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水牛发情不明显和产犊间隔长阻碍了水牛的繁殖效率提高。水牛发情观察困难,所以受胎率也下降。为了提高水牛的繁殖效率,可通过同期发情技术来实现。主要是通过调控黄体(CL)的基础来实现,要么利用前列腺素(PG)诱导未成熟的黄体溶解,或者通过利用孕酮来延长黄体期。本文就应用GnRH、FSH、LH、eCG、hCG、孕酮、雌二醇等激素同期发情方法进行评价,综述了不同同期发情和排卵方法对水牛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牛在东盟国家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水牛进行科学的饲料管理来改善水牛的生产性能也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主要从东盟国家水牛营养需要量、粗饲料的利用、瘤胃消化代谢和营养对乳肉品质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便为东盟国家制定水牛饲养标准和提高水牛生产性能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牛的繁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其繁殖力 ,多种繁殖生物技术得到大量研究。水牛精子的稀释、冷冻及人工授精已基本程序化 ,并得到了广泛推广。通过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的研究 ,获得了水牛胚胎移植的后代。水牛卵母细胞的采集、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受精胚的培养也得到大量研究 ,并成功产出体外受精水牛。在水牛胚胎冷冻和移植的研究方面也取得成功并产犊。细胞核移植、基因组和基因图谱等新兴生物技术在水牛上也得到初步研究。随着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水牛的遗传资源将得到更好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牛存栏量排世界第三,水牛是我国南方的特色资源。南方地区牧草、秸秆和果蔬渣农副产品等水牛饲料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应用非粮饲料,既能节约饲料成本,又能减轻农副产物引起的环境污染。文章综述了南方地区主要牧草、秸秆和水果渣等饲料资源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水牛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现阶段水牛粗饲料资源的优势和所面临的问题,为我国水牛饲料开发提供建议和对策,从而更好地指导水牛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乳业》2006,(2):21
2006年2月13日,广西水牛研究所的一头杂交母水牛,通过分离XY精子,进行性别控制产下了雌性水牛双犊。这在世界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6.
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水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为水牛体细胞克隆中供体细胞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细胞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3月龄胎儿水牛、新生水牛、10岁龄水牛的耳部成纤维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免疫荧光和qRT-PCR方法分析细胞增殖能力和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表明:随着水牛年龄增长,原代成纤维细胞扩展速度不断下降,P2代细胞的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3月龄胎儿水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高于新生水牛和10岁龄水牛(P0.05);3月龄胎儿水牛与新生水牛的DNA甲基化水平低于10岁龄水牛(P0.01),3月龄胎儿水牛成纤维细胞的DN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DNMT1、DNMT3A低于新生水牛和10岁龄水牛(P0.01);随着年龄增长,水牛成纤维细胞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1基因的表达降低(P0.0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基因的表达升高(P0.01)。以上结果说明,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处于低DNA甲基化高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可能更适合作为供体细胞用于水牛体细胞克隆研究。  相似文献   

7.
水牛的行为     
我国现有水牛1920头,居世界第二位。水牛是南方稻区主要畜力,但每年仅使役六七十天,其余时间白吃草料,如通过改良,农忙使役农闲挤奶,对解决我国牛奶不足,是条待开拓的途径。为此,要提高水牛素质,必须重视水牛的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必须先研究其行为。水牛的行为是水牛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手段。笔者放过水牛三年,1985年二月又到农场进行系统观察研究。先跟群放  相似文献   

8.
水牛发情不明显和产犊间隔长阻碍了水牛的繁殖效率。为了提高水牛的繁殖效率,可通过同期发情技术来实现。本文对应用PGF2α、GnRH、FSH、LH、eCG、hCG、孕酮、雌二醇等激素同期发情方法进行了评价,综述了不同同期发情和排卵方法对水牛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是水牛之乡,而中国水牛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如果通过杂交改良及其综合利用,其潜力是很大的,我县经验说明了对水牛进行改良和综合利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Smad4基因在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及胚胎发育中的分子机制,试验采用RT-PCR扩增并克隆水牛Smad4基因,对其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Smad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牛卵巢颗粒细胞。结果表明,试验克隆得到水牛Smad4基因编码序列,编码区全长为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通过BLAST对水牛Smad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水牛Smad4基因与牛的同源性为99%,与绵羊、猪、马、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8%、96%、96%和9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ad4基因在不同物种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试验成功构建了水牛Smad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Smad4,并在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中表达出较强的绿色荧光蛋白Smad4-EGFP融合蛋白。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水牛Smad4基因,并成功构建了Smad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mad4基因在水牛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学洪 《中国奶牛》2012,(23):23-25
云南省水牛乳用性能的杂交改良已有十多年历史。通过引入乳役兼用的河流型水牛与本地沼泽型水牛杂交,杂种水牛泌乳性能有很大提高。目前,云南省有乳用杂种泌乳水牛2.8万头,杂种牛一个泌乳周期的平均产奶量达1 000~1 500kg。为加快发展云南省奶水牛特色产业,目前,仍需要深入研究杂种水牛的泌乳特性、繁殖特点、营养需要以及饲养管理等课题。  相似文献   

