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蚕共育关键技术是:对蚕室、蚕具彻底消毒,杜绝病原菌浸入蚕室和储桑室;催青适宜温度为25.5℃,干湿差1.5℃;控制好小蚕食叶期的温度,1~2龄期,饲养温度为27~28℃,干湿差0.5℃,湿度81~82 F,干湿差1 F;3龄期,饲养温度为25~26℃,干湿差1℃,湿度77~79 F,干湿差2 F;幼虫在睡眠中蚕室要保持微风流通,给桑时蚕室要通风良好,保持蚕室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省桑蚕生产稳步发展,一些新蚕区桑园面积、养蚕农户迅速增加。对这些新蚕区来说,笔者认为小蚕共育是养蚕关键技术措施,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增收的必要途径。为搞好小蚕共育,现将其关键措施介绍如下。一、要调节好温湿度为了使小蚕生长快、发育齐、体质强,宜在适当高温多湿环境中饲养。标准的温湿度为:1龄期温度27~28℃,干湿差0.5~1℃;2龄期温度26~27℃,干湿差1~1.5℃;3龄期温度25~26℃,干湿差1.5~2℃。温度不能忽高忽低。眠中温度要降低0.5~1℃,干湿差应掌握在1.5~2℃,并做到前期干后期湿。使用温湿自动控制器加温共育的,  相似文献   

3.
<正>二、大蚕饲养技术根据大蚕对高温多湿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易暴发蚕病等特点,分常规育、少回育、条桑育和大棚养蚕等。1.掌握生长发育条件①温度和湿度:4龄的适温为25℃,干湿差2℃~3℃;5龄的适温24℃,干湿差3℃~4℃。②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③严防室内高温  相似文献   

4.
饲养天蚕温度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25℃和30℃,稚蚕1-3龄期,相对湿度70%,大蚕4~5龄期,相对湿度75%,饲养天蚕幼虫,探讨天蚕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食叶量、消化量以及消化率,对天蚕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茧质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25℃区的各项指标优于30℃区和20℃区。5龄期叶丝转化率,雌、雄平均茧层率25℃区8.0%〉30℃区7.5%〉20区6.7%。可确认适宜的饲养温度:1-3龄的稚蚕为25℃~28℃,湿度70%;4~5龄的大蚕为22℃-24℃,湿度为75%。  相似文献   

5.
<正>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现将其大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合理调节温湿度第4、5龄期目的温度分别为24~25℃、23~24℃,干湿差分别为2.3~3℃、3~4℃;低温阴雨的天气,蚕室内要通过升温及雨止后  相似文献   

6.
在海拔300、400、500、600、700、800、900 m等7个不同高度上建立气象天蚕养饲基地,研究了南岭天蚕的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南岭天蚕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7.0~25.0℃,最适宜温度为22℃,适宜相对湿度60%~70%;最适宜海拔高度在500~800 m之间。南岭天蚕养殖的关键技术如下:3月底4月初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初日后,栎树萌动开苞时即孵化;小蚕(1~3龄)采取人工增温至26~24℃室内养饲;大蚕(4~5龄)以野外大棚或网罩林养为佳。  相似文献   

7.
(1)蚕种催青。从出库当天至第4天.宜用温度24℃,干湿差2.5℃,第5天至孵化以26-28℃温度、1—1.5℃的湿差采保护。第8天有20%蚕卵点青(蚕卵一端有小黑点).即遮光制黑(黑布包种),第10天(即浸种约第8天)早上5时揭开黑布,开灯感光,让小蚕孵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春蚕发育整齐健壮 ,不仅便于饲养管理 ,而且优质高产。要达此目的 ,必须注意抓好以下要点。1 做好补催青工作领蚕种前一天 ,共育室应加温到 38℃ ,干湿差 2~ 3℃。领回蚕种后 ,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 ,并将室温升至43℃ ,干湿差 1~ 2℃。使用煤炉加温的蚕室 ,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此外 ,蚕室要严格避光 ,使胚发育齐一。若蚕卵转青较齐 ,则第 2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 ,否则 ,第 3天清晨感光收蚁。2 适时收蚁若收蚁时间过早 ,收蚁时部分蚕尚未有食欲 ,会造成蚕儿食桑有先有后 ;若收蚁时随出随收 ,则会引起蚕儿发育不齐。最适收蚁时间应…  相似文献   

9.
温湿度对普通蚕品种吐平面丝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家蚕平面吐丝的潜能,比较了不同品种杂交组合、不同品种在相同环境(温度、湿度)和同品种在不同环境的吐平面丝成绩.结果表明,各品种吐丝成绩表现较好的杂交组合为秋白×明珠、秋白×渝2和渝1×秋白;吐丝期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4~25℃,干湿差控制在2.0~2.5℃,化蛹期干湿差控制在1.5~2℃,平面吐丝量、吐出率成绩最好,分别为28.603 g和86.69%.  相似文献   

