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对某斗鸡场病死斗鸡病死因进行确诊,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观察、细菌分离及RT-PCR检测试验,结果该场病死斗鸡肛门周围粘有灰绿色粪便,腹部、颈部、胰腺、腺胃等多处出血;在培养基上肝脏组织液无细菌生长。针对新城疫病毒(NDV)强弱毒基因序列之间的差异设计通用、强毒和弱毒引物,样本RNA经RT-PCR扩增后,通用型和强毒型鸡新城疫病毒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弱毒引物未扩增出相应片段。由此确诊该场病死斗鸡为新城疫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基因结构的特点及强、弱毒株融合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差异设计了4条引物,建立了一种可以快速鉴别ND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强毒株可以扩增出442bp的特异性片段和671bp的通用片段,弱毒疫苗株可以扩增出252bp的特异性片段和671bp的通用片段。该方法只需进行一次RT-PCR,整个过程可在数小时内完成。经敏感性测定,该方法最低能检测到100pg的NDV RNA。  相似文献   

3.
RT—PCR对新城疫病毒(NDV)分离株的鉴定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城疫病毒的通用引物PA PB、强毒引物PA PC、弱毒引物PA PD对11株贵州新城疫分离毒株与4株新城疫参考毒株进行了RT-PCR扩增.结果15株新城疫毒株均被PA PB引物扩增出359 bp的条带,F48E8、ND98、Fw、H2、P3、BY、L2、P1,P2被PA PC引物扩增出254 bp的条带,而PA PD引物未扩增出DNA条带;ND89、Lasota被PA PD引物扩增出254 bp的条带.而PA PC引物未扩增出DNA条带.采用3对引物对自然发病斗鸡脑、脾、咽喉试子、泄殖腔试子进行RT-PCR检测,确诊为斗鸡新城疫强毒感染,且与传统病毒分离与毒力鉴定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山东某发病鸡场病鸡体内分离到的命名为JN09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中扩增其F基因,预计扩增片段大小为1 700 bp。RT-PCR扩增出的目的片段大小与预计扩增片段大小相符合,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新城疫病毒F基因序列相符。对其F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并结合山东地区近几年来的分离毒株的相关信息,着重分析该地区近年来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5.
利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多克隆抗体构建的免疫磁珠富集IBV,对Gen Bank中896株IBV S1基因序列及其多变区进行分析,根据IB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序列差异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基于免疫磁珠富集IBV后检测S1基因多变区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扩增出强毒株约710 bp的通用片段和约350 bp的特异片段,弱毒疫苗株能扩增出约710 bp的通用片段和约210 bp的特异片段,能鉴别出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免疫磁珠富集IBV后比不富集病毒用RT-PCR方法检测敏感性提高100倍。该方法为IBV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5,(7):1056-1059
设计2对引物分别用于新城疫强、弱毒的检测。使用强毒引物F1、R1可从NDV强毒株中特异性扩增出349bp的目的片段,使用弱毒引物F2、R2可从NDV弱毒株中特异性扩增出255bp目的片段,该方法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NDV强、弱毒株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pg和10pg。利用该方法对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新城疫强、弱毒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禽新城疫快速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禄  韦平 《中国家禽》2002,24(4):9-11
依据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基因裂解位点的核苷酸序列与其毒力的相关规律,分别设计合成了四条寡核苷酸引物,建立了一个可迅速检测不同禽源新城疫毒株并可鉴定强、弱毒株的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强毒株可扩增出362bp的通用片段和254bp的强毒株特异性片段;弱毒株则可扩增出362bp的通用片段和123bp的弱毒株特异性片段。本方法只需一个RT-PCR反应,整个过程在8小时内完成,既可检测感染鸡胚尿囊液,也可从病料直接检测,应用该方法对源于各种禽类的36份ND可疑病粒样品进行检测试验,结果阳性检出率为73.5%,与常规方法检测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选择最近分离的1株鸭源新城疫病毒,采用已经发表的鸡新城疫病毒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鸭源新城疫病毒的F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载体上,然后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9.
