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一、前言北京矮洛克,简称 D 型肉鸡,它含有矮脚基因“dw”,该基因为隐性伴性基因。最初来源于加拿大白布罗父母代鸡,亦即法国“明星鸡”的后代。父本为正常型,母本为矮脚型。本选育系是在我所选育提纯并配套  相似文献   

2.
<正> 北京矮洛克又称“D型”肉鸡,白羽、单冠、颈短,脚短,胸宽,腹部充实,肌肉丰满,肉质细嫩,是一个较理想的肉鸡纯系。该品系具有“dw”矮脚隐性伴性基因,该基因来源于加拿大白布罗父母代鸡,而最初来源于法国的明星鸡。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先后花了三年多时间选育提纯,目前正处在扩群选育和试验推广之中。根据国外资料  相似文献   

3.
前言 隐性伴性矮小基因简称“dw”基因(dwarf gene),是鸡已知的8种矮小基因的一种,也是唯一对鸡体健康无害,而对人类有利的隐性突变基因。它存在于自然鸡群中。 含dw基因的鸡称为D型矮洛克鸡(简称D系鸡或矮脚鸡),该鸡体型矮小,和正常型鸡相比,脚矮1/3,  相似文献   

4.
我所家禽研究室肉鸡组利用从法国引进的含“dw”矮脚基因的父母代鸡,运用现代遗传育种的方法,经过数年来的试验研究,已建立了24个家系,选育出一定规模的纯合型群体,分布在北京市的两个区的四个点上。即将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矮洛克肉鸡纯系,为我国矮洛克肉鸡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经选育后遗传性能相当稳定,杂交优势良好。由于含有“dw”隐性伴性遗传基因,两系和三系配套杂交作为B系用,四系配套  相似文献   

5.
矮洛克鸡亦称矮小型鸡,它含有“dw”基因,该基因为伴性隐性基因。1968年由法国选育成功,并向其它国家推广配套的商品代。英国、苏联、美国、加拿大也先后选育成功。并认为推广应用矮洛克鸡是肉鸡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D 型矮洛克鸡(D-Dwarf WhitePlymouth Rock)简称 D 系或矮脚鸡,具有隐性伴性基因 dw。据国内外报道有利性状是:1.比正常型鸡胫部短1/3、白羽、单冠,性情温顺、好饲养、易管理。省饲料20—28%,64周龄一只鸡省饲料13.6公  相似文献   

7.
我所选育中的D系(D型矮洛克鸡,又简称矮脚型鸡)与黄羽鸡R系、H系测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杂交中D系作母系表现出显著的杂交优势,杂交优势率约为25%。56日龄比标准型父系体重、胸角度、跖围分别提高378.8克、5.5度、0.1厘米,跖长降低0.7厘米。D系在单杂交中作父系,其后代公母差异极显著,证实D系含有dw隐性伴性基因。  相似文献   

8.
矮脚鸡为鸡中的独特品种,脚胫比常规鸡脚胫短1/2~1/3。一般鸡的脚胫长在10em以上,而矮脚鸡仅5~7cm长。由于胫短而导致身矮,故矮脚鸡的特征特别显示脚短身矮,性情温驯而且耗料少,是笼养或规模化养殖的特选鸡种。如贵州大学选育的dw基因控制的矮脚黄鸡和兴义矮脚鸡均为该类型。矮脚鸡虽矮小,但体型匀称丰满、肉质细嫩有独特风味的特色。成年鸡体重仅1.5~2.0kg左右,特别适合小型家庭一次性消费,更兼脚短能作为进行生态安全养殖生产优质特色鸡品牌的特殊标识,因此矮脚鸡越来越受消费者所欢迎。  相似文献   

9.
D型矮洛克鸡     
<正> 一、前言矮脚肉用鸡为具有”dw”隐性伴性基因的鸡,最初由法国选育成功。据国外报导含有dw纯合基因的鸡具有比正常型蹠短1/3,体重减轻25~35%,饲料消耗减少22~28%,对蛋白质的消化率高2%(dw型为90%,DW型为88%);在高密度饲养下(6只/m~2),  相似文献   

