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湖地区规模奶牛场粪尿年产生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估算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产污与排污量,采用源强估算法监测与估算奶牛场的泌乳牛和育成牛4个季节的粪尿产生量,同时监测了奶牛饲料氮磷摄入量与奶牛在运动场的粪尿产生量。结果表明:①每头泌乳牛日平均排泄粪便32.03 kg、尿20.93 kg,育成牛日平均排泄粪便13.58 kg、尿7.60 kg;泌乳牛日平均氮、磷产生量分别为274.23 g和95.93 g,育成牛每日氮、磷产生量分别为54.15 g和18.05 g,泌乳牛排泄量明显大于育成牛。②泌乳牛磷摄入量与磷排泄量呈线性相关(P0.05),r=0.935 9;氮排泄量与饲料氮摄入量相关性不显著。③奶牛夏季在运动场上粪尿产生量占粪尿总产生量的30%左右,冬季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2.
奶牛集约化生产体系中有机质产污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集约化奶牛场的育成牛和泌乳牛各季节的粪产生量及粪样的分析测定,计算出两阶段的有机质产污系数,并对各个季节两阶段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集约化奶牛场四季度育成牛有机质产污系数平均为1 966.18 g/(头·d),四季度泌乳牛有机质产污系数平均为3 688.74 g/(头·d), 泌乳牛有机质产污系数远大于育成牛有机质产污系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草原红牛气体代谢、养分消化代谢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草原红牛饲养标准的制订和高效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2头体重相近(365.08±2.76)kg、健康的草原红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增重净能为5.65(低能组)、6.05(中能组)和6.43 MJ·kg-1(高能组)的饲粮。试验期20 d,其中,预试期18 d,正试期2 d。正试期利用“大型动物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开展呼吸测热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开展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前颈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高能组甲烷产生量、甲烷产生量占干物质采食量比例、氧气消耗量及产热量显著高于其他组,二氧化碳产生量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且各项指标均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能量代谢参数分析表明,各组消化能采食量、代谢能采食量、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粪能排泄量和尿能排泄量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能组甲烷能排放量、甲烷能占总能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草原红牛氮代谢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有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而升高的趋势(P=0.059)。高能组血清总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且均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呈线性变化(P<0.05)。其他各组间血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宜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可提高草原红牛的养分利用率,但能量供给过高时会以甲烷能形式损失。综合来看以中能组效果最佳,推荐350 kg草原红牛适宜消化能和消化蛋白日供给量分别为128.12 MJ·d-1、749.50 g·d-1,代谢能和沉积蛋白日供给量分别为121.78 MJ·d-1、678.75 g·d-1,净能日供给量为55.96 MJ·d-1。  相似文献   

4.
奶牛集约化生产体系中铜素产污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集约化奶牛场的育成牛和泌乳牛各季节的粪尿产生量进行测定,并且分析粪样和尿样,从而计算出育成牛和泌乳牛的铜产污系数,并比较两者各季节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集约化奶牛场的育成牛铜产污系数4个季节平均为0.14g/(head.d),泌乳牛铜产污系数4个季节平均为0.31g/(head.d),泌乳牛铜产污系数远大于育成牛铜产污系数。  相似文献   

5.
