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果实纵径、横径、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研究了金太阳杏果实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金太阳杏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呈“慢—快—慢—快—慢”的“双S”形曲线,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幼果缓慢生长期、果实第1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第2次缓慢生长期、果实第2次迅速生长期和果实熟前缓慢生长期。果实纵、横、侧径与果实鲜重、体积变化曲线极为相似,并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同时建立起各生长指标的生长模型曲线。  相似文献   

2.
金光杏梅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金光杏梅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慢—快—慢—快—慢”的“3S”形曲线,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即幼果缓慢生长期,果实第1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第2次缓慢生长期,果实第2次迅速生长期和果实熟前缓慢生长期。果实第2次缓慢生长期与果实硬核期相吻合,果实第1、2次迅速生长期是果实增长的两个关键时期。果实纵、横、侧径、果肉厚度与果实鲜重、体积变化曲线极为相似,果实纵、横、侧径、果肉厚度与果实鲜重、体积均极显著相关,说明它们是同步增长的。果核的生长发育动态呈“快—慢—停”的近“厂”形曲线,谢花后31d前是迅速生长期;31d后进入缓慢生长期并开始硬化、变色;至59d达到固有大小和颜色,硬化结束;59d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黄皮种质资源物候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省14份黄皮种质资源物候期、果实性状、种子性状和果实品质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没有结果树1a抽新梢5次,结果树2~4次。在广州地区12月上旬—翌年1月现蕾,12月中旬—翌年3月上旬花穗开始生长,2月中旬—4月上旬初花,3月下旬—5月下旬谢花,5月下旬—6月中旬果实开始着色,7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  相似文献   

4.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Ca、K、Fe、P的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李莉  杨雷  郝保春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1048-1050
对达赛莱科特和447-3草莓果实发育期Ca、K、Fe、P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草莓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草莓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P;K在整个草莓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Ca、P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成下降的趋势;Fe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高—低—高—低—高—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4年生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定期测量果实的纵径、横径、鲜果重,干物质含量及水分含量,探明果实动态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贵长猕猴桃果实纵横径经历了快速生长—缓慢生长—停滞生长—缓慢生长的变化规律,呈现逐渐上升的单曲线;果实鲜果重表现为缓慢生长—快速生长—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停滞生长—缓慢生长的变化规律,呈现逐渐上升的"双S"曲线;果实纵横径的日均生长曲线变化基本一致,授粉后15 d(5月10日)内日均增长量最大,后逐渐下降,趋近于0,后又有所上升、最后再下降;果实鲜果日均生长量,有4个生长高峰,分别为授粉后15~25 d(5月10—20日)、46~57 d(6月11—22日)、67~77 d(7月2—12日)、118~128 d(8月22日—9月1日);果实98 d的生育期内,水分的含量都在80%以上,干物质最高占17.13%。[结论]该研究为制定贵长猕猴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983年—1984年研究了茄门甜椒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果实发育过程中某些营养物质的积累和变化,结果表明:茄门甜椒果实于开花后10至26天为果实迅速生长发育期,26天至40天果实重量和体积增长缓慢,40天以后果实体积和重量几乎不再增加。甜椒果实中含有大量维生素 c,随着果实的发育,维生素 c 含量不断提高。红熟果维生素 c 含量比青果可高8—4倍。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不大。蛋白质含量随着果实发育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果实生长发育阶段,以油茶果实和叶片为试材,分析测定N、P、K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和果实中N的含量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果实中P的含量在果实迅速生长期不断上升,在油脂合成阶段不断下降,叶片中P含量变化规律与果实基本一致;叶片中K含量呈现出"降—升—降"的规律,果实中K含量随果实膨大始终保持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枸杞鲜叶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是我国的传统名贵中药材,一直受到中外医学界和食疗专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医药书典的记载而研制开发出枸杞叶茶。