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淀粉饲粮鸡表观代谢能值的变异来源,探讨排空强饲法测定鸡饲料表观代谢能值的精度。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8只成年黄羽肉鸡公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测定强饲量为40和25 g淀粉饲粮的表观代谢能值,共重复测定4个批次。结果表明:1)强饲量为40 g时,4个批次在表观代谢能值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个批次表观代谢能值的批内、批间和总变异系数分别为5.39%、1.89%和5.27%;强饲量为25 g时,4个批次在表观代谢能值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第6批次显著地低于第5批次和第7批次的相应值(P<0.05),4个批次表观代谢能值的批内、批间和总变异系数分别为1.97%、1.53%和2.36%。强饲量为25 g时,鸡体重损失、强饲鸡干物质排泄量和强饲鸡总能排泄量的批内、批间和总变异系数均比强饲量40 g时的相应值低。2)在淀粉饲粮表观代谢能值的方差(变异)来源中,当强饲量为40 g时,强饲鸡的干物质排泄量的变异、排泄物总能含量的变异和强饲量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分别为96.46%、3.23%和0.30%;当强饲量为25 g时,三者的贡献分别为67.72%、24.51%和7.76%。由此可见,强饲量为40 g时,淀粉饲粮表观代谢能值的变异较大,而强饲量为25 g时,其表观代谢能值的变异较小。在表观代谢能值测定的变异来源中,排泄物的质量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黄羽肉鸡在绝食和无氮饲粮条件下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及其变异的差别,为鸡饲料可利用氨基酸评定中内源性氨基酸的测定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18周龄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黄羽肉鸡7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4个批次重复测定绝食、强饲25 g无氮饲粮、强饲40 g无氮饲粮时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结果表明:绝食组、25 g无氮饲粮组、40 g无氮饲粮组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依次显著增加(P<0.05)。在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变异上,绝食条件下,4个测定批次间17种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总变异系数在9.74%~19.99%,其中批内变异系数在9.97%~16.88%,批间变异系数在2.58%~16.23%,4个测定批次间内源性苏氨酸、胱氨酸、丝氨酸、脯氨酸排泄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饲25 g无氮饲粮条件下,4个测定批次间17种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总变异系数在17.77%~31.33%,其中批内变异系数在14.99%~28.80%,批间变异系数在3.89%~17.04%,4个测试批次间内源性精氨酸、甘氨酸、脯氨酸排泄量差异显著(P<0.05)。强饲40 g无氮饲粮条件下,4个测定批次间17种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总变异系数在16.23%~33.39%,其中批内变异系数在17.15%~33.82%,批间变异系数在4.19%~16.29%,4个测试批次间内源性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排泄量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随强饲量的增加而增加,强饲25与40 g无氮饲粮条件下的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变异系数非常接近,且都大于绝食条件下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变异。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套算法进行代谢试验,选用5种不同来源的菜籽粕,菜籽粕替代饲粮比例为15%。选择640只1日龄肉公鸭,随机分为13个处理,其中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中6个处理为基础饲粮和5个菜籽粕替代基础饲粮的不加酶处理,另外6个为对应的加酶处理(添加200mg/kg蛋白酶),1个处理为无氮饲粮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肉鸭15~17日龄开始饲喂试验饲粮,试验期3 d。结果表明:1)5种菜籽粕的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硫代葡萄糖苷(GS)、异硫氰酸酯(ITC)和噁唑烷硫酮(OZT)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21%、36.22%、12.96%、38.65%、13.83%、29.89μmol/g、2.74mg/g和0.45mg/g。5种菜籽粕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2.97%、37.77%、28.88%、36.08%和36.29%,变异系数为10.31%;其中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5%、0.47%和1.89%,变异系数分别为30.49%、23.69%和30.65%。2)不同菜籽粕对肉鸭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Met、Lys和Thr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平均值为91.04%、66.19%和73.54%。3)添加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肉鸭菜籽粕必需氨基酸中Thr(6.73%)、异亮氨酸(4.47%)、亮氨酸(3.03%)、缬氨酸(4.60%)和精氨酸(2.36%)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8.46%)、丝氨酸(7.05%)、谷氨酸(5.97%)、甘氨酸(9.38%)、丙氨酸(8.44%)和脯氨酸(3.94%)的标准回肠消化率(P<0.05)。结果提示,不同来源菜籽粕的肉鸭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差异较大,且Met标准回肠消化率较高;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改进程度与氨基酸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冬毛生长期银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性状的影响。