对某鸽场送检的6只通过病理剖检疑似新城疫(ND)的病鸽进行实验室诊断,包括细菌分离、新城疫病毒荧光RT-PCR检测、SPF鸡胚分离与鉴定,并测定其鸡胚分离物F3代EID50和ICPI.结果为内脏病料新城疫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阳性;SPF鸡胚分离到一株有血凝活性的病毒,经HA和HI鉴定为NDV,其F3代血凝价为1∶26,EID50为107.63,ICPI为1.19.根据病鸽的临床症状、鸡胚分离物EID50和IC-PI,确定该鸽新城疫病毒分离株为弱毒株.  相似文献   

10.
根据鸡毒霉形体(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结构特点,分别设计合成2对引物XZ1、XZ2和XZ45、XZ16,建立了可检测MG强、弱毒株的PCR方法。以引物XZ1、XZ2对MG强毒株和弱毒株进行的PCR,均可扩增出732bp的特异性片段;而以另1对引物XZ45、XZ46对MG弱毒株进行PCR,可扩增出524bp的特异性片段,但对鸡毒霉形体标准强毒株和野毒株的PCR,则扩增不出任何条带。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对引物对其他种类鸡毒霉形体及其他对照禽病病原核酸模板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对引物PCR均能检出100fg的MGDNA。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上述2对引物的2次PCR扩增,在数小时内即可鉴别出MG毒株是强毒株还是弱毒疫苗株。  相似文献   

11.
用PCR技术鉴定犬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比较犬细小病毒(CPV)弱毒疫苗株和强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并组成2对引物,对弱毒疫苗株和强毒株进行了半嵌套式PCR扩增。第1轮PCR扩增的结果为CPV弱毒疫苗株和强毒株有相同的目的片段(585bp);第2轮PCR扩增的结果为CPV强毒株有375bp目的片段,而CPV弱毒疫苗株没有375bp目的片段。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和酶切分析,结果证明PCR产物片段大小和酶切位点与设计的产物完全一致。特异性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高度特异和敏感的,可用于弱毒疫苗毒株与强毒株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用RT-PCR对新城疫病毒分离株毒力的快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强、弱毒株在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的序列上的差异,参照有关文献,设计了三对引物A+B,A+C,A+D。引物A+B能从Lasoa,B1,I系和强毒F48E8的含毒尿囊液中扩增出362bp的核酸片段,引物A+C仅能从强毒F48E8的含毒尿囊液中扩增出254bp的片段,引物A+D仅能从Lasota,B1,I系的含毒尿囊液扩增出254bp片段。三对引物均不能从IB,IBD,AI的含毒尿囊液和正常鸡胚尿液中扩增出特异片段。从发病鸡群中分离到3株NDV毒株中均被A+C引物扩出,它们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51.8h、53.2h、52.6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65、1.63、1.60,证明是NDV强毒。利用RT-PCR对NDV人工感染鸡最早可于攻毒后第二天从病鸡气管中检测到NDV,其次为泄殖腔和脾、肾。利用RT-PCR对NDV毒力的鉴定与传统生物学试验对强弱毒的测定结果完全吻合。但前者可在24小时内直接对组织匀浆进行诊断,具有快速简便和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用PCR技术鉴定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强、弱毒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中发表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 (ICHV)标准强毒株Glaxo和人工驯化的弱毒疫苗株CLL的保守序列间大小不同 ,按照引物设计的原则 ,设计合成了一对通用引物。该对引物可由ICHV强毒株扩增出 569bp的片段 ,而弱毒株可扩增出 2 4 4bp的片段。对PCR产物分别进行电泳、酶切和测序 ,证明PCR产物片段大小、酶切位点和核苷酸序列与设计的产物完全一致。正常DK细胞上清和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CAV 2 )强、弱毒株细胞培养物均不能被该引物扩增 ,说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检测到的病毒量分别为 1 5TCID50 、 31TCID50 、说明该技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用于ICHV强、弱毒株的鉴定和IC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对GenBank中登录的25株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在其高度保守区设计1对通用引物,扩增片段为609bp,并在该对引物扩增区域内设计针对疫苗弱毒的特异引物,扩增片段为237bp,建立一种能够区分猪瘟病毒强毒和疫苗弱毒的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鉴别诊断方法。该方法能将我国大陆地区流行的不同基因亚群的猪瘟病毒强毒与疫苗弱毒完全区分开来,且不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及其他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反应。应用本试验建立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方法可以及早对猪瘟作出准确诊断,并可将强毒感染猪迅速从弱毒疫苗免疫猪群中筛选出来,减少了未感染免疫猪被误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病毒(青岛株)F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参考新城疫病毒(NDV)长春株的F基因序列设计了1以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对NDV青岛株(野毒)的F基因进行了扩增,扩增产物克隆后测序,扩出的F基因核苷酸长度为792bp,编码261个氨基酸,包括完整的F2片段和部分F1片段,裂解位点区(112-117aa)氨基酸序列为Arg-Arg-Gln-Arg-Arg-Phe,与国外发表的强毒株序列相符,正明青岛株为强毒株,根据该基因推导的所基酸序列,与国内外发表的NDVF蛋白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88.1%-94.3%。  相似文献   

16.
