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燃气轮机驱动压气站的设备维护费用较高,现行的基于时间的维护策略存在一些缺陷,可以借助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思想,降低维护成本。结合相关理论及燃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的实际运行维护情况,提出依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理论及相关分析方法,优化现有维护大纲,使该理论为实际设备的管理活动服务。以压气站燃气轮机进气滤芯为例,进行故障危害性分析、故障后果分析、故障模型分类、性能参数预测,优化维护大纲,包括将多项原有维护项目的时间推后;将多项原有的定时维护内容删除,改为事后或视情维护;新增对现有测点数据的分析,最终实现在保证设备可靠性的基础上,简化维护、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旋风分离器的可靠运行对输气管道平稳供气意义重大,目前尚未有研究提出评价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方法。在高压系统中,结构可靠性与运行可靠性存在联系,但是现有研究对这种联系的认识尚不充分。采用结构可靠性分析和可维修系统的马尔科夫过程,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评价旋风分离器运行可靠性的方法。根据实际结构与运行参数,评价了西气东输管道中某型号旋风分离器的运行可靠性,其评价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其他类似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晓燕  张来斌  梁伟  冯桓榰 《油气储运》2016,(10):1042-1049
针对新型国产化设备历史数据匮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类型设备历史数据的FMEA/FEM的综合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确定同类型压缩机的易故障部位,并以此结果为依据,运用有限元法(FEM)定量计算其可靠度。对于可靠度不满足工程需求的部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国产化压缩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服役是导致设备故障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材料属性、优化部件尺寸等方案可以使部件的可靠度达到99%以上,从而为国产化压缩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型国产化设备历史数据匮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类型设备历史数据的FMEA/FEM的综合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确定同类型压缩机的易故障部位,并以此结果为依据,运用有限元法(FEM)定量计算其可靠度。对于可靠度不满足工程需求的部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国产化压缩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服役是导致设备故障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材料属性、优化部件尺寸等方案可以使部件的可靠度达到99%以上,从而为国产化压缩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设备维护管理方式中出现的信息分散、流程分离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以CIM哲理为指导设计了设备集成维护与管理系统。提出了设备集成维护与管理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研究了该系统运行的工作流程,分析了系统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与优化和资源集成与优化等技术特性,并对实现该系统所需的建模、结构数据库与知识库构建、基于Web方式的数据库访问及CSCW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该系统以分步实施的方式在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储气库是天然气用气调峰、平衡管网、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手段,对储气库注采气过程可靠性展开定量评价,有利于储气库运行管理、供气能力评估。以储气库实际运行过程中各单元的运行工况、运行时间为前提条件,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表征单元几何尺寸、运行工艺参数的波动情况,对影响储气库注采气量关键单元的可靠性进行建模。为了规避蒙特卡罗抽样次数不足带来的影响,同时缩短单元可靠性模型运算时间,在储气库单元计算模型中引入BP神经网络算法。以储气库工艺参数、运行时间为输入变量,以蒙特卡罗法计算单元的可靠度为输出值,应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单元可靠度模型。结合某储气库的工况条件、单元设备基础参数,对其中关键设备单元的运行可靠性进行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2015年4月开始,针对福泉市烟叶烘烤设备运行管护工作进行研究,深入调研分析历年来烟叶烘烤设备运行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维修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专业化维修+设备更换相结合的设备运行管理维护模式开展工作的思路,经过受益烟农的烘烤管理实践证明,该运行管护方案保证了设备运行管护,有效促进烟叶烘烤技术的进一步落实;为提高烟区烟叶的烘烤质量奠定了设备运行保障基础;杜绝了因设备损坏维修不及时导致的扯皮上访事件发生;为烘烤设备在烤季外的管护提供了保障,促进烟农增收,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李保国 《油气储运》1996,15(2):41-44
东黄复线SCADA系统是为实现密封输油管道自动化而引进的工业控制系统,以探讨和评价这一系统的可用性为基本目的,从SCADA系统几年来的运行状态入手,利用对比、统计和计算的方法对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进行探讨和分析。系统的的功能和可靠性是评价计算机控制系统两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功能表明了系统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作用能力;可靠性表明了系统功能的实施程度,分析表明东黄复线SCADA系统按设计实现了全线工艺、设备运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油气管道场站区域化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升运行人员处理进口设备故障的能力水平,针对生产运行过程中10726-S型Shafer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发生的两起同类型典型喷油故障,对该型号执行机构的主要部件功能、正常状态下气路工作原理、执行场站ESD系统关阀命令时的气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深入查找设备喷油故障原因。结合现场设备运行状况及日常维护保养情况,提出具体的故障处理方法和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研究成果可为今后Shafer气液联动执行机构出现各类故障的原因判断及维修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升场站运维人员的故障处理能力。(图3,参20)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福清核电机组压缩空气系统的功能和组成进行介绍,并阐述其运行方式。结合福清核电1#、2#机组调试、运行期间压缩空气系统出现的异常事件,指出该系统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技术改进建议。同时对压空机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给出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建议。