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料博览》2004,(5):49-49
当前市场上瘦肉型猪最受欢迎,其中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备受青睐。长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具有代表性的是丹麦长白猪,现主要饲养在浙江省杭州市种猪试验场、余杭县和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长白猪全身白色,体躯呈流线型,耳向前平伸,背腰比其它猪都长,乳头7~8对。在我国较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母猪体重分别为85 kg和83 kg,成年公猪体重为246.2 kg,成年母猪为218.7 kg。长白猪引入我国后,一般公猪体重达130 kg左右、母猪体重达120 kg以上开始配种。产仔数初产平均为10.5头,经产11.2头左右。长白猪具有生长快,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皖南花猪、东北民猪、长白猪、长白X民猪和长白X皖南花猪商品肥育猪鲜肉蛋白质品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皖南花猪蛋白质构成与民猪有较大的差异;杂交使中国地方猪种蛋白质品质下降,尤其皖南花猪和长白猪杂交后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杂种猪蛋白质品质更趋向于长白猪而不是地方猪种。  相似文献   

3.
渝太Ⅰ系猪是由太湖猪、长白猪、汉普夏猪在复合杂交的基础上经过五世代选育育成的专门化母本品系(其中太湖猪血缘50%、长白猪血缘37.5%、汉普夏血缘12.5%)。2003年通过重庆市畜禽品种委员会审定。同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1.喂养杂交一代猪用法国大白猪、丹麦长白猪、美国杜洛克等种公猪配本地的土种母猪所生的杂交一代猪,产崽多,生长快,耐粗饲,易饲养,节省饲料,抗病力强。用长白公猪配北京黑母猪所生的一代杂交猪,每窝产仔数可提高22%,仔猪成活率提高20%,日增重提高18%,节省饲料15%,发病率降低60%-80%。  相似文献   

5.
孔凡真 《吉林农业》2001,(11):24-25
1.选择早熟品种 优良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增重快,省饲料,屠宰率高。如长白猪饲养效果就比较好,当然各地还需根据饲料情况,合理选择猪的品种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2.选择杂种一代猪 杂种一代猪具有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肥育时增重快、肥育期短的特点,并能提高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优良地方猪种——太湖猪为母本,用新美系杜洛克、德系抗应激皮特兰、加系双肌臀大白猪和新丹系长白猪等西方瘦肉型猪种作为父本进行土四元配套杂交组合试验,并与杜长大洋三元杂交组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生长性能外,太湖猪土四元杂交组合在繁殖性能和肉质特性方面有突出表现;尤其是长大杜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达到14.51和13.86头,肌肉失水率6.58%,均优于杜长大(P〈0.01或P〈0.05),且肌肉脂肪含量适中(3.32%),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吉林省长白猪后备种猪各生长阶段的增重情况,以顺利进行适合于吉林省气候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的长白猪选育,选择长白仔猪(丹麦系×丹麦系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长白猪的生长发育较快,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白猪Ⅱ系、Ⅴ系、Ⅵ系为母体,以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施格猪为父本,开展了白猪Ⅴ、Ⅵ系配套杂交利用研究。通过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大Ⅴ、大Ⅵ两配套组合优于其它组合,两配套母系75日龄至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2.5g、709g,与湖北白猪Ⅴ、Ⅵ系相比分别提高14.84%(P〈0.01)、15.45%(P〈0.01),与施Ⅴ、施Ⅵ、长Ⅱ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达90kg  相似文献   

9.
在选用华贸I号、华贸Ⅱ号、华贸Ⅲ号(为皮特兰的杂交公猪)作父本,湖北白猪Ⅲ系、Ⅳ系和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系作母本,进行二因交叉分组设计,并对9个杂交组合条项肥育性状(日增重,达40kg体重日龄,饲料利用率)进行系统测定,对各项性能进行交叉二因方差分析,其结果表明:父本华贸Ⅲ号(试期增重714.44g、达40kg日龄为93.26d、饲料利用率2.21),母本湖北白猪Ⅳ系(分别为699.65g、70.  相似文献   

