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具有不同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的四种饲粮组合对杂种去势仔猪前、中期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16.02%与14.01%两种粗蛋白质水平的基础饲粮中单一添加0.1%赖氨酸,对生长肥育猪前、中期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均无明显效益;而在含14.01%粗蛋白质的基础饲粮中添加赖氨酸与蛋氨酸各0.1%,可有效节省基础饲粮中2%的饲料蛋白质,并且平均增重可提高6.69%(P>0.01)。  相似文献   

2.
恩施州茶园土壤镉含量及其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恩施州茶园分布特点及母质状况,选择58个点同时采集土壤和茶叶样品,调查土壤总镉含量、有效态镉含量及茶叶含镉量。结果表明,恩施州茶园土壤总镉含量普遍较高,且受成土母质影响较大,与茶叶含镉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强;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与茶叶含镉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在果树、茶叶、蔬菜生产中应用叶面施肥,能突出其增产增收、改善作物品质的效果,为此对含氨基酸水溶性叶面肥在茶叶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示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茶叶生产中应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进行液面施肥,可提早采收茶叶2d,且茶芽质量好,制成的干茶品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陕西省城固县茶叶上开展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茶叶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能够提高茶叶的芽头密度、百芽重、一芽三叶的长度和持嫩性,优化茶叶产量结构,改善茶叶加工品质;与对照相比,增产253.5 kg·hm~(-2),增9.53%,达1%极显著水平;净增收入8 790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6.511,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饲料添加螺旋藻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克氏原螯虾饲料中设置了0~8%共6个梯度的螺旋藻添加量,投喂成年及幼年虾,并测定其各项生长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适量螺旋藻能促进螯虾生长,2%螺旋藻添加量对成虾增重率和不同虾龄螯虾的含肉率提升作用最为明显;4%螺旋藻添加量对幼虾增重率和不同虾龄螯虾的SOD提升作用最为明显.(2)螺旋藻对幼虾生长性能多项指标的提高作用优于成虾,而成虾仅增重率相对提高比较大.(3)建立了成虾和幼虾增重率(yw)、SOD(yS)和含肉率(yr) 与螺旋藻添加量(x)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均呈良好的抛物线关系.(4)函数解析结果表明:使成虾增重率、含肉率和SOD达最大值的螺旋藻添加量分别为4.00%、2.41%、4.46%;使幼虾增重率、含肉率和SOD达最大值的螺旋藻添加量分别为5.12%、2.23%、4.46%.  相似文献   

6.
根施硒肥对茶叶硒含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量根施外源硒肥对陕茶一号的产茶量、含硒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外源硒肥可显著增加茶叶含硒量。其中硒肥施用量为375 kg·hm~(-2)(有效含量112.5 g)时茶叶中的含硒量最高;硒肥施用量对产量及茶叶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茶叶中含茶多酚、茶碱、咖啡因、儿茶素、叶黄素及多种维生素,并含植物杀菌素,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饮品。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将茶叶用于养鸡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新型水溶肥料对云南茶叶产量与生化成分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6种新型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和含调节剂水溶肥料)在茶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产量性状与生化成分角度看,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增产效果最好,较CK(喷清水处理)增产13.13%;其与理想新型肥料的关联度值最大,加权关联度为0.873 7,等权关联度为0.905 4。从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分析角度看,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产值与利润最高,较CK增加利润5 613.75元/hm2。综合产量、生化成分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效果,建议茶叶生产上使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相似文献   

9.
高邮杂交鲫杂种优势利用及其遗传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高邮杂交鲫(鲫?×白鲫?)的生长、生物学特性、食性、胚胎发育和遗传性状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一龄高邮鲫的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高101%,群体增重比双亲高99.6%;二龄高邮鲫的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高90.5%,群体增重比双亲高97.8%。除此之外,高邮鲫还具有肉质好、含肉率高、抗逆性强和制种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茶叶在储存过程中,其色、香、味会不断地陈化而降低品质,这是由于茶叶受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因素影响造成的。现将茶叶的5种储藏方法介绍如下:一、防潮湿,干燥储存水分是茶叶发生化学变化的介质,当茶叶含水量高时,其内含物氧化反应加  相似文献   

