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羔羊小肠pH及主要消化酶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小尾寒羊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及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pH不同,回肠pH显著高于空肠,空肠和回肠pH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羔羊1月龄后,小肠各段pH变化不大;小肠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不同,空肠段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段,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增加,3月龄后各消化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P<O.05);羔羊小肠不同部位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乳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自然放牧(NG)与全混合日粮(TMR)育肥对绒山羊成年母羊小肠及胰腺酶活性的影响。选择6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一组母羊在天然草场放牧,为放牧组;另一组母羊舍饲饲喂TMR,为TMR组。育肥期均为60 d。结果表明,与NG相比,TMR育肥显著提高了母羊十二指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空肠脂肪酶活性,胰腺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对母羊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有提高的趋势(P=0.08);对母羊小肠淀粉酶活性没有影响。总之,与NG相比,TMR育肥可以提高绒山羊成年母羊小肠和胰腺的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3):65-68
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体重相近的4月龄断奶呼伦贝尔羊公羔和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的杂交一代公羔各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其中,因素一分为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两种饲养方式,因素二设2个品种,分别为呼伦贝尔羊公羔和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的杂一代公羔。自然放牧组在天然草场进行自然放牧,放牧补饲组在自然放牧的基础上每天补饲两次,试验期2个月。在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每组中选择5只公羔进行屠宰,采集瘤胃液。结果表明:与自然放牧组相比,放牧补饲可显著增加呼伦贝尔和杂一代羔羊的瘤胃NH3-N和BCP浓度(P0.05),p H值有降低的趋势(P=0.07)。放牧补饲促进了羔羊的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对日粮氮源的有效利用。呼伦贝尔和杂一代羔羊的瘤胃发酵功能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科学制定呼伦贝尔地区的羔羊放牧补饲育肥方案、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提高牧民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欧拉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对杂交F1代羔羊补饲兼放牧育肥试验,补饲阶段试验结果表明:经过90 d补饲,试验组增重10.88kg,比对照组高4.32 kg(P〈0.01),平均日增重0.121 kg,比对照组高0.048 kg;放牧育肥阶段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放牧育肥,试验组增重9.09 kg,比对照组高2.67 kg(P〈0.05),平均日增重0.101 kg,比对照组高0.03 kg。  相似文献   

5.
对小尾寒羊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羔羊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pH值不同,回肠pH值显著高于空肠,空肠和回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羔羊小肠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段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十二指肠和回肠段,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增加;羔羊小肠不同部位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乳糖酶活性最高,十二指肠次之,回肠最低,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试验主要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羔羊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呼伦贝尔羊科学育肥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选择120只(公母各半)4月龄断奶后羔羊做为试验动物,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1因素为育肥方式,分为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2种方式;第2因素为羔羊性别,分为公羔和母羔2种,共分为4组。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和性别对呼伦贝尔羔羊育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放牧补饲组和自然放牧组中选择接近平均体质量的5只公羔羊进行屠宰试验,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公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放牧相比,放牧补饲羔羊的育肥体质量和日增质量显著增加(P0.05),羔羊出栏体质量达到39.37 kg,在整个育肥期较自然放牧羔羊日增质量增加38.46%。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放牧补饲公羔羊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质量、净肉率和大网膜脂肪质量均显著高于自然放牧羔羊(P0.05),分别提高34.43%、13.76%、40.55%、19.21%和87.50%,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达到54.47%和45.67%。与自然放牧相比,对断奶羔羊放牧补饲可显著增加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产肉量显著增加(P0.05)。在呼伦贝尔地区对断奶羔羊补饲是一种有效的育肥方式。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15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和成年獭兔各15只,对獭兔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盲肠)pH、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和乳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肠段不同,pH和酶活性不同.15日龄后獭兔各肠段pH变化不大,相同日龄pH:回肠>空肠>十二指肠.随着日龄的增加,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增加,乳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相同日龄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空肠>回肠>十二指肠,乳糖酶活性: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盲肠pH、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低于小肠,纤维素酶在60日龄后迅速增加;盲肠各消化酶活性90日龄后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犊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9.
