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海滨 《福建茶叶》2010,32(5):18-20
以露天茶园作对照,对塑料大棚茶园微域气候、茶树光合作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塑料大棚茶园内的大气相对湿度明显提高,但气温和光照强度显著降低,如光合有效辐射仅为对照的39.2%。茶园小气候的变化导致了茶树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其中,铁观音、佛手和本山等3个乌龙茶品种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16.61%、63.27%、60.75%;铁观音茶树比较适应于塑料大棚的微域环境生长,而佛手和本山则不适于塑料大棚生长。  相似文献   

2.
钙、镁是茶树重要营养元素,茶树对钙的反应较敏感,土壤钙含量超过1g/kg土时,茶树出现不良症状,而茶园土壤中钙不足,将阻碍茶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镁是茶树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镁会导致分解加速,降低同化能力,适量的镁可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茶树内在品质的提高.阮建云等对我国茶园土壤镁供应状况进行统计,交换性镁低于40mg/kg的茶园(0 ~20cm土层)达57.9%,张亚莲等统计湖南茶区土壤(0~15cm土层)交换性镁含量低于30mg/kg的茶园达58.6%.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的分析和评价,了解茶园土壤中钙、镁、钾的平衡情况,研究茶园土壤钙、镁和钾的关系,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钙、镁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生产茶园缺丛断行现象普遍存在,以致于低产低收。在大面积改造这种低产茶园时,采用种子或茶苗来补缺,则难以迅速养成匀齐美观的丰产树冠,采用成龄茶树带土归并法补缺,则又费工费时,事倍功半,为了摸索出一套成龄茶树补缺的有效方法,笔者在江西庐山茶区的一些茶场进行了茶树刈枝截根客土移栽法的茶园补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4.
咨询四则     
问:茶园为何要提出“封园期”?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叶片的生理功能。茶树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有机物合成与贮藏、转化的重要器官。茶树老叶中贮存的碳水化合物,是新梢萌发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据研究,茶树光合产物总量的60—75%是由上年老叶提供的。所以茶树合理留养,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是获得翌年丰产、优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一、套种的好处山区茶园以纯种为主。除茶树幼龄时期,在行间套种部分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外,茶树封园后一般不再套种。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在茶园套种部分落叶果树(茶果套种),与大面积单一种茶相比有许多优点。1.改善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是名优茶对温湿度、光照等条件要求更高。茶园套种果树后,一是光照发生变化,直射光得到削弱,散射光明显增强。二是温度相对稳定,每当盛夏高温季节,果树高大浓密的树冠,可以为低矮  相似文献   

6.
茶园高温干旱灾害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它对温度、湿度和水分条件极为敏感。因此,茶园容易受到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危害,严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以及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茶园受高温干旱天气危害时的表型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阐述了茶园高温干旱灾害的预防、应急防控和恢复生产3个方面的技术措施,以期降低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对茶园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茶树高产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茶园土壤是茶树栽培的基础,茶园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水平及其各肥力因素间相互协调程度直接影响茶树的生育状况和茶叶产量.因此开展对高产茶园土壤特性的研究是茶树丰产栽培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修剪的目的有两个:(1)控制茶树生长和(2)刺激茶树生长。本文主要讨论修剪的第二方面,即刺激茶树生长。在阿萨姆的茶树,正常的修剪是一年进行一次,但是在象大古岭这样的地区,修剪则是根据茶园地势的不同而定的,一般为2—4年进行一次,也有长到7  相似文献   

9.
间作白三叶草对茶园温湿度和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续3a间作白三叶草的茶园及其相临的单作茶园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分析间作白三叶草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养分、茶树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间作白三叶草的茶园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显著低于单作茶园,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则显著高于单作茶园;间作白三叶草的茶园土壤养分得到显著改善,且茶园间作白三叶草比单作显著增加了茶树根系生物量、总根长等指标。研究结果为提高茶树栽培技术水平以及茶园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茶树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刊前语     
茶园密植丰产栽培,多年来一直在茶叶界引起强烈的争论,本期发表我所戚康标等同志《茶树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连续十二年的研究,肯定了密植茶园的丰产效应,提出了在我省条件下适宜的密植范围;通过研究树体结构,揭示了密植茶园的冠层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修剪,是茶树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在搞好茶园肥培管理的条件下,对茶树进行整枝修剪,以促使骨架强壮、树冠宽阔、枝叶茂盛,从而提高茶树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茶叶产量。我所在同等培肥管理的条件下,对同树龄  相似文献   