11.
英红九号茶树施用硒肥的富硒及产量品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硒光合菌肥(含硒0.156 mg/mL)为硒源、英红九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茶树外施(叶面、根际)不同浓度硒肥的富硒效应及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硒浓度、施硒方式对茶叶含硒量有明显影响,施硒浓度与茶叶含硒量呈显著正相关(r=0.48**),但浓度过高会影响茶树对硒的吸收.施硒肥10d后,叶施处理茶叶含硒量为0.157~0.389 mg/kg,根施处理茶叶含硒量为0.075~0.174 mg/kg,分别是对照的1.96~4.86倍、0.94~2.18倍,叶施的富硒效率优于根施,以叶施硒10d后采制富硒茶为宜.中浓度硒肥(2.60~3.90 mg/kg)对茶树产量和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富硒茶就是茶叶里硒元素含量非常丰富,硒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茶叶。这种茶叶在我国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2002年农业部正式颁布了中国富硒茶标准.标准设定茶叶含硒值为公斤千茶含硒0.25—4.0mg/kg。  相似文献   

13.
保育期中后段乳糖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3所大学进行,选用1320头杂交仔猪,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乳糖水平对保育期阶段3(保育期共4个阶段)即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在15~20d断奶(初始体重6.2kg),并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有24个重复(每所大学饲喂8个重复),其中两所大学的16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5头试猪,另外1所大学的8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23头试猪。断奶后第1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1饲粮(含乳糖20%);断奶后第2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2饲粮(含乳糖15%)。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采食阶段3饲粮,乳糖含量分别为0,2.5%,5.0%,7.5%或10.0%,然后所有仔猪采食1~2周(阶段4)相同的玉米豆粕饲粮。乳糖来源为乳宝80,含乳糖80%。阶段1,2和3饲粮在相同场所配制。隔周称量仔猪体重,并计算饲粮采食量。研究表明,在最初2周内,采食相同饲粮的所有试猪间平均日增重、日饲料采食量和增重饲料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10)。在3和4周(阶段3)饲喂5种不同乳糖水平饲粮,随着乳糖水平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饲料采食量线性增加(P〈0.01),但是增重饲料比不受影响(P=0.10)。阶段3中乳糖水平为7.5%时,虽然二次指标(增重饲料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饲料采食量最高。与饲喂不添加乳糖饲粮的试猪相比,饲喂乳糖水平为7.5%的饲粮的试猪体增重多增长350g·只^-1,同时多消耗饲粮420g·只^-1,且多增长的体重(294g·只^-1)大部分维持到断奶后5~6周即试验结束时。结论:仔猪对保育期中后段饲粮中乳糖含量做出相应应答,且这些应答在不同的管理和设施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14.
苎麻叶饲用效果及苎麻叶配制浓缩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叶按干物质计算含蛋白质在20%以上,可作各类畜禽的饲料,用鲜、干苎麻叶进行兔、鸡、猪的饲养试验表明,用鲜叶喂肉兔,其增重效果和饲料报酬优于牛皮菜和蕹菜;用占日粮4%和8%以上的苎麻叶干粉饲喂肉鸡和蛋鸡,对增重、性成熟和产蛋等均无不良影响;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加入15%的苎麻叶粉,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消耗与对照组相近,用苎麻叶粉配制浓缩饲料喂生长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可达617~626 g,材肉比为3.27:1和3.48:1,优于普通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5.
