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粮发热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储粮发热的定义及危害 1.1储粮生态系统中由于热景的积聚,使储粮(粮堆)温度出现反常上升的现象。称为粮堆发热。粮堆发热违反粮温正常变化规律,导致储粮生态系统内粮食出现异常现象,继而发展为粮食霉变,影响其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夏季高温季节,房式仓粮堆上层粮温达到27.4℃,下层平均粮温8℃左右,极易造成粮堆内部结露。为此,我库积极探索利用粮堆底部"冷源"均衡上层粮温储粮试验。均衡粮温后,全仓最高粮温22.1℃、最低粮温7.4℃、平均粮温14.8℃,缓解了粮堆内部结露的现象,抑制了储粮害虫的危害,储粮顺利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3.
粮膜密闭仓杀虫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粮堆表层书虱大量发生危害,在薄膜密闭仓采用PH3仓外发生器,将磷化氢(PH3)和二氧化碳(CO2)输入膜下粮堆与敌敌畏(DDVP)药剂混合施用,不仅能有效杀死害虫,而且可保持粮堆原有的“冷心”状态,保持粮情稳定。  相似文献   

4.
借助通风性能参数检测装置,通过调整通风量开展大豆粮堆通风试验,检测通风阻力特性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通风试验过程中,随着粮面表观风速和风量的增加,大豆粮堆的单位粮层阻力也逐渐增加,且涨幅随粮面表观风速的增大而提高。穿网阻力随粮面表观风速的提高而逐渐增大,两者呈幂函数关系。大豆粮堆的通风均匀度达99.2%以上,受通风方式和风量的影响较小,与粮层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高大平房仓磷化铝粮面投药后磷化氢自然扩散渗透情况进行检测,并对熏蒸杀虫效果进行了试验,检测分析了不同仓房不同温度和同一仓房不同温度下磷化氢的扩散速度和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大平房仓由于粮堆内外温差的存在,粮面施药后磷化氢气体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借助粮堆内的微气流扩散到粮堆的各层,并能分布均匀,而且粮堆内温差越大,磷化氢气体扩散速度越快,气体分布达到均匀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6.
散粮储存是现代粮库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储粮方式,也是今后粮食仓储发展的必然趋势.散存粮堆由于其与包装粮堆在结构上的差别,对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粮情、害虫活动等也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监测库存粮中散存粮堆与包装粮堆揭膜后害虫生长的情况,摸索不同储存方式下害虫生长活动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为散装粮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区利用粮堆冷心均衡粮温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大平房仓储粮度夏,粮堆存在较大的冷心和明显的热皮。试验表明:利用粮库已有的风机风道等设施采用下行式循环通风均衡粮温,能显著降低粮堆外围温度,缩小粮堆内部温差,操作简单、方便,粮堆和空间未产生结露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8.
储存在高大平房仓的散装稻谷,对粮堆采用打探管投药,埋缓释袋投药,粮堆上部空间药盘投药,进行三位一体熏蒸,试验结果表明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平房仓粮堆温度时空分布的基本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2h等间隔不间断采样,采集了聊城1栋储藏小麦的和铜梁1栋储藏稻谷的平房仓近2年的粮情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平房仓粮堆温度分布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平房仓粮堆温度时空变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并就其对传感器布局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认为可以通过对最大温差变化点的跟踪分析,找到粮温异常点,并建议:①提供任意两次检测之间的温差,特殊标注其中10%的最大温差,并将其列入粮情检测系统标准;②加大现有设备的检测频率,以弥补现有检测点布局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风粮层阻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层阻力是粮粒对通过粮堆的气流形成的阻力,即在压力上表现为气流的静压降。它是粮堆通风、粮食干燥系统和计算机模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本试验对小麦、稻谷、玉米等七个品种粮食的粮层阻力值进行测定。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粮堆通风系统设计中粮层阻力的计算公式——P=ahv~6,其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可以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粮食进出仓作业是粮堆形成或类型改变的过程,也是粮库安全事故常发的主要作业环节。粮仓中的粮堆从粮面的稳定性和运动状态来看具有多种类型,各类粮仓在各作业工序形成不同类型的粮堆,不同类型的粮堆具有不同的特性。研究粮堆的分类和稳定特性对预防和减少粮食进出仓作业安全生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粮堆的分类方法和几种常见类型粮仓粮堆的稳定特性和运动状态,以期为粮食进出仓作业安全事故防范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储存小麦的不同跨度高大平房仓进行为期一年的“三温”检测,分析了气温、仓温的变化对粮温变化的影响,并通过“扒皮”试验研究“冷心热皮”现象中“冷心”、“热皮”温度的变化规律,判定高温季节外温对靠墙粮堆及粮堆表面影响程度,明确了临界点及整个粮堆中“热皮”区域范围。