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试验选择6头500—800kg屡配不孕的荷斯坦母牛采用“诱乳素”进行诱导泌乳处理。结果表明,“诱乳素”在春季对母牛处理后开始出现泌乳的时间有差异,但到23天后,其产奶量可逐渐达到20kg。对体重大的母牛,虽然诱导泌乳处理时加大了药物的剂量,处理的时间延长,但开始出现泌乳的时间却推迟到8~9天,达到产奶高峰的时间也较晚。采用“诱乳素”处理除了对空怀母牛有明显的诱导泌乳作用外,对母牛的诱导发情亦有明显的作用。采用“诱乳素”处理空怀母牛,不仅可以在短期内达到诱导泌乳的效果,而且可以改善母牛的生殖功能,使不发情的母牛发情趋于正常,提高了其繁殖率。  相似文献   

2.
丹麦红牛是丹麦特有的乳用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泌乳性能和产肉性能,据丹麦1985—1986年度统计全国83406头良种登记母牛305天平均产奶量为6275公斤、乳脂率为4.17%、小公牛11个月龄平均活重448公斤、6—11月龄平均日增重1316克。1985年元月我国农业部调拨给吉林省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叙述了笔者于1984—1987年采用青海乳房炎诊断液Ⅰ、Ⅱ和兰州乳房炎诊断液,对西宁、互助、尖扎、贵南等地的各类泌乳母牛1064头进行了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查明,泌乳母牛的头患病率和乳区患病率分别为38.64%和19.02%;各类泌乳母牛中以黑白花奶牛的隐性乳房炎患病率最高,牦牛最低。  相似文献   

4.
试验共设六个组。一、二组分别由3头黑白花成年干乳牛和7头黑白花育成母牛组成。药物处理:每公斤体重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1mg,每日一次,连注7天。停药5天后,每头再注利血平5 mg,连注4~5天。三、五组分别由6头黑白花育成空怀母牛和6头西门塔尔育成空怀母牛所组成。药物处理:每头肌注雌二醇4~8mg直至泌乳。第四组由5头西门塔尔成年空怀干奶牛组成。药物处理:每公斤体重注雌二醇0.1mg,黄体酮0.25mg,连注7天。停药5天后再注利血平5mg,连注4—5天。第六组由5头西门塔尔空怀泌乳母牛(日产乳0.5—1.0kg)组成。药物处理:肌注雌二醇5—6 mg/头·日,黄体  相似文献   

5.
探讨母牛产后并发病的预防,对于保证加速牛的繁殖和提高乳、肉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研究了40头母牛怀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激素的代谢。这40头母牛是西门塔尔母牛,4—10岁,泌乳3,000—3,500公斤,其中25头的分娩和产后均正常,15头是胎衣滞留、轻度子宫感染或患子宫内膜炎的。  相似文献   