12.
茶树光合作用的基本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茶树的光合作用,无论在生长时期或生长休止时期,无论在晴天或阴雨天,无论是测定茶树的年龄和品种不同,其日变化的基本趋势都呈双高峯变化,正午前后伴随有“午睡現象”,“午睡現象”持续时间的长短因外界环境条件而异,但其强度低减弱程度均未超过早晚的最低水平。 2.茶树光合作用的季节进程为一单峯曲线的变化趋势,在杭州地区气候条件一下,七月份年平均气温最高时期,茶树的光合强度也达到年周期內最高水平。 3.茶树的光合强度在不同品种之间,茶树不同生育年龄之間以及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表現有很大差异,其平均光合强度居一般植物光合效率的中间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茶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树病虫的农业防治就是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保证茶叶丰产的方法。本文就茶树病虫的农业防治分建园期和建园后两个阶段作一简述,以供生产上参考。建园期的防治1.茶园的开垦新茶园开辟后,有些能为害多种植物的寡食性和多食性害虫,可就地转害茶树,另有一些种类,将会逐渐适应转化成为茶树重要害虫。因此,垦荒种茶时,除必须进行土壤深翻,彻底清除或深埋枯枝落叶外,对某些荒地原有的零星茶树及油茶树等,也应加以清除。开垦时还应注意清除病株残根和杂草,以减少茶…  相似文献   

15.
春茶产量与茶树光合作用的强弱和秋冬季茶树养分积累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而影响春季茶树光合作用和秋冬季茶树养分积累的因素很多,1978年以来,每年秋冬季对湖北羊楼洞茶场八王庙分场的三千多亩各类茶园的叶面积指数、各种害虫的密度以及肥培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普查,以探明秋冬季茶园管理与翌年春茶产量的关系。调查的面积大,选点多,调查数据准确,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现将调查结果,经整理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6.
茶园钾素研究进展与施钾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钾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含量仅次于氮的必需营养元素,在茶树体内呈离子状态,主要存在于新梢等茶树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钾是茶树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茶树光合作用,增强碳氮代谢,提高茶树抗逆和抗病虫性等.钾参与了茶树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对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茶树不断从土壤中吸收,以及茶园土壤酸性强的特殊性,导致土壤中钾的淋溶损失,钾素贫化明显,缺钾茶园日趋增多.为此,世界主要产茶国对茶树钾素的研究与茶园钾肥的施用十分重视,甚至把钾作为仅次于氮的第二要素.  相似文献   

17.
喷灌作为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在茶叶生产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合理的喷灌既能发挥喷灌技术的优势,又能满足茶树需水的要求。合理的喷灌制度,是根据茶树阶段需水特性及规律,在制定茶园土壤含水量及茶园日耗水量等基础上,计算出喷水定额、制定喷水周期。旱热季茶园喷灌能调节茶园小气候,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增强茶树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具有明显增产,增质作用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叶》2008,(3):37-37
试验研究了夏秋季80%、61%、37%遮光率遮阳网覆盖处理对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光合作用特性和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对照茶园相比,3种遮光率遮荫处理茶园夏秋季气温、叶面温度、地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水分含量、茶园空气湿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部分茶园地处亚热带、暖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春季常遇倒春寒.从10月份起茶树就进入休眠,休眠期长达5~6个月.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名优茶的开发,争取茶树早发芽已显得非常重要,因比,各地除了选种早芽种外,还采用塑料大棚技术促使茶树早发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据调查,在春季,大棚茶园茶树一般可比露地茶园提早15~20天开采.然而,有些地区,由于没能掌握塑料大棚茶园生产技术,管理不善,导致亏损或经济效益不高等后果.为此,特总结各地塑料大棚茶园的成功经验,参考其他农作物塑料棚生产技术,以期达到塑料大棚茶园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  相似文献   

20.
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山区,高山和半高山茶园占40%,在冬季天气过于寒冷或气温变化无常的年份,温度骤升骤降的情况下,多数茶园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冻害.如1991年12月~1992年2月初这段时间,全市普降了一场大雪,并且出现结冰,极端低温达-6.9~-8.3℃,接着又连续7天的严重霜冻,雪上加霜,是该市近50年来出现冻害最严重的一年,据调查,全市有5000亩茶园遭受冻害,其中严重冻害的有1500亩,当年茶叶减产50%以上.因此,在严冬将临之际,笔者特就乌龙茶区的茶树防冻问题谈些浅识,仅供参考.根据建瓯市茶园布局和地理条件,结合生产实际,借鉴各地防冻经验,对乌龙茶区茶树的防冻主要应抓好以下五条措施.1.加强茶园肥培管理茶树的防冻措施,关键在于增强树体抵抗能力,因此,在秋冬季作茶园深耕的同时应结合重施基肥.施基肥以茶树专用肥(氮磷钾肥)、农家肥及其他暖性肥料为主,在10月~11月上旬施入,以提高地温,促进树体生长旺盛,使茶树在休眠期能积累充足的养分.对土层薄、根系裸露的茶园,要搞好客土培园,方法是将茶树两边的泥土向根颈处培高,一般高度以5~10cm为宜,以免根部外露,受冻害侵袭.培土时间不宜超过11月份,过迟培土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