选取70只120日龄、平均体重为(5 973±94)g的健康雄性银狐,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银狐。采用二因子试验设计,赖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50%,蛋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25%、0.50%、0.75%,基础饲粮中赖氨酸含量为1.15%,蛋氨酸含量为0.66%。试验期51 d。结果表明:1)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冬毛期银狐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营养物质采食量、排出量及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营养物质采食量、蛋白质排出量及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干物质排出量、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排出量及脂肪消化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饲粮蛋氨酸水平仅对干物质排出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3)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血清总氨基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血清总氨基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4)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毛皮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赖氨酸或蛋氨酸水平对毛皮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从降低饲养成本和减少排放角度考虑,冬毛期银狐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赖氨酸(实际含量1.65%)和0.25%蛋氨酸(实际含量0.91%)对银狐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逐步回归法,以菜籽粕化学成分、蛋白质溶解度(PS)及赖氨酸(Lys)∶粗蛋白质(CP)等为指标建立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的预测模型。采用套算法进行代谢试验,选用22个不同来源的菜籽粕,试验饲粮菜籽粕替代比例为15%。选用1 168只1日龄肉公鸭,随机分为2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和1个无氮饲粮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所有饲粮均添加0.5%二氧化钛(TiO2)作为外源指示剂。16~18日龄开始饲喂试验饲粮,试验期3 d。结果表明:1)22种菜籽粕的Lys∶CP的变化范围为0.028~0.074,且随着菜籽粕PS增加而增加。2)22种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CP、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3)标准回肠可消化CP和Lys含量分别为226.9~288.6 g/kg[平均值254.6 g/kg;变异系数(CV) 17.3%]和5.61~18.83 g/kg(平均值13.97 g/kg;CV 30.45%)。4)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R~2=0.809 2,P0.001)、Lys∶CP(R~2=0.948 2,P0.001)和PS(R~2=0.654 2,P0.001)是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标准回肠可消化Lys含量较好的预测因子。5)根据菜籽粕常规养分(干物质、CP、粗灰分、NDF、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并结合PS和Lys∶CP,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出的标准回肠可消化Lys、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的决定系数(R~2)为0.736 7~0.992 6(P0.001),拟合度高。结果提示,根据菜籽粕常规养分含量结合热加工敏感指标(PS和Lys∶CP)可成功预测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包膜丁酸钠对匙吻鲟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225尾初始体质量(48.87±3.13)g匙吻鲟为研究对象,在匙吻鲟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0.25%、0.50%和0.75%包膜丁酸钠,配制5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在水库网箱中进行,每网箱饲喂15尾,每处理组3个重复,以鱼体质量3.00%~5.00%的投喂量日投喂3次,试验期70 d。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可显著提高匙吻鲟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苏氨酸(Thr)、丙氨酸(Ala)、蛋氨酸(Met)和异亮氨酸(Ile)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添加量为0.10%时,匙吻鲟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苏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升高,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69%、2.69%、70.56%、39.41%和47.35%(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包膜丁酸钠可显著提高匙吻鲟蛋白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适宜添加量为0.10%。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半细毛羊6种蛋白质饲料原料[豆粕、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棉籽粕、膨化大豆、玉米蛋白粉和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实测饲料原料的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含量和有效能值。试验选取16只体重为(56.05±5.47) kg的云南半细毛羊,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4只。试验共2期,共7个饲粮,包含1个基础饲粮和6个试验饲粮。第1期饲喂4种饲粮,第2期饲喂3种饲粮。