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机体没有疾病,在生理上。生产性能上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上均处于良好的状态谓之健康。而家禽疾病是机体在生理上、生产性能上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上出现不正常的明显的病理状态。家禽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是一种游移的动态表现,又可称之为家禽机体的“第三状态”。健康家禽是没有疾病的,但没有疾病的家禽并非就是健康家禽。如看上去似乎健康的家禽,其饮食不正常、生长发育不良。产蛋率降低、气候适应性差等都属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不象感染性疾病那样,发病突然,症状明显,饲养人员难以…  相似文献   

2.
一、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是指动物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却表现出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等,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亚健康无临床症状与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失衡状态。亚健康一般来说由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畜群处于疲劳和虚弱状态(排除疾病原因);二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三是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欠佳;四是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衰退状态。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奶牛产后配种时间拖延、延长产犊问隔、降低产奶量,延误治疗,可造成终身不孕.在治疗上,单纯依赖抗菌素或激素治疗对于不同生理状态(卵巢状态)的奶牛,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按照卵巢所处生理状态可大体分为2种:具有卵巢周期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带持久黄体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  相似文献   

4.
陈国忠 《当代畜牧》2013,(26):21-22
我们通常所说的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奶牛"两病"是影响牲畜生产、畜产品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两种人畜共患病,做好"两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1奶牛布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布鲁氏菌既感染人又感染家畜,家畜中牛、羊比较多见。奶牛布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限定性饲养、集约化生产管理等因素影响,奶牛的生理、生产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高比例精料的日粮、添加剂导致的性味偏差,环境因素和管理不当产生的应激反应,追求生产性能而忽视抗病力的选种造成的群体先天禀赋不足,这些因素均能引起奶牛藏腑功能失调,免疫功能降低,使奶牛经常处于(无临床症状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适时采用中草药调理,即可达到维持机体健康、降低医疗费用、发挥生产潜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兽医药与畜牧业健康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琴 《中国家禽》2012,34(20):34-35
1中兽医药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的现状现代畜禽养殖业,追求最佳生产状态(人工饲养、无公害养殖)。健康状态(阴平阳秘),以畜为本,在最佳心理、生理状态下高效优质生产畜禽产品的最佳模式。而亚健康状态(应激状态)、亚临床状态(隐性失衡)、临床状态(显性失衡)的存在,必然导致畜禽抗应激能力与搞病能力下降,生产性能降低,产品不安全。1.1现代化畜禽养殖业面临的问题畜禽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下降,应激因素和  相似文献   

7.
《养犬》2020,(1)
正所谓健康状态应该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平时习惯认为犬没有生病就是健康的,其实不然,在健康和患病之间还有一种状态就是亚健康。通常把真正健康的称为"第一状态",患病的称为"第二状态",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称为"第三状态"",第三状态"也就是"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动物方面不太引人注意,往往被忽视。因为亚健康是犬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边缘状态,而且很容易与健康状态混淆,一直被看作是健康状态。犬处在亚健康状态时往往被忽视的原因,是因为  相似文献   

8.
牛奶体细胞数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偏高意味着奶牛可能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在奶牛正常生理状态下,牛奶体细胞的组成和数量都是基本稳定的,而当乳房外伤或疾病(如乳房炎等)发生时,牛奶体细胞数增多,产奶量降低,乳品质量下降。牛奶的品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是奶牛养殖工作者必须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牛奶体细胞生成与产奶量和乳品质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亚健康"是国际医学界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提出的一种医学新思维,1996年我国学者王育学首次提出"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于是,亚健康被医学界列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目前,关于人的亚健康研究较多,而对于猪群亚健康研究和关注却较少。当前,动物疫情肆虐、猪场疫病频发,不断刺激着养猪人的神经,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为什  相似文献   

