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川崎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临床中很多未出现典型症状的疑似病例,早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脉病变,以期早期确诊川崎病。方法:对36例临床疑似川崎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冠状动脉内径,观察管壁厚度、回声及光滑程度等。结果:29例符合川崎病的冠脉超声表现为冠状动脉管壁增厚、毛糙,回声增强,内径正常、增宽或狭窄。结论:疑似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表现,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早于临床确诊川崎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崎病23例病例资料。结果:23例川崎病经治疗和护理,大部分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及早确诊、早期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口服潘生丁、拜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及对症护理,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川崎病合并G6PD缺乏症患儿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10例川崎病合并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疾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均在起病10 d内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潘生丁抗凝治疗6~8周,无1例发生冠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 川崎病合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皮质激素及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既往已确诊为川崎病的住院病例 55例 ,根据当时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分 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为阿斯匹林 (ASP)组 1 5例 ,B组为激素治疗组 1 2例 ,C组为 IVIG组 2 8例。比较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 3周后主要指标恢复正常例数及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 (CAD)发生率。结果 :B、C组的发热、粘膜充血、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短于 A组 (P<0 .0 1 ) ;C组的心电图、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恢复正常例数明显高于 A组(P<0 .0 5) ;B与 C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 (P>0 .0 5)。3组的血小板恢复正常例数及发生 CAD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结论 :川崎病早期应用 IVIG效果好 ,激素 +ASP联合应用对治疗川崎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川崎病己成为小儿常见病之一,病理变化为全身性中小动脉血管炎,常累及心脏,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主要的原因之一,并且可能成为成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川崎病发病机制仍未明了,本文综述了近年对川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KD)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性血管炎综合征 ,其特征为发热、粘膜炎、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本病心血管受累最显著,心肌梗死是其主要死因.近年我国川崎病发病人数增多,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常出现误诊.本文通过对6例误诊病例的分析,探讨KD不同时期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药结合阿斯匹林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近年来,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加阿斯匹林治疗川崎病取得了一定疗效[1~3],但由于药价昂贵,难以被患儿家属接受。为此,自1994年起,笔者采用中药结合阿斯匹林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血管炎,其中有20%~40%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1,2].我科采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2g.kg-1.d-1(简称丙球冲击疗法)治疗30例川崎病患儿较传统的单用阿司匹林(ASP)及IVIG常规疗法(0.4g.kg-1.d-1×5)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该例病山羊以消瘦、贫血、腹泻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技术措施确诊为山羊焦虫病,采用血虫净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了山羊焦虫病在清流县域流行。  相似文献   

