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产品市场充满着迷人的诱惑力,这就要求农民必须有市场眼光,生产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做到五看五不看:一要看大不看小。所谓大就是大市场观念。农民不能局限于本地小市场来决定生产,否则,肯定会受到"潮起潮落"的冲击。二要看多不看少。在选择生产项目时,一方面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不能只看到本地区或外地一两个市场看好,就轻易选产品,下结论,筹资金,上项目;另一方面要有规模化经营观念,不能搞"单干",否则,再好的产品由于市场小或少,同样会陷入窘境。三要看远不看近。农民要把握好市场  相似文献   

2.
农民朋友要想生产出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应做到五看五不看: 一要看大不能看小。所谓大就是大市场观念。大市场与小市场扰如大海与河流,而生产最终要介入流通进行利润均化。因此农民不能局限于本地小市场来决定生产。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市场充满着迷人的诱惑力,这就要求农民必须有市场眼光,生产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做到五看五不看:  相似文献   

4.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国农业面临着大市场、大流通的考验。面对传统农业必然会被市场农业所取代的局面,要使广大农民在市场农业中获得理想的收入,就必须对农业生产结构按市场要求进行调整。本文分析了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变化和农产品的生产供应现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眼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有“三难”: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难,农业发展难。要解决这“三难”,就要发展市场农业、而发展市场农业的前提就是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政府职责之所在,同时也是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上的“突破口”之所在。 市场的概念 农民眼中的“市场”与政府部门大视野中的“市场”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有大小之分,农民说的是“小市场”,政府部门说的是“大市场”。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产品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需求不足或供给过剩 ,而是隐含在这种供求关系后面多种成因的并发症。因此 ,要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方面要针对买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结构 ,大力推进农产品“供给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另一方面培育“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小生产进入大流通 ,以解决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问题 ;此外 ,优化政策环境 ,从制度上杜绝农村“三乱” ,切实把农民负担减下来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实现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农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加上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和产销对接,仍有许多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单位对消费市场无所适从,农产品进城难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农产品生产基地找不到对口的加工企业,农产品卖难问题时有发生。本文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主角、市场运作等角度积极探索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有效途径,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的矛盾,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关键在于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不配套,不适应.笔者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提出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物流体系建设、市场中介组织培育、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浅析如何提高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产品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需求不足或供给过剩,而是隐含在这种供求关系后面多种成因的并发症。因此,耍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针对买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结构,大力推进农产品“供给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小生产进入大流通,以解决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问题;此外,优化政策环境,从制度上杜绝农村“三乱”,切实把农民负担减下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市场分析现在各地农产品存量丰富,农产品"卖难"问题仍然存在,农民大多局限于生产农产品,缺乏市场信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既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农产品流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十分薄弱:一是市场供求信息传导之后引发盲目性大,农产品供给大幅度波动,"买难"、"卖难"交替出现;二是收购环节组织化程度低,通过合作社或"农超对接"的产品比重很小,农民没有价格话语权;三是产地仓储和预冷设施严重不足,农产品上市时间难以控制,源头调控能力很低;四是燃油等物流成本高,冷链运输率低,损耗浪费远高于国际水平;五是各类市场收费名目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结构、生产决策与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8%,绿色农产品总量占农产品总量的9.35%,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从生产者的视角探讨市场结构、生产决策对绿色农产品供给的影响,结合当前中国小农户生产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利用生产者决策分析影响绿色农产品市场供给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绿色农产品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市场供给不足;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绿色农产品的供给;政府补贴、简化绿色食品认证及加大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宣传有利于促进绿色农产品的供给;规模经济通过降低长期平均成本来促进小农户增收,从而刺激绿色农产品的供给;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改善有利于绿色农产品供给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正>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业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核心,而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关键是要推行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建筑在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的,这需要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把千百万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较好地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项农业标准落到实处,包括生产、加工、运销全过程,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终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真正有效地把农民带入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让农民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作用下寻求自我解放和发展,实现增收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强调: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提出要“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这样做,必将推动经纪人在农村的蓬勃发展,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有关精神,推动建设一批与优势农产品产区相配套的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搭建大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国家级平台,农业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农业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意见》,共同支持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据了解,农业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将通过此次合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有关精神,推动建设一批与优势农产品产区相配套的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搭建大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国家级平台,农业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农业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意见》,共同支持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据了解,农业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将通过此次合作探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6月6-8日,两岸(泉港)农产品订货展会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合作与市场流通交流会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举行。110家台湾企业参展,2万多海内外客商与会参观、洽商对接。展会旨在搭建海峡两岸"大农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平台。与会期间,大陆30多家企业与台湾企业开展对接,签订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合作协议,台湾顺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产业链各环节彼此分离,产加销不能一体化运作,同时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一现状导致产业链某一环节"掉链子",都会造成系统性风险,导致某农产品市场的大起大落。因而,  相似文献   

19.
加强吉林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交易方式逐步多样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但在交易的手段、市场调控、流通渠道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农产品的正常流通,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加快吉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未来农产品市场是国际大市场,资源分配和农产品供求疆界将逐渐淡化。传统国内农业生产保护政策和以国家为界的市场均衡格局和发展战略将受到冲击。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为此,本文从成本的角度,比较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国际主要竞争者的差距以及成本差距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迎接入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挑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