6.
"诱乳素"诱导空怀母牛泌乳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2.5比例将雌二醇和孕酮制成"诱乳素"处理空怀和泌乳量低母牛.107头供试母牛每日2次注射诱乳素,连续7~8 d.结果表明,处理后2~3 d内出现乳汁,第4 d开始出现正常乳汁,第10~15 d产奶量最高可达10~15 kg.处理后60 d,母牛平均产奶量以对干奶期6个月的母牛处理后为最高(P<0.05).此外,经诱导泌乳处理后,显著提高了空怀母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比较中国荷斯坦牛、娟姗牛及娟荷杂交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及乳品质,本实验选取江苏省某奶牛场50头荷斯坦牛(平均泌乳290 d),20头娟姗牛(平均泌乳243 d)及10头娟荷杂交牛(平均泌乳200 d),分别于夏季(2020年6、7、8月中旬)及冬季(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及2月中旬)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及乳脂肪酸含量。每个品种选取10头牛,收集冬夏两季奶牛瘤胃液,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表明:娟姗牛瘤胃内的丙酸和戊酸浓度显著低于荷斯坦牛;夏季瘤胃内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冬季。娟荷杂交牛的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但娟姗牛的乳脂、乳蛋白和全乳固体含量优于其余两个品种(P<0.05);夏季牛奶中的全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显著低于冬季,而尿素氮则相反(P<0.05)。娟姗牛和娟荷杂交牛的乳脂肪酸含量相似,但与荷斯坦牛的乳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冬季牛乳中C6:0~C12:0含量高于夏季,C18:1cis9和C18:2trans9,12含量显著低于夏季。相关性分析发现,瘤胃VFA浓度与乳中C6:0、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奇数碳脂肪酸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养牛户中,随机取样18头产后的高峰母牛(Humped cows),采用犊牛每次吸乳前后的体重差,测定产后各特定日期10、30、60、90、120天,上午6时至下午18时的泌乳量,结果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16.12±0.63公斤,6.08±0.54公斤,6.19±0.65公斤,5.89±0.54公斤,5.84±0.71公斤。按照群众饲养习惯,犊牛4月龄断奶,换算成一个哺乳期(Suckling period)平均泌乳量为720.14±64.14公斤,全期(120天)平均日泌乳量为6.024±0.62公斤。由此可见,温岭高峰母牛泌乳性能较为稳定,产奶量亦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在不影响其原有性状的前提下,稍加改良,就可变为役、乳兼用牛,扩大牛奶生产范围,提高母牛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养牛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补充完善凉山黄牛的种质资源特性,建立凉山黄牛血液生理生化参考值,特开展凉山黄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以期为凉山黄牛的疾病诊断、饲养管理、品种选育等提供科学依据。随机采集3~4岁凉山黄牛公牛、母牛各29头静脉血液,检测28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凉山黄牛血液中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血小板数目、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球蛋白、钙、钠、钾、氯、磷等指标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牛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高于母牛(P0.05),肌酐含量极显著高于母牛(P0.01);母牛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公牛(P0.05)。凉山黄牛28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基本在我国地方牛种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红细胞压积容量(Packed Cell Volume,或Hematocrit)简称压容或比积(P.C.V.或Ht),是指100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在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后所占的容积。红细胞绝对指数包括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温氏血沉是指血液在温氏压容管内放置一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促进西杂母牛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积极探索和集成其在江西的产奶性能及饲养管理配套技术,在江西牛牛乳业有限公司集中饲养的2代及以上的本地西杂母牛群中,选择产犊至干乳泌乳持续、且泌乳天数达220 d以上的个体进行了产奶性能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泌乳周期302.2±38.66 d,日平均产奶量为8.83±2.45 kg,折标准奶为3 264.25±1084.95 kg,平均乳脂率为(5.67±0.85)%。60头西杂母牛305 d校正产奶量与体高相关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同一栋牛舍内对20头干乳牛和20头泌乳牛分别进行了四季的甲烷排放量测定,在每个季节的季初、季中、季末测定三次,每次测定24h.结果表明:干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228.73g/(头·d)、234.09g/(头·d)、218.35g/(头·d)、178.22g/(头·d).泌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304.49g/(头·d)、314.43g/(头·d)、292.11g/(头·d)、238.07g/(头·d).干乳牛与泌乳牛在夏季CH4排放量最多,在冬季CH4排放量最少.泌乳牛比干乳牛CH4排放量高,平均高出1.3~1.4倍.  相似文献   

