扁平,有侧线,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鱼的皮肤具有粘膜特性,皮肤表层中杂有粘液细胞,分泌粘液散布在体表,这粘液有阻止外界微生物侵入鱼体内的作用。多数鱼类的皮肤上覆有鳞...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3~6月龄比格犬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比格犬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22~220.00μm,平均90.80μm;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高度3.04~7.11μm,平均5.18μm,电镜下可见功能状态不同的两型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很多,直径4.40~8.82μm,平均6.23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也可聚集在一起形成滤泡样结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电镜下也可见两种类型的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13.
<正> 苍耳又名苍耳子、老苍子、猪耳。为菊科一年生草本。高达50~9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单叶互生,呈角状卵形。花单性、雌雄同株。头状花序。瘦果,包在纺缍形的总苞内,总苞坚硬,有斜生硬毛及坚硬钩刺。花期7~10月,生于平原或丘陵低地、  相似文献   

14.
五种鸟体羽虱卵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褐马鸡、白马鸡、绿孔雀、珍珠鸡和白腹锦鸡体上的5种羽虱形态的亚微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证实各种羽虱卵卵壳的凹孔大小、凹孔间脊突的排列方向、间脊突表面所具有的微孔和微刺、卵前端卵体周缘的结构及指状突的有无,5种羽虱卵各有差异,这些特征均可作为种间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家蚕卵巢发育过程中,在卵母细胞卵黄沉积完了之后,即由滤泡细胞分泌沉积一厚层卵黄膜,接着由滤泡细胞程序性地分泌出卵壳蛋白,依次沉积于卵母细胞外面,凝聚固化而成卵壳。本文分析家蚕华合×东肥、杭7×杭8的卵壳蛋白氨基酸组成,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比格犬脑垂体远侧部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比格犬(Beagle)脑垂体远侧部实质中含有6种细胞,即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滤泡—星形细胞,它们各有其超微结构特征。生长激素细胞呈圆形;胞核为圆形;分泌颗粒很多,圆形,直径约233~465nm,催乳激素细胞多呈不规则形;胞核为不规则形;分泌颗粒很多,圆形,直径约310~620nm。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分泌颗粒较少,直径约78~232nm。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分泌颗粒较多,圆形,直径约155~310nm,分布于细胞周边。促性腺激素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分泌颗粒较少,呈圆形、卵圆形、杵状或不规则形,长径约155~434nm。滤泡—星形细胞呈星形或不规则形,有突起伸入相邻细胞之间;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内无分泌颗粒。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睾丸的内分泌功能和生精功能主要由促性腺激素控制,但睾丸内局部因子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着重介绍支持细胞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与管周细胞、支持细胞与生殖细胞之间各种因子的调节作用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比较观察同年龄(2岁)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ous)正常睾丸与隐睾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特点。采用光镜和电镜制片及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比较双峰驼隐睾与正常睾丸的组织结构特点,进而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光镜下双峰驼隐睾生精上皮由1~3层细胞组成,生精小管平均直径显著减小(P0.05),间质组织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间质/管腔面积比较正常组极显著增大(P0.01)。电镜观察,双峰驼正常睾丸生精小管固有膜层发育良好,相邻Sertoli细胞之间形成典型连接复合体;生精细胞之间多处形成细胞间小管和桥粒结构。隐睾生精上皮基膜增生明显,其上半桥粒结构不清晰,发育不成熟的Sertoli细胞相邻细胞膜间存在不完全的桥粒结构,可见相邻精母细胞间的胞质桥及Sertoli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之间桥粒连接;双峰驼正常睾丸Leydig细胞内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相延续;隐睾Leydig细胞形态不规则,胞内肿胀线粒体数量较多,内质网不发达;隐睾间质毛细血管基膜不清晰;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可见缝隙连接。双峰驼隐睾生精小管组织结构主要变化为Sertoli细胞异常分化及精子发育阻滞;隐睾Sertoli细胞多为幼稚型,其与基膜连接的改变以及Sertoli细胞外质特化区形态结构及桥粒结构不完整影响了血-睾屏障构成;Leydig细胞内质网发育不均衡为其分泌功能与机体发育阶段关系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恒河猴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探讨了2~15岁恒河猴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大小不等,平均直径173μm,由单层低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平均高度4.93μm,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胶质小泡等。滤泡旁细胞较少,平均直径13.20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含少量的分泌颗粒。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内,其实质由暗主细胞、淡主细胞、暗嗜酸性细胞、淡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和脂肪细胞。主细胞平均直径6.96μm,嗜酸性细胞11.69μm。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睾丸的内分泌功能和生精功能主要由促性腺激素控制,但睾丸内局部因子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着重介绍支持细胞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与管周细胞,支持细胞与管周细胞,支持细胞与生殖细胞之间各种因子的调节作用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