选取初生体重(3.38±0.33)kg的小尾寒羊公羊56只,分为2组,从4日龄起分别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或鱼粉代乳料,并在21日龄将原饲喂牛奶粉代乳料和鱼粉代乳料的羔羊各8只转喂开食料,在7、14、21、28和35日龄各屠宰4只,取小肠各段食糜,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酶活性及体增重,以研究不同日龄和不同代乳条件下羔羊小肠消化酶的发育。结果表明,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时羔羊小肠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变化,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时羔羊日增重平均为157.2 g/(只·d),随日龄变化不显著;饲喂鱼粉代乳料时羔羊小肠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在不同日龄均低于饲喂牛奶粉代乳料羔羊,平均分别低43.7%、46.0%、35.2%和10.2%,饲喂鱼粉代乳料时羔羊日增重降低,特别是在21日龄后,提示可能受鱼粉蛋白免疫反应的影响。在21日龄给羔羊转喂开食料,羔羊小肠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但之后逐渐恢复,在21日龄前饲喂牛奶粉代乳料的羔羊转喂开食料时α-淀粉酶、乳糖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降低的程度较饲喂鱼粉代乳料的大,但活性仍较高。由本研究得出结论,1~35日龄羔羊小肠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增加,乳糖酶活性随日龄降低;羔羊饲喂鱼粉代乳料时小肠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在21日龄转喂开食料后,羔羊出现消化障碍,但较短期内可恢复。  相似文献   

10.
选取初生体重(3.38±0.33)kg的小尾寒羊公羊56只,分为2组,从4日龄起分别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或鱼粉代乳料,并在21日龄将原饲喂牛奶粉代乳料和鱼粉代乳料的羔羊各8只转喂开食料,在7、14、21、28和35日龄各屠宰4只,取小肠各段食糜,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酶活性及体增重,以研究不同日龄和不同代乳条件下羔羊小肠消化酶的发育。结果表明,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时羔羊小肠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变化,饲喂牛奶粉代乳料时羔羊日增重平均为157.2g/(只·d),随日龄变化不显著;饲喂鱼粉代乳料时羔羊小肠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在不同日龄均低于饲喂牛奶粉代乳料羔羊,平均分别低43.7%、46.0%、35.2%和10.2%,饲喂鱼粉代乳料时羔羊日增重降低,特别是在21日龄后,提示可能受鱼粉蛋白免疫反应的影响。在21日龄给羔羊转喂开食料,羔羊小肠的α-淀粉酶、乳糖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但之后逐渐恢复,在21日龄前饲喂牛奶粉代乳料的羔羊转喂开食料时α-淀粉酶、乳糖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降低的程度较饲喂鱼粉代乳料的大,但活性仍较高。由本研究得出结论,1~35日龄羔羊小肠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随日龄增加,乳糖酶活性随日龄降低;羔羊饲喂鱼粉代乳料时小肠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在21日龄转喂开食料后,羔羊出现消化障碍,但较短期内可恢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呼伦贝尔羔羊不同部位肌肉品质及营养组成,为其精细分割提供参考.以处于相同饲喂条件且体重相近的27只呼伦贝尔羔羊为研究对象,采集前肩、颈部、背肌、前肢、后肢5个部位的肌肉样品,测定肉品质指标[pH45 min及肉色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和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最北部放养柞蚕的地区,有可利用放养柞蚕的柞林13.3万hm2,若全部开发利用,可养蚕2万把,现仅放养4000把,存在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依法管理,产、学、研相结合,农工商合作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6个旗市区10个乡镇苏木养殖户随机采集羊血清样品1360份,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羊衣原体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在局部地区羊群均程度不同地存在衣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为7.57%。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戈壁羊体型小、尾型大的特性,引入呼伦贝尔短尾羊作为父本,采用引入杂交的育种方式,对其开展杂交选育研究。通过对早期生长发育对比分析发现,戈壁羊和F1代、F2代羔羊0-3月龄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一致,从2月龄以后,杂交F2代羔羊的生长发育快于F1代和戈壁羊羔羊;通过计算0-3月龄平均日增重,戈壁羊和F1代、F2代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1.189、138.978、170.133 g,说明F2代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戈壁羊羔羊最慢;最后通过对比3月龄的体尺和尾型发现,F2代羔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均显著大于戈壁羊羔羊,F2代3月龄羔羊的尾长和尾宽分别为7.596 0 cm和7.268 1 cm,且显著小于戈壁羊羔羊。研究结果说明用呼伦贝尔短尾羊杂交改良戈壁羊,可有效地增大戈壁羊的体型,减小尾型,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植被及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对额尔古纳河流域呼伦湖周边地区呼伦贝尔克氏针茅草原2002-2006年连续5年的温度和植被进行调查(样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均温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波动型递减趋势,冬季最高温逐年下降;随着冬季温度的下降,克氏针茅、羊草(Leymus chinensis)、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 urca)和碱蓬(Suaeda salsa)的重要值呈递减趋势,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呈递增趋势,且其株高、丛数、盖度和重要值与冬季最高温显著负相关,而群落主要优势种克氏针茅和羊草对冬季最高温度的变化反应不明显;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冬季最高温无显著相关性.由此可知,5年间虽有少数植物对冬季最高温度变化反应敏感,但是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108-2113
