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道路自动识别ABS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道路状况自动识别是保证车辆防抱制动系统(ABS)正常工作的前提,本文提根据制动压力,滑移率和车轮减速度进行道路自动识别的方法,并依此设计了ABS模糊控制器,结合7自由度车辆模型,考虑悬架和轮胎的非线性影响,对单一附着系数路变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了ABS制动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自动识别ABS模糊控制系统能准确判断出路面状况的变化,据此调整控制策略,使车辆获得最大地面制动力和较好的横向稳定性,对比试验证明它优于传统PID控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四轮农用车辆防抱制动时地面制动力存在极限值无法更有效地缩减制动距离的问题,提出了新型车辆主动空气阻力制动(ABS&APB)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进行控制模型基础仿真研究;阐述主动空气阻力制动系统理论可行性,依据压缩空气喷气助力原理的反作用应用于车辆制动系统,利用Simulink建立新型四轮农用车辆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APB仿真模型;设计了仿真试验,对比实施APB控制的车速与轮速曲线。结果表明,APB控制达到缩减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车辆在紧急转向时会产生横摆、侧滑运动,甚至引起车辆失稳。为了提高车辆在转向时的横向稳定性,本文提出了基于PI制动与在线LQG控制的主动悬架的横向稳定性联合控制。通过PI制动改变车辆的横摆角速度。通过实时地调节LQG控制变量的加权值,实现对主动悬架力的合理分配。通过调节主动悬架的垂向力,改变轮胎的垂向载荷,从而改变轮胎的侧向力,达到减小车辆质心侧偏角的目的。最后对控制方法在阶跃输入工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控制的车辆横摆角速度较好地跟踪理想横摆角速度,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大幅减小,车辆在转向工况下的横向稳定性得到提高。说明该联合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ABS防抱制动系统由汽车微电脑控制,当汽车制动时,它能使车轮保持转动,从而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辆达到安全的停车。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SS)是一种很重要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而寻找理想的控制逻辑规律是车辆防抱制动系统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利用Stateflow建立了有限状态机模型,实现了带防抱制动系统(ABS)的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汽车ABS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达到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对汽车轮胎纵向附着特性、制动器制动力矩以及单轮车辆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按照对路面状况的识别而由轮胎力学模型推导出的地面最大制动力和最佳滑移率来进行联合控制防抱死的控制方式。该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制动力矩的变化情况,延长反应时间,缩短制动距离,可以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抱死控制方式,从而为进行汽车制动防抱死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影响车辆制动行驶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它们最终体现在干扰力或干扰力矩对车辆的影响,使车辆车轮发生侧偏,导致跑偏甚至侧滑.现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车辆使用多数对制动行驶稳定性的历响1.车辆制动器车辆的制动力是通过制动器起作用的,任何引起车辆各制动器制动力矩变化的因素都会导致制动力的差异。如制动间隙:试验表明领防和从蹄接触部位不同时,对制动力短影响很大,如对半挂车,最大力矩差可达38%,从而造成制动先稳。不同材料摩擦片混装或摩擦表面油污对制动失稳也有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若左右两轮摩擦村片的摩擦系数相差2…  相似文献   

8.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可显著提高车辆运营的安全性、舒适性,降低车辆制动系统及轮胎的维修、更换成本,减轻车辆制动时的噪音及粉尘污染。车辆加装电涡流缓速器,不仅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性,还减少了制动频率,降低了司机驾驶疲劳强度。电涡流缓速器的定子和转子之间没有接触。因而故障很少,维修费用极低。由于电涡流缓速器能够承担大部份制动力矩。因而能够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降低车辆制动系统的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9.
车辆制动器制动力能真实、统合性地反映制动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是保证制动效能的基础和关键。所以,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的便携或移动式车辆制动力测试仪,适应农村个体车主对小型农用车辆制动系统的检查与调整,也适应小型汽车维修企业。本文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制动器制动力测试仪的夹紧机构。该夹紧装置适应于轮胎外径在500~800mm以内的车辆,具有自锁紧功能,可以逐个地检测各轮制动器制动力,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防抱制动分析系统的虚拟仪器设计,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该虚拟仪器的构成及设计予了详细的描述。该虚拟仪器除将传统仪器所包含的信号采集与控制、分析处理和结果显示全部在个人计算机中实现外,还可以方便地改变防抱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以研究比较不同控制方法防抱制动系统的控制效能、系统滞后特性和控制精度等性能的优劣,文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提出电动汽车再生摩擦集成制动系统,建立了集成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仿真系统;针对小型电动乘用车,分别在高附着路面直行、低附着路面直行、高附着弯道行驶3种典型工况下,对集成制动系统进行ABS性能仿真试验研究。研究中,以各轮制动转矩、滑移率和质心纵向加速度表征ABS控制性能参数,以纵向位移和质心侧偏角表征车辆行驶稳定性参数,以制动能回收率表征车辆能量回馈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再生摩擦集成制动系统具有较高制动性能、良好的ABS控制性能及较好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性能,同时显著提高了制动能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车辆ABS控制算法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车辆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逻辑门限值和滑移率ABS控制算法的不足,并提出了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ABS控制算法。设计和开发了适应于BJ2020车型的单轮防抱制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在转鼓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通过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证实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为防抱制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防抱死系统的主动安全仿真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imulink的环境下创建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两自由度单轮模型,以滑移率为被控对象,根据ABS原理,运用Bang-Bang控制和PID控制进行模拟,由不同的控制方法得出不同的仿真结果,比较分析汽车制动时的方向操纵稳定性及制动性能对汽车主动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行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电磁机械耦合再生制动系统(EMCB),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耦合机理研究;针对目前传统ABS离散开关控制的不足,基于EMCB系统和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提出了一种连续状态控制的ABS控制策略,以对接路面下的车辆直行制动工况和低附路面下的弯道制动工况为例,对车轮滑移率、制动能回收率、制动稳定性等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BS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响应性、鲁棒性和滑移率控制性能,既保证了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效能,又提高了制动能回收率,有效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5.
防抱死控制系统(ABS)被用来改善车辆在较滑的路面紧急制动时的控制性能。控制目标是在适当方向增加车轮的驱动力以维持足够的车辆稳定性和转向性以及缩短车辆的制动距离。本文提出了一种ABS优化模糊控制器。目标函数被定义为维持车轮的滑移率在一个理想水平以便获得最大的车轮驱动力和车辆减速度。用遗传算法来优化模糊单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收敛快且在不同路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在制动情况下提供一个良好制动性能的同时保证其能进行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针对此特性,以本实验室的单轮ABS制动台架为原型,提出了一套控制算法,不仅合理地分配了制动器制动力和电机制动力之间的关系,而且顾及到了制动时进行制动能量回收的问题,使得电动汽车在获得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有一个良好的经济适用性,这对延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车辆悬架多刚体动力学分析及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拉格朗日方法对车辆悬架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并采用PID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构建的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同PID控制策略相结合的车辆悬架系统性能良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进行综合仿真和优化控制的系统。  相似文献   

18.
针对滑移率与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关系对各种路面制动工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完善全工况类型路面农用车辆防抱制动系统仿真内容为目的,设计滑移率为控制门限值的复杂路面制动仿真试验。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滑移率模型、复杂路面模型、滑移率控制策略模型和复杂路面仿真模型。通过设定控制滑移率门限值得到单轮农用车辆附着系数交变制动时车速与轮速曲线变化情况。滑移率变化值处在最佳滑移率预定范围内,仿真试验验证了复杂路面车辆防抱制动系统滑移率控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