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及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在0.3255.256μg/m L;3次施药后7 d平均防效在84.07%93.10%,其中30%吡唑醚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和50%氟醚菌酰胺WG的防效超过90%。[结论]6种杀菌剂能较好地防治葡萄霜霉病,30%吡唑醚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和50%氟醚菌酰胺WG的防效较高,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药剂对牡丹黑斑病的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室内毒力30%醚菌·啶酰菌SC、22%嘧菌酯·戊唑醇SC、32.5%苯甲·嘧菌酯SC、38%恶霜嘧铜菌酯SC对牡丹黑斑病病菌具有较强毒力,相关系数r≥0.8,可见菌丝生长速率与药剂浓度高度相关;不同药剂对牡丹黑斑病病菌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牡丹黑斑病发生初期,使用22%嘧菌酯·戊唑醇SC2000倍、30%醚菌·啶酰菌SC 1500倍、32.5%苯甲·嘧菌酯SC 1500倍、38%恶霜嘧铜菌酯SC 1500倍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防效可以达78-88%.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3,(2):61-63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试验,研究了九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有效控制,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与田间药效试验分析,在防治瓜蚜时首先选用11%阿维.烯啶虫胺EC;其次选用25%噻虫嗪Wg、10%氟啶虫酰胺Wg、2.5%高渗吡虫啉WP、3.2%甲维.啶虫脒Me,7 d防效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4.
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田间防治葡萄霜霉病提供安全、高效的杀菌剂,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和药效,结果表明,88%代森锰锌、97.4%烯酰吗啉、98%嘧菌酯的抑菌中浓度(EC50)分别为61.9、5.60、1.35 mg/L,其中,98%嘧菌酯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最强;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及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刺五加黑斑病的有效药剂,为刺五加黑斑病的药剂防治及这些药剂在刺五加上使用标准和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9种药剂及不同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室内抑菌作用;在室内抑菌测定的基础上,选用7种药剂进行田间试验。室内抑菌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氟菌唑、寡雄腐霉、嘧菌环胺、啶酰菌胺、咪鲜胺、戊唑醇、氟硅唑对黑斑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EC500.1 mg/L,其次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等8种药剂,其EC50为0.1~1.0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菌唑、苯醚甲环唑、菌核净、多菌灵、嘧霉胺、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在试验剂量下对刺五加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为67.86%~80.62%。  相似文献   

6.
水稻稻曲病有效药剂筛选及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稻曲病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7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氟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硫菌唑、嘧菌酯、丙环唑、咪鲜胺、戊唑醇的EC50值小于0.20 μg/mL,抑菌效果较好。田间药效试验中,430 g/L戊唑醇SC 96.75 g a.i./hm2、125 g/L氟环唑SC 84.4 g a.i./hm2、250 g/L嘧菌酯SC 225.0 g a.i./hm2的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3.59%、82.77%、81.13%。戊唑醇、氟环唑和嘧菌酯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可作为该病的有效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评价了7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5%噻呋·氟环唑悬浮剂、32%噻呋·戊唑醇悬浮剂、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5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这5种杀菌剂混剂对水稻纹枯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在0.057 2~0.226 5 mg/L之间。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药后7 d,对水稻纹枯病防效最好的药剂为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防效为95.02%;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32%噻呋·戊唑醇悬浮剂、35%噻呋·氟环唑悬浮剂和5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的防效分别为93.15%、92.53%、92.26%、91.81%;在第2次药后14 d,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等5种杀菌剂混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枣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o为0.172 8 mg/L,毒力高于目前枣生产中使用的43%戊唑醇悬浮剂和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对枣黑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叶部和果实的黑斑病相对防效达到了87.0%和63.1%.该药对枣的安全性好,喷药后无药害症状,同时能够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可在枣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吡唑醚菌酯、辛菌胺、甲基硫菌灵3种药剂对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优势种群Valsa mali var.mali的室内毒力,并应用整树喷淋法连续2 a测定了4种常用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佳,甲基硫菌灵次之,辛菌胺抑制作用最低,3种药剂的EC50平均值均低于5.0μg/m L;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3%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40倍液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的2个高浓度处理对苹果树腐烂病病疤复发和新病疤产生的防效均在75%以上,可作为喷淋法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选择药剂及适用浓度。  相似文献   

10.
炭疽病是油茶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给油茶造成严重的危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5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25%吡唑醚菌酯EC表现最好,其EC50为0.005mg/L,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其EC50分别为0.0973 mg/L和2.0681mg/L;田间小区试验中,25%吡唑醚菌酯EC2000倍液防效最好,为85.02%,其余依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和75%百菌清WP800倍液,分别为83.06%、80.07%、75.05%和60.42%。可见,上述5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效的结果基本一致,生产上可作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