试验期1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为65.77%,棉籽粕和豆粕的CP含量为50%左右,膨化大豆和菜籽粕的CP含量为37%左右,DDGS的CP含量最低,为25.93%。菜籽粕和膨化大豆的粗纤维(CF)含量较高,为16%左右,DDGS和棉籽粕的CF含量为11%左右,豆粕和玉米蛋白粉的CF含量较低,均在6%以下。2)各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DCP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 <0. 05),其中玉米蛋白粉的DCP含量最高,为581. 79 g/kg,其次是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和菜籽粕,DDGS的DCP含量最低,为211.48 g/kg。膨化大豆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 E)最高,分别为21.54和19.79 M J/kg,其次是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DDGS的DE和ME最低,分别为14.62和12.45 MJ/kg。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的有效能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从营养成分含量上看,玉米蛋白粉品质最好,其次是豆粕、棉籽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DCP品质来说,玉米蛋白粉的品质最优,依次高于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有效能值来说,膨化大豆最优,依次高于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天然色素对生鲜、煮熟、腌制鸭蛋的着色效果。选取健康、产蛋率一致的300日龄蛋鸭30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选用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苜蓿、菜籽粕、棉籽粕、小麦为蛋鸭饲粮原料,分别配制小麦-杂粕(菜籽粕和棉籽粕)饲粮(处理1)、小麦-玉米DDGS饲粮(处理2)、小麦-杂粕(菜籽粕和棉籽粕)+3%苜蓿饲粮(处理3),采用Lab色度系统评价不同饲粮天然色素对鸭蛋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处理1相比,鸭蛋经煮熟、腌制处理后蛋黄色差值为4.47~18.76,腌制煮熟色差值增加2~5倍;不同饲粮组鸭蛋经煮熟、腌制处理后色彩饱和度减小,亮度(L*)值增加;处理2鸭蛋腌制后色彩饱和度显著高于处理3(P0.05),L*值极显著低于处理3(P0.01)。2)处理1总叶黄素的沉积率最高;生鲜和煮熟蛋黄的总叶黄素含量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2腌制蛋黄的总叶黄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3(P0.01),煮熟对总叶黄素的损失(76.55%~86.98%)高于腌制(48.04%~63.09%)。3)蛋黄中总叶黄素含量与L*、红度(a*)、黄度(b*)值及饱和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由此可见,玉米DDGS中天然色素有较好的着色效果,优于苜蓿,蛋黄中叶黄素的含量与蛋黄的颜色无显著相关性,就色泽和叶黄素含量而言,鸭蛋腌制后食用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双低菜籽粕水平对含黄素单氧化酶3(FMO3)基因型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蛋黄三甲胺(TMA)含量的影响。选用已知FMO3基因型褐壳产蛋鸡336只,其中杂合型(AT)、突变型(TT)基因型各144只,每个基因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野生型(AA)基因型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双低菜籽粕添加水平为0(对照)、7%、14%和2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饲粮双低菜籽粕水平、FMO3基因型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产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对平均蛋重、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14%和21%双低菜籽粕水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组(P0.05)。2)饲粮双低菜籽粕水平、FMO3基因型及其交互作用对产蛋鸡的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双低菜籽粕水平显著影响了蛋黄颜色值(P0.05),21%双低菜籽粕水平组蛋黄颜色值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3)饲粮双低菜籽粕水平、FMO3基因型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产蛋鸡的蛋黄TMA含量(P0.05);蛋黄TMA含量随饲粮中双低菜籽粕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21%双低菜籽粕水平组蛋黄TM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T基因型组蛋黄TM A含量显著高于AA和AT基因型组(P0.05)。根据产蛋鸡蛋黄TM A含量(Y)和饲粮双低菜籽粕水平(X)的关系得出回归方程:Y=25.457 0X+2.852 0(R~2=0.976 5)(TT基因型);Y=7.685 7X+1.943 0(R~2=0.952 5)(AA基因型),若使蛋黄TM A含量低于嗅觉阈值,对TT基因型产蛋鸡而言,饲粮双低菜籽粕水平应低于4.62%,对AA基因型产蛋鸡而言,饲粮双低菜籽粕水平应低于26.76%。结果提示,当饲喂产蛋鸡含双低菜籽粕饲粮时,如TT基因型产蛋鸡不产鱼腥味鸡蛋,AA和AT基因型产蛋鸡即不会产鱼腥味鸡蛋;饲粮双低菜籽粕水平低于4.62%时,TT基因型产蛋鸡不会产生鱼腥味鸡蛋,并且对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活性硒对不同品种育肥猪生长性能、组织硒含量、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2个猪品种:“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以下简称三元杂交猪)和从江香猪;3个硒处理:0.25 mg/kg亚硒酸钠、0.25 mg/kg生物活性硒和0.50 mg/kg生物活性硒。分别选取体重接近的三元杂交猪[初始体重为(56.12±0.68)kg]90头和从江香猪[初始体重为(37.22±0.48)kg]72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三元杂交猪10头/重复,从江香猪8头/重复)。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三元杂交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从江香猪(P<0.10),料重比(F/G)显著低于从江香猪(P<0.10)。