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绿航绿萝和金边吊兰为试验材料,测定Pb2+胁迫下植物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探讨绿航绿萝和金边吊兰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绿航绿萝可溶性糖含量随着铅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现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降低趋势。金边吊兰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着铅处理时间的延长和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运用隶属函数法对绿航绿萝和金边吊兰抗重金属铅污染能力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 金边吊兰优于绿航绿萝。  相似文献   

2.
NaCl胁迫对黄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弢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57-58,63
通过对黄瓜进行不同NaCl浓度的胁迫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先逐渐增加后又慢慢降低,在NaCl浓度为25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NaCl胁迫的强度是影响黄瓜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脯氨酸含量、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鉴定黄瓜耐盐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铅胁迫对马蔺幼苗叶片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马蔺叶片叶绿素a、b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其中Pb2+浓度为1 500 mg/L时马蔺叶片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4.1倍;而马蔺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Pb2+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Pb2+浓度为1 000 mg/L 时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增加64.9%,Pb2+浓度为1 500 mg/L时可溶性糖含量仅比对照增加20.0%,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Pb2+浓度为0~1 000 mg/L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只在1 500 mg/L时才出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5.
金亚荣  王国娟  黄晓光  陆秀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75-8776,8803
[目的]研究山皂角在铅污染环境中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的反应及适应性,为治理铅污染土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方法]以山皂角(Gleditsia japonica Miq.)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分别添加纯铅浓度为200、400、800、1 200、1 600 mg/kg(土),研究不同浓度铅处理对山皂角苗木生长发育、生理方面的影响。[结果]盆栽山皂角根系长度、苗高、地径、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低浓度的铅处理能够刺激叶绿素含量的形成,高浓度则抑制叶绿素形成;山皂角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随铅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铅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山皂角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土壤铅浓度在800 mg/kg(土)之内,铅对山皂角的生理影响较小,山皂角可以比较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铅胁迫对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铅浓度对茶叶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升高,夏茶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并有失绿现象,茶树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春茶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夏茶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铅浓度为100mg·kg-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2.93mg·g-1;铅浓度为1500mg·kg-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小值2.28mg·g-1;随铅浓度增加,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两者与铅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春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P0.01)和0.880(P0.01),夏茶的相关系数为0.871(P0.05)和0.971(P0.01),且夏茶中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大于春茶。铅对春茶、夏茶中可溶性糖的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和-0.912(P0.01)。在铅浓度为0~200mg·kg-1时,春茶可溶性糖有小幅度增加;在铅浓度为200mg·kg-1时,春茶、夏茶可溶性糖含量都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8.
外源硼缓解铅对蜈蚣萍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外源硼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的机制。[方法]以水生植物蜈蚣萍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硼对不同浓度铅胁迫下植物叶内O2-.产生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随铅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被打破,O2-.产生速率急剧上升。而外施硼有效维持了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降低了O2-.产生速率,并且提高了铅胁迫下蜈蚣萍叶内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结论]外源硼有效缓解了植物的铅毒害。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狼尾蕨及其体细胞耐盐突变体NY-7的5个生理指标,并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NY-7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没有显著变化,MDA含量有所增加;而狼尾蕨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NY-7的耐盐性高于狼尾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狼尾蕨及其体细胞耐盐突变体NY-7的5个生理指标,并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NaCI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NY-7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没有显著变化,MDA含量有所增加;而狼尾蕨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NY-7的耐盐性高于狼尾蕨。  相似文献   

11.
Cd、Pb及其复合污染对烟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水培污染试验,研究了Cb,Pb,Cd+Pb对烟叶的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叶叶绿素a,b含量均随Cd,Pb,Cd+Pb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呈负指数关系。(2)叶绿素和蛋白质的结合牢固度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但Pb则表现为随浓度的增加先是下降,随后又逐渐上升。(3)Cd对烟叶NR的活性影响表现为促进后抑制;Pb抑制烟叶NR的活性,仅在2.6×10-3mol/L时出现一个小抗性峰。(4)烟叶CMP均随Cd,Pb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铅递进胁迫对大蒜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铅递进胁迫对大蒜叶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铅含量的升高,大蒜叶片出现不同程度失绿,大蒜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耐性指数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3.