试验表明仓温直接受气温影响,气温和仓温对粮堆“热皮”区域影响明显,而“冷心”区域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牛肉大理石花纹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高光谱扫描成像技术评估牛肉大理石花纹。组建了高光谱线扫描成像系统,采集牛肉样品在400~1100nm波段的高光谱反射图像。通过牛肉脂肪和瘦肉在各个波段处反射值比的最大值,确定530nm为特征波段。提取特征波段处大理石花纹的3个特征参数(大颗粒脂肪密度、中等颗粒脂肪密度和小颗粒脂肪密度),使用特征参数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和正则判定函数模型,对大理石花纹分级和等级预测,用全交叉验证方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MLR模型对大理石花纹等级的预测决定系数R2=0.92,预测标准差为SECV=0.45;总的分级准确率是84.8%;正则判定函数对大理石花纹等级判定准确性较低,为78.8%。研究表明,将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牛肉大理石花纹等级评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平房仓粮面采用双膜气囊密闭压盖,在冬季运用机械通风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粮温,储存冷源;高温季节,利用空调器制冷循环地给气囊补充冷气,同时适时开启排风扇通风换气,消除仓内积热,既可有效地降低仓温,又能阻止外界热量通过仓内上部空间向粮堆的传递,抑制和延缓粮温上升。试验表明:高温季节可使气囊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粮堆表层的最高温度可控制在25℃以内,粮堆年平均温度可控制在10℃左右,且保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膜下环流系统均衡粮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大平房仓隔热性能差的问题,在压盖、内环流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绝仓房空间与粮堆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对粮温尤其是粮堆表层温度的影响。结合所处区域位置的特点,通过环流调节粮堆内温度因子,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实现绿色储粮。同时,结合试验情况,对压盖材料、环流系统的设计,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大平房仓采用粮面冷气囊(双膜气囊)密闭压盖粮面,高温季节,利用空调机循环向气囊内不断补充冷气,减少了粮堆与仓内空间的对流热交换。试验表明:高温季节冷气囊压盖粮面可使大豆粮堆上层平均粮温相比最高温下降3.5℃,仓温最高下降3.1℃,经过1年时间的储存,大豆粗脂肪酸价较常规储存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试验仓和对照仓粮堆表层温度变化及粮面接触面积以及储粮日常管理中粮面维护成本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采用波形粮面管理储粮在粮食通风、熏蒸及日常保管维护成本方面均比平面粮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大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难以控制等问题,我库充分利用当地储粮气候条件,增添了膜下环流通风系统。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仓内膜下环流通风,使粮堆内部形成向上运动的气流,从而实现上层粮温可控性和实现全仓粮温的相对均衡。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绝仓房空间与粮堆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对粮温尤其是粮堆表层温度的影响。结合我库所处区域位置特点,主要是利用冬季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待夏季高温时利用环流风机进行仓内环流,将粮堆中央"冷心"的冷源带到粮堆表层和四周,使粮堆表层和四周的粮温降低,通过环流调节粮堆内温度因子,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可以有效抑制高温季节仓内上层粮温上升,实现低温储藏。该技术确保了整仓粮食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条件,避免储粮夏季生虫和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冬季应用机械通风降低粮堆温度,春季采取粮面压盖密闭、隔热保冷,在夏季仓内膜上空间空调制冷控温,膜下内环流均温系统适时开启,利用粮堆"冷心",可以有效地抑制上层和四周粮温上升,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提高了稻谷储藏的稳定性,节能降耗,实现了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20.
在储藏过程中,粮堆可能出现发热。霉变,虫害孳生等情况。当储粮水分含量高,生虫霉变时,会引起粮堆温度升高,因此,粮堆温度是储粮状态的重要标志,必须准确地检测并适时显示,本文将计算机图形技术引入粮情检测,利用图形消隐向用户提供直观生动的三维温度分布图,用户可用鼠标选取某一点以观察,显示该点的空间位置及温度值,同时显示纵横剖面图,便于发现异常温度点,用Visual Basic6.0编制绘图程序,为研制,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储粮信息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