2)与饲粮中添加0.25 mg/kg亚硒酸钠相比,添加0.50 mg/kg生物活性硒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和腿肌中硒含量(P<0.10)。3)对于三元杂交猪,与饲粮中添加0.25 mg/kg亚硒酸钠和0.25 mg/kg生物活性硒相比,添加0.50 mg/kg生物活性硒可显著增加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脱碘酶(DIO)含量及背最长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活性(P<0.10);对于从江香猪,与饲粮中添加0.25 mg/kg亚硒酸钠相比,添加0.50 mg/kg生物活性硒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和腿肌TXNRD活性(P<0.10)。4)从江香猪背最长肌和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三元杂交猪(P<0.10)。从江香猪背最长肌和腿肌中大部分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三元杂交猪(P<0.10),而大部分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三元杂交猪(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生物活性硒更有利于增加猪肌肉中硒的富集和肌肉中一些氨基酸含量,提高猪的抗氧化能力;三元杂交猪与从江香猪在肉品质方面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肌肉中肌内脂肪及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非植酸磷( NPP)水平对39~46周龄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繁殖性能、胫骨指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该阶段适宜磷供给量。试验选用39周龄岭南黄羽肉鸡父母代种母鸡810只,根据体重和产蛋率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7只鸡。组1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 NPP水平为0.30%),组2、3、4和5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氢钙,使饲粮NPP水平分别为0.35%、0.40%、0.45%和0.50%,其他营养成分各组基本一致。试鸡限饲122 g/(只·d),自由饮水。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 NPP水平未显著影响试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平均蛋重和破蛋率(P>0.05),显著影响了产蛋率和不合格蛋率(P<0.05),0.45%组产蛋率显著高于0.30%和0.40%组(P<0.05),0.40%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2)饲粮 NPP水平显著影响了试鸡39~40周龄种蛋长径、蛋短径、蛋形指数和蛋壳强度(P<0.05),显著影响了45~46周龄种蛋蛋壳强度( P<0.05)。3) NPP水平对种蛋孵化性能(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健雏平均出壳重)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 NPP 水平显著增加了试鸡脱脂胫骨粗灰分中钙、磷含量(P<0.05)。5)0.40%和0.45%NPP组试鸡血浆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显著高于0.30%和0.35%组( P<0.05),0.50%组血浆降钙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4组( P<0.05)。综上,39~46周龄黄羽肉鸡父母代种母鸡饲粮NPP适宜水平为0.40%~0.45%,根据采食量计算得到每日NPP需要量为0.488~0.549 g。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非淀粉多糖(NSP)复合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从而达到代替抗生素的目的。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28日龄健康断奶仔猪192头,平均体重为(7.15±0.36)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CT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杆菌肽锌的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g/kg植物乳杆菌(PT组)、1 g/kg NSP复合酶(ZT组)、1 g/kg植物乳杆菌+1 g/kg NSP复合酶(PZT组)的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各组间断奶仔猪的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间断奶仔猪粪便中乳酸菌数量、大肠杆菌数量及乳酸菌/大肠杆菌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PZT组断奶仔猪粪便中乳酸菌数量和乳酸菌/大肠杆菌有增加趋势(0.05≤P0.10),大肠杆菌数量有降低趋势(0.05≤P0.10)。3)各组间断奶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复合添加植物乳杆菌和NSP复合酶可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有益于仔猪健康生长,从而达到替代抗生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银杏叶中草药发酵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为基础日粮添加300 mg/kg饲用金霉素组,试验组为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25%、0.50%和1.00%复方银杏叶中草药发酵制剂组,饲养期为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金霉素组相比,日粮添加复方银杏叶中草药发酵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添加0.25%发酵制剂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血清Ig G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发酵制剂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与金霉素组相比,添加0.50%发酵剂提高了21日龄肉鸡血清Ig G含量和T-AOC含量(P0.05),添加1.00%发酵制剂极显著提高了35日龄肉鸡血清SOD含量(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25%~0.50%的复方银杏叶中草药发酵制剂能够提高肉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外源肌苷酸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的1日龄三黄肉公鸡1 500只,随机分为5组(各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0.20%、0.30%的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期52 d。