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草原面积辽阔.但是自古以来广阔的草场都受到蝗虫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意大利蝗是危害严重,耐药性较强的优势种蝗虫之一,严重影响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过去在生产防治过程中长时期使用单一的化学农药,以致在某些种类的蝗虫体内产生一定的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增加了防治费用和用药量,且防效不甚理想.为提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探索适于新疆草地蝗虫防治使用的替代农药品种,我们进行了农药地面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2.
新疆蝗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回顾和分析新疆近60 a来蝗虫种类、地理分布,以及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广泛搜集已报道涉及新疆蝗虫种类调查及地理分布、蝗虫防治、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文献,并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目前新疆记录的蝗虫种类已达171余种;在新疆蝗虫防治方面,近年来,以利用草原牧鸡、微孢子虫、绿僵菌防治蝗虫等生物防治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蝗虫防治的主要手段,而化学防治仅作为应急防治措施,在蝗虫严重发生时使用.[结论]有关新疆蝗虫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草地蝗虫测报系统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回顾了甘肃省蝗虫种类与分布研究的历史,综述了甘肃省草地蝗虫种群关系、种群空间格局分布、种群动态变化预测预报的研究现状。据此提出:草地蝗虫预测预报工作应将传统的理论与新的数字计算技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一种适于草地蝗虫的信息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2012年乌兰察布区域草地蝗虫发生和防治实况,并根据害虫越冬基数调查、害虫发生规律、气象数据及害虫历年发生情况分析,对2013年乌兰察布区域草地蝗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5.
蝗虫天敌——粉红椋鸟的招引技术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新疆有天然草原面积0.57亿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0.48亿hm2,是我国第二大牧区.同时新疆又是蝗虫的主要危害区,每年草原蝗虫发生面积都在266万hm2左右,农牧交错地带蝗灾尤为严重.地处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带的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地还经常遭受境外迁入蝗虫的危害.过去,防冶蝗虫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仅投资大、效果差,而且污染草原,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新疆大力推广牧鸡、牧鸭及筑巢引鸟等生物防治技术,其中通过修筑鸟巢招引粉红椋鸟防治蝗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新疆天山北麓蝗虫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仁哲  范喜顺  古伟  邱东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1):151-154,158
2007年6-9月,在新疆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南部低山草地、中部农耕地、中部草甸及北部沙漠边缘荒漠4类生境中共采集到蝗虫4科14属18种,共317头.对蝗虫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4类生境中,平均密度由高至低依次为低山草地、农耕地、草甸及荒漠.沙漠边缘荒漠环境的蝗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1.7479),其次为中部草甸(1.5068)和南部低山草地(1.2461).中部农耕地由于人为干扰大,植被组成结构较为单一,蝗虫种类最少,多样性指数最低(0.4445).采用聚类分析法将石河子蝗虫群落划分为2种类型:草甸-荒漠-农耕蝗虫群落和草地蝗虫群落.  相似文献   

7.
蝗虫灾害为新疆草原的重要威胁之一。自古以来,我国新疆就以辽阔的草原面积和丰富的草场资源而闻名,同时,得天独厚的草原资源优势,也为该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愈加频繁,过度放牧现象层出不清,使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气候环境也变得更加恶劣、多变,而这骤冷骤热的气候环境,为蝗虫大量繁殖和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蝗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危害性也逐年加深。防治蝗虫灾害已成为现阶段新疆地区草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文章针对新疆草原蝗虫危害及治蝗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旨在提升新疆草原蝗虫灾害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草地优势种蝗虫分布与防治实际,指导蝗灾测报和治理.[方法]分析25年巴州来草地蝗虫调查、定位监测、防治资料.[结果]巴州草地蝗区总面积4.812×104 hm2.以地理特征来划分,可将巴州草地蝗区分为巴音布鲁克蝗区、焉耆盆地北部山区蝗区、博斯腾湖蝗区、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等4个蝗区.以草地类来划分,可分为平原低地沼泽草甸类蝗区、山地荒漠草地类、山地草地草地类蝗区、高寒草地草地类蝗区与高寒草甸草地类蝗区等5类.以优势种蝗虫来划分,可以分为宽须蚁蝗蝗区、西伯利亚蝗蝗区、肿脉蝗蝗区、黑腿星翅蝗蝗区、小垫尖翅蝗+亚洲飞蝗蝗区等5类.[结论]巴音布鲁克草地蝗区是巴州面积最大的蝗区,其高寒草地上的宽须蚁蝗是分布危害面积最大的优势种蝗虫.博斯腾湖蝗区是著名的亚洲飞蝗发生基地.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历史上是亚洲飞蝗重要发生地,现在随着植被的恢复,必将再形成蝗虫适宜生境,应加强监测.采取改善植被状况、促进牧草生长、改变蝗虫适宜生长环境等生态措施,并保护、利用好本土天敌,是实现蝗灾可持续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蝗虫作为重要的昆虫,研究其边缘效应,有助于更详细和准确地把握其分布格局,从而为蝗虫的边缘效应及其强度的分析和其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延安北洛河流域的生态特点,选取农田-草地、农田-灌草丛、农田-道路和草地-道路4种边缘类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草地-道路边缘利于蝗虫孳生,其物种数(25种)和多样性指数H′(2.574 5)都高于其他3种边缘;边缘效应强度除农田-灌草丛(0.916 0<1)边缘外,其余类型均呈边缘正效应(>1)。说明在进行蝗虫防治工作时,应将边缘效应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子考虑在内,同时结合不同种类蝗虫在边缘反应类型上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与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图1表2参20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草地蝗虫测报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数据进行大量计算机的拟合试验,并对甘肃省草地蝗虫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建立了一个具有准确预测预报草地蝗虫发生动态的系统模型。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结合有关草地蝗虫的专家知识,在DET平台和网络系统上构建了“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软件,以便甘肃省草地防蝗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根际微生态系统理论在连作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简述了我国连作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危害,分析连作障碍产生的可能机制,主要从病害、线虫、化感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导致连作障碍的原因,并应用根际微生态系统理论的原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3~2005年调查了吉林地区蝗虫资源,结果表明:吉林地区蝗虫有24种,隶属7科22属,其区系结构以古北区系成分为主.凹须翘尾蝗、隆额网翅蝗为优势种,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3.
