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虎斑乌贼个体大、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近岸水产动物。尽管国外在1978年就开始进行了乌贼的繁育和人工化养殖,而直至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还较少。国内虎斑乌贼主要是通过海域捕捞获得,人工规模养殖尚未出现。虎斑乌贼人工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个体发育不良,存活率低等情况。据了解,广东每年海洋捕捞有近2万吨乌贼,平均个体都在0.5公斤以下,其中有2000吨为活捕。广东海洋大学  相似文献   

2.
<正>虎斑乌贼俗称墨鱼,是亚热带和热带海区的头足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随着虎斑乌贼育苗技术获得突破,这一生长快、食性广、养殖周期短(4个月)、抗病力强、养殖效益高的"新星",有望成为南海沿岸人工海水养殖的热门对象。为了推广多元化海水养殖,利用现有的虾塘或稍加改造后养殖虎斑乌贼,以降低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风险,现将我们创新试验项目中掌握的虎斑乌贼露天池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海区的选择及养殖场地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虎斑乌贼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虎斑乌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深受民众喜爱。目前,国内虎斑乌贼主要是通过海域捕捞获得,人工规模化养殖尚未出现。随着野生资源量的减少及饮食需求的增加,虎斑乌贼价格不断上涨,鲜活乌贼更是受消费者青睐。冰鲜虎斑乌贼的价格为30元/公斤,而活鲜价格高达120元/公斤。广东每年海捕乌贼近2万吨,其中有2000吨为活捕,平均个体都在0.5公斤以下。活捕的乌贼可以继续育肥,育肥后个体可增至2.5公斤以上。近年来,国内对虎斑乌贼的人工繁育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探索也开始热起来。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4.
宁波人工养殖虎斑乌贼首获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前,位于浙江象山县涂茨镇的来发水产育苗场负责人黎盛从养殖池里挑选了11只个头较大的虎斑乌贼送往县城的一家饭店,标志着虎斑乌贼人工养殖正式获得成功。"这是人工养殖的虎斑乌贼第一次进入饭店餐桌,在国内也是首次。"黎盛说。黎盛表示,最近有好多饭店打电话咨询能否供货,考虑到以后要扩大生产,需要留种,所以不急于大批量上市。  相似文献   

5.
<正>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俗称墨鱼,是亚热带和热带海区的头足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但由于近海捕捞过度,虎斑乌贼资源日趋枯竭,市场供应严重短缺。为了缓解虎斑乌贼供不应求的关系,并推广多元化海水养殖,以降低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风险,我们通过引进虎斑乌贼孵化及养成技术试验项目,探索适合于我区本土环境的虎斑乌贼工厂化养殖技术。现将已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介绍如下:1、养殖场地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虎斑乌贼育苗技术获得突破及养成试验取得成功,这一生长快、食性广、养殖周期短(4个月)、抗病力强、养殖效益高的名优海水养殖品种,有望成为未来南海沿岸海水养殖的新秀。为了推广虎斑乌贼的养殖,以填补市场供应的巨大缺口,现将我们创新试验项目中掌握的虎斑乌贼网箱养殖技术与大家共享。一、养殖海区的选择虎斑乌贼是肉食性海生软体动物,最适宜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海鲜吃货来说,禁渔期是痛苦的,因为很多新鲜的活体海产品都吃不到了,包括乌贼。但在宁波大学,一支学生研究团队率先攻克了虎斑乌贼大规模人工育种的国际难题,为虎斑乌贼产业化发展带来历史性突破,也为众多吃货带来了"福音"。据了解,虎斑乌贼是我国重要的头足类水产品之一,可谓全身是宝。虎斑乌贼的肉质鲜脆爽口,其鞘"乌贼板"是中医上常用的药材,可以治出血和胃溃疡,其墨囊具有抗癌作用。墨囊食品,如墨囊巧克力现已上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13,(9):24
继曼氏无针乌贼研发取得成功,推动头足类增养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后,2013年8月,浙江海洋学院又突破大型头足类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的苗种繁育工作,苗种成活率由普通的不足5%提高到近60%。头足类增养殖是浙江海洋学院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以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率先突破了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曼氏无针乌贼的生殖调控与苗种繁育技术,使浙江沿海曼氏无针乌贼资源迅速得到恢复。2011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挖掘头足类资源,学校以浙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正处于禁渔期,照理宁波人是很难吃到透骨新鲜的活海鲜的,但是记者从宁波市科技局获知,宁波大学的虎斑乌贼产业化养殖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现已培育出大量小乌贼,有望7月向市民供应大批鲜活的虎斑乌贼。  相似文献   