结果表明:1)在肉鸡生长前期(1~36日龄)0.30%肌苷酸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20%肌苷酸组(P0.05);而整个生长期(1~52日龄),各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2)0.20%肌苷酸组胸肌蒸煮损失较对照组降低了21.83%(P0.05),剪切力降低了16.72%(P0.05);0.30%肌苷酸组胸肌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0.20%肌苷酸组胸肌红度(a*)、黄度(b*)值显著提高(P0.05),而0.10%、0.30%肌苷酸组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3)52日龄时,0.30%肌苷酸组胸肌肌苷酸含量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38.8%(P0.05),0.20%肌苷酸组腿肌肌苷酸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6.14%(P0.05)。4)5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0.30%肌苷酸组血清中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总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5)36日龄,与对照组相比,0.30%肌苷酸组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0.05%肌苷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了38.41%(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三黄鸡饲粮中添加外源肌苷酸可降低肉鸡生长前期料重比,改善肌肉颜色,显著提高肌肉肌苷酸的沉积量;另外,外源肌苷酸可提高肉仔鸡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总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体内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水平;综合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在三黄鸡饲粮中添加0.30%外源肌苷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定消化能(DE)水平下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生长肉兔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中含硫氨基酸的适宜水平。选择平均体重为(954.24±55.61)g的健康新西兰生长肉兔112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含硫氨基酸水平为0.50%、0.55%、0.60%、0.65%、0.70%、0.75%和0.80%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生长肉兔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并以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为0.65%组的ADG最高,F/G最低。2)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对生长肉兔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尿素氮(U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以饲粮含硫氨基酸水平为0.65%组的血清UN含量最低,IGF-Ⅰ含量最高。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当饲粮DE水平为10.87 MJ/kg时,生长肉兔饲粮中含硫氨基酸适宜水平为0.65%(实测值为0.61%)。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产蛋高峰期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非植酸磷需要量。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产蛋率为80%的250只临武鸭,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分别饲喂非植酸磷水平为0.20%、0.25%、0.30%、0.35%和0.40%的饲粮,试验全期63 d。结果表明:与0.20%非植酸磷组相比,其他4组合格蛋率分别提高了1.37%(P0.05)、2.15%(P0.05)、2.05%(P0.05)和1.24%(P0.05);0.30%、0.35%和0.40%非植酸磷组的蛋壳厚度高于0.20%和0.25%非植酸磷组(P0.05);随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增加,蛋壳强度呈上升趋势(P0.05);饲粮中非植酸磷水平对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影响;0.20%和0.25%非植酸磷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0.30%、0.35%和0.40%非植酸磷组(P0.05);0.30%、0.35%和0.40%非植酸磷组血清中磷含量高于0.20%非植酸磷组(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适宜非植酸磷水平可以提高合格蛋率,保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在饲粮钙水平为3.46%条件下,30~38周龄笼养蛋鸭适宜的非植酸磷水平为0.30%~0.3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沙门氏菌感染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40只1日龄雄性科宝肉鸡,采用5(超微粉碎车前添加量)×2(是否沙门氏菌感染)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试验所用超微粉碎车前为车前草和车前子的超微粉碎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1。