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的三大寄生虫病为猪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和猪肉孢子虫病。这3种寄生虫是生猪宰后检验的必检疾病,因为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非常重要。做好猪的三大寄生虫病的宰后检验,并对病变猪肉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是兽医卫检工作者的一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江苏阜宁肉联厂近几年来加工生猪量为全省同行业之首。统计该厂近3年的宰后检验日报表,能较为准确地得出苏北盐阜地区猪三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苏北盐阜地区猪三大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见表1。表1 盐阜地区猪3大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年份年宰钎猪量猪旋毛虫病检出数发病…  相似文献   

2.
肉孢子虫病是我国法定检验的三大寄生虫病之一(囊虫、旋毛虫、肉孢子虫),是宰后检验必须检查的病种。但在目前的肉品卫生检验实践中,往往只重视囊虫病的检验,而对肉孢子虫病的检验则重视不够,有些地区甚至根本就不检。肉孢子虫病是由肉孢子虫寄生于肌肉间引起的,猪、牛、羊、马等多种动物及人均可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肉孢子虫属二宿主寄生虫,寄生于肌细胞内。其终宿主为猫、犬、狐、狼、人等,中间宿主为草食动物、杂食动物、禽类、啮齿类等。寄生在中间宿主横纹肌肉的虫体是一种包囊结构,称为“米氏囊”。猪肉及牛肉内…  相似文献   

3.
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人畜的危害都相当严重 ,而且在宰前难以检出 ,必须经过宰后检疫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 3种寄生虫形态和寄生部位比较相似 ,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现将猪宰后检疫中囊尾蚴、旋毛虫、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1 猪囊尾蚴1 .1 寄生部位 主要寄生于咬肌、膈肌、舌肌、臀肌、肩胛肌和腰肌。1 .2 肉眼观察 虫体较大 ,易看到 ,长径 6~1 0 mm,短径约 5mm,明显位于肌纤维间 ,外观椭圆形。包囊为单层、半透明 ,囊内充满液体 ,囊壁是一层薄膜 ,壁上有一个小米粒大小的乳白…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住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相当严重,而且在宰前难以检出,必须经过宰后检疫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三种寄生虫形态和寄生部位比较相似,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现将猪宰后检疫中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1囊尾蚴1.1寄生部位主要寄生于咬肌。隔肌、舌肌、臀肌、肩胛肌和腰肌。1.2肉眼观察虫体较大,易看到,长径6mm~10mm短径约5mm,明显位于肌纤维间,外观椭园形。包囊为单层,半透明,囊内充满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小米粒大的乳…  相似文献   

5.
猪旋毛虫病、囊尾蚴病和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相当严重,而且在宰前难以检出,必须在宰后检疫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3种寄生虫形态比较相似寄生部位比较相近,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现将猪宰后检疫中旋毛虫、囊尾蚴和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Trichinellaspp.)的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肠道和肌肉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以幼虫在肌肉内移行并形成包囊为特征。旋毛虫病不仅被列为我国三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首(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棘球蚴病),也是我国进出口肉类的首检和必检病种。  相似文献   

7.
动物宰前、宰后旋毛虫病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成虫(肠旋毛虫)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肠内,幼虫(肌旋毛虫)寄生在肌肉组织中且形成包囊,猪、狗等多种动物易感。目前因为屠宰生猪来源广泛,品种繁多,使得旋毛虫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狗肉中旋毛虫的检出率也高达20%~50%。本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时肌肉旋毛虫病可致人死亡,因此肉品检验将其列为重点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8.
<正>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十分严重。而且,宰前难以检出,必须宰后检验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3种寄生虫形态和寄生部位比较相似,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1猪囊尾蚴  相似文献   

9.
<正>1旋毛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1.1病原引起人兽旋毛虫病的病原是旋毛虫,雄虫长1.4~1.6mm,雌虫长3~4mm,是胎生动物,新生幼虫长0.08~0.12mm。人或猪感染旋毛虫后,幼虫经2d发育为性成熟的雄虫和雌虫,寄生在小肠黏膜内,雄虫与雌虫交配,经5~6d即可在肠黏膜深处产生大量幼虫,幼虫经肠淋巴和血液移行到全身横纹肌内,经3~9周幼虫在肌束与肌纤维间形成(0.5×0.2mm大小)梭形包囊,幼虫卷曲在  相似文献   

10.
猪肉检验中常遇到的寄生虫主要有猪囊虫、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因其均寄生于肌肉中,以包囊形式存在,对于从事这方面检验的初学人员常容易混淆,因此,其鉴别特点的掌握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根据经验积累总结出一些鉴别特征,供同行参考。1旋毛虫1.1肉眼观察主要寄生于膈肌、咬肌。虫体较小,雄虫(1.4~1.6)m m×(0.04~0.05)m m,雌虫(3~4)m m×0.06m m,很难辨识,在肌纤维表面看到稍有凸出的卵圆形、灰白色、针头大小或灰白色、浅白色的小白点即为可疑。1.2压片镜检(50倍)可看到旋毛虫包囊是卵圆形或橄榄形,壁为双层,外层薄,具有大量结…  相似文献   