华东地区典型畜禽养殖场重金属产污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东地区生猪、奶牛、蛋鸡典型规模化养殖场四季粪污产生量及其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提出了基于各类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同阶段畜禽品种的常规性比例,以及粪污收集和处理利用代表性工艺的典型畜禽养殖场重金属产污系数。结果表明:生猪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1.28、0.005、23.8、0.11、2.74、243、416、277 mg·d^-1·头^-1;奶牛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40.6、0.28、51.6、0.63、10.62、127、786、735 mg·d^-1·头^-1;蛋鸡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0.046、0.0006、1.11、0.016、0.18、2.00、16.1、21.0 mg·d^-1·羽^-1。生猪场、奶牛场重金属产污系数总体表现为秋冬季相对较高、春夏季相对较低;蛋鸡场重金属产污系数为冬春季相对较高、夏秋季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规划区域内的养殖规模、降低养殖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本研究选择山东省典型的规模化生猪生产场,采用全粪尿法测定3个饲养阶段的猪(保育猪、育肥猪和妊娠2个月的母猪)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粪尿产生量,对部分代表性粪、尿样品进行氮、磷、铜和锌含量检测,估算出山东省规模化猪场的产污系数。根据2015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公布的农作物每公顷产量及单位产量消耗的养分量,基于氮平衡,计算出山东省不同区域内不同种植结构对氮的需求量进而估算出猪承载量。结果表明:⑴不同生产阶段猪的产污系数不同,母猪产生量最高,总氮为52.69 g/d,总磷为32.02 g/d;育肥猪次之,总氮为32.98 g/d,总磷为17.66g/d;仔猪的产生量最小,总氮为18.15 g/d,总磷为7.8 g/d。⑵山东农田需氮量及猪承载量最大的为蔬菜地,每公顷需氮为2 208.11 kg,可承载122头仔猪、67头育成猪和53头繁殖母猪,每公顷需氮量和猪承载力最小的为薯类,每公顷需氮32.93 kg,可承载5头仔猪、3头育成猪和2头繁殖母猪。本研究可为降低养殖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及合理安排养殖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于2021年5—11月在舟山市朱家尖寨峰山海区,采用3口周长40 m、深度7 m的深水网箱对平均规格209.5 g·尾-1的舟山“岱衢族”大黄鱼进行了养殖试验,试验期间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经过6个月养殖,平均体重达562.8 g·尾-1,养殖成活率约85.8%,饵料系数约1.76。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小网箱比较,深水网箱养殖的舟山“岱衢族”大黄鱼体色呈天然金黄色,更接近于野生品质,售价平均增加20元·kg-1以上,且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少;本次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海南畜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粪尿氮磷养分流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定量估算1988—2018年海南岛畜禽粪尿养分产生量、单位耕地面积养分承载量,并利用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和环境风险指数深入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当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0.4时,可认为对环境无威胁,而当环境风险指数在1.00以下时,对环境的风险可忽略,在安全数值以上即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1988—2018年间,海南岛畜禽粪尿产生量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1988—2005年整体上升,2006—2008年下降较多,此后缓慢发展并趋于稳定,到2018年畜禽粪尿产生量为10.50×106t,就养分产生量来看,粪尿氮磷年际间变化趋势相似,2005年产生量最多,2006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到2018年粪尿氮产生量为7.41×104 t,粪尿磷产生量为1.01×104t。单位耕地面积氮磷负荷量也经历了先增加后稳定的过程,到2018年耕地氮负荷168.80 kg·hm-2,耕地磷负荷为23.05 kg·hm-2。2018年区域间差异较大,东部和北部地区单位耕地面积氮磷负荷量较高,西部和中部地区偏低,其中氮和磷负荷最高的是定安(分别为288.50和40.35 kg·hm-2),最低的是东方(分别为61.66和8.83 kg·hm-2)。就环境效应来看,1988—2018年海南岛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大多数年份在1.0—1.5,分级标准中达到Ⅳ级,对环境有较严重的威胁。2018年,定安和澄迈等地预警值分别为2.66和4.59,预警分级达Ⅵ级,对环境有很严重的威胁,仅东方处于安全水平,数值为0.36,为Ⅰ级。就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来看,海南岛耕地上畜禽粪污环境风险较高,近年随着养殖总量的控制有所降低,2018年环境风险指数下降到1.99(以氮计)和1.32(以磷计)。