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现场及室内冲刷试验的试验目的,详细介绍了其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区草种生长情况的评判,对试验区草种与固土结构的不同组合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抗冲刷能力的测试,对适宜边坡防护的草种进行了比选,对不同草种及固土结构抗冲刷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草种与固土结构在不同降雨强度及不同坡度条件下与边坡冲刷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铁路绿化带植被近地表层的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对线路边坡稳定性的防护作用,对郑州铁路局管辖范围内陇海线、京广线3种典型绿化带植被的凋落物、0~30 cm土壤的持水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植被凋落物与表层土壤具有良好的生态水文效应,植被近地表层的持水量可达到年平均降雨量的5.90%~12.20%、降雨最多月份降雨量的25.65%~53.01%,这在降雨较少的北方地区对绿化带植被发育与边坡稳定性是有利的;而沙质土壤较高的渗透速率,使降雨快速下渗,对保障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植物进行绿化设计与建设,可保障交通线路边坡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3.
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的抗侵蚀效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从泥沙与养分流失的角度,对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效应进行了研究,对侵蚀量与降雨强度、坡度、播种量及草的生长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抵抗降雨侵蚀的特征.结果表明:除降低雨滴动能外,坡面草本植被层具有明显的分流作用,降低了到达坡面的有效降雨量;泥沙与养分侵蚀量随坡度和播种量的增大而减少,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侵蚀量与试验因子间存在显著的函数关系,且抵抗降雨效应随草的生长发育程度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动态特征;在高雨强下,基质的泥沙与养分流失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岩石边坡喷播植草护坡工程具有较好的抵抗降雨能力.   相似文献   

4.
岩质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边坡防护必须从生态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采用工程和植被相结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采用生态防护技术,使生态防护既满足护坡固坡、防止冲刷的工程要求,又能因地制宜,与周围生态景观有机的结合。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就是这类生态防护技术中的一种典型代表。详细阐述了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的原理、材料、施工方法以及应用实例。可见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技术含量高、施工效率高,绿化石质边坡更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预处理秸秆对岩石边坡生态防护喷播客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在岩石边坡生态防护中的改土效应,该文利用模拟工程试验,研究了预处理秸秆用量与客土孔隙度、侵蚀产沙量、抗剪强度及收缩率之间的关系,并与原始秸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预处理秸秆,可提高岩石边坡生态防护喷播客土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同时减少降雨侵蚀、增强喷播客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客土的收缩率,从而增强喷播客土的稳定性,并且随预处理秸秆用量的增加,改良效果增强;而原始秸秆用量达到3 kg/m2后,会增加客土的降雨侵蚀量及收缩率,同时,客土的抗剪强度降低,不利于客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边坡植被护坡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宝汉高速(宝鸡至汉中)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采用了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并在生态防护的基础上,兼顾良好景观的形成。根据目前国内外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运用植物学、水土保持工程、风景园林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介绍了宝汉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护坡技术,探索了一条成本低、效果好、适合宝汉高速公路边坡实际情况的生物复合护坡十大理想模式,使生态防护既能满足护坡固坡、防止冲刷的工程要求,又能因地制宜。该技术与周围生态景观有机地相结合,促进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地利用对流域土壤侵蚀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水土流失是非点源污染主要的发生形式,而不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及其氮、磷的流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在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内选取典型小流域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侵蚀和氮、磷流失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的典型小流域降雨径流中悬浮泥沙、氮、磷的流失依次为:坡地果园>水稻田>半人工果林>天然次生林;典型小流域降雨径流流失的悬浮泥沙量、氮、磷流失量与植被覆盖度和降雨量成反比;而且氮的主要流失形态为溶解态,磷的流失形态主要为泥沙结合态。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得出了在不同坡度、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时,不同植被覆盖度的流失泥沙颗粒组成、黑土地表的径流量以及土壤含水量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9.
