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酿饲兼用高粱杂交种平杂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杂8号是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用高粱雄性不育系永1762作母本、恢复系平恢8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粱新品种.该品种表现高产,淀粉、赖氨酸含量高,成熟时茎、叶青绿,饲喂效果好,综合利用价值高,适应性广.在2003-2004年的国家高粱区试中平杂8号平均折合产量8 019.0 kg/hm2,较对照晋杂12和锦杂93分别增长5.3%和6.8%.在2004年国家高粱新优组合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512.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8.1%.适宜在甘肃、陕西、宁夏、河北、山西及辽宁锦州、朝阳等高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0:不施钾;K1:基施钾120 kg/hm2;K2: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K3:基施钾60 kg/hm2+追施钾60 kg/hm2),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结果]施用钾肥可提高高梁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产量及经济系数.2个高粱品种叶面积均表现为K0<K1<K2<K3,经济系数表现为K0<K3<K2<K1,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籽粒产量均表现为K0<K3<K1<K2.杂305号K2、K1、K3处理产量分别比K0处理显著提高15.6%、9.3%、8.9%,吉杂87号K2、K1、K3处理产量分别比K0处理显著提高12.5%、8.1%、7.8%.[结论]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为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高粱品种富硒能力的差异,筛选富硒能力较强的优质高粱品种,以山西省主栽的7个高粱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在高粱开花期通过叶面喷施硒肥,研究不同施硒量对高粱籽粒产量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叶面喷施外源硒能够显著提高各高粱品种籽粒硒含量,且随着喷施硒剂量的增大高粱籽粒硒含量增加;无论喷硒与否,各高粱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不喷硒条件下,7个高粱品种中以晋糯3号、晋杂22号籽粒硒含量较高,分别为0.160,0.142 mg/kg;在摄入硒的安全范围内,开花期亚硒酸钠喷施剂量以80 mg/kg最适宜,品种中晋糯3号富硒效果最好,籽粒硒含量达0.296 mg/kg,晋杂22号次之,籽粒硒含量达0.277 mg/kg,晋糯3号和晋杂2号籽粒硒含量约为对照的2倍,均达到谷物富硒标准。高粱开花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各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山西省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选择晋糯3号和晋杂22号进行富硒高粱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高粱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国内外60份不同类型高粱材料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目的是了解不同高粱类型在新疆干旱区的差异表现,为新疆干旱区能源用高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供试高粱材料间生育期差异显著(P<0.05),其中,甜高粱的生育期最长,平均为116.8 d,变幅在100.5~131.5 d之间.农艺性状分析发现,帚高粱的株高最高,平均为275.2 cm,籽粒高粱最矮,平均只有235.6 cm.甜高粱的伸长节间数最多,平均为12.6个,其中,甜高粱X054伸长节间数最多,为15.6个.各高粱类型的产量构成差异较大,籽粒高粱的籽粒产量最高,平均为7.9 t/hm2,而甜高粱和帚高粱的茎秆产量较高,分别为10.3和10.2t/hm2,全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以甜高粱为最高,平均为25.3 t/hm2,变幅在18.4~31.5 t/hm2之间,其次为帚高粱的23.6 t/hm2,籽粒高粱最低,平均只有20.3 t/hm2.品质性状分析表明,籽粒各组分含量最为稳定,各高粱类型间差异较小,其次为叶片和叶鞘,而不同高粱类型间茎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甜高粱表现出更高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平均为236.6 g/kg,是籽粒高粱的3倍、帚高粱的2倍之多,而甜高粱的木质纤维素含量明显低于籽粒高粱和帚高粱,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平均要低100 g/kg以上.碳水化合物产量分析发现甜高粱和帚高粱的平均积累量较高,分别为14.2和13.8 t/hm2,各高粱类型中均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的贡献最大,特别是帚高粱材料,平均贡献率达65.9%.综上,相比于籽粒高粱和帚高粱,甜高粱整体表现出更强的能源利用潜力.同时应指出,各类型高粱材料均为宝贵的种质资源,应充分的挖掘利用,以筛选并进一步培育出适合新疆干旱区种植的能源用高粱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从不同海拔高度、种植模式和品种适应性3个方面对酿饲兼用高粱进行了籽粒产量和生育期试验研究,以探讨陇东雨养农业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高粱适宜性。结果表明,同一栽培模式下,高粱籽粒产量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1 300~1 400 m海拔高度下,露地栽培平试13号中晚熟高粱产量最高,为13 239 kg/hm~2。1 400~1 500 m海拔间地膜栽培中晚熟高粱产量、生育期与露地栽培中熟高粱均无明显差异,泾川荔堡和华亭安口镇露地种植平杂10号籽粒产量分别可达到8 749.5、11 056.5 kg/hm~2。1 500~1 700 m海拔间地膜覆盖栽培早、中熟高粱品种籽粒产量较露地栽培早熟高粱品种高,生育期166 d,籽粒产量介于6 435.0~10 033.5 kg/hm~2之间。>1 700 m海拔地膜覆盖栽培高粱籽粒产量最低,吉杂140产量最高,为5 554.5 kg/hm~2,通杂108和6A/8801未成熟;在高粱适宜栽培区域,1 300~1 500 m海拔间适宜中熟、中晚熟露地栽培,1 500~1 700 m海拔间适宜早、中熟覆膜栽培,1 700 m以上海拔,产量较低,不适宜高粱栽培。  相似文献   

6.
