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路 《安徽农学通报》2014,(5):111-111,123
道路绿化由于具有美化环境、调节生态、保证交通安全等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从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施工应注意事项、后期防护措施等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促进道路科学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岩质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边坡防护必须从生态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采用工程和植被相结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采用生态防护技术,使生态防护既满足护坡固坡、防止冲刷的工程要求,又能因地制宜,与周围生态景观有机的结合。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就是这类生态防护技术中的一种典型代表。详细阐述了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的原理、材料、施工方法以及应用实例。可见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技术含量高、施工效率高,绿化石质边坡更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许昌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中把生态廊道建设做为重中之重来抓,采取了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强技术管理,加强法制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了生态廊道的完整性,充分发挥了生态廊道的生态防护、绿化美化功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道路边坡防护工程是道路建设必不可少的项目。传统的护坡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景观体验要求。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应将园林植物与道路边坡防护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边坡防护的类型、防护植物的选择、道路边坡的绿化技术3个方面探讨了园林植物在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建设,研究总结了长防、珠防、海防和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的建设成效。研究结果显示:沿海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成效显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防护功能有效增强、兴林富民成效显著、工程管理日益规范。提出要准确把握工程建设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新特征,以及三期工程建设新特点。各地要结合实际,精心组织,重点做好规划落实、工程管理、创新投资机制、科技支撑、法制建设和组织领导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马克菲尔新型生态防护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的一种新护岸技术,适用于受水流冲刷和风浪侵袭,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或沿河挡土墙、坡脚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过大的沿河路堤坡脚或护岸,能很好的将工程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可以成为保护河堤河床、治理滑坡兼顾植被绿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首选生态防护型式。通过在在国内生态水利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证明,马克菲尔新型生态防护技术的使用是完全符合生态水利建设理念,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如何做好绿化供水管线的防护工作来控制管线腐蚀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兰州新区南部生态绿化供水管线工程为例,分析大管径绿化供水管线的腐蚀问题,并提出通过对PCCP管施工阴极保护来进行防护,具体从阴极保护的设计、施工和检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对天津市新世纪的林业发展战略做了探讨。分三个问题说明:(1)天津林业的科学定位,即:以建设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全局发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森林多样性的需要为目的天津大城市周边现代生态林业;(2)天津林业的发展战略,就是“五县增资源、四区上档次,滨海三区有突破”。发展战略有:环城战略、农区战略、山区战略、滨海战略、通道战略。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20%;(3)天津林业的发展重点;环城生态风景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高标准平原绿化建设工程、津东南枣粮间作经济林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山区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工程和营建生态片林工程。  相似文献   

9.
生态防护工程对高速公路边坡土壤保持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郑州市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边坡发生土壤流失的规律及不同生态防护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度相同时(90%,70%,50%,30%,10%),不同生态防护工程(小拱架,方形网,无生态防护)下的边坡土壤流失量和流失速率各不相同。提出了土壤保持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3种类型边坡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土壤流失速率与降雨强度关系模型,得出3种边坡防护类型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土壤流失速率与降雨强度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当植被覆盖度为50%~55%时,小拱架、方形网生态防护工程土壤保持效率达到最大值,小拱架生态防护土壤保持效率平均为方形网的1.28倍。  相似文献   