在区域水平上,就氮素的环境污染风险,2018年定安环境风险指数最高,为3.39,东方最低,为0.73;对于磷素的环境污染风险,东方环境风险指数最低,为0.50,可认为磷素对环境潜在威胁较低,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是定安,风险值高达2.31。总的来说,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和环境风险指数均表明海南岛畜禽粪污潜在环境风险大,从空间分布看,定安、万宁等东部市(县)环境风险要高于临高、东方等西部地区,并且大多数市(县)对环境均有较高程度的威胁。【结论】受养殖规模和耕地面积影响,海南岛单位耕地面积氮负荷较高,区域潜在环境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未来海南岛畜禽养殖发展规划更应着眼于污染物的控制以及区域优化布局和管理上,并通过减少畜禽粪尿环境排放和循环利用模式以实现海南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畜禽粪尿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确定畜禽粪尿排泄系数及其中各种污染物含量的基础上,根据1990—2007年河北省各种畜禽年末存栏量对河北省历年畜禽粪尿及污染物的产生量、流入水体的量及其对耕地的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随着河北省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排泄物逐年增加,相应地给水体和耕地带来的环境影响逐年加大。通过对河北省畜禽养殖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分析,提出了解决河北畜禽养殖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产污特征,准确评价农村生活污染状况,本研究选取华北平原地区典型农村(保定市徐水县荆塘铺村)不同收入水平的15户典型农户,对其生活污水的产污情况进行12个月(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的调查和监测,得到农户的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pH、COD、TAN、TN和TP的产污系数。农户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为21.03L·d-1·人-1,pH值为6.14,COD、TAN、TN和TP的产污系数分别为7.87、0.581、1.31g·d-1·人-1和0.0662g·d-1·人-1。各项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收入水平农户,高收入水平农户和低收入水平农户,且高中收入水平农户与低收入水平农户各项指标差异性较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人均日产生量和污染物产污系数与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银合欢幼苗在植物工厂中水培的最优生长条件,为生产优质的银合欢苗奠定基础。【方法】分析不同光照时长(12、16、20、24 h·d-1)、光照强度(100、200、300、400μmol·m-2·s-1)、营养液盐度(7‰、15‰、20‰、25‰)、氮浓度(7.5、15、30、60 mmol·L-1)和磷浓度(0.5、1、2、4 mmol·L-1)下银合欢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优化银合欢幼苗的生长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长、光照强度、氮浓度或磷浓度的增加,银合欢幼苗的形态指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幼苗定植35 d后,在光照时长20 h·d-1下幼苗鲜重(5.61±0.11) g·株-1,比12、24 h·d-1分别增加60.0%和14.6%;光强200μmol·m-2·s-1下鲜重(6.55±0.10) g·株-1,比1...  相似文献   

12.
单养模式下罗非鱼亲本培育塘的沉积物产污系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试验塘养殖方法研究了单养模式下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亲本培育塘的沉积物污染物含量及沉积物产污系数.结果表明,单养模式下罗非鱼亲本培育塘的沉积物含水率、总有机质、TN、TP和有效磷的含量以及表层沉积物的氮磷比分别在61.07%~68.87%、5.42%~6.82%、2.12~3.18 mg·g-1、0.34-0.45 mg·g-1g、15.39~24.92μg·g-1和5.74~7.85之间,上述指标在池塘水平分布上没有表现出变化的规律性.面积法和产量法计算得到的湿泥、干泥、总氮、总磷、有效磷、有机质的产污系数分别变化在5.60~15.13 kg·m-2、1.81~5.08 kg·m-2、7.24~23.86 g·m-2、1.13~3.08 g·m-2、0.06~0.18 g·m-2、161.76~526.85 g·m-2和7.89~30.35 kg·kg-1、2.55~10.19 kg·kg-1、10.43~47.86 g·kg-1、1.59-6.18 g·kg-1、0.08-0.36 g·kg-1、256.37~1 004.69 g·kg-1.同时,面积法计算显示,两试验塘的湿泥、干泥、总氮、总磷、有效磷、有机质的产污系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产量法计算显示,除底泥有效磷的产污系数差异不显著外(P>0.05),两试验塘的湿泥、干泥、总氮、总磷、有机质的产污系数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当养殖模式、养殖技术、放养密度、投喂饲料等要素基本一致时,用面积法测定的沉积物产污系数比用产量法测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苏州市常见园林树种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的能力。