用含10%、20%、30%玉米秸菌糠的配合饲料与不含菌糠的对照配合饲料进行60 d肉羊育肥试验,结果显示,含10%和20%菌糠的配合饲料增重效果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含30%菌糠的配合饲料增重效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综合经济效益,含20%菌糠的配合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多收益3.3元/只。表明玉米秸菌糠可以在肉羊育肥生产中加以利用,用量以占配合饲料20%的比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在所采集的133个茶样中,其含硒量范围处于0.021~0.774 ppm(最高值4.320ppm,最低值0.017 ppm);茶叶含硒量数据的分布特征,属于对数正态型,它的几何平均值为0.129 ppm,影响茶硒素浸出率的因子有:冲泡水温和冲泡次数,而冲泡方式(保温及平衡时间等)对茶叶硒素浸出率影响不大。茶叶硒素含量高低主要受茶园土壤母岩或地层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富硒岩层出现在古生代二叠纪和寒武—奥陶纪的硅质页岩等岩层(如湖北省恩施、鹤峰、宣思、咸丰和陕西省紫阳县),我国南方茶园绝大部分母岩的含硒量较低;高硒茶均产于富硒岩层发育的茶园。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叶面喷硒对台茶12号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红绿茶的硒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春秋茶季茶叶采摘前喷施不同浓度的有机态硒,考察喷施硒后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对秋茶不同浓度处理的茶叶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叶面喷硒20 d后能显著提高台茶12号茶叶的含硒量,且茶叶含硒量与喷施浓度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春茶期750~21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344~1.111 mg/kg,其中1650 g/hm2的处理一次喷施后2个月内制成干茶依然可以达到富硒茶标准;秋茶期750~30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276~1.106 mg/kg;春茶对硒的利用能力高于秋茶。用相同喷施处理的鲜叶加工的红茶、绿茶含硒量无显著差异;秋茶各处理制成的绿茶和红茶的感官品质均以750 g/hm2喷硒量的处理较优,此后随着喷硒量的加大,出现茶汤苦涩、香气下降等缺点。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含量,通过对消解试剂混配比、介质酸度以及硼氢化钾-氢 氧化钾浓度的试验,确定了最优检测条件;并分析了取自广东茶区的35 个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初步分析该省茶叶含 硒状况及开发富硒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院以混酸配比V(HNO3)颐V(HClO4)为4颐1、盐酸浓度为6.0 mol/L、硼氢化钾浓 度为15 g/L、氢氧化钾浓度2 g/L 为茶样硒含量测定最优条件;所采集的35 个茶样中都含有微量元素硒,其中有13 个茶样含硒量为0.039耀0.097 mg/kg,占37.14%;有20 个茶样含硒量为0.100耀0.197 mg/kg,占57.14%;有2 个茶样的 含硒量为0.229、0.320 mg/kg,接近或达到富硒茶标准。就茶类而言,乌龙茶的平均硒含量最高,绿茶次之,红茶最低, 这可能与品种及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9.
茶叶在贮存过程中,其色、香、味会不断地陈化而降低品质。从其内因来说,这是由于茶叶本身具有陈化和吸湿等特性所决定的;从其外因来说,是受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等因素影响造成的。现分析茶叶陈化的原因,阐述怎样贮存茶叶。一、防潮湿,干燥贮存。水分是化学变化的介质,茶叶含水量高时,其内含物氧化反应较快,所释放的能量又可增加茶叶温度,从而加速其化学反应,品质就随之下降。因此,茶叶必须干燥后(含水量6%以下)进行贮存,贮存容器中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石灰或干木炭等吸湿剂,以防返潮,从而减缓陈化作用。二、防高温,低温贮存。茶叶在低温…  相似文献   

20.
在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硒酸钠与亚硒酸钠肥料,研究了喷施2.5μL/mL茉莉酸甲酯(MeJA)对福鼎大白茶春茶中含硒量及茶叶化学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中硒的富集量随硒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硒酸钠肥料的富硒效果优于亚硒酸钠,喷施MeJA有利于低硒酸钠用量处理中茶叶富硒作用的增强;两种硒盐都能降低茶叶中总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增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和儿茶素的含量。与不喷施组相比,喷施MeJA可显著提高各处理中儿茶素的含量,但对各处理咖啡碱含量的影响甚微。MeJA处理进一步降低了硒酸钠处理茶叶中总茶多酚的含量,对亚硒酸钠处理作用不显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硒酸钠处理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