10.
张兴梅  徐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5,(6):212-213,271
填方路堤生态边坡是生态公路建设的重要部分,列举了人工植草护坡、草皮铺装、框架梁填土护坡、空心砖绿化等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填方路堤生态边坡防护形式.从施工难易程度、工程造价、防护效益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各种形式生态边坡的优缺点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为填方路堤边坡合理选择生态防护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文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67-168,211
依据国家对生态土地整治的要求,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村庄整治工程五大工程的设计。同时,分析了生态土地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四大问题:生态整治项目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费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后期维护费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生态景观工程设计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相关费用调整无依据。最后,提出了土地整治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村土地整治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2.
庾晓红  刘佳  张欣晔  邵景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95-1596,1613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以典型的湿地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浓厚的人文生态景观为核心,采用生态设计的理念,初步规划设计了黑龙江茅兰河口湿地公园生态旅游项目,以期在保护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景观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恢复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介绍了景观方法,探讨了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景观方法途径,包括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关系重建、乡村景观特征提升、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景观综合管理以及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景观管护制度.结合海淀区土地整治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了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需要从田块尺度提升到景观尺度的必要性,需要从区域生态景观战略规划、景观尺度上空间格局规划、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应用3个层次上,提高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不同的土地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合作,推进综合景观管理.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绿化是一门新兴的园林分枝学科.1985~1986年在对全国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进行调查研究和绿化规划的基础上,为恢复和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维护生态平衡,提出在绿化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根据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现状:面上绿化控制和改造单一树种组成的人工群落,模拟自然群落,设计多种复层的人工经济植物群落;景区景点绿化,总结、推广、提高民族经济植物配植的传统方式;游览路线配植体现热带风光的风景林带。使风景名胜区绿化达到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稳定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民族性,景观上的热带性。  相似文献   

15.
京九铁路麻城段防护林景观格局与生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森林环境价值计量方法,对京九铁路麻城段防护林景观格局与生态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京九铁路麻城段通过防护林示范区建设,防护林景观中经济林和农林间作斑块面积扩大,灌木林面积减小,但防护林斑块布局不均,林种结构仍不合理,森林覆盖率还有待提高。经济林斑块每年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最高,达191.45元·m-2·a-1,其次是农林间作斑块(186.78元·m-2·a-1)。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每年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也在170元·m-2·a-1以上,灌木林斑块每年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最低。京九铁路麻城段防护林示范区所有防护林斑块的总生态价值达4.9亿元/a。由于阔叶经济林木良好的叶片功能和较高的叶面积指数,选择适宜的地段并采用水土保持措施,营造覆盖率较高的阔叶经济林及农林间作斑块,是提高铁路防护林生态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宁夏银川市几所高校园林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宁夏银川市几所高等学校校园绿化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校园绿化的现状、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调查发现几所高校绿地覆盖率相对偏低等情况,提出今后的绿化工作应该以提高植物净化环境、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为目标,加强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提高绿化率、注重绿化树种引种驯化工作,将高校校园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普及生物学、生态学知识相结合,使校园绿化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园林苗木栽植工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栽植工程是指按照园林植物设计施工图或一定的计划,根据植物生态特性和栽培技术条件完成植树栽植任务。苗木栽植中,既要圆满达到园林绿化设计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又要保证其成活率,在栽植施工时就必须遵循苗木的生长规律、生长条件,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矿区是人类剧烈开采活动干扰形成的典型的脆弱的生态系统,矿区覆盖面积大,景观生态破坏严重,对矿区进行复垦是国家、企业、矿区居民及生态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以矿区复垦的研究现状为基础,总结了中国现有的矿山开发污染技术治理技术,并提出了矿山园林景观生态重建的组织措施及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9.
吴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94-1595,1598
在城市生态景观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社会关注的背景下,强调城市生态景观着力将自然引入城市,使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认知自然。认为在对生态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同时,一方面要注重景观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也应融入诸多艺术的手法。分析了城市生态景观中的相关技艺和原则,解析了生态景观的创造和再现,介绍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媒介与形式。指出城市生态景观在综合运用各种生态理论的同时也运用了许多艺术语言,表达出城市生态景观的多重特质,使得城市生态景观更加富有生命力,从而打造一个更加适合人居的现代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定量的评价土地整治前后产生的生态景观效应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角度,构建了4层级14个评价指标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比分析法划分指标等级及分值。将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安徽省含山县某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整治前后的生态景观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土地整治项目对区域的生态景观效应贡献率为13.86%,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