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广占63S的不育基因来源于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其育性转换表现为温敏型,是迄今两系杂交水稻中应用最广泛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之一.对广占63S/旱1587组合的F2分离群体进行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广占63S的不育性受1对隐性不育基因控制.利用SSR和InDel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以广占63S与旱1587组合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将不育基因(暂命名为PTGMS2-1)定位于第2染色体标记S2-4与S2-27之间物理距离390 kb的区间内,与两标记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5和1.1 cM,与标记S2-24共分离.  相似文献   

2.
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籼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3个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7个籼型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配组,观察了51个组合的F1、19个F2及6个BC1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培矮64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对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强恢复基因;6311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时具有1对弱恢复基因;360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但没有恢复基因。进一步利用4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311S组合F2群体中4个温敏核不育株与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配组,研究了杂交F1的育性,表明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对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在不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是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的关键。由此提出了选育不育细胞质背景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温敏核不育背景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株1S及其9份衍生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并以大面积应用的温敏核不育系Y58S(CK1)、广占63-4S(CK2)为对照,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设置17.0、18.0、18.5、20.0、21.5、23.0和23.5℃共7个日均温冷水处理8 d,研究不同温敏核不育系育性对低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湘陵628S、隆科638S、晶4155S和隆臻36S的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0℃,华玮338S、华悦468S、华炫302S、腾晖191S、振湘S和Y58S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3.0~23.5℃之间,广占63-4S的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3.5℃;12份温敏核不育系的最佳繁殖温度均为日均温21.5℃;隆科638S、晶4155S、隆臻36S、华玮338S、华悦468S、华炫302S和Y58S的生理不育温度接近17.0℃,株1S、湘陵628S和广占63-4S生理不育温度在17.0~18.0℃之间,腾晖191S和振湘S的生理不育温度高于18.0℃;隆科638S、晶4155S、隆臻36S、华玮338S、华悦468S、华炫302S和Y58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耐低温能力强,可繁性好。本研究为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及杂交稻安全制种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S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为母本与保持系天丰B杂交,F3代选择优良不育单株为母本与天丰B回交,后经多代目标性状定向选择而育成的新水稻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不育起点温度较低,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2018年7月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5.
以广占63S为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供体,与优质抗病保持系天丰B杂交,F3代选优良核不育单株与天丰B回交,经多年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育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越S。该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较低、柱头外露率高、开花习性较好、异交结实率较高、耐寒性强、稻米品质优、中早熟、配合力强、适应性广和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2014年6月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6.
E农1S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广占63-4S为受体亲本,以携带Pi1和Pi2的抗稻瘟病育种材料GD-7为供体亲本,经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稻瘟病抗性强、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育性稳定、一般配合力好等特点,于201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已配组育成13个杂交组合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具有很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种安全是影响两系杂交稻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解决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安全隐患途径。【方法】以1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4个反温敏核不育系配组并对F1育性进行观察,选择矮紫S(温敏核不育系)和矮雁s(反温敏核不育系)为构建永久核不育系的供源亲本。通过回交将矮紫S和矮雁s的育性基因导入到桥梁亲本天丰B中,分别育成天丰B的近等基因系天丰S和天丰s。【结果】天丰S和天丰s杂交获得的天丰Ss即为永久核不育系。对天丰Ss的育性、可恢性等特性的研究表明,天丰Ss在自然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下均表现不育;天丰Ss及其3个亲本与5个恢复系杂交的F1组合结实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永久核不育系的创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后,择优回交一次,育成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该不育系表型与广占63相似,但对苯达松敏感,故其种子纯度较易保证。此外,它还具有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异交特性较好、在海南可繁性较好、配组优势强等特点;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科学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9.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汉S是以广占63S为母本、籼粳中间材料明恢86/BC-10-46为父本杂交,经过8a14代系谱选择育成.该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于2017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该不育系已测配出2个组合通过湖南省审定.介绍了汉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7,(6):5-11
华1201S是以广占63-4S为受体亲本、以携带Pi2基因的抗稻瘟病株系VE6219为供体亲本,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多次自交,每个世代用分子标记对目标基因Pi2进行跟踪检测,同时通过表型选择和抗性鉴定培育而成的中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2013和2014年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重发区自然鉴定,华1201S的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1.3~2.3级,穗颈瘟损失率均为1级,2 a表现均为抗稻瘟病。2015年在广东省农科院苗期抗谱鉴定,人工接种33个稻瘟病菌株,华1201S的抗性频率96.97%,而广占63-4S的抗性频率仅为12.12%。华1201S育性转换临界温度23℃,在武汉稳定不育期64 d,海南冬繁自然结实率70%以上。2015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1.
以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分别对其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和柱头体积以及柱头活力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测定,并以柱头外露率作为首要指标进行排序,得出了参试光温敏核不育系材料柱头综合性状表现结果,依次为F168S、信矮10-4S、矮青34S、广占63-4S、信丰9826S。  相似文献   

12.
876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以绿3B/6G241的F1代为父本杂交,经回交和多代系谱选择而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两优8761(876S/X1061)于202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H175S是以1892S为母本,广占63S为父本杂交,经过7a13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育性稳定、败育彻底、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5℃)、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米质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1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广两优3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两优35是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用两系不育系广占63 -4S与自育恢复系R35组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稻米品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耐高温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等特点.2011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pol CMS不育系1141A及其恢复系花叶恢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并进一步构建可育和不育分离群体集团。利用RAPD、SSR、AFLP等技术进行标记筛选,获得与Rfp基因连锁的2个分子标记,这2个标记分布于Rfp的两侧,其中,AFLP标记E7P16230与Rfp遗传图距最近,为4.3cM;另一侧的RAPD标记S1-500与Rfp遗传图距为10.8cM。  相似文献   

16.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 Mian 9S,some reciprocal crosses were made between Mian 9S and six indica rice materials,Yangdao 6,Luhui 602,Shuihui 527,Mianhui 725,Fuhui 838 and Yixiang 1B.Genetic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PGMS) of Mian 9S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nuclear gene.Thus,the F2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Yangdao 6/Mian 9S was used to map the PGMS gene in Mian 9S.By using SSR markers,the PGMS gene of Mian 9S was mapped on one side of the markers,RM6659 and RM1305,on rice chromosome 4,with the genetic distances of 3.0 cM and 3.5 cM,respectively.The gene was a novel PGMS gene and designated tentatively as pros4.In additi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s4 gene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广两优720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用广占63S与中恢7203组配而成的强优势两系杂交稻组合,201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组合在江西大面积试验示范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华201S为受体亲本,以含Xa21和Xa7基因的抗白叶枯病材料华恢20为供体亲本,进行1次杂交、3次回交和3次以上自交,每个世代用基因内标记PTA248对Xa21进行分子检测,用连锁标记STSP3(与Xa7的遗传距离为0.9 cM)对Xa7进行检测。新选育的4个株系YR7009(Xa21)、YR7014(Xa21)、YR7016(Xa7)和YR7023(Xa7/Xa21)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育性转换特性方面都与华201S基本相似。YR7009(Xa21)和YR7014(Xa21)对PXO61、PXO99、ZHE173和GD1358等4个菌株具有良好的抗性,而对FuJ和YN24不具有抗性。YR7016(Xa7)和YR7023(Xa7/Xa21)对6个菌株都表现良好的抗性,尤其是聚合双基因的YR7023(Xa7/Xa21)对6个菌株都表现高抗。表明已经将广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和Xa7渗入到华201S中,成功地改良了华201S的白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