11.
<正>猪旋毛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由毛行科旋毛虫的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寄生在横纹肌所引起。旋毛虫可以感染猪、犬、猫、鼠类等多种哺乳动物,为宿主寄生虫。含有肌肉旋毛虫的肉屑或者鼠类被猪吞食可引起感染。人使用了未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而引起感染发病。笔者在诊疗过程中收治一例猪旋毛虫,报告如下:1发病基本情况和感染特点我区乐甲乡乐甲村李某饲养散养猪2头,发现初期病猪体温升高,畜主给以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1头,来  相似文献   

12.
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人、猪、犬、猫、鼠类、狐狸、狼、野猪等均能感染,鸟类可以试验感染。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患病致死,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可以感染猪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轻者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重者形成僵猪,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几年来生猪屠宰场宰前检疫与宰后检疫调查得知,宰前检疫偶见患慢性螨病,宰后检疫过程主要以蛔虫幼虫病最为常见,下面笔者就此次调查来谈一谈如何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1通过对屠宰的生猪来源分析得知,来自规模化养猪场的生猪发病少,生猪发生寄生虫病主要是来自散养农户的生  相似文献   

14.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世界流行性寄生虫病。旋毛虫是旋毛形线虫的简称,在分类上属于线形动物门的毛形(线虫)属。雌雄异体,成虫细小,呈毛发状,无色,表皮光滑,具有假分节,前部较细。雄虫长约1.1.smm,宽约0.03-0.05mm,雌虫长约1.3-3.7nun,宽约0.05-0.06mm。新生幼虫为圆柱状或棒状,两端钝圆,长约78-124卜m,前端宽约7卜m,后端宽约3卜m。由于虫体较大,一般检查用低倍镜检。旋毛虫能在自然界长期存在,成为一种永久性寄生虫,首先是由于这种寄生虫的宿主特异性极差,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均可感染,据报道1…  相似文献   

15.
正猪的旋毛虫病是指旋毛虫的成虫寄生在肠道其幼虫寄生在横纹肌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1临床症状猪感染旋毛虫病后3~7d会出现体温升高,呕吐,腹泻,患病的猪比较消瘦,逐渐出现肌肉僵直,呼吸不畅。部分患病猪还会出现面部肿胀,进食困难等情况。2病理变化剖检旋毛虫病猪可发现,肌肉旋毛虫的主要寄生部位在膈肌、喉肌、胸肌以及肋间肌等处。未钙化的包囊用肉眼不容易看到,而已经钙化了的包囊用肉眼可以见到,钙化包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生猪屠宰检疫中都已开展旋毛虫的检验,但在基层自宰自食、小而不规范的屠宰场(包括定点屠场)对猪旋毛虫的检验认识不足,重视猪囊虫病的检验而忽视猪旋毛虫的检验,一方面是猪旋毛虫病变小,眼观不易发现(较猪囊虫病),社会关注度远不及猪囊虫病;另一方面旋毛虫检验需要较多的人员、专门的检验器械、检验室等较多投入.因此,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基层屠宰检疫人员对猪旋毛虫的认识,规范肉品卫生检疫检验操作.  相似文献   

17.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寄生于哺乳动物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可感染本病,尤其以肉食兽为重。在家畜中,猪患病率最高。人也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1病原体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小肠内,虫体细小。幼虫寄生于横纹肌肉形成包囊,包囊呈梭形。主要侵害肋间肌,隔肌,舌肌,喉部肌肉和咀嚼肌等。2症状猪对旋毛病有较大的耐受性,一般自然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和腹痛。这是初期肠型旋毛虫病的表现。两周后当进入肌型旋毛虫病阶段时,可出现肌肉疼痛、运动障碍、咀嚼和吞咽困难等症…  相似文献   

18.
1 家禽常见的寄生虫及流行特点禽类常见寄生虫按寄生部位可分为寄生于消化道内的球虫类、吸虫类、绦虫类、蛔虫等。寄生于呼吸道的吸虫类、线虫类等,寄生于循环系统的原虫、锥虫等,寄生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虱、螨等。按照寄生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原虫类寄生虫,蠕虫类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1.1家禽原虫类寄生虫病原虫病是由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包括球虫病,住肉孢子虫病,住白细胞虫病,疟原虫病,组织滴虫病,毛滴虫病,隐孢子虫病和锥虫病等寄生性原虫。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种类:  相似文献   

19.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虫(Trichinella spjralis)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猪为旋毛虫的最常见性宿主,其成虫寄生于肠壁粘膜上,称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内,称肌旋毛虫。肌旋毛虫对猪危害十分严重,猪感染后主要以骨胳肌内形成包囊结构为主要特征。病猪主要表现生长  相似文献   

20.
猪巨吻棘头虫病是猪常见寄生虫病 ,呈地方性流行 ,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流行严重的地区 ,猪的感染率可达 60 %~ 80 %。巨吻棘头虫是猪的一种大型寄生虫 (雌虫长 30 0~ 680mm ,雄虫长 70~1 5 0mm) ,感染强度大时 ,常给猪带来严重的危害。重症者引起死亡 ,轻症者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 ,是养猪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我们应用对驱线虫和绦虫有良好效果的左咪唑、丙硫苯咪唑和吡喹酮进行了驱除猪巨吻棘头虫的试验。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药物1 .1 .1 左咪唑 粉剂 ,陕西省汉中制药厂生产 ,用量为 2 0mg/kg体重 ,拌入料中 ,一次内服。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