超微粉碎车前的添加量分别为饲粮的0、0.25%、0.50%、1.00%和2.00%,通过替代基础饲粮中小麦麸添加。感染组于7日龄每只鸡口服感染1 mL新鲜培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CVCC 541,细菌浓度为1×10~9CFU/mL),正常组于7日龄口服等量无菌营养肉汤。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1~7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沙门氏菌感染会显著降低肉仔鸡的生长性能(P0.05),但是饲粮中添加超微粉碎车前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0.50%的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14日龄感染组及42日龄正常组肉仔鸡的脾脏指数(P0.05),饲粮添加0.25%和1.00%超微粉碎车前显著降低感染组肉仔鸡回肠食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饲粮添加2.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21和42日龄外周血单核细胞吞噬活性(P0.05),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感染组肉仔鸡21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刀豆蛋白A(ConA)刺激指数(P0.05),饲粮添加1.00%和2.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4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ConA刺激指数(P0.05),饲粮添加0.50%和1.00%超微粉碎车前可显著提高肉仔鸡42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脂多糖刺激指数(P0.05)。3)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降低肉仔鸡14日龄肝脏丙二醛含量(P0.05),饲粮添加2.0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正常组肉仔鸡21日龄回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0.50%超微粉碎车前显著降低感染组肉仔鸡肠道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表达量(P0.05)。4)与未添加超微粉碎车前相比,饲粮添加1.00%超微粉碎车前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14、21日龄肠道绒毛高度和14日龄肠道黏膜层厚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超微粉碎车前能够通过促进脾脏发育和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来提高肉仔鸡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对肉仔鸡肠道形态起到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沙门氏菌感染对肉仔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为探讨苜蓿皂苷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00只400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8只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50%胆固醇(Ⅱ组)、基础饲粮+0.50%胆固醇+120 mg/kg苜蓿皂苷(Ⅲ组)、基础饲粮+0.50%胆固醇+240mg/kg苜蓿皂苷(Ⅳ组)和基础饲粮+0.50%胆固醇+480 mg/kg苜蓿皂苷(Ⅴ组),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苜蓿皂苷对蛋鸡日采食量、产蛋率和蛋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0.50%胆固醇+120 mg/kg苜蓿皂苷降低料蛋比效果最好(P0.05)。相比单独添加0.50%胆固醇组和胆固醇+苜蓿皂苷组可降低血液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其中0.50%胆固醇+240 mg/kg苜蓿皂苷组效果显著(P0.05),0.50%胆固醇+120 mg/kg苜蓿皂苷降低血糖水平效果显著(P0.05);苜蓿皂苷对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提高血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P0.05),且血液中钙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蛋鸡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苜蓿皂苷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阿魏酸对ob/ob小鼠脂肪沉积和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5周龄的雄性ob/ob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25%和0.50%阿魏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和0.50%的阿魏酸显著降低了ob/ob小鼠的总增重、腹脂率(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及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P0.05),减少了肝脏脂滴积累,显著降低了腹脂中棕榈油酸和油酸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腹脂中棕榈油酸/棕榈酸和油酸/硬脂酸(P0.05)。由此得出,阿魏酸可以抑制ob/ob小鼠的脂肪沉积,改善其腹脂脂肪酸组成,减重降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外周血免疫和肠道免疫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1日龄遗传胎次、体重接近的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4组分别饲喂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30%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回肠CD4~+淋巴细胞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能一定程度提高断奶仔猪回肠CD8~+和CD20~+淋巴细胞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酵母壁多糖能一定程度提高断奶仔猪外周血免疫和肠道免疫,缓解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