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楂果实色素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楂果实营养丰富,色泽鲜艳,既可生食,又可加工、入药,但主要用于加工。而山楂加工制品如山楂汁、山楂酒等的色泽和商品性的优劣又与其果实色素含量的多少有关。山楂的果皮、果肉中含有一定量的花青素,不同品种花青素含量不等。目前山楂品种根据果肉色泽,一般分为红肉、粉肉、绿肉三个品系。因此山楂色素的含量在山楂品种划分、良种鉴定  相似文献   

2.
辛力  鲁墨森 《落叶果树》1992,24(1):12-13
脱水山楂片,折合成鲜果,总酸含量升高了23.9%,总糖含量升高了7.2%,L-抗坏血酸损失55.6%。利用脱水山楂片制取山楂汁,总糖提取率76.3%, L─抗坏血酸保存率11.3%。工艺简单易行,利于实现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3.
山楂果实成熟度对加工山楂冻的影响杜萍李国萍张毅卢志叶(新疆奎屯农科所·833200)(新疆兵团农七师教育中心)山楂是西北地区分布广、数量多的野生果树资源,也有少量栽培品种。这些山楂,抗寒、适应性强,果实营养丰富,但因果小而酸,不宜鲜食,而却能制成上等...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山楂酒透明度低、易浑浊沉淀的质量问题,连续三年对山楂酒进行了下胶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对山楂酒采取0.015—0.02%的明胶下胶量效果最佳,酒液清亮透明,稳定性好,透光率高达90%以上。下胶时添加单宁对山楂酒的澄清无效果。此外,下胶澄清后酒液色泽略有减褪,这与花青素沉淀有关。国内市售的山楂酒经常出现透明度低、浑浊沉淀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山楂酒的销售和生产。中小型果酒厂对山楂酒的澄清多采用自然澄清法和单宁—明胶法,前者需时太长而效果差,后者常因用量不一而影响澄清效果。为解决山楂酒透明度低、易浑浊沉淀的质量问题,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了山楂酒下胶澄清技术的试验研究,从小试、中试到生产上推广应用,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5.
山楂是山区的主要经济树之一,而落花落果则是影响山楂产量的一大制约因素。经试验,在  相似文献   

6.
<正> 我区山楂栽培历史较长,面积不少。但由于管理粗放,造成树势弱,产量低,病虫为害严重。随着山楂生产的发展,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据沈阳农学院山楂课题组在辽宁产区普查,发现为害山楂树的虫害有98种之多。据全国各山楂产区反映,为害山楂严重的虫害主要是食心虫类,我省、我区亦然。而病害则各有不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广告     
发展山楂前景广阔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年需山楂量约16亿斤,而目前全国年产量仅1亿多斤。由于供求矛盾突出,山楂的价格逐渐上涨,现在栽培山楂的售价已达1元以上。因此,除加强对现有山楂树的管理,提高产量,增进品质外,仍应因地制宜地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8.
山楂酒,是以山楂汁为原料,勾总而成的新型酒种。其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山楂果胶含量高达5.4%之多,构成了山楂酒的不稳定因素。生产工艺不当,果胶处理不彻底引起酒体混浊、沉淀,严重的影响了山楂酒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近年围绕解决沉淀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科研工作。低温冷冻结合下胶、澄清山楂酒的工艺已获成功,并用于我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地域辽阔,山楂的适宜栽培范围很广,北起东三省、南至云南等20多个省(市)大都有山楂栽培。山东中部、东部和苏北,以泰沂山区为中心,山楂生长发育良好,品种资源丰富,有较多的优良品种和高产优质典型,为我国山楂产量最集中产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山楂品种的多样化也势在必行。山东省新泰市的‘甜红’山楂(又名甜红子),不仅在当地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因生产特殊而娇贵,成  相似文献   