10.
根据DW基因的遗传规律,经过二元或多元杂交组合,将D型洛克鸡最优配套,在A、B、C配套系中作B系用,在A、B、C、D和A、B、C、D、E配套系中作C系用。同时用矮系列制种配套生产,不仅父母代,而且商吕化更具脏短、胸宽、颈短、性成熟早,肥育效果优、肉质好等特性。经济效益比同类一般鸡提高40%以上。且省饲料23%,单位面积饲养量提高20%以上,产蛋率提高10%。生产一万只父母代,是在原有基础上投资40万元,工作人员20人。独家转让25万元,多家转让5万元敢。肉鸡制种配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安康红鸡是法国的褐羽矮脚肉用鸡种。其父母代肉用种鸡配套由广东省东莞市于1990年初引进。商品代鸡于同年10月开始出现在市场。饲养结果证明,新安康红父母代鸡抗病力强,母鸡脚矮、产蛋多、耗料少;肉用仔鸡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在饲养密度较高又无断喙的情况下未见啄羽现象,上市商品率几乎100%,深受养鸡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矮小型鸡是鸡种中的一个类别,其体型矮小系由于隐性伴性基因"dw"所致,鸡脚短1/3故又称矮脚鸡.矮小型鸡的特点矮小型鸡的遗传特性决定矮小型鸡遗传特性的基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常染色体,另一类存在于性染色体,后一类称之为伴性矮小型基因.目前已知的伴性矮小型基因有3种,一种是对正常体型为显性的伴性矮小型基因Z,见之于各品种的矮脚鸡,又叫斑担鸡;另一种是对正常体型DW为隐性的伴性矮小型基因dw;再一种是与dw同一位点的矮小型基因dwe,它对dw为显性,但对DW  相似文献   

13.
矮脚鸡的选育和配套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引进的矮脚鸡父母代为素材,在杂合型鸡群中选出纯合型的伴性隐性矮小基因鸡,23周龄开产;开产体重为1534. 0±81.0克;500日龄产蛋量139枚;全程耗料50.28公斤。作为杂交组合的母系,分别和8个不同鸡种作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三个最佳组合,配套繁殖出的商品鸡,分别于53日龄、70日龄、90日龄出栏;出栏体重为1250.0—1350.0克;生长速度的杂交优势率为10—32%。饲养矮脚鸡的经济效益比正常型的海佩科鸡高38.9%;比三黄种鸡高70.8%。  相似文献   

14.
<正>兴义矮脚鸡为国内稀有的地方矮脚鸡品种,主产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产区矮脚鸡养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该鸡胫短身矮、体躯匀称、肉嫩味鲜,1993年被列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由于长期未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三元杂交鸡种蛋(宝星父母代公鸡为A系、矮洛克公鸡为B系、艾拔益加肉鸡(AA肉鸡)父母代母鸡为C系)和艾维茵鸡种蛋(各200个)分成A、B两组进行试验,统计孵化情况、成活率及料重比,测定生长速度、屠宰率及体尺。结果显示:A、B两组受精率分别为31%、95%,出雏健雏数分别为110只、162只,入孵蛋孵化率分别为58.5%、85%,艾维茵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生长速度、成活率、料重比和屠宰率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选用矮洛克肉鸡作为三元杂交配套系B系用杂交优势良好,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选用浙江省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育种中心携带有dw基因的纯系矮脚黄鸡K系公鸡为父本。以浙江省宁海县梅林镇当地鸡群选育而成的D系黄羽正常脚母鸡作为母本,先进行两系杂交,后分别用国内4个地方的不同品种L系、G系、H系、X系为第二父本。同KD母鸡进行三系配套杂交。通过对商品代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观察和测定,筛选出符合当地的配套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 从1979年始,我们利用江苏红育鸡进行小体型选育。试图育成一个体型小、产蛋多、耗料少、经济效益高的褐壳蛋鸡纯系。现将选育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素材:江苏红育鸡纯系。由赛克斯商品代育成。 选种方法:(一)矮脚选择 选择脚矮的母鸡与胫骨长度10.5厘米以下且胫骨较粗的公鸡参加配种。逐年淘汰高脚母鸡。以此降低体重,培育小型鸡。 用工业外卡钳测量胫骨长度,用无弹性细棉线测量胫骨最细部位的周长表示胫围。  相似文献   

18.
黄羽矮小型鸡胫长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羽矮小型鸡胫长遗传规律研究周中华舒鼎铭郭况彦杨纯芬熊燕(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五山510640)前言dw基因是鸡已知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为稳性伴性遗传。dw基因能不同程度地减少鸡各部分的生长强度,最大的是减少胫骨长度,从而引起典型的“矮脚”...  相似文献   

19.
京星一号优质黄羽肉鸡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星一号优质黄羽肉鸡简介李东,李晓华,杨松锐,李洁晰(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100094)京星一号(一型,二型)优质黄羽肉鸡为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中培育的D型矮洛克鸡(D1系为隐性白羽,D2系为浅黄羽鸡)参与配套的肉鸡。京星一号一型又名万...  相似文献   

20.
<正> 北京市牧工商总公司东沙种禽公司原种鸡场,于1976年在引进国内外不同品种(系)的纯系,父母代,商品代鸡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的选育方法,培育出具有适应于我国环境条件的白壳蛋鸡“北京白鸡”。此鸡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