压缩空气系统是核电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持系统,文章提出的改进建议对于其他同类型核电机组提高压缩空气系统的可靠性、促进核电机组持续安全稳定运行也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J-50集材拖拉机是林区采伐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集材生产的工作效率。由于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使大多数故障还需利用经验加以判断。但是随着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各种故障诊断方法如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等的广泛应用,使设备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在建立液压系统主要故障模式的故障树时,应遵循的原则、步骤和要求;并建立了J-50集材拖拉机两种主要故障模式的故障树,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然气管道行业正朝着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整个管网系统运行期的输气保障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对其完成输送任务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大型天然气管网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与管理,对管网系统可靠性指标、系统可靠度计算、单元可靠度计算、可靠性数据及可靠性管理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包括可靠性类、维修性类以及健壮性类的3层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管道工艺仿真的物理管网系统可靠度分布式阶梯计算模型,能够实现管网/管道/站场系统可靠度的简化、快速计算。将该计算模型在某压气站进行案例试算,按照站场系统→典型结构→基本回路→设备单元的顺序,将管网拓扑结构由上至下拆分为不同层级的可靠性框图,再利用单体设备可靠度由下至上依次计算各层级可靠度,获得该压气站在不同压缩机启停方案下的可靠度。该研究成果为今后持续开展大型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及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徐铁军 《油气储运》2012,31(6):473-476,479,487
油气管道站场设备运行寿命长,运行维护费用比购置费用高,现行采购方式难以全面考虑站场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的设备采购方式,考虑了设备从采购、安装、运行、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在站场设备采购中采用LCC分析,可有效减少设备LCC,降低管道建设和运行成本。介绍了全寿命周期设备管理的概念及基于LCC分析的设备采购流程,提出各环节的注意事项。以燃驱压缩机组为例,对站场设备的LCC组成进行分析,说明了影响LCC估算的关键因素。为科学进行基于LCC分析的设备采购,应推行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立设备运行管理信息系统,选择合理运行维护机制,逐步完善设备LCC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管道公司电气设备管理和预防性试验工作的现状,建立了基于状态评价的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通过对预防性试验数据和设备运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设备的状态评价系统,根据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建议和状态检修决策结果,探索将设备周期性检修转变为状态检修,实施电气设备完整性管理。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数据库网络功能实现电力设备及其预防性试验数据共享,自动换算,统一报告格式,保存和统计分析历史数据,评价设备状态,实现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为职能部门判断设备状况和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功能,促进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管理的整体水平。介绍了设备完整性管理系统在节省设备维修资金、延长设备寿命、提高人身安全性和实现试验检修无纸化4个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艾慕阳 《油气储运》2013,(12):1265-1270
初步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大型复杂油气管网开展系统可靠性管理的目的、意义、对象和方法,提出了一套针对管网前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阶段实施系统可靠性管理的可行方法论。首先,通过弓I入压力、流量、温度3个变量来表述管网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作条件”和“功能状态”,提出了可拓展极限状态下的系统可靠性函数计算方法;其次,针对管网油气输送安全和保障市场平稳供应两方面,构建了可靠性函数分布式阶梯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系统可靠性统一定量分析和评价。(参9)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根据现场运行资料确定单位无故障工作时间分布和维修时间分布,并对单元可靠性特征量进行估计的方法。给出了天然气管网系统组成单元事故及维修时间分布模型和单元运行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分布统计和参数估值步骤。结合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先导开发试验区两口气井近两年的运行记录,对其运行数据进行了统计,给出了其气井事故分布、维修时间分布及其估值。  相似文献   

17.
张杰 《油气储运》2014,(2):139-143
为了更准确地开展油气管道风险评价,在论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一聚类分析法的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我国某输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按照建立的风险评价流程,通过数值标准化和统计分析,降低了管道风险指标间的相关性和赋权主观性,提取了管道风险指标的3个主成分因子,然后结合指标间的相关性,最终给出了不同管段的风险分类和排序。基于主成分一聚类分析法的管道风险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油气管道风险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于指导油气管道运营维护具有实际意义。(图2,表6,参6)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介绍了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传感器工作参数,基于四川省省级气象保障部门2020年度探测器维修报告数据,统计分析了四川省自动土壤水分探测器的故障类型与检测维修频次,结合故障特征,提出了土壤水分观测站场地环境巡查的建议以及探测器正确的安装、更换方法,总结了监测数据异常时,应逐项排查设备外观、供电系统、采集系统、探测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时采取合理的维护与维修措施,保障设备正常的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格拉管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概况,对目前格拉管道工艺系统、防腐系统以及设备系统等方面暴露的问题作了分析,拟定了管道技术改造规划,使改造后的管道实现间控和中心控制室集中控制,达到泵站运行站控化,输油指挥自动化,输油管理科学化的目标,使管道的整体技术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