【方法】以苏州市白鹭园13种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分析植物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的综合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13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呈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蒸腾速率日变化主要呈单峰型。(2)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和释氧量最高的是榔榆(Ulmus parvifolia),分别为12.08、8.78 g·m-2·d-1,最低的是红枫(Acer palmatum’Atropurpureum’),分别为3.50、2.54 g·m-2·d-1。单位叶面积日降温量和增湿量最高的是木槿(Hibiscus syriacus),分别为0.38℃和2 376.15 g·m-2·d-1,红枫最低,分别为0.14℃和848.01 g·m-2·d-1。(3)园林植物固碳增湿量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大气湿度(RH)、光合有...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江西地区规模肉牛场粪尿和污染物产生基数,通过对规模场肉牛养殖不同阶段(犊牛、育肥牛和母牛)的粪、尿的产生量,粪便的含水率、TN、TP、有机质、铵态氮含量,尿液的NH_4+-N、TN、TP、COD含量,进行了4个季度的周年监测,并对污染物产生基数进行了测定。得到江西地区规模肉牛场肉牛产污基数测定值,产粪量:犊牛4.87 kg/d、育肥牛10.99 kg/d、母牛6.01 kg/d;产尿量:犊牛4.14 L/d、育肥牛9.58 L/d、母牛4.69 L/d;全氮:犊牛50.51 g/(头·d)、育肥牛120.70 g/(头·d)、母牛70.20 g/(头·d);全磷:犊牛21.79 g/(头·d)、育肥牛51.67 g/(头·d)、母牛28.92 g/(头·d);有机质:犊牛741.40 g/(头·d)、育肥牛1454.53 g/(头·d)、母牛879.62 g/(头·d);化学需氧量:犊牛72.54 g/(头·d)、育肥牛171.34 g/(头·d)、母牛80.82 g/(头·d)。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发生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地域、季节及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生活垃圾组成中,有机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约占40%,其他垃圾(灰土、煤渣等)占41%,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等)约占18%,有害垃圾占1%。农村生活垃圾含水率约41%,容重0.368t/m3,有机垃圾日产生量0.212kg/(d·人),其中TN含量为14.66g/kg、TP含量为2.42g/kg。TN平均产污系数为0.993g/(d·人),TP平均产污系数为0.153g/(d·人)。依以上参数估算,湖北省三峡库区120万农村常住人口,垃圾年产生量为32万t、87万m3,垃圾中每年TN、TP产生量为435t、67t。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坡度景观林的叶面积指数及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的测定,换算得到不同坡度景观林固碳释氧、吸热释水等生态效益指标。结果表明,若注重绿化覆盖度及三维绿量,则以叶面积指数为主导,在台地及0°~20°坡地选择侧柏(LAI∶0.648)为骨干树种;在20°~40°坡地选择山桃(LAI∶0.488)为骨干树种;在40°以上坡面,选择胶东卫矛(LAI∶0.743)和火棘(LAI∶0.589)为骨干树种。若注重生态效益,则以固碳释氧量为主导,在台地及0°~20°坡地选择侧柏(17.587、12.791g·m-2·d-1)为骨干树种;在20°~40°坡地选择山桃(18.662、13.572g·m-2·d-1)为骨干树种;在40°以上坡面,选择火棘(14.218、10.340g·m-2·d-1)为骨干树种。若注重城市或城镇热岛效应,则以吸热释氧量为主导,在台地及0°~20°坡地选择酸枣(1 149.524kJ·m-2·d-1,1 990.498g·m-2·d-1)为骨干树种;在20°~40°坡地选择山桃(929.407kJ·m-2·d-1,1 609.346g·m-2·d-1)为骨干树种;在40°以上坡面,选择火棘(1481.387kJ·m-2·d-1,2 565.145g·m-2·d-1)为骨干树种。针对不同生态需求选择不同景观林是完成干旱半干旱城镇(郊)陡坡及人工立面景观林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夏玉米滴灌施肥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滴灌夏玉米上的肥料效应,从而优化滴灌施肥系统,为夏玉米高效滴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滴灌带设置为一管带两行,氮磷钾分别设4个处理,其中氮肥处理为0、144、180、216 kg·hm -2(记为N0、N1、N2、N3),磷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 -2(记为P0、P1、P2、P3),钾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 -2(记为K0、K1、K2、K3),氮磷钾肥料分4次滴施,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肥料的利用率。结果 (1)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施氮磷肥的用量呈抛物线性变化,当施氮量为180 kg·hm -2,施磷量为90 kg·hm -2时,作物产量最高;当氮磷肥施用量超过最高产量施肥量时,作物产量随施氮磷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氮肥处理的下降程度差异不显著,而磷肥施用量超过90 kg·hm -2时,作物产量随施磷量的提高显著下降(P<0.05);在本处理中,夏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提高,均呈增加趋势。