10.
1做好补催青和收蚁工作 我县蚕桑站向各乡镇发放蚕种一般是己4胚子,这就要求农户要做好补催青工作,使之提高1日孵化率.温度掌握在25.5℃,干湿差在1~1.5℃条件下进行黑暗保护,第3天早晨5时进行感光,迅速适时收蚁.收蚁时,为防止蚕儿逸散和减少体力消耗,温度可适当降至25℃.  相似文献   

11.
<正>桑蚕是多化性变温动物中完全变态的吐丝昆虫,科学饲养桑蚕应注意以下五点。1、严格消毒防病严格消毒是防治蚕病发生的首要技术措施。一般在养蚕前7d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或3%甲醛药液进行蚕室蚕具卵消毒,保持室温,药温25℃耗时30min,蚕  相似文献   

12.
<正>桑蚕是多化性变温动物中完全变态的吐丝昆虫,科学饲养桑蚕应注意以下五点。1、严格消毒防病严格消毒是防治蚕病发生的首要技术措施。一般在养蚕前7d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或3%甲醛药液进行蚕室蚕具卵消毒,保持室温,药温25℃耗时30min,蚕  相似文献   

13.
<正>养好小蚕是保证大蚕无病、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小蚕集中共育有利于专人精心饲养,可统一技术措施和标准,提高小蚕饲养的科技含量,使小蚕达到群体发育齐一、无病、好养的目标。在小蚕共育过程中,桑叶是基础,精心饲育是关键,消毒防病贯穿全过程。1共育前的准备领种前一星期准备好足够的蚕室、蚕具、用具、用品,并认真清洗消毒备用。蚕种进蚕室的前一天生火将温度升到24℃,蚕种进室后,温度由24℃经过2~3 h慢慢升到25.5℃为止,干湿差1~2℃。  相似文献   

14.
闵浩 《农村科技》2006,(12):55-55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一、温度与湿度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可逐渐脱温。二、饲养密度群养雏鹅以每群500~600羽为宜。根据雏鹅的体型大小及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饲养密度,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  相似文献   

15.
蚕儿发育整齐,可便于饲养管理,蚕体也健壮.要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做好补催青工作.领蚕种前一天,共育室应加温到38℃,干湿差2%~3%.领回蚕种后,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并将室温升至43℃,干湿差1%~2%.使用煤球炉加温的蚕室,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此外,蚕室要严格遮光,使胚子发育整齐.如蚕卵转青较齐,则第二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否则以第三天清晨感光收蚁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桑蚕卵浴消时,蚕卵还处于滞育状态,对消毒药的耐受性较高,经过催青桑蚕卵滞育解除、已经发育,出蚕前3天已经成型,对消毒药物的耐受性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出蚕前卵面消毒药物、药液适宜浓度和时期进行试验,探讨适宜药物种类,浓度和时期。2013年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桑蚕原种、普通种作催青后的卵面再次消毒试验,对消毒时期和消毒技术进行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青松原种、皓月原种、青松X皓月普种(均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17.
栗蚕驯养技术研究--栗蚕卵耐寒性与发育温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栗蚕卵的耐寒性和发育温度进行测定与分析,其结果为栗蚕越冬卵的过冷却点为-32.2℃±2℃,结冰点为-29.2℃±2.2℃,发育起点温度10.2℃±0.6℃,孵化有效积温为181.7℃±11.6℃,从而制定出栗蚕卵越冬保护技术和栗蚕卵暖种技术,为栗蚕驯养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饲养、室外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湿度及光照对粘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虫卵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的相对温度在75%以上;温度在50℃时,上1龄幼虫3 min即全部死亡;卵巢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0℃以上;光照强的白天,幼虫潜藏,一般不取食。  相似文献   

19.
<正>1.饲养温度。1~3日龄30~32℃,室温保持在24℃,鸭雏4日龄后每天降1℃,到28日龄后达到18℃,温度要适宜,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温度不可忽高忽低。鸭舍通风应防贼风,以人进入鸭舍不感到刺鼻、闷热为宜。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业科学》2015,(8):24-30
为了筛选出桑蚕雌蛾在10℃温度条件下的适宜冷藏时间,以贵蚕1号、两广二号、洞庭×碧波等原蚕雌雄蛾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时间冷藏后的交配产卵试验,调查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和冷藏后的交配产卵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10℃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冷藏,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因品种不同有差异,从交配能力看,参试的6个原蚕品种的交配能力排序为:826827洞庭湘·7芙·9碧波。产卵效果因品种和时间不同也有差异,在10℃温度、相对湿度75%条件下,中系原蚕雌蛾827、芙·9、洞庭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 h;日系原蚕雌蛾826、湘·7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96 h,碧波原蚕雌蛾的适宜冷藏时间为24~4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