13.
许多作者认为,体重500公斤,日产乳20公斤的乳牛每日耑镁20~46克,在干乳期需14至35克。现作者为确定冬季舍饲、夏季放牧时在泌乳期及干乳期间,母牛对镁的准确需要量,选三组体重493~501公斤黑白花种刚产完犊的母牛(每组8头),这些牛前一个泌乳期的泌乳量为标准乳4170~4177公斤。Ⅰ组(对照组)日粮中镁的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分析了31个牛群中7763头母牛的9784个泌乳期的细菌传染发生率和54个牛群中19764头母牛32448个泌乳期的体细胞数,并对828个牛群中148143头母牛的第1泌乳期初产时乳房炎记录发生率进行分析。运用阈和线性模型分别分析细菌的传染、产次、季节和泌乳阶段以及产次与泌乳阶段互作对体细胞数的影响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15.
在武汉地区夏季用32头健康泌乳牛进行饲喂脲酶抑制剂预混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脲酶抑制剂预混料的试验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14.88kg/头;未添加饲喂的对照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13.59kg/头,前者比后者提高产奶量9.5%,差异显著(P<0.05)。两者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盈利1.91元/d,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蜀宣花牛6 767个胎次的产奶量测定和1 055头母牛乳样的乳成分分析,揭示了蜀宣花牛的泌乳性能。牛群实际胎产奶量一世代平均3109.4kg,平均泌乳期281.4d,平均乳脂含量4.6%;二世代的平均产奶量、泌乳期和乳脂含量分别为3 311.3 kg、281.2 d和4.5%;三世代分别为3889.4 kg、283.5 d和4.5%;四世代分别为4 495.4 kg、297.0 d和4.2%。从不同胎次看,蜀宣花牛母牛的产奶量和泌乳天数均随胎次的递增而增加,第3~4胎达到高峰,从第5胎开始,随着母牛产犊胎次的递增,产奶量有所下降。蜀宣花牛乳脂含量明显高于黑白花奶牛、纯种西门塔尔牛和我国育成的草原红牛及新疆褐牛。表明蜀宣花牛具有较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7.
牛奶体细胞数(SCC)在奶牛业的理论研究以及生产实际指导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广西水牛研究所水牛种畜场SCC的影响因素,2017—2019年间共收集3 185份样本数据,研究品种、产犊季节、胎次、季节和泌乳阶段对SCC的影响,结果发现:地中海水牛SCC低于尼里-拉菲水牛(P0.05);母牛夏季产犊其SCC低于春季和秋季(P0.05),与冬季差异不显著;河流型水牛SCC在各胎次之间差异不显著;河流型水牛SCC在冬季高于春、夏、秋季(P0.05),并且夏季低于春季与秋季(P0.05);泌乳阶段对河流型水牛SCC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论表明:品种、产犊季节及季节对SCC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胎次与泌乳阶段对水牛SCC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蒙古牛主要产在蒙古高原。分布在我国内蒙全境及其临近的西北、东北、华北各省的部分地区。蒙古母牛体躯呈长方形,头稍大,角细长,胸扁深,后躯稍窄,尻部较倾斜,四肢短,后肢内缩,背腰平直,后腿肌肉不够丰满,乳房小,乳头细短。被毛以黄褐、黑及黑白色最多,红褐、狸色灰之,间有青灰和白色。母牛体重,初生平均为17.47公斤,6个月102.53公斤,12个月131.73公斤,3岁281.5公斤,5岁330.5公斤,7—9岁母牛为365—370公斤。成年母牛鬐甲高平均为112.61厘米,体长135.96厘米,胸围167.72厘米,管围15.55厘米。蒙古牛泌乳日数平均为159.4天。第一产泌乳量平均为416.35公斤,第二产为 513.29公斤,第三产为582.38公斤,第四产和以后各产为651.06公斤。产乳在500—1,100公斤者为多,占全群牛数的48.37%,泌乳期最高产量达2,195.8公斤,最高日泌乳量14.13公斤。乳脂率平均为5.22%(范围3.1—9.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夏南牛的泌乳性能、乳成分及犊牛生长需求指标。[方法]采用人工挤奶与机械挤奶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夏南牛的泌乳量。采取母犊分离饲养的方法人工饲喂犊牛,测量犊牛生长发育乳汁需求量。[结果]20头试验牛,平均泌乳天数26.7d,平均每头牛总产奶量94.70kg,平均日产奶量3.55kg。犊牛吃乳平均每天需求量5.85kg。试验牛平均乳脂率5.74%、乳蛋白4.52%、乳糖4.77%,总固体14.93%。[结论](1)规模养殖的夏南牛母牛泌乳期较短,泌乳量较少,不能满足犊牛生长发育需要。(2)犊牛需要及时补充代乳粉或代乳料。(3)规模母牛养殖场实行母犊分离饲养,由专人饲喂犊牛,不仅可以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同时也可以提高犊牛的断奶体重,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报告分析50头怀胎奶牛用乳炎康实施干奶,于产犊后的第3天,观察泌乳母牛乳房保护情况。发现泌乳母牛产后(隐性乳腺炎阴性率)乳区保护率为91%,临床乳腺炎的保护率为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