12.
变态反应检测水牛结核病标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水牛与黄牛、黑白花牛的皮厚,探索出水牛皮厚与结核菌素(PPD)敏感性的关系,进而说明应用现行牛结核检测标准检疫水牛阳性率过高,需建立水牛PPD检测标准。本试验对广西不同地区牛场不同年龄段的水牛、相同年龄段的水牛与黄牛、黑白花奶牛的皮厚及注射结核菌素前后皮厚差进行比较,水牛PPD不同用量单位的对比,并将PPD检测判为可疑或阳性的水牛样品应用γ-干扰素方法及PCR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对1~2岁、3~4岁和5~7岁组的水牛共1 240头、黄牛487头、黑白花牛1 284头进行测试比较,水牛的皮厚及注射结核菌素后的皮厚差远远大于黄牛和黑白花牛的皮厚差,差异显著(P0.05);对不同年龄段的水牛共1 467头的皮厚及注射结核菌素后的皮厚差进行测试,不同年龄段的水牛的皮厚及注射结核菌素后的皮厚差差异不显著(P0.05);对注射不同用量的PPD进行比较检测,水牛最佳PPD用量为2 000 U;对经PPD变态反应检测判为可疑或阳性的水牛共148头,采用γ-干扰素ELISA和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只有1份皮厚差超过11.0 mm的样品应用γ-干扰素ELISA检测为阳性,其余应用这两种方法检测都为阴性,进一步证明现行牛结核检测标准不适用于水牛,急需针对水牛的结核检测标准的出台。  相似文献   

13.
水牛育种工程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牛业资源丰富,水牛2 281.3万头,居世界水牛头数第三位.中国水牛原属于沼泽型役用水牛,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河流型水牛进行杂交改良,试验证明,杂交二代水牛的泌乳性能己达到河流型乳用水牛2 000 kg以上的泌乳水牛,实现了"耕水牛变成奶水牛"的目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水牛育种工程已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在生产实际中也必需将役用水牛培育成乳用或乳肉兼用型水牛.在中国水牛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繁殖牛群,扩大群体规模;加强水牛培育和繁育体系建设,保持水牛遗传性能,期望在较短时间内培育成中国水牛新品种(或新类群),这将对科技进步及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德宏水牛是云南省优良地方品种,以耐粗饲、持久力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而久享盛誉,过去只做役用和积肥。德宏州水牛奶业开发较晚,通过中——欧水牛开发项目,德宏州水牛奶业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简述了奶水牛和水牛奶特点,并初步分析了德宏州水牛奶业现状,从品种资源、市场、政策、效益等方面初步论述了该州水牛业的发展前景,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中国沼泽型水牛品种或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了沼泽型水牛30个微卫星标记结合LabChip芯片检测法对德昌水牛、德宏水牛、温州水牛、贵州水牛、西林水牛、富钟水牛及两个引进品种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等40个样本进行了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0个微卫星DNA标记上共发现332个等位基因,平均基因多样性和PIC值分别为0.7808和0.755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德宏水牛和德昌水牛先聚为一类,随后与富钟水牛、贵州水牛、温州水牛、西林水牛聚为一类;摩拉水牛与尼里-拉菲水牛聚为一类。本研究证实了所选的30个沼泽型水牛微卫星DNA标记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水牛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也丰富了当前的水牛微卫星标记资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或维生素,探讨其对水牛体外受精(IVF)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必需氨基酸可显著提高水牛卵母细胞IVF后胚胎的分裂率,但对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2)低浓度的必需氨基酸对水牛IVF胚胎的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3)维生素对水牛IVF胚胎发育则有促进作用.在培养液中添加维生素,水牛IVF胚胎的分裂率和第7天囊胚发育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所研究员黄右军主持的″水牛胚胎体外生产与胚胎移植技术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创四项世界第一:世界最大的试管水牛群(生产22头全部成活);世界首例完全体外化冻胚试管水牛;世界第一例试管水牛双犊;世界首例利用先人工授精后胚胎移植生产的不同品种的水牛双犊。其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分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71.6%、52.8%和27.2%。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建立的水牛体外受精胚胎生产技术安全、重复性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水牛胚胎研究创四项世界第一@刘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云南本地水牛的产奶和产肉性能,云南省1974年、1997年和2002年先后从广西水牛研究所引进摩拉水牛对云南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及摩拉水牛、本地水牛为研究对象,从杂交后代体形外貌、生长发育情况、产奶情况几方面对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引进的种公牛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精液品质优良.杂交一代水牛初生重、1月龄、3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均显著高于本地水牛(P<0.05),杂交一代水牛和本地水牛12月龄体尺、体重均极显著低于同龄摩拉水牛(P<0.01),杂交一代母水牛产奶量极显著高于本地母水牛(P<0.01),但显著低于杂交二代母水牛产奶量(P<0.05).表明本地水牛可望利用摩拉水牛进行改良培育成乳用型水牛.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水牛胚胎生殖干细胞饲养层体系建立进行了研究。首先比较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差异;其次探讨丝裂霉素处理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有效时间;最后以建立的饲养层体系培养水牛胚胎生殖干细胞。结果表明:(1)组织块法培养的细胞状态优于酶消化法,组织块培养法更适于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2)第三代的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核型正常,状态良好,可用于饲养层的制备;(3)通过MTT和Brdu法检测,确定10mg/L的丝裂霉素C处理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3.5h能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且细胞形态良好;(4)在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的饲养层能有效维持水牛胚胎生殖千细胞至8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引入广西南宁的尼里-拉菲水牛和摩拉水牛的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方法]采用PCR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对从广西南宁采集的52个江河型水牛(尼里-拉菲水牛25个,摩拉水牛27个)mtDNA D-loop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20条尼里-拉菲水牛和23条摩拉水牛序列进行联合分析,共检测到112个变异位点,定义42个单倍型,发现摩拉水牛(Hd: 0.934±0.027)与尼里-拉菲水牛的遗传多样性(Hd: 0.929±0.017)都很丰富。NJ系统发育树显示尼里-拉菲水牛和摩拉水牛含有江河型和沼泽型水牛mtDNA支系,表明尼里-拉菲水牛和摩拉水牛引入中国后均与沼泽型水牛进行了杂交,在外貌上很难区分。[结论]引入广西南宁的尼里-拉菲水牛和摩拉水牛与沼泽型水牛存在广泛的血缘混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