雨强和地下孔(裂)隙度对喀斯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和地下孔(裂)隙下,喀斯特区坡耕地表和地下土壤养分流失途径及流失规律,为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控制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喀斯特区坡度为15°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其地表形态和地下孔(裂)隙特征,设置不同雨强(30、50、70、90 mm·h-1)和地下孔(裂)隙度(1%、3%、5%)交叉试验共36场降雨,探索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和地下养分流失特征。【结果】(1)雨强对喀斯特区坡耕地产流产沙影响显著(P<0.05),地表、地下产流产沙量随雨强增大而增加,其产流产沙从地下过渡到地上的临界雨强可能在30—50 mm·h-1;随地下孔(裂)隙度增大,地下产流产沙量增加,地表呈相反的规律。(2)喀斯特坡耕地径流养分主要通过地表流失,小雨强下通过地下孔(裂)隙流失;径流中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流失量和流失模数均随雨强增大而上升,雨强对各径流养分流失浓度影响不明显。地表养分流失量和流失模数随地下孔(裂)隙度增加而下降,地下反之。地下孔(裂)隙度的增加使地下径流养分流失占比逐渐增加。(3)养分会通过附着于泥沙流失,其中以地表泥沙流失为主。地表、地下各泥沙养分平均流失浓度、流失量和流失模数均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加,其中TK流失平均浓度和流失量在不同雨强下显著高于TN和TP。同雨强下,地表泥沙各养分平均流失浓度、流失量和流失模数随孔(裂)隙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地下反之,但流失量从地表为主到地表与地下二者并重。(4)相关性分析表明,降雨强度与径流和泥沙流失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雨强对各养分径流的影响高于泥沙,地表径流受雨强影响最大。地下孔(裂)隙度对泥沙养分流失量的影响高于径流,而泥沙养分中地下泥沙养分流失量受其影响较大。【结论】喀斯特坡耕地养分主要通过地表流失,但地下孔(裂)隙对养分流失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坡耕地养分流失防治上,地表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度和添加枯落物等方式减缓坡耕地产流产沙量,地下通过植被根系固定土壤,防止养分通过孔(裂)隙向地下渗漏进而达到减少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10.
探讨沈阳草甸土区不同植被类型与降雨强度对自然堆土产沙量、径流量的影响,为研究区水土流失防治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因素、三水平、三重复平行试验,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对3种植被类型(农田、荒地、林地)自然堆土进行3种降雨强度(0.64,1.05,1.52mm·min-1)的降雨试验,并对自然堆土泥沙侵蚀量、径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类型相同时,降雨强度与产沙量、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产沙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639,0.644;与径流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76,0.682,0.628);在降雨强度相同时,不同植被类型堆土流失量差异明显,呈农田荒地林地,农田径流量最大,土壤侵蚀也最剧烈,相关分析表明产沙量与容重、黏粒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与容重相关系数分别为0.593,0.724,0.692;与黏粒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92,0.729,0.704),产沙量与孔隙度、入渗率具有呈显著负相关(与孔隙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0.715,-0.679;与入渗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582,-0.699,-0.658),说明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植被类型是流失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沈阳草甸土区自然堆土流失易受降雨强度与植被类型的影响,合理的规划利用土地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1.
以郑州市生态防护林为实例,在ViewGIS软件支持下,研制出了郑州市生态防护林地理信息系统(EPFGIS),实现了生态防护林空间数据与对应属性数据的连接,使其在查询、统计、制图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为城市生态防护林的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下,旅游逐渐的变成人民生活中一种主要的形式,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具有 好的生态环境才是旅游业更好发展的前提,森林的环境状况就是生态环境的主要体现。本篇文章针 对生态旅游和森林的保护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问题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域面积、水文环境、水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前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展绿化工程、加强蓄洪能力建设、调整湖区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等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绕组接线方式和运行特点,研究了该变压器电流的变化规律,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差动保护接线方式,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动模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信阳市目前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生态保护的对策 ,旨在为建设良好的信阳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蜂巢格网技术是近年来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兴边坡生态防护技术。首先论述了蜂巢格网技术(系统)的相关概念、部件功能、材质选择、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其次对施工工序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是我国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湖南省隆回县为例,论述了县域生态建设中所涉及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分析了隆回县在进行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隆回县生态建设实践证明,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很好的解决目前面临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当地石漠化的概括介绍,分析了石漠化治理过程对生态产生的作用,主要是加快农村生态新能源建设、退耕还林(草)有序开展、林地保护得以加强、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树种单一化严重,林分结构简单,防护林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的现状,开展沙质海岸造林新树种选择研究,筛选适合于沿海特殊生境生长的优良种植材料。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恶劣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厚荚相思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是木麻黄的2.0倍、1.6倍、6.6倍和6.0倍;马占相思上述生长指标分别比木麻黄大76.7%、53.3%、494.5%和451.3%;大叶相思生长量与木麻黄相接近。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防护功能强,林内相对风速分别下降71.6%、56.6%和74.4%,而且3个树种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以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构建防护林可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20.
李明  马慧  肖锐 《北京农业》2012,(12):203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相应的越来越严重,应引起人类对保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