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满足整体性、层次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建立新的林业统计信息系统应按照准确、及时、全面、方便的原则,应适合我国国情、林情,应能客观地揭示和判断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上的联系和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林业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及林业统计信息电脑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我国林业产值统计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我国林业产值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林业总产值统计体系不符合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②林业产值统计范围狭窄,没有完善的林业产业分类和林产品目录;③林业产值统计制度的实施条件差.由此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①建立完善的林业产业分类和林产品目录;②建立以增加值为核心指标的林业产值统计指标体系;③改善和加强林业产值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地区山西省的调研,进一步阐述了建立“林业重点工程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性,反映了林业统计报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统计指标体系,特别是对提高林业统计及分析工作的质量起到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林业产业统计监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四川省建立林业产业统计监测制度的必要性和林业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统计范围和统计报表的构成;提出了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7年2月17日至19日,全区林业收入调查统计总结表彰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林业收入调查统计指标,是反映林业生产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进行林业收入调查统计工作,对林业生产建设的宏观调控,制定林业发展规划,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以及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自治区林业厅于1994年制定了林业收入调查统计方案及其指标体系,并在当年底开始进行了林业收入调查统计工作.各盟市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大多数盟市成立了林业收入调查统计领导小组,并将林业收入调查统计办公室设在计财科,强化了林业收入调查统计工作.各盟市每年以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林业发展速度指标现状,国内生产总值与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业产业增加值的区别,提出了森林工业发展速度指标的建立及操作方法,认为要反映森工林区的发展速度情况,就需要在国家林业局要求的以条条为主的统计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业产业增加值外,还要建立以地方为主的块块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辨析林业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以及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和综合评价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持续高发,严重地危害着森林的健康生长。科学系统地评估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是森林防灾减灾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明确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的具体内容,从评估的指标体系、方法两方面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研究进展做了阐述,并在研究现状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林业发展速度指标现状、国内生产总值与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业产业增加值的区别。提出了森林工业发展速度指标的建立及操作方法,认为要反映森工林区的发展速度情况,就需要在国家林业局要求的以条条为主的统计林业产业总产值、林业产业增加值外,还要建立以地方为主的块块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指标体系;还需要有一支能够承担森工林区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队伍,把森工林区的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额等指标统计在内,从而为地方总产值增加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林业研究》2000,13(3):76-76
由江泽慧等著的《中国现代林业》一书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本书在分析研究了世界林业发展道路和中国林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世界和中国林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详尽论述了林业及现代林业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和重点领域,系统介绍了建立现代林业指标体系的原则、依据及其方法,提出了国家层次和地区层次两个标准和指标体系框架,以及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6个重大领域和现代林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并制定了国家应采取的、符合国情林情的林业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为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启动了16个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全面科学地评估造林成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了一套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利用专家咨询法设置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包括当年造林成效、造林保存成效、森林抚育成效、封山育林成效、"万村绿"大行动成效评价指标,实现了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数据逻辑检查、造林成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实现林业生态文明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 个一级指标和22 个二级指标,以及林业生态文明水平测度标准。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可能满意度法建立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定量测度评价方法,并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广东清远市清城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实践中。结果表明:(1)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系统地评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该评价方法体系可以用来补充完善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的定量评估工作,对林业建设水平进行数量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2011 年、2013 年和2015 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评价测度值分别为27.52、28.64、29.04,与2013 年广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测度值41.17 相比,清城区目前仍处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起步阶段,在逐步迈向林业生态文明城区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林业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林业指标体系力求从社会对林业的现代需求出发,并根据必要性与可能性,在宏观层次上描述和评价现代林业进程的主体框架。该指标体系首先构建了综合指标体系,进而分解出经济、环境、科技、社会4个指标子系统,并从可持续与评价的角度对每一指标状态进行补充,以期为中国现代林业的实践提供一种具体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林业产值结构的关联分析与产值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福建省 1995~ 1998年林业系统的产值结构 ,绘制关联图 ,分析了各层次的优势因素、潜力因素和劣势因素。以GM ( 1,1)模型为基础 ,运用新息分段选优方法 ,对 1999~ 2 0 0 5年的省级林业总产值进行预测 ,筛选的各阶段最优模型均为Ⅰ级模型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残差率均小于 3%。  相似文献   

15.
研究和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指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根据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分级法以及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建立了我国南方县级林场可持续林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本研究可为林场可持续林业建设的诊断、调控和评价提供手段与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并采用泰尔指数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5—2016年中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53%,2016年增长高达13.44%,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其增长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的结果。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整体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集聚格局,与“胡焕庸线”高度吻合。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区域间差异的影响逐步扩大。在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中,灾害影响程度起阻碍作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员工工资状况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和Ⅲ级指标层,其中Ⅰ级指标包括生态资源、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和生态建设等5个部分,并进一步细化为20个Ⅱ级指标,38个Ⅲ级指标。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科学评价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探索林业在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为重庆三峡库区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福州市2012-2016年林业产值与地区经济总产值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林业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对经济总产值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林业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为9.10%,地位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2.44%,明显处于劣势,其林业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年均增长率达37.44%,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而林业产值在经济总产值的地位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呈不断下降趋势,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小,但其对经济总产值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林业发展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就区域林业的理论、区域划分的流行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影响区域林业政策设计的自然、社会、经济与林业资源要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期为区域林业发展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林业综合效益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的标准化以及各级指标的权重分析,求得逐年的林业综合效益指数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数。运用SPSS软件对逐年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林改前后各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林权改革对林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极显著,经济效益指数增长213.68%,经济效益年增幅9%;林权改革对林业的生态效益影响极显著,生态效益指数增长166.28%,生态效益年增幅为11.62%;林权改革对林业的社会效益影响极显著,社会效益指数增长200.12%,经济效益年增幅为7.24%;林权改革对林业综合效益影响极显著,林业综合效益指数增长188.36%,林业综合效益年增幅为27.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