诊断鉴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该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从IBDV弱毒疫苗中提取病毒RNA,采用二步RT-PCR方法,建立诊断和鉴别IBDV毒株性质的分子诊断方法。结果表明:针对IBDV VP2基因高变区的基础RT-PCR引物和巢式RT-PCR引物,分别能够扩增出目标大小的特异性片段;区分IBDV超强毒株和经典毒株的RT-PCR扩增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该方法可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病的快速分子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7.
有PCR技术鉴定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强、弱毒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中发表的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标准强毒株Glaxo和人工驯化的弱毒疫苗株CLL的保守序列间大小不同,按照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合成了一对通用引物,该对引物可由于ICHV强毒株扩增出569bp的片段,而弱毒株可扩增出244bp的片段,对PCR产物分别进行电泳,酶切和测序,证明PCR产物片段大小,酶切位点和苷酸序列与设计的产物完全一致。正常DK细胞上清和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CAV-2)强、弱毒株细胞培养物均不能被该引物扩增,说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共检测到的病毒量分别为15TCID50、31TCID50,说明该技术具很高的敏感性,可用于ICHV强,弱毒株的鉴定和IC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已发表的新城疫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扩增F基因和HN基因的2对引物,利用RT-PCR扩增了3个广西分离株的F基因和HN基因片段,并将其分别克隆到pMDl8-T载体中。结果表明:上述分离株F基因序列全长为1 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HN基因序列全长为1 716bp或1 734bp,编码571或577个氨基酸。与国外发表的部分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和弱毒株之间相同序列进行比较,F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3.8%~99.9%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8.4%~99.3%之间;HN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0.9%~98.8%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6.9%~98.6%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GX21株NDV为基因Ⅰ型,GX215株NDV为基因Ⅱ型,GX117株NDV为基因Ⅶ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当前流行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基因型、致病性及其与传统新城疫病毒疫苗株(La Sota等)的核苷酸差异,试验从某发病鸡场病死鸡体内分离到1株疑似NDV毒株,经红细胞凝集试验(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初步确定为鸡源NDV。参照GenBank公布的NDV F基因部分片段(登录号:JF950510.1)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分离株的F基因并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中NDV F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基因型;通过测定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判断病毒致病性;参照GenBank公布的NDV全基因组序列(登录号:JF950510.1)设计9对引物对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结果表明,RT-PCR扩增得到F基因长约500 bp,基于F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为基因Ⅶ型NDV;MDT、ICPI和IVPI分别为52.8 h、1.675和2.46,表明分离株属于强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全基因组全长15 192 bp,与传统La Sota株基因组相比,序列多出6个碱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2.8%。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基因Ⅶ型NDV强毒株,且与传统疫苗毒株La Sota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城疫病毒已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扩增F基因3 ′端374 bp片段,包括F基因信号肽序列和裂解位点.经过RT-PCR、PCR产物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为基因Ⅶ型强毒株,和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2009年分离到的毒株NDV09-038相似性最高,可达98%.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毒株与常用疫苗株亲源关系较远,与I系疫苗株Mukteswar相似性为81.4%,与Herts' 33的相似性为84.5%.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为典型的强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