10.
美系原种猪生长性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跟踪测定了美系杜洛克、长白猪、大约克原种猪各200头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长数据,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洛克猪的初生重均值较大,较长白猪高0.185kg(P〈0.01),较大约克猪高0.251kg(P〈0.01)。长白猪断奶重均值较大,高于杜洛克猪0.441kg(P〈0.05),高于大约克猪0.612kg(P〈0.01),杜洛克猪和大约克猪的断奶重均值差异不显著。杜洛克猪的达100kg校正日龄均值高于长白猪4.991d(P〈0.01),但和大约克猪差异不显著。大约克猪达100kg校正背膘均值高于长白猪1.234mm(P〈0.01),高于杜洛克猪1.410mm(P〈0.01)。长白猪这100kg校正眼肌面积均值偏低,较大约克猪小4.078cm0(P〈0.01),较杜洛克猪小3.094cm^2(P〈0.01)。该结果对于美系原种猪的选育和饲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4,(16):37-37
长白猪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我国目前以丹系和加系长白猪为主。长白猪品种特征明显,毛色纯白、耳长且向前倾,体躯长,后躯肌肉特别发达。该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和瘦肉率高等优点,且母猪繁殖性良好,经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11.5只,饲料转化率26:1,日增重800克以上,胴体瘦肉率64%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品种猪体内脂肪代谢的差异,本文选用云南本土的脂肪型猪种乌金猪与外源性的瘦肉型猪种长白猪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研究了9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mRNA在二者之间肝脏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乌金猪肝脏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固醇元件结合蛋白(SREBP)、苹果酸酶(ME)和载脂蛋白B(ApoB)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X)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长白猪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乌金猪肝脏脂肪合成和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长白猪,而脂肪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长白猪,乌金猪肝脏的脂肪合成能力较长白猪强。  相似文献   

13.
用微卫星探针的DNA指纹技术分析9个家猪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微卫星探针(GT)10得到了9个家猪品种的DNA指纹图。1-9品种依次为: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群体、13/17罗伯逊易位杂合子猪群体、13/17罗伯逊易位杂合子猪互交所得到的正常核型猪群体(杂交0号)、丹系长白猪群体、加系双肌臀杜洛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长白猪群体、丹系长白猪与13/17易位杂合子猪产生的杂交后备猪群体(杂交1号)、杜洛克猪与13/17易位杂合子猪产生的杂交后备猪群体(杂交2号)。根据指纹带型计算了每个群体的相似系数(F)、平均等位基因频率(Q)、最低平均杂合率(H)和遗传距离指数(D)。9个品种的相似系数介于0.582-0.911,根据各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作出矩阵图,并据此绘制出品种间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  相似文献   

14.
猪氟烷标记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品种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集了丹系长白猪55头、雅南猪51头和新荣昌猪50头,共156头猪的血样。测定了红细胞磷酸己糖异构酶(PHI)、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和血浆后白蛋白-2(PO-2)三个氟烷标记基因位点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析了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性。结果表明:6PGD有AA、AB、BB三种表现型;PO2有FF、FS、SS三种表现型;PHI有AA、AB、BB三种表现型,但在雅南猪中仅有AA一种表现型。在基因频率差异上,丹系长白猪与雅南猪在PHI、6PGD、PO2三位点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丹系长白猪与新荣昌猪在PHI、6PGD、PO2三位点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雅南猪与新荣昌猪在PHI、6PGD两位点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PO2位点上只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三个品种内的公猪与母猪间在PHI、6PGD、PO2三位点上的基因频率差异都不显著(P>0.05)。丹系长白猪与新荣昌猪在PHI与6PGD、PHI与PO2、6PGD与PO2以及雅南猪在PO2与6PGD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系数(D)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法对美系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及24系种猪进行选育,经过10a6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希性能指标均达育种目标。所选种猪具有高繁殖率、高生长率、高质、高效的特点;母系种猪(长白、大白)有发情明显、温驯、受胎率高、产活仔数多,长白猪平均窝产活仔10.37头,大白猪平均窝产活仔10.86头。21天龄窝质量,长白猪为54.23kg,大白猪为58.81kg。父系公猪生长速度快,测定  相似文献   