10.
<正>虎斑乌贼,俗称墨鱼,是热带大型头足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其具有个体大(最大个体胴长可达43厘米,体重可达5千克)、饵料转化率高、生长快、养殖周期短(4个月)、口味鲜美、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经济物种。亲本培育与产卵1.亲本培育虎斑乌贼亲本培育池为4×4×2(米)的水泥池,水深1.5米,对流水,放养数量25尾,雌雄比例为1.5∶1。虎斑乌贼喜欢吃新鲜的甲壳类动物和幼  相似文献   

11.
<正>虎斑乌贼(俗称墨鱼)是热带大型头足类,具有养殖周期短(4个月)、生长快(最大个体胴长可达43厘米,体重可达5千克)、食性广、抗病能力强、养殖效益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为了推广多元化海水养殖,以降低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风险。现将我们试验中掌握的虎斑乌贼苗孵化技术介  相似文献   

12.
福建海区头足类资源及捕捞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福建海区位于东海南部,南临南海.头足类资源虽然不如东海北部日本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和南海近海的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资源那样丰富,但根据历年的产量统计及调查资料表明,在福建海区现有的46种头足类中,日本无针乌贼和中国枪乌贼等产量均达到万吨以上.此外,诗博加枪乌贼、杜氏枪乌贼、莱氏拟乌贼、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等都有一定的数量,可见,资源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
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24h和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4.150、50.433mg/L,安全浓度为9.3513mg/L。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幼体的24h、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5343、0.4897mg/L,安全浓度为0.1234mg/L。虎斑乌贼在胚胎期与幼体期对高锰酸钾的敏感性强度为:幼体期〉胚胎期。  相似文献   

14.
虎斑乌贼幼体对盐度及pH值耐受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南海水域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受精卵,在室内条件下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水温23~25℃,盐度29.0‰。研究了虎斑乌贼幼体对不同盐度、pH值的耐受力影响。结果显示,虎斑乌贼的生存适宜盐度为20‰~35‰,25‰组具有最高的饥饿存活系数。虎斑乌贼幼体对pH值的适宜范围有两个,一个是接近中性,另一个是8.4~9.0,且pH=8.4时乌贼幼体有最高的饥饿存活系数。  相似文献   

