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不同处理时间对东部白松种子活力测定、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酒精处理时间(A)对提高种子发芽势、冷水浸泡时间(B)和层积处理时间(C)对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个因素对种子活力测定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影响种子活力测定、发芽势和发芽率的主次水平的因素排序均为C>B>A,提高种子活力的较佳组合为A1 B2 C3和A1 B3 C3,即在冷水中浸泡7~14 d,种子和沙子体积比1:3混合均匀,放在密闭塑料盒中,置于4℃的冰箱内层积处理60 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一串红种子进行处理,随着浓度变化,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芽干重等各项种子萌发指标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地能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定L9(34)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了萌发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和激素(GA3)条件.结果表明:在紫珠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性指数指标方面,温度是其影响的最主要因子,光照次之,GA3的影响相对最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紫珠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性指数指标最优的萌发条件组合为A3 B3 C2,即1000L...  相似文献   

4.
以白三叶(Trifoliu mrepens)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水浸时间、育苗基质类型、不同浓度赤霉素与硝酸钾浸种处理对白三叶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浸24h可极显著提高种子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与未浸种的相比发芽率可提高10%-13%;基质类型对种子的发芽指数和萌发活力指数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种子较适合的催芽浓度与育苗基质组合为50mg·L-2赤霉素、0.2%硝酸钾、园土∶沙∶泥炭土=2∶1∶1,平均发芽率达31.67%,平均萌发活力指数达42.212。  相似文献   

5.
以距瓣尾囊草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与层积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层积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层积前用赤霉素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用浓度400 mg·L-1的赤霉素对种子浸泡24 h后层积60 d的萌发效果最好,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83.91%和51.60%。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对七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赤霉素(GA3)浸种对七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对种子,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A3能促进七叶树种子的萌发。经15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后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2%、156%、1.33。  相似文献   

7.
在测定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子形态和千粒重的同时,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温度、赤霉素处理、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缕梅种子呈长纺锤形,平均长径8.08 mm,平均短径3.79 mm,千粒重46.35 g;储藏方式对银缕梅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其次为温度,赤霉素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小,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组合为常温沙藏、赤霉素浓度600 mg/L、温度20~25℃,发芽率达73.73%;适度光照可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发芽势.  相似文献   