甜高粱新品种新"高粱2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地由当地主栽的甜高粱"克皮西巴西"作母本,从海南岛引进的红粒甜高粱品种海南高粱蔗作父本培育而成的常规育种。2005年3月29日通过审定、命名为新"高梁2号"。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高粱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0:不施钾;K1:基施钾120 kg/hm~2;K2: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K3:基施钾60 kg/hm~2+追施钾60 kg/hm~2),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提高高粱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产量及经济系数。2个高粱品种叶面积均表现为K0K1K2K3,经济系数均表现为K0K3K2K1,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籽粒产量均表现为K0K3K1K2。吉杂305号K2、K1、K3处理产量分别比K0处理显著提高15.6%、9.3%、8.9%,吉杂87号K2、K1、K3处理产量分别比K0处理显著提高12.5%、8.1%、7.8%。综合考虑,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为高粱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高粱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及籽粒酿酒品质,筛选出适宜遵义市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质酒用高粱品种,为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原料保障。【方法】选取贵州辖区内种子企业已登记(或正在登记)的黔高8号、红珍珠、台糯9号、红缨子、红茅糯6号、茅粱糯2号、金粱糯1号和金粱糯8号等8个酒用高粱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品种的产量及籽粒酿酒品质。【结果】8个参试品种籽粒千粒重、不完善粒及淀粉含量均符合贵州省地方标准《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DB 52/T 867-2014)要求,其中,红缨子和茅粱糯2号产量高(分别为276.03 kg/667m2和254.39 kg/667m2),抗性好,而且淀粉(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5.25 g/100g和64.85g/100g)及赖氨酸(分别为0.20 g/100g和0.21 g/100g)含量高,蛋白质(分别为9.99 g/100g和9.84 g/100g)、脂肪(分别为3.9 g/100g和3.85 g/100g)及单宁(分别为1.71%和1.93%)含量适中,粗纤维(分别为1.55%和1.65%)及灰分(均为1.5%)含量较低,是生产酱香白酒的优质酒用高粱品种。【结论】红缨子和茅粱糯2号可在遵义市作为酒用型优质高粱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吉林省延边地区中熟品种区和中晚熟品种区适合种植的高产品种,特选吉杂97等9个高粱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吉杂97增产21.9%的品种有吉杂359(产量为10180kg/hm2),比对照增产19.8%的品种有吉杂304(产量为9810kg/hm2),比对照增产16.2%的品种有吉杂357(产量为9510kg/hm2).  相似文献   

10.
