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借用重力模型思想,基于社会网络方法,对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等分析后发现,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表现出结构松散、省会中心性明显、旅游经济空间的吸引范围正在逐步突破以及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市场基础好等特征。因而,重视旅游经济空间的均衡发展、发挥省会长沙的带动作用、注重跨界空间的合作、分步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可优化湖南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125-126
新疆作为我国一路战略实施的核心区域,其中小企业经济运营状态将直接影响全疆经济态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新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责任。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研究项目,能够统筹整个企业经营过程。本文在以往预算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当前经济发展战略下的新疆中小企业中的预算管理特点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董君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65-12767,12773
新疆北疆与南疆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危害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南北疆贫富分化更加严重,阻碍新疆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该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经济边缘区域的形成特点和政府在经济边缘区域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政府在经济边缘区城扶贫开发的主要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田滴灌在新疆地区大规模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不同区域应用时,对土壤水盐平衡及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也各异。为准确掌握长期节水灌溉对新疆农田土壤水盐及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新疆大田滴灌的发展历程及取得成效,分析了长期大田滴灌以来耕层土壤水分状况、南北疆的主要灌区农田地下潜水埋深、耕层土壤盐分再分布的变化情况,并从维护新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4条对策与建议:“两水”统观统用构建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灌溉洗盐结合维持良好农田耕层、区域统防统治实现区域水土可持续、节水降盐为核心提升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进一步开展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方向。节水抑盐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但如何实现干旱盐碱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探索和遵循水盐平衡这个科学问题值得长久关注。  相似文献   

6.
棉花产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主导产业是当地农民和财政收入的主要产业,在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新疆区域经济对农业的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说明棉花产业在新疆农业发展中居于主导产业地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对新疆主要农作物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揭示了棉花产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6月成立,是一所举办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其前身昌吉农业学校,始建于1959年。学院位于新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昌吉市,占地面积600亩。现有各类在校生近万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新疆区域旅游竞争力可以明确竞争实力、自身优势及弱势,从而通过找到自身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挖掘隐性发展潜力,释放显性竞争优势.以竞争优势理论、区域旅游系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对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以及各因子权重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得出新疆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应着重以挖掘和提升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重点,为实现建设旅游强区的最终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家实施的新疆大开发战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在新疆大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努力创造条件,优先发展新疆重点核心区域,通过增值和扩张资本,提高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还提出了利用“增长极理论”,促使天山北坡地带资本增值与扩张的思路与政策建议以及政府与企业在资本增值过程中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疆石油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世界工业化进程与能源消费量的关系,以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国内陆上石油开采概况论述了石油资源的开发应是新疆经济腾飞的强大助推器。从国内外石油产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中选择了新疆油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对比分析中得出了新疆借助石油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提出了新疆石油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点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物流业既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基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在机理,建立与现实尽可能接近的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因果关系图,并辅之以统计学方法确定参数,进而构建了区域物流需求及供给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参数变化所引起的物流与经济各指标变化的分析,探讨辽宁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以便为辽宁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统计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对2005—2014年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组内经济差距贡献率比较大;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历史人文因素、区域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是产生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安徽省应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采取适度倾斜的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安徽省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概况的基础上,借鉴耦合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安徽省皖北地区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等级较低,区域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以支撑高速公路建设;(2)皖中地区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等级较高,二者相得益彰;(3)皖南地区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等级最低,表现为高速公路规模超前、闲置率高,给区域经济发展增加负担。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5~2011年我国各个省域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依次包括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分析、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分析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均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特性,即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联网的果园实蝇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范围和准确监测果园实蝇的发生,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果园实蝇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智能捕虫器、监测终端、远程终端及移动终端组成,安装在果园的多个智能捕虫器和监测终端构成星形短程无线通信网,监测终端将收集的实蝇信息通过GSM/GPRS服务发送至远程终端及移动终端。智能捕虫器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捕虫器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部的光电检测电路、微处理器、短程无线通信模块、锂电池充电电路等功能电路,采用成本较低且稳定性较高的红外光电对管检测进入捕虫器的果园实蝇;监测终端包括微处理器、短程无线通信模块和GSM/GPRS模块。基于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设计了智能捕虫器和监测终端的应用软件。系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智能捕虫器平均工作电流为97 m A,监测终端在GSM/GPRS模块休眠和工作时的电流分别为60 m A和328 m A,2种设备的工作电流消耗均低于各自电池的供电能力,实蝇监测准确率可达94.23%。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7~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强;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影响苹果产业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环境因素,以陕西省为例,运用德菲尔法计算出该区域苹果产业竞争力指数,然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区域经济环境因素对该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陕西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的经济环境因素按其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区域经济实力、政府对农业扶持能力、境外资本流入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灾利互变规律出发,对区域地质灾害在经济发展上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了区域地质灾害经济评估分析体系,包括灾前预测经济投资评估、灾后重建经济投资评估、区域灾害风险投资评估和灾害综合经济效应评估4个方面,并建立了相关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0.
区域品牌是以区域作为一个品牌的特定名称,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与产品品牌相比,两者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着特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区域品牌的这些特殊属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吸引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