10.
山楂丰收素     
由沈阳农业大学(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研制的山楂丰收素,是由植物激素加山楂果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配制而成的。在山楂盛花期喷洒山楂丰收素,可使花序座果率提高31%,花朵座果率提高128%,单株产量提高98%,果实成熟期提早10余天。同时,山楂百果重、果肉率也有提高。经喷施山楂丰收素的树,所结果实呼吸强度降低,烂果率轻,这对延长储藏期,保证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山楂花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山楂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全市发展山楂约600hm2,50万株,产量达几千吨,一跃成为国家山楂生产基地县.90年代以后由于山楂的深加工没有跟上,销路不畅,山楂销售价格下滑,严重影响果农生产积极性,大面积的山楂园被毁掉.截至目前,仅余下20 hm2,15 000株,树龄10~50 年不等,产量150t.近些年山楂花腐病在凤城地区发生严重,几乎覆盖凤城县全境,个别果园近于绝产.为此,我们对山楂花腐进行了综合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在凤北的刘家河、弟兄山、四门子等乡镇,以往花腐病造成减产60%~90%,而现在连年丰产优质.凤南的山楂园也收到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 北京是全国山楂主要产区之一,年产量700万斤左右.由于该地区山楂产区比较集中,生产用品种的成熟期又较相近,而山楂采收之际正值三秋大忙,山楂果实小,采收又费工,劳力矛盾更为突出.以往,群众采用棍棒敲打的办法来加速山楂采收进度,但枝叶损伤严重,果实品质下降.当前国外小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真空技术对控制山楂酱Vc损失的效应。结果表明,山楂酱在真空浓缩过程中,真空度对其Vc含量具有显著地影响,随着真空度提高,山楂酱Vc保存率显著提高,93.33KPa真空度浓缩可使山楂酱Vc保存率高达100%。山楂酱采用铝箔复合袋真空包装,在常温下保藏一年,酱体Vc保存率高达80.23%,并且仍保持原有的感官质量。因此,铝箔复合袋可以取代四旋瓶而作为山楂酱的新型包装容器  相似文献   

14.
以普通山楂和无籽山楂为试材,分别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半薄切片技术对子房和花药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制片观察,利用体视显微镜对无籽山楂和普通山楂的子房、花药及果实拍照观察探索无籽山楂繁殖器官的特点,主要对无籽山楂和普通山楂的子房、花药及果实等结构的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无籽山楂果实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无籽山楂的花瓣、花药、子房及果实均比普通山楂小。普通山楂含有较多有活力的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降解正常;而无籽山楂的单核小孢子大多数空泡化,绒毡层降解异常。无籽山楂大部分胚珠在发育过程中败育,仅有珠被发育为种皮。  相似文献   

15.
山楂为我国特有果树。近四、五年来,因其适应性强、结果早、产量高、果实食用及加工用途广而获得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提出了促使山楂丰产的若干技术问题。本文就山楂壮树、土肥水管理及其与丰产的关系进行了一些分析探讨,供生产和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楂果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均高,其制品丰富多采,倍受人们的喜爱。我省是全国山楂主产区之一.栽培山楂和野山楂均年产750多万公斤,产量占全国的11%左右,居全国第四位。栽培山楂集中在辉县、林县,野山楂主要分布在豫西和豫南山区。随着山楂栽培业的大力发展,我省的山楂加工业必将迅速发展。目前,我省的山楂加工厂多属山楂产区的乡镇企业和供销系统,辉县、林县各有大小山楂加工厂91家、148家,仅林县原康乡就有84个加工厂。年加工山楂150万公斤,销销额800万元。山楂  相似文献   

17.
一、山楂红蜘蛛的为害和分布在苹果树上为害严重而又发生普遍的红蜘蛛类,有山楂红蜘蛛(Tetranychus vienensis Zacher)、苜蓿红蜘蛛(Bryobia praetiosa koch)和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 Koch)三种。近几年来尤以山楂红蜘蛛发生更为遍,为害也较严重。苹果树被害之后,往往早期落叶,树势生长发育不良;因而影响花芽分化,致使第二年严重减产;并且被害植株由于树势衰弱,冬期还容易遭受冻害。所以山楂红蜘蛛  相似文献   

18.
<正> 山楂白粉病是山楂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辽宁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目前生产上多以石硫合剂防治,使用很不方便,常因使用不当而引起药害或效果甚差。因此,应尽快筛选出高效、经济、安全的新农药防治山楂白粉病。1987年,我们在朝阳市龙  相似文献   

19.
<正> 山楂叶片面积增大,以及随之而形成的叶幕,即全树总叶面积的年周期生长发育,受外界和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调查研究其变化规律,可为山楂生产技术管理提供依据,以充分利用叶片功能,达到壮树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山楂在莱西县已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全县现有山楂园八万亩,其中三十至百年以上的大树九千余株约合千亩。由于长期忽视对山楂的栽培利用,管理粗放,树体衰弱,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探索山楂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我们于1980年开始进行小面积试验和大面积开发示范,经过二年来的试验,山楂大树树势恢复很快,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84年经验收,实验区面积528.5亩,平均亩产2093公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山楂大树主要分布在治河两岸的河滩地带,土壤为砂土或细砂壤土,漏水漏肥,养分含量低,据测定:有机质含量0.36%,速效氮37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