10.
羊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以脑膜炎、流产及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以李氏杆菌为病原体的疾病。该病可感染牛、羊和猪,也可感染人,属于人畜共患病,其中绵羊最易感,且致死率极高。本文就羊李氏杆菌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加以阐述,意在为临床上治疗羊李氏杆菌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旷惠桃教授认为痹证发病多因体虚复感风、寒、湿、热之邪,致营卫失和、脉络不通、气血凝滞、邪气壅塞,病机错综复杂,但总以瘀血痰浊为主,涉及周身脏腑组织,故其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临证强调因人而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以“三通四补”为法,包括:祛风通脉,活血通络,豁痰通隧,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等,临床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12.
脑小血管病隐匿起病、缓慢发展、部分可急性发作。根据脑小血管的临床特点,中医病机以脑络荣气虚滞为主。其病机特征是,病位隐曲,责之络脉;内邪杂合,病性复杂;症状广泛,复合证候;病程慢性进展,或有突变加重。系统防治脑小血管病需要全程动态管理,病证系统治疗,最优化治疗,辨病辨证结合,多系统多病同治,复方简药图治,杂合适宜以治。在辛味通络、芳香透络、虫蚁搜络、藤类行络等络病的常用治法基础上,选择使用多汁药物养阴、破血化瘀通络、开窍药物疏通玄府。从络脉荣气虚滞视角探讨脑小血管病,着眼恢复脑窍玄府气化,可以为中医防治脑小血管病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期卧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痰液等分泌物易阻塞于呼吸道,甚则肺部形成瘀血,极易引发坠积性肺炎。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气伤则虚、气伤痰阻、气伤血瘀,终致痰瘀互结。COPD患者肺、脾、肾虚,痰瘀交阻,久卧于床则加重三脏之虚,痰瘀益甚而合并坠积性肺炎。故从COPD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中医病机出发,深入剖析“久卧伤气”与COPD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郁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喜叹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此与现代医学的抑郁障碍相似。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各种家庭社会问题频发,人们心理生理压力普遍增加,郁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连建伟教授认为:情志怫郁为郁证之始因,气机郁结而进一步导致痰、湿、食、血诸郁为郁证之病机。因此,连老师临证多从情志郁结辨治郁证,常以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行气开郁、降逆化痰;清化痰湿、温胆开郁;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滋阴清热、镇心安神等六法来统领而治,每获良效,可为后学者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CTNNB1基因表达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患者23例,按胸痹血瘀证亚型诊断标准分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7例、气滞血瘀证组8例和痰浊血瘀证组8例,进行为期1个月的加减养心通脉方的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服药前后CTNNB1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服药前后血脂血糖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不同证型的患者相比治疗前CTNNB1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血糖值均有所下降,气虚血瘀组治疗前后血糖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中TC、TG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值均有所下降,3组治疗前后TC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组、气虚血瘀证组TG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的HDL、LDLC值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3个亚型(气虚、气滞、痰浊)CTNNB1基因表达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方测证,说明CTNNB1基因的表达可能不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制之一。但该方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亚型血糖及脂类异常,有较好的降脂和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便秘主要是由大肠传导失司引发的一类疾病。本文认为气机失调是便秘病机关键之一,脾气虚弱、肝气郁滞、肺气宣发肃降失衡、血瘀气滞等均可诱发便秘的形成。中医治疗便秘,多运用攻补兼施法治疗,调节五脏六腑之气,恢复大肠传导功能,根据不同脏腑兼症对便秘进行不同的辨证施治,尽可能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相似文献   

17.
卵巢残余综合征系妇科疑难病。双侧卵巢切除后再次出现诸如盆腔疼痛、腹部包块、会阴痛、性交痛等临床症状,与中医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寒湿凝聚、气血亏虚等有内在联系。根据其脉证,分别采用理气止痛,疏肝理气,温经散寒,补气养血之法,佐以活血化瘀,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案例121份,运用Excel表及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21份案例中,使用中药70种,其中高频中药26种,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为川芎、炙甘草、丹参、石菖蒲、远志、白参、三七、桂枝、茯神、麦冬。获得3个聚类方:第一类方行气活血化瘀,宣通心阳,祛痰宽胸,由血府逐瘀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第二类方补益心气,养血安神,由养心汤加减;第三类方温通心阳,活血行滞,由自拟宣痹冠心丸加减。结论 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注重温通心阳,活血行滞,兼以养心安神,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9.
膜府系统沟通内外,渗灌气血津液,沟通营卫,受纳转输病邪,治病应时刻注意疏达膜府,以透泄邪气,条达气血津液,调和营卫,运药达病所。疏达膜府药宜辛苦香窜、轻灵活泼,依病因、病位、病性辨证应用。上焦宜辛开苦泄、轻扬透散为主,中焦辛开苦降,下焦辛开渗泄。病在卫表宜开腠透邪,卫表证宜辛开汗解,筋骨病佐开腠通络。里热佐发散以开腠泄热,气分热宜辛开清泄,热入营血开膜透热,虚热宜补中寓透。里寒宜辛温开宣,宣布卫气以温煦机体。痰饮为患辛开分泄,疏达膜府以散津滞和渗水湿;瘀血为患疏通膜络以行气血、开闭结。  相似文献   

20.
袁肇凯教授辨证治疗心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及遣方用药特色等几个方面介绍袁肇凯教授治疗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疗效显著。袁教授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心气阴两虚、阳气不足为主,标实责之于寒凝、气滞、痰阻、血瘀,且诸邪每多夹杂,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心律失常辨证的关键在于分清寒热属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阳,镇静安神;缓慢性心律失常辨证多为心阳气亏虚证,或心脾两虚证治以温阳养心,复脉安神;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心肾阳气虚衰,血瘀水停,临证以强心扶阳、温肾利水为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