(2)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几乎没有影响,在灌浆期与收获期时干物质积累与施氮量、施磷量均呈抛物线性变化,变化趋势与产量基本相同。(3)不同处理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不同,分别为33.39%—58.44%、14.15%—28.88%、54.70%—65.75%,当夏玉米产量最高时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两年平均为51.21%、28.88%、65.75%;在最高产量条件下,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8.08、11.41和8.83 kg·kg -1;偏生产力分别为59.88、119.75和100.65 kg·kg -1结论 在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滴灌施肥条件下,最适宜的氮磷施用量分别为180 kg·hm -2和90 kg·hm -2,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 -2、施磷量超过90 kg·hm -2时,夏玉米产量会出现下降,但随施钾量的提高,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滴灌施肥可获得较高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51.21%和28.88%和65.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山美利奴育成羊的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为制定其饲养标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方法】试验选取健康、体况良好的14月龄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46.50±2.12 kg)和母羊(35.75±2.31 kg)各24只作为供试动物。试验共计40 d,包括5 d过渡期,10 d预试期和25 d正试期;过渡期每天早晚饲喂燕麦干草,中午饲喂少量全混合颗粒料;预试期试验羊单栏自由采食全混合颗粒料,并记录采食量;正试期根据预试期羊只的采食量进行分组并单栏饲养,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各分为4组,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80%(IR80组),自由采食量的60%(IR6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4个水平饲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全收粪尿法于正试期最后5d连续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在这期间准确记录并收集每只羊每天的饲料、粪和尿,并于最后2d采用呼吸面具间接测热法进行呼吸测热试验,测定其生长性能,能量利用和氮平衡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高山美利奴育成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参数及预测模型。【结果】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的初重在各饲喂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育成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食入总能、粪能、消化能、代谢能、能量沉积量、氮采食量、粪氮、消化氮、沉积氮、沉积氮/氮采食量和沉积氮/消化氮显著降低,即AL组>IR80组>IR60组>IR40组(P<0.05)。但饲喂水平对高山美利奴育成母羊的气体排放有显著影响(P<0.05),IR40组的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育成公羊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的维持净能(NEm)需要量分别为227和213 kJ·kg-1BW0.75·d-1,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分别为283和279 kJ·kg-1BW0.75·d-1,代谢能维持利用效率(Km)分别为0.80和0.76,当ADG为1 g·kg-1BW0.75·d-1时,消化能(DE)需要量分别为760和830 kJ·kg-1BW0.75·d-1,代谢能(ME)需要量分别为570和750 kJ·kg-1BW0.75·d-1,净能(NE)需要量分别为290和370 kJ·kg-1BW0.75·d-1。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的维持净氮需要量分别为220.8和190.4 mg·kg-1BW0.75·d-1,维持净氮需要量乘以6.25即维持净蛋白(NPm)需要量分别为1.38和1.19 g·kg-1BW0.75·d-1,当ADG为1 g·kg-1BW0.75·d-1时,粗蛋白(CPI)需要量分别为7.75和6.55 g·kg-1BW0.75·d-1,可消化蛋白(DCP)需要量分别为6.02和4.38 g·kg-1BW0.75·d-1。【结论】高山美利奴育成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与既定的绵羊推荐值存在差异,可能是与品种、生理状况、年龄阶段和环境等因素有关。此外,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估算高山美利奴育成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相似文献   

19.