8.
杜鹃花种子休眠打破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花的两个种映山红(R.simsiiPlanch.)和蓝荆子(R.mucronulatumTurcz.)的种子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有机溶剂和氧化剂处理种皮并分别处理不同时间,在培养皿中进行萌发对比实验;用赤霉素、层积及变温处理种子在培养皿中进行萌发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40%硫酸处理种皮20min、100%乙醚处理种皮20min、5%次氯酸钠处理种皮30min、层积处理及10%赤霉素处理24h均能有效提高映山红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20%硫酸处理种皮10min、层积处理和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蓝荆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100%乙醚处理10min能明显著提高蓝荆子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探讨不同光照条件(12 h,1 500 lux和黑暗)、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 mg.L-1、1 mg.L-1、2 mg.L-1、4 mg.L-1)浸泡连香树种子不同时间(2 h、4 h6、h、8 h)、50℃温水预处理15 min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对连香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是连香树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光照条件下连香树种子的发芽势高,光照可以促进连香树种子发芽迅速、整齐;经过赤霉素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比没经过其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提高;湿藏有助于连香树种子萌发;50℃温水预处理15 min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厚荚相思种子在不同温度及光照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光照对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极显著,而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光照周期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在25 ℃或者25/15 ℃的温度下催芽,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最高;光照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3种木本油脂植物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选用了3种木本油料植物即光皮树、麻疯树和续随子的种子作为试材,布置简单随机区组实验,并测定了各树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探讨影响种子活力指数的内在及外在因素。结果表明:种子的活力最能反映种子在实际条件下萌发速度和整齐度以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势;种子的活力指数受品种的影响最大,即主要是由于其遗传和生理上的差异;外在因素主要是水分、温度、光照等。因而种子萌发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对2个玛咖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色玛咖和黄色玛咖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浸种24 h,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等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玛咖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玛咖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等指标,当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对黄色和黑色玛咖种子发芽效果最佳。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后,黄色玛咖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的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对野火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以及出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从总体上看野火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赤霉素浓度达到3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平均指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分别提高了45.9%、73.3%、90.9%、110.8%、300.0%和53.8%;但当赤霉素溶液浓度高于5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指标则低于对照,说明赤霉素溶液处理对野火球种子有一个最适浓度,超过此浓度,野火球种子的发芽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对2012年采收的成熟早期、中期、晚期的‘鲁硕红’蔷薇种子进行了温水浸种、机械挫伤种皮、稀酸浸种、碱浸种、赤霉素浸种、超声波、低温层积、冷冻、直接播种、脉冲水浸泡处理,研究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同一成熟度的蔷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不同。脉冲水处理、机械挫伤种皮与低温层积可以提高蔷薇种子的萌发,尤其是脉冲水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脉冲水处理不同成熟度的蔷薇种子试验结果表明,成熟早期种子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发芽率相对较高;成熟中期种子发芽率次之;成熟晚期种子发芽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多花黄精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索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以年珠林场收集的多花黄精种子为研究材料,开展其种子形态测定以及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在1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温度为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3.4%、70.1%和48.5,平均发芽时间最低为11.4 d。光照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试验结果为多花黄精栽培育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了温度和赤霉素处理对胭脂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胭脂花种子在15~25℃均有较高发芽率,且在20℃有最高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0℃的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赤霉素能促进胭脂花种子萌发,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赤霉素浓度为250mg/L时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而处理浓度为350mg/L时的种子发芽指数最高。综合认为:在胭脂花播种繁殖时,可采用25℃培养条件下250~350mg/L的赤霉素处理或单用20℃温度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映山红种子特性观测及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种源地及其迁地保护地的映山红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安徽旌德丁家山地区采集的野生映山红种子和其迁地保护地江苏溧水的种子为试材,对其进行种子形态、千粒重、吸水率的观测,并研究不同光照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以及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映山红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采集地的映山红种子均细小,在大小、千粒重上差异不大,且其种皮透水性良好;适宜的萌发光照(12 h)和温度(25℃)条件一致;CA_3在200~1 000 mg·L~(-1)范围内均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以600~800 mg·L~(-1) GA_3处理效果较佳。较之种源地,迁地保护地映山红种子扁化率和吸水率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提高。迁地保护有效提高了映山红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以自然老化金莲花种子为试验材料,以发芽开始时间、发芽历期、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水杨酸、氯化钙、赤霉素对自然老化金莲花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3个引发剂都可以显著提高自然老化金莲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缩短发芽开始时间和发芽历期,以水杨酸0.1mmol/L、CaCl_25mmol/L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棕黄色、棕红色和黑色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幼苗生长特性和酶活力,探讨3种颜色玛咖种子的表型性状及其与种子活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长、厚、厚宽比、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根长、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POD活性、脱氢酶活性等性状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棕红色种子(P<0.05);棕黄色和黑色种子的新鲜不发芽种子数、死种子数和不正常幼苗数均显著低于棕红色种子(P<0.05)。不同颜色玛咖种子的千粒质量与种子的长、厚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千粒质量、POD和脱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棕黄色和黑色种子活力高于棕红色种子,萌发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PEG-6000(聚乙二醇)对NaCl胁迫下中国石竹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筛选PEG-6000缓解NaCl胁迫的最佳浓度,试验以中国石竹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PEG-6000作引发剂,对其种子萌发情况进行调查,计算其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外源物质PEG-6000对NaCl胁迫下的中国石竹种子萌发具明显的缓解作用,最佳缓解浓度为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