10.
赵浩 《北方牧业》2021,(8):24-26
一直以来人们对人畜身体状态的评定只有健康与疾病两种,到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把一些生活中看似有病却无病、身体机能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人称为"第三状态",1996年青岛医学院中医教授王育学把"第三状态"的人称为"亚健康"病人,首次提出了"亚健康"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一种物质被家畜的皮肤接触和由呼吸道进入,或经口服下,即使是少量的,也可以使家畜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发生异常的变化,甚至造成死亡,这种物质叫做"毒物".由于毒物所引起的家畜生理状态的不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病态,叫做中毒,或中毒病.  相似文献   

12.
郭宝发 《警犬》2013,(4):67-68
我们的狗狗与人类一样,有时也会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时,作为主人的我们,要细心观察狗狗的健康状态,一旦觉得它们处于亚健康状态,就要注意了。亚健康体质问题需要早诊断早预防,不能"不到黄河心不死"、"见了棺材方流泪"。当病症严重到影响宠物生活的时候才想起来诊治就太晚了。今天我们就请郭宝发院长谈谈宠物亚健康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奶牛血酮和乳酮的浓度关系及在检测亚临床酮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酮病(Ketosis)是奶牛醋酮血症(acetonaemia)、酮血症(ketonemia)、酮尿症(ketonuria)及酮乳症(ketolactia)的总称,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糖类和脂类代谢紊乱引起,通常发生于产后2-6周。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Mary Beth de Ondarza,2000);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奶牛产后配种时间拖延、延长产犊间隔、降低产奶量,延误治疗,可造成终身不孕。在治疗上,单纯依赖抗菌素或激素治疗对于不同生理状态(卵巢状态)的奶牛,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按照卵巢所处生理状态可大体分为2种:具有卵巢周期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带持久黄体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现将笔者在治疗实践中对上述2种子宫内膜炎的区别诊治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属于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奶牛是布鲁氏菌病最易感的动物,主要损害其生殖系统,造成奶牛流产、不孕及乳房炎等症,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市大力发展以奶牛产业为龙头的牧业经济,奶牛跨省调运数量日益增加,使原来在牧区流行的布鲁氏菌病在我市也有病例发生.奶牛布鲁氏菌病不仅危害着奶牛生产,危害着牛奶的卫生安全,更危害着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对奶牛的布鲁氏菌病的净化高度重视.下面将我市奶牛场在布鲁氏菌病净化方面的一些经验和采取的措施概括如下,供广大同行及奶牛场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文胜 《兽医导刊》2016,(19):52-55
正(一)发病情况奶牛养殖过程常见疾病有很多种,而在围产期,由于在较短时间内连续经历妊娠、分娩和泌乳三个重要阶段导致奶牛处于高代谢状态,而处于高代谢状态则会导致奶牛长期处于生理性氧化应激状态,最终导致奶牛出现酮血病。奶牛酮病(ketosis)是围产期奶牛发生的一种常见代谢疾病,该病主要以能量负平衡、消化出现障  相似文献   

17.
血清中触珠蛋白(H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浓度的变化与奶牛代谢性疾病(如酮病、脂肪肝等)密切相关.为了明确酮病奶牛和健康奶牛血清中触珠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浓度差异,本试验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了酮病和健康奶牛血清中触珠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浓度,结果显示,酮病奶牛血清中触珠蛋白浓度和SAA浓度极显著高于(P<0.01)健康奶牛.结果表明,酮病奶牛普遍存在炎症等病理过程,这一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奶牛酮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天内。一、病因(一)原发性酮病高产奶牛长期饲喂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饲料,而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以  相似文献   

19.
<正>猪高热病是流行性疾病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以及严重的四肢抽搐等,个别反应强烈的猪还会出现呕吐现象。1猪高热症的发病原因1.1疾病原因猪高热病也可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综合症。它的主要表现是猪体温的持续超高状态。这种病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发,目前查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病毒感染。主要是猪瘟疫感染而引发的猪高热症状,蓝耳病、圆环型病菌均有可能导致高热症。(2)其它疾病也可引发猪高热症的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组织结构发生异常、围产期营养代谢紊乱、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机体免疫状态失调等关系密切.文章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从而加强我们对此病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