15.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超科、乌贼科、无针乌贼属。2004年宁波大学突破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技术后,又获得了曼氏无针乌贼的海水围塘养殖、水泥池养殖及网箱养殖成功,本文就水泥池养殖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社会等级因素对虎斑乌贼生长、存活及相关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虎斑乌贼养殖过程中,社会等级因素存在下优势大个体对劣势小个体的生长是否产生胁迫影响,本实验在室内小网筐(Φ=60 cm,高20 cm)控制条件下,采用单因子实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大规格L:体质量为4~5 g,中规格M:体质量为2.5~3.5 g,小规格S:体质量为1~2 g)的虎斑乌贼单一规格养殖和混合规格养殖(LMS比1∶1∶1)条件下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耗氧率、排氨率和代谢酶(ATP酶、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的变化,培养时间40 d。结果显示,单一规格养殖和混合规格养殖条件下L乌贼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明显,但混合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单一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特定生长率,各组乌贼特定生长率排序:LMS-M(3.12±0.35)%/dM(5.21±0.24)%/d,LMS-S(1.39±0.28)%/dS(4.37±0.42)%/d;养殖10 d,单一规格养殖组和混合规格养殖组乌贼成活率差异不明显,从20 d开始,混合规格养殖组成活率明显低于单一规格养殖组,养殖40 d各组乌贼成活率排序:LMS(41%±5.35%)M(60%±4.58%)L(61%±6.43%)S(63%±5.57%);单一规格养殖和混合规格养殖条件下L乌贼耗氧率差异不明显,但混合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耗氧率明显低于单一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耗氧率,各组乌贼耗氧率排序:LMS-M[(0.48±0.03)mg/(g·h)]M[(0.69±0.02)mg/(g·h)],LMSS[(0.75±0.04)mg/(g·h)]S[(0.94±0.04)mg/(g·h)];单一规格养殖和混合规格养殖条件下L乌贼排氨率差异不明显,但混合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排氨率明显低于单一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排氨率,各组乌贼排氨率排序:LMS-M[(0.057±0.004)mg/(g·h)]M[(0.082±0.007)mg/(g·h)],LMS-S[(0.085±0.007)mg/(g·h)]S[(0.135±0.007)mg/(g·h)];单一规格养殖和混合规格养殖条件下L乌贼ATP酶、丙酮酸酶和己糖激酶活性差异不明显,但混合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3种酶活性明显低于单一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各组乌贼ATP酶活性LMS-M[(1.25±0.16)U/mg prot]M[(2.74±0.26)U/mg prot],LMS-S[(0.77±0.11)U/mg prot]S[(1.94±0.09)U/mg prot];各组乌贼丙酮酸酶活性HET-M[(51.14±6.24)U/mg prot]M[(78.05±8.38)U/mg prot],LMS-S[(27.94±6.65)U/mg prot]S[(55.92±2.81)U/mg prot];各组乌贼己糖激酶活性LMS-M[(10.71±1.24)U/mg prot]M[(23.59±1.67)U/mg prot],LMSS[(5.91±0.83)U/mg prot]S[(13.82±1.66)U/mg prot]。研究表明,在混合规格养殖条件下L乌贼对M和S乌贼的正常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对养殖十分不利,因此在人工养殖虎斑乌贼的过程中,要定期地挑拣分级,保证规格的均一性,以减轻大个体乌贼对小个体乌贼的胁迫作用,进而提高乌贼养殖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乌贼科,分布于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大洋洲北部、东部、和西部,印度近海,红海及我国的南海近海海域。食性为肉食性动物,能主动掠食各种中、上层小鱼及其他游泳动物和底层甲壳类。仔稚鱼以端足类和其他小型甲壳类为食,幼体多捕食小鱼,如鳀鱼、黄鲫鱼等,成体则以扇蟹,虾姑、鹰爪虾等为食。养殖条件下可驯食冰鲜饵料。繁殖季节春季集群游来浅水区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18.
拟目乌贼繁殖行为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菁  江星  王雁  陈道海 《水产科学》2012,31(1):22-27
拟目乌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较为复杂,包括求偶、雄性争斗、交配、雄性陪护、产卵等行为。拟目乌贼在生殖策略上并非"一夫一妻"制,交配时,雄性用第1、2对腕固定雌性的头部,然后用茎化腕将精荚输送至雌性纳精囊内。雌性受精后不久便产卵,拟目乌贼雌性轮流在产卵区产卵。卵白色,半透明,卵群葡萄状,分枝,刚产出的卵短径约1.2cm,长径约2.4cm,拟目乌贼平均产卵量为354枚。  相似文献   

19.
环境因子对虎斑乌贼幼体存活率及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盐度、温度和pH的变化对虎斑乌贼幼体存活率及其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虎斑乌贼幼体分别在盐度为23、28、33,温度为17、20、23℃,pH 5.91、6.41、6.91、7.41、7.91、8.42、8.91、9.31的条件下存活率较高,均愈80%,表明幼体对于盐度、温度和pH的适宜范围分别为23~33,17~...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与渔业》2012,(5):53-53
虎斑乌贼属于热带深海大型头足类,主要分布在南海等海域。近年由于资源锐减,捕捞量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