高山草原不同生境蝗虫生态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天祝高山草原采用综合顺序分类法进行分类,选择了5亚类、10种不同型的草地作为样地;采用无底样框法,对各样地的蝗虫进行无放回取样。通过聚类分析、存在度分析等方法对取样结果进行处理,从蝗虫种类、数量等方面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之间蝗虫分布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蝗虫种类相似性的大小,是由蝗虫对栖境的选择决定的,而不仅仅是由植被类型决定的;(2)蝗虫在各生境中种群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各生境对蝗虫适宜度的大小,而适宜度是通过物种存在度来衡量的;(3)蝗虫种群数量随着牧草生育期的变化而消长,其阶地上的动态由小翅雏蝗种群数量变化决定。  相似文献   

14.
复合菌剂接种鸡粪堆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自然堆肥耗时长,发酵不易完全腐熟。该研究将复合菌剂接种于鸡粪堆肥,旨在短时间内使堆肥达到完全腐熟。选用鸡粪为堆肥原料进行自然通风堆肥试验,研究了添加复合菌剂在堆肥过程中对温度、含水率、C/N比、NH4+-N、pH值、种子发芽指数等腐熟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复合菌剂能够快速提高堆料温度,使温度迅速超过50℃达到63℃,加快有机物料分解速率和堆料脱水速率,使含水率和C/N比分别降至20.20%和17.52,速递分别提高了33.28%、30.54%,促进了堆肥的腐熟、稳定;试验13 d时,NH4+-N降至0.19 g/kg,验证了复合菌剂使堆料完全腐熟;pH值下降至7.63偏中性,有效控制了氨气挥发和臭气产生,减少营养损失和环境污染;种子发芽率达到55.98%,堆肥达到腐熟指标,可以作为有机肥施用。添加复合菌剂有助于鸡粪堆肥发酵腐熟,显著缩短鸡粪发酵时间,对堆肥的科学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根据植被、地形及海拔,在滇西北怒江峡谷选择5种代表性生境,设立13个样地,进行野外调查与蝗虫定量采样。共获得5个科的蝗虫标本664号,31种;经对不同生境蝗虫种类分析,发现其分布与生境因子有关,同时又表现出丰富多样的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16.
罗晓玲  王蕾  于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8):128-129
[目的]明确宁夏草原虫害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方法]采用扫网调查法、样方框调查法、发生期调查法、百步惊蛾法、枝条计算法等方法调查草原蝗虫、沙蒿金叶甲、沙蒿木蠹蛾、苜蓿蓟马、苜蓿蚜虫的发生面积以及防治前后的密度。[结果]宁夏共发生草原虫害71.23万hm~2,草原蝗虫危害面积为39.16万hm~2,沙蒿金叶甲危害面积为18.75万hm~2,沙蒿木蠹蛾危害面积为3.41万hm~2,苜蓿斑蚜、苜蓿蓟马危害面积为9.91万hm~2;共完成草原虫害防治10.56万hm~2,占危害面积的14.8%;4.5%高效氯氰菊酯对草原蝗虫防治效果显著,是防治草原蝗虫的理想药剂。[结论]研究结果为宁夏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孙虹  夏春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52-13353
对湖南古丈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运用Margalef指数(d)、Menhinick指数(ds)、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了该地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目前,高望界共发现直翅目蝗虫类昆虫5科13属18种。在种级水平上,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斑腿蝗科锥头蝗科斑翅蝗科=蚱科=剑角蝗科。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科为斑腿蝗科(1.091),最低的科为锥头蝗科(0.295)。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3.206)、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1.969)和均匀度Pielou指数(5.391)在不同方面体现了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的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肃南县大河地区草原蝗虫的调查,着重讨论了该地区各种蝗虫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虫口密度及生态类型,以供草原蝗虫防治工作和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