为掌握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硬蜱的优势蜱种类,对该地区15个调查点的蜱进行考查和采集蜱虫1 349只样本,在形态学鉴定方法初步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设计1对简并引物,从蜱虫基因组DNA样品中,采用PCR扩增得到蜱虫16SrRNA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用Mega 6.06软件绘出系统进化树,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蜱虫16SrRNA进行聚类。结果显示:15个考察点蜱虫种类均为草原革蜱,属于呼伦贝尔地区常见优势蜱虫之一。但是,不同地区的蜱虫之间也存在基因序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在内蒙古草原牧区,冬季对绵羊补饲精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产羔前对母畜舍饲精料后,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的变化,本研究选取60对待产的呼伦贝尔短尾母绵羊作为试验对象,在母畜产羔前一个月,试验组母畜舍饲精料,对照组仅补饲干草,分析100日龄内家畜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变化。利用方差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产前补饲对家畜个体、生产效益的影响及影响家畜体重的主要体尺权重,结果显示,100 d时间段内,母畜体重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仔畜出生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段,试验组仔畜的胸围、胸宽、体高、胸深、体长和体斜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为:胸围、胸宽、体高和胸深,影响权重达到50%以上。补饲使得仔畜的成活率、出售价格显著高于未进行补饲的对照组(P<0.05)。通过补饲母畜不仅可以影响仔畜体重和体尺指标,而且对提高仔畜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为今后后备母羊的选育、家畜的精准淘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讨呼伦贝尔羊巴尔虎品系(半椭圆状尾)和短尾品系(小桃状尾)脂肪沉积差异的分子机制。随机选择处于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5月龄呼伦贝尔母羊21只(其中巴尔虎品系11只、短尾品系10只),测量其体尺、尾型和胴体重指标。组织切片观察8个部位脂肪细胞的形态,测定脂肪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并进一步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同月龄两品系羊胴体重、体尺及尾型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虽然两品系羊同一部位的脂肪细胞形态基本一致,但巴尔虎品系尾部脂肪细胞面积和体积均大于短尾品系(P<0.01),并且皮下、网膜和尾部脂肪组织中的TG含量在两品系羊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ATGL、PPARγ、C/EBPα和SREBP 4个脂代谢相关基因在巴尔虎品系个体中的mRNA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短尾品系(P<0.05;P<0.01);巴尔虎品系中ATGLSREBP基因的表达与TG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r=-0.965、0.972)。综上所述,两个呼伦贝尔羊品系在生长和脂肪代谢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绵羊脂尾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按照“稳羊增牛、草畜平衡、种养结合、农牧协调、品牌强化、持续增收”的发展思路,围绕“打造全域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目标,不断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呼伦贝尔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肉牛养殖企业(专业户)融资难、产业链条延伸短、品牌知名度不高、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该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夯实该市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9月及2013-2014年5、7、9月,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了连续放牧、季节轮牧和禁牧对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啮齿动物捕获率、捕获量比例、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啮齿动物捕获率表现为连续放牧季节轮牧禁牧,连续放牧区显著高于禁牧区(P0.05)。2)不同放牧方式使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连续放牧区主要以草原黄鼠(Citellus dauricus)为主,捕获量比例为38.60%;季节轮牧区以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草原黄鼠占的比例较大,捕获量比例分别为37.30%和31.50%;禁牧区以黑线仓鼠为主,捕获量比例为38.89%。3)连续放牧区啮齿动物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季节轮牧中均匀性指数为最高;禁牧中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性指数均为最低。连续放牧中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禁牧(P0.05)。不同放牧方式明显改变了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季节轮牧方式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