16.
猪LPL基因多态性及其部分DNA片段的测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脂蛋白脂肪酶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的关键酶之一。本利用PCR-SSCP法,对猪的LPL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发现其5端区域存在DNA多态性。脂肪型猪种梅山猪和通城猪表现出3种等位基因型(AA、AB、BB),其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76、0.24和0.77、0.23;而瘦肉型猪种长白猪和大白猪表现出另外不同的3种等侠基因型(CC、CD、DD),其等位基因C和D的频率分别为0.76、0.24和7  相似文献   

17.
4个品种猪血清中sLAIR-1表达量的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证实利用广西巴马小型猪建立异种器官移植供体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广西巴马小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及杜洛克猪血清中可溶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sLAIR-1)含量,筛选出血清中sLAIR-1表达量最低的猪品种,为异种移植提供一定参考指标。【结果】所检测的4个不同品种猪血清中sLAIR-1的表达量分别为:广西巴马小型猪(2.39+0.20μmol/L)〈大约克猪(3.51±0.28μmol/L)〈长白猪(3.59±0.28μmol/L】〈杜洛克猪(3.62_±0.31μmol/L),且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清中sLAIR-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3个品种(P〈0.01)。【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在异种移植中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可能会成为异种移植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选取FSHβ基因为影响猪繁殖性状候选基因,对8个猪种906头猪进行FSHβ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其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妊娠期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FSHβ基因在嘉兴黑猪、巴马香猪、金华猪和八眉猪中几乎只有A等位基因,在美系杜洛克和嵊县花猪中以B等位基因为主,只有在大约克、长白、台系杜洛克中A,B等位基因均衡分布。遗传效应分析表明,在初产美系杜洛克猪中,BB基因型妊娠期比AB型缩短0.94 d(P<0.01);在初产大约克猪中,BB基因型妊娠期比AA型缩短1.61 d(P<0.01);在经产长白猪中,AB型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比BB型多了227头(P<0.05)和231头(P<0.05)。总体而言,FSHβ基因对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效应各有差异,在初产美系杜洛克和大约克中BB基因型妊娠期更短,在经产长白猪中AB型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更多。  相似文献   

19.
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是公猪精液中精浆蛋白的最主要成分,对精子的活力、获能和与卵子的结合都会起到调控作用。为了研究不同猪种之间繁殖力的差异,试验以陆川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方法检测新鲜精液的精子活力、活率及畸形率,并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mRNA的表达,最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数据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表明,陆川猪的精子活力及活率与长白猪、杜洛克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精子畸形率极显著低于2种外来猪种(P<0.01);陆川猪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中仅 AQN1基因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杜洛克猪(P<0.05),其余与长白猪、杜洛克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长白猪精液中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的 AQN3、AWN和PSP-II基因 mRNA表达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杜洛克猪。总之,不同猪种精子黏附蛋白基因家族 mRNA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但与精子活力、活率及畸形率等精液质量指标的高低没有规律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猪杂交繁育体系最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确定性模型模拟了包含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及汉普夏共4个品系64个繁育体系的生产效率(每头母猪的利润)。结果表明,经济效率最高的3个繁育体系是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汉普夏×(长白猪×大白猪)及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rot。在特定的繁育方法内,繁育体系的效率随着亲本品种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亲本品种数量固定时,终端杂交繁育体系的效率高于终端轮回杂交,而终端轮回杂交繁育体系的效率又高于轮回杂交繁育体系;同时条本品种组分对繁育体系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