湖南祁阳县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因素贡献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以湖南省祁阳县为例,定量化分析整个县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致酸因素,为我国的红壤酸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搜集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统计年鉴等,获取施肥量、主要农作物产量和林木生物量,以及地上部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等数据,基于经典的H +产生量的计算方法,解析氮循环过程、盐基离子吸收和酸沉降等三个关键过程的相对贡献大小。 【结果】对于整个祁阳县域,氮循环(N)过程致酸贡献率为66.5%(65.3%—68.8%),盐基(BC)吸收为33.0%(30.1%—34.4%),酸沉降则仅为0.5%(0.3%—1.7%)。无论是农田还是林地,氮循环过程都是产生H +的主要来源,是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单位面积旱地农田的H +净产量(产酸量)最高,达到19.0 kmol·hm -2·a -1,其次为水田(16.5 kmol·hm -2·a -1),林地的产酸量(3.2 kmol·hm -2·a -1)最低,旱地农田产酸量约为林地产酸量的6倍。6种主要农作物体系产酸量存在很大差异,从10.1 kmol·hm -2·a -1 到 30.0 kmol·hm -2·a -1不等,产酸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油菜>花生>水稻>玉米>甘薯,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大豆)产酸量普遍大于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甘薯)的产酸量;6种不同农作物的氮循环过程和盐基吸收的致酸贡献差异较大,氮循环过程致酸贡献率范围为45.3%— 78.3%,盐基吸过程为21.4%—54.2%。7种主要林地体系产酸量也存在很大差异,从2.0 kmol·hm -2·a -1到27.8 kmol·hm -2·a -1不等,柑橘>板栗>油茶林>马尾松>杉木>竹>湿地松,经济林(柑橘、板栗、油茶林)产酸量普遍大于用材林(马尾松、杉木、竹、湿地松)的产酸量;7种林木体系的氮循环过程和盐基吸收的致酸贡献率差异较大,氮循环过程致酸贡献率范围为46.1%—80.8%,盐基吸过程为19.0%—53.3%。采用“长期定位试验+土壤缓冲曲线”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本研究采用的H +产生量的计算方法,土壤pH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均方根误差(RMSE)为0.15,两者之间吻合度较高。 【结论】氮循环过程是祁阳县域土壤酸化的主控因素。土壤酸化过程总产酸量差异和致酸因素贡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式、农作物种类和林地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地适宜载畜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造成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大量集中产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土地载畜量模型,为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和统计年鉴的基础上,以山东省2012年生猪统计数据和主要种植作物产量及氮磷需求量为例,根据农牧生态平衡和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原则,分析了粮食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果树种植(苹果)和蔬菜种植(菜椒-茄子、菜椒-西红柿、西红柿-黄瓜3种大棚种植模式以及茄子-大白菜、西红柿-大白菜、黄瓜-萝卜3种露地种植模式)3种土地利用模式下作物氮、磷养分的需要量,依据畜禽生产废弃物中氮磷养分含量,根据土地养分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地养分平衡模型,确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面积土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和载畜量,提出了土地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养殖规模需匹配的农田面积;【结果】以能繁母猪为基础建立了估测猪场粪尿养分(氮磷)年排出量的猪单位,折算成单个猪单位的氮、磷产生量分别为87.5和11.1kg/年。以此为基础估测了不同类型畜禽粪尿氮磷产生量。根据种植模式估测了土地氮磷输出量,以蔬菜种植模式下土地氮、磷输出量最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居中,苹果种植下氮、磷输出量最低。结果表明,蔬菜种植模式土地载畜量更高,大棚种植模式下平均为4.5猪单位/ hm2,露地种植模式下平均为3.8猪单位/hm2;果树种植(苹果)载畜量最低,为1.2猪单位/ hm2;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下,不考虑秸秆还田,载畜量可达3.9猪单位/hm2,如果考虑秸秆还田,则载畜量相应降低。以循环利用方式消纳1 0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自繁自养猪场所产生的废弃物,蔬菜种植模式下所需匹配土地面积最少(西红柿-黄瓜轮作的大棚种植模式需要188.7 hm2),苹果种植所需的匹配土地面积最多,需要匹配833.3 hm2;不考虑秸秆还田,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下,需要匹配的种植土地为256.4 hm2。【结论】根据“养殖-种植”循环利用模式确定了土地载畜量参数为1.2-4.5猪单位/hm2,该参数为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和土地养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