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与山石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雯睿  魏胜林  仲笑林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79-10383
以苏州园林的叠山、桥径、门窗、亭、楼阁、墙垣、厅堂轩馆、廊以及庭园为研究对象,配以大量的图片,阐述了古典园林中建筑与山石之间的关系。它们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一面,甚至能够将消极转为积极,从而使园林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研究,以期为现代园林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从森林走出来,由农村聚居到城镇,逐渐离开了大自然.作为自然的一员,人又不能脱离大自然,于是便创造出园林设计,以人工再造自然,恩格斯称为第二自然.我国约在西周时期出现了囿,西晋便有了园林的称谓.  相似文献   

3.
孙展 《吉林农业》2010,(11):187-187
随着建设园林城市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园林设计建设的过程中,攀援植物是其中最常用的植物材料,它通过美化建筑,雕塑,墙壁等既可以拓展园林空间,又可以增加园林植物景观的层次性;既可以掩饰园林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赋予原本呆板死物以生机,又可以利用其造景之长创造优美的园林意境。因而进一步有效的开发和应用攀援植物资源对园林设计建设具有广阔的前景,据此文章对攀援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效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美是古典园林魅力和特色的重要载体,其园林植物以优美的姿态、缤纷的色彩、绚丽的变化、诱人的芳香和隽永的意境映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芳香美和象征美,创造了无限的艺术美,实现了自然美与人性美的交融契合。  相似文献   

5.
人从森林走出来,由农村聚居到城镇,逐渐离开了大自然.作为自然的一员,人又不能脱离大自然,于是便创造出园林设计,以人工再造自然,恩格斯称为第二自然.我国约在西周时期出现了囿,西晋便有了园林的称谓.……  相似文献   

6.
张伏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48-4649,4670
以显性美和隐性美为视角,分别从4个方面论述了竹子在园林设计中的审美效应,即“竹里通幽”与“淳朴壮观”之美,“移竹当窗”与“粉墙竹影”之美,竹与水、石和其他植物掩映之美,以及竹子的文人情怀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西方园林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今后竹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走向,强调了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与西方的理性理论相互融合,创造更为动人的竹子造景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变幻空间,从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诗画情趣、意境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意象空间的风格特征,以期为意象空间创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及其以前的庭园是规则式园林,反映借助自然之物来美化人工环境的思想。文艺复兴 运动将欧洲的园林艺术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反映自然美和人工美并不悖的观点。法国的古典园 林使欧洲的规则式园林艺术达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反映人力能够改变自然,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的 哲学思想。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反映人工美应服从于自然美,造园应与自然相协调的观 念。  相似文献   

9.
水是许多园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精灵,它可以与整个园林中的一切元素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水景图,现在人们比较向往有水的地方,但这样的地方又太少,所以人们才会主动去创造水体。园林水体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一部分,是在单体500m2的小区中常出现的一种形式,园林水体的特点是:小、巧、精。园林水体最小,在构造水体环境时,有些情况要引起特别注意,由于京津地区水资源匮乏,往往在建园初期能够保持水体中有足够的水量来满足水体需要,随着建园完成时间的加长,往往不能达到设计标高的持水量或应有的水质,甚至干涸或水体变臭,变成落叶堆积的垃圾集中地或异…  相似文献   

10.
浅谈园林设计的自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环境,让久居城市的人群能更贴近自然。从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思路出发,通过对自然本身的探索,更好地展现一个宜居环境,使人工设计的园林也能有让人置身自然界的感受。文章通过阐述一些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提倡一种摈弃过多人工痕迹、更加自然化的园林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11.
探析了色彩在园林应用中对人生理与心理产生的作用;分析了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浅谈一下彩叶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如何合理配植让人有美的享受,并结合实例研究了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而创造一个使人从生理到心理舒适、安逸的休闲、生活、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材料是传达设计理念的客观载体。本文在总结当前我国园林旧材料应用误区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园林设计中一些旧材料的巧妙运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园林设计师提供旧材料运用的新思路,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服务。  相似文献   

13.
将园林模型制作作为园林设计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园林设计空间的概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园林设计对美化城市风景、提高文化底蕴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促进我国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着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园林具有古韵气息,给观赏者一种平静、高雅的感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现代设计理念也得到了不断的融合与更新,通过学习西方园林设计中的点线、平面、颜色等的搭配,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相结合,组合出更具影响力、更加有表现力的现代园林,有利于促进我国园林设计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注重运用植物配植来努力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四大元素之一的植物,一直被看作是营造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在现代中国特色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使其更好发挥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一直是现代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人们所生存的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园林的出现不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给了人们一种美的生活感受。在园林的建设中还有植物配置的一些艺术手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面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夏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30-1031
通过对中外古典园林的自然及人工性分析,从"遵从自然"与"以人为本"等方面来探讨园林设计的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园林绿地设计应遵从的设计理念,提出现代园林设计应在"遵从自然"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任何优秀的园林在营造的过程中都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其中形式美的法则是绝对不能或却的。对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并介绍其在园林中的运用和体现,旨在探讨符合美学规则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以增强人们对形式美法则的重视和理解,提高对美的景观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城市园林体现出园林美及自然美,将美呈现在现代之中,把美的线条和美的色彩带给人们。景观花卉组合又称野花组合,是从众多的草花种子中筛选出的适宜直接播种、就地生长并完成其整个观赏效果的草花类种子,作为城市绿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开始探究,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山之美、水之美。在未来的园林设计中,原本简单地模仿已被抛弃,而更加趋向于"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自然之美,将人工与自然之美巧妙结合,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