铅、镉和铝胁迫对越橘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年生越橘圣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镉和铝处理对越橘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越橘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其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随着铅、镉浓度的增大及植株生育期的延长,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对电导率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越橘对铝胁迫的抵抗能力高于铅和镉,且低浓度铝有利于越橘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金属元素铅(Pb)对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Pb污染背景下谷子的安全生产和品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自然土壤加水为对照(CK,0 mg/kg),设5个外源Pb浓度处理(50、100、250、500和1000 mg/kg),分析不同Pb浓度处理对谷子萌发及苗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Pb浓度的增加,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000 mg/kg处理的相对发芽率仅有52.5%。叶绿素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Pb胁迫处理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Pb浓度为500 mg/kg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均达最大值,较CK分别增加58.3%、69.5%和64.3%。随着Pb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POD活性对1000 mg/kg高浓度Pb胁迫尤为敏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b浓度为500 mg/kg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最大值,较CK显著增加54.1%;Pb浓度为1000 mg/kg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与CK相比显著降低14.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与Pb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质膜透性、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与Pb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Pb浓度下抗性指标相对值的平均值(敏感性)排序为:POD活性>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论】谷子在萌发阶段和幼苗时期均会受到Pb胁迫的影响,同时在响应Pb胁迫时,谷子能通过自身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提高其适应Pb胁迫的能力,但这种适应性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铅胁迫对西南山梗菜生长及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盆栽模拟试验,设置铅处理浓度为0(CK)、300、500、1 000、2 000、3 000、4 000mg/kg,以Pb2+计。【结果】结果表明,铅处理明显抑制了西南山梗菜的生长,其生物量、根重、根长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在铅胁迫浓度为1 000mg/kg时,西南山梗菜生物量、株高、根长、根重在各处理中最高,仅次于对照,且此浓度下植物的根系耐性指数最高,说明西南山梗菜在此浓度铅胁迫下,对铅的耐性最大。随铅处理浓度的增加,其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植物体内SOD、POD、CAT活性总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在一定浓度铅胁迫下,西南山梗菜对铅具有较强的耐性,可以考虑将其作为轻度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6.
Pb污染土壤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土培研究了在单一因素影响下,不同浓度的Pb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测定了其抗性生理指标的改变以及地上部分和根的Pb累积量。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100mg·kg^-1)单一污染时,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初期有促进作用(P〈0.05);高浓度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升高(200-2000mg·kg^-1),抑制作用和毒害作用都加强。同时,随Pb浓度增加,叶片和根中的Pb含量也增加,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MDA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POD活性先略微降低,而后也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北方阔叶树种茶条槭(Acer ginnala)和五角槭(Acer mono )1年生苗木为材料,采用土壤和风化砂混合物作为盆栽基质,设置0(CK)、100、500、1000、2000 mg/kg 5种土壤Pb2+质量浓度,研究土壤铅污染对苗木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趋势上,随着土壤Pb2+质量浓度的增加,茶条槭的光合速率(Pn)逐渐下降,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 )先升后降;五角槭的光合速率先升后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下降,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随着土壤Pb2+质量浓度的增加,两树种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先升后降,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逐渐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茶条槭表现为先升后降;在土壤Pb2+质量浓度大于500 mg/kg时,茶条槭光合速率的下降是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五角槭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两树种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光合速率均无显著相关;在土壤Pb2+质量浓度低于1000 mg/kg时,铅污染对两树种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两树种均可作为目前城市中铅污染区域的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8.
以绿金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 Schott)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重金属离子(Pb2+,Cd2+)、盐(NaCl)及其复合溶液对其光合系统、膜系统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重金属及盐处理浓度的增加,绿金合果芋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受到抑制;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具应激效应,即在低浓度胁迫下升高,高浓度下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SOD活性随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NaCl处理下则表现为低浓度下升高,高浓度下降低。通过本研究发现,绿金合果芋的光合系统、膜系统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均较为灵敏,可作为评估重金属及盐胁迫对其危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d、Pb、Ni、As单一污染对油麦菜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麦菜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并且随着Cd、Pb、Ni、As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油麦菜抗氧化酶系统所受影响因重金属污染种类不同而不同,其中SOD的活性随着Cd、Pb单一污染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随着As、Ni污染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和POD的活性随着As污染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随着Cd、Pb、Ni污染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光环境变化条件下,白花泡桐叶片对Pb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在全光照、50%、20%光照条件下,对不同Pb处理下白花泡桐叶片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Pb处理下,SOD、CAT、APX均在20%光照处有最小活性,而POD在该条件下有最大活性。在Pb处理时,白桦泡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在20%光照条件下达最小值。丙二醛和脯氨酸随光照强度减弱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而膜透性在处理组中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Pb处理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含量随光照强度减弱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结论]适当的遮光处理缓解了Ph胁迫对白花泡桐叶片的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