高粱新品种"吉粱601号"是以外引不育系"TAM428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吉农231-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408.8 kg/hm2,比对照"四杂25"增产10.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545.7 kg/hm2,比对照"四杂25"增产8.9%。该品种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甜高粱与粒用高粱主要性状的异同。[方法]选用代表性甜高粱T26T、37品种,粒用高粱R123、LR198品种,研究其生长势、植物学性状表现、含糖量、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结果]结果表明,甜高粱生长优势显著优于粒用高粱,主要表现在与生物产量有关的性状;糖含量的积累起点及总含量均高于粒用高粱,而甜高粱和粒用高粱糖积累总趋势是一致的;甜高粱生物产量优势强,而粒用高粱穗部性状优势强;生理性状中叶绿素含量粒用高粱优于甜高粱,而呼吸速率甜高粱偏高。[结论]甜高粱与粒用高粱功能不同而用途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连作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筛选最佳连作施肥方式,为新疆干旱区连作甜高粱的合理施肥及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长期定位测定2年连作甜高粱,分析甜高粱品种新高粱3号生育期、株高、茎粗、节数、单株重、单秆重等农艺性状,以及含糖锤度、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千粒重、生物产量等的影响。【结果】 连作抑制了新高粱3号地上部的生长、降低了产量并推迟了生育周期。连作第2年所有施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单株重、单秆重均比第1年极显著降低。连作第2年所有施肥处理均比第1年晚熟15 d。连作第2年的平均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及生物产量均比第1年分别降低了1.51%、17.81%和2.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含糖锤度及产量也有影响,施用不同类型肥料均可以明显增加甜高粱茎秆的含糖锤度。不施任何肥料(CK)明显抑制了新高粱3号的生长并降低品质。连作期间在各施肥处理中NPK处理的株高、节数、茎粗均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度1.80%~8.90%。NPK处理籽粒产量、千粒重高达4.46 t/hm2、21.54 g,而PK处理含糖锤度及生物产量高达20.60%、89.73 t/hm2【结论】 虽然连作抑制了甜高梁的生长、降低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但施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连作对甜高粱的生长障碍,主要生长参数均是 NPK 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3.
高粱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剑秋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4):2769-2773
高粱以其优异的耐逆性,广泛的适应性,在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专用化、机械化,高粱研究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本期《中国农业科学》发表的6篇文章,从高粱的遗传选育理论、育种手段、营养品质特性及栽培生理基础等多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的高粱研究进展,以期对中国高粱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甜高粱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水分条件对甜高粱和普通高粱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辽甜1号和辽杂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人工控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甜高粱和普通高粱各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甜高粱的叶片保水能力、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普通高粱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粱产业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近年来,中美贸易中高粱交易量剧烈波动,高粱供需形势发生显著变化,高粱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从中国高粱的生产特征、贸易特征、消费特征等方面入手,对1960-2018年国内高粱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高粱从主要粮食作物转变为小杂粮,近年来种植面积略有提高;国内高粱消费主要用于酿酒和饲料,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高粱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并不高;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进口量受饲料高粱需求影响猛增猛减,出口量极小且相对稳定。未来,中国高粱的发展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新的增长空间主要取决于旱作粮食作物的发展和消费途径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近年来,中美贸易中高粱交易量剧烈波动,高粱供需形势发生显著变化,高粱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从中国高粱的生产特征、贸易特征、消费特征等方面入手,对1960—2018年国内高粱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高粱从主要粮食作物转变为小杂粮,近年来种植面积略有提高;国内高粱消费主要用于酿酒和饲料,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高粱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并不高;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进口量受饲料高粱需求影响猛增猛减,出口量极小且相对稳定。未来,中国高粱的发展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新的增长空间主要取决于旱作粮食作物的发展和消费途径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Soil Cadmium Regulates Antioxidases in Sorgh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soil cadmium (Cd) on antioxidases in sorghum was studied using 3 sorghum species viz., sweet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cv. Hunnigreen, 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 (Sorghum bicolor × S. sudanense, cv. Everlush) and sudangrass [Sorghum sudanense (Piper) Stapf cv. Xinji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 concentrations of Cd^2+ (410 mg kg-0 induced the activities of 4 antioxidases in leaves of the 3 species of sorghum, but high Cd^2+ concentrations (≥ 50 mg kg-0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ctivities of all the four antioxidases. The glutathione (GSH) contents in leaves of the 3 species of sorghum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Cd^2+ concentrations. The maximum antioxidase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at the elongation stage of sorghum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甜高粱的主要性状,探索甜高粱的共性与特性。[方法]以农甜5号、佛甜2号、吉甜2号、京引8号为试材,对生长势、含糖量变化、植物学性状表现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来源的甜高粱品种在珠三角腹地均能种植,以农家品种表现较弱;糖含量积累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以茎中部含糖量高,其次是基部。[结论]甜高粱来源不同,优势表现的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19.
低温对高粱后代选系苗期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正常及低温胁迫条件下,对高粱后代选系3853-1与后代选系3801-2苗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环境下,后代选系3853-1的SOD与CAT的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大于后代选系3801-2,MDA含量低于后代选系3801-2;在低温胁迫下,后代选系3853-1与后代选系3801-2叶片中MDA含量增高,而CAT活性和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正常情况下的指标;在低温胁迫下后代选系3853-1叶片中SOD与CAT的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后代选系3801-2;与后代选系3801-2相比较,后代选系3853-1在低温胁迫下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