工艺流程:适时采摘—漂烫—冷浸护色—脱水—杀青—揉捻—解块—干燥—理条成型。对主要成分及农残的测定结果表明,枸杞叶茶的一些主要营养成分均与果实很接近,有些成分则高于果实,说明枸杞叶的开发与枸杞果实一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变化规律。【方法】以大棚夏黑葡萄为试材,谢花后每隔7d对果实单果重、纵横经、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单果重增长有2个增长高峰期、2个缓慢期,整个果实生长发育呈现"快—慢—快—慢"的"双S"型变化曲线;纵径与横径仅有1个生长高峰期,均出现在谢花后14d,呈逐渐上升的"快—慢"单S型动态变化曲线;夏黑葡萄果实硬度有2个明显下降期,呈现"急快—缓慢"的下降变化曲线;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变化有4个时期,表现"快—慢—快—慢"的"双S"型。【结论】结果表明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前期较快,属于前期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的品种。大棚栽培条件下,夏黑葡萄果实发育期约需49d,表现为特早熟;夏黑葡萄谢花后7~21d是其果实膨大、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榛子果实发育过程矿物质的动态变化。[方法]研究3个榛子杂交品系果实发育中,氮、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幼果迅速发育期和果仁发育期是榛子果实吸收、累积矿质元素的关键期。3个杂交品系中,氮素的变化规律为前期下降—中期平缓—后期快速增加,磷素的变化规律为前期下降—中期稳定—后期先快速增加,后快速下降。[结论]该研究为保证榛子果实发育中营养元素的合理补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晚熟芒果凯特为材料,进行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的长、宽、重生长呈现单"S"型曲线,种子的长、宽生长趋势为"慢—快—慢",种子重增长趋势为"慢—快—慢—快";果实生育期近7个月,幼果期为0~45d,膨大期为45~180d,成熟期为180~210d;种子成熟需要120~135d,种子比果实早成熟,种子从成熟到萌发过程连续,135d是种子生理转折期,165d是种子胎萌发生重要时期;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为增加—降低—增加,果肉成熟需要195~210d。本研究为制定凯特芒果适宜种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加工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为生产栽培中采取合理措施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里格尔87-5、新引98-1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的纵、横径增长和果实鲜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快—慢—快”的“S”型曲线,整个发育期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其中第二次生长量比较明显,两个品种均达到了总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苹果增产菌是一种新型的植物微生态保健制剂,对改进果实品质、增强耐贮性和增产都有显著效果.在苹果树上,于幼芽萌动期、落花后5—7天、幼果期各喷施一次1000倍液,结果表明;单果重增加15.85—30.32%;果实纵径增大24.01—30.19%,横径增大8.67—23.81%;果实硬度提高1.7—2.07磅/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78—1.61%;着色指数增加24.4—28.8%,并可提高果实表面光洁度,果个均匀,耐贮藏.贮存一个月后,喷施增产菌的硬度比对照提高1.44磅/cm~2,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60%.对苹果霉心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同一地区露地和避雨栽培下‘赤霞珠’和‘霞多丽’葡萄果实中4种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同时利用Real—timePCR分析了葡萄果实中酒石酸合成关键酶——艾杜糖酸脱氢酶基因(L—VvldnDH)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显著提高了发育中的‘赤霞珠’果实酒石酸、苹果酸和草酸含量,但在采收期,2种栽培方式下的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避雨栽培对‘霞多丽’果实发育过程4种有机酸积累无明显影响;避雨栽培显著上调了幼果期‘赤霞珠’果实中L—VvldnDH基因的表达,并在发育中后期保持较高转录本。这可能是导致该品种果实避雨栽培下酒石酸积累较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弄清柑橘园土壤—叶片—果实系统磷素养分迁移转化规律,在湖南省柑橘主产区的32个柑橘园采集了土壤、叶片与果实样品,研究了柑橘园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叶片与果实磷素养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柑橘园土壤pH值平均为4.33;土壤无机磷组分以Al-P和Fe-P为主,分别为205.6和213.3 mg/kg;叶片和果实全磷含量分别为2.69和1.80 g/kg;叶片与果实全磷含量与土壤Al-P和Fe-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及肥料施用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三年田间试验表明,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贯穿于整个生育期,植株内氮磷钾的积累量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直到试验结束。番茄一生需钾量最高,氮次之,磷较少;亩产7.5t果实需吸收氮(N)20.72—23.58kg,磷(P_2O_5)5.96-7.01kg,钾(K_2O)32.55—39.34kg;平均一株番茄需氮7.31—8.32g,磷2.10—2.47g,钾11.49—13.88g。氮磷钾在植株体内的分布,前期以叶中为最多,茎次之,果实中最少;到全部果穗果实收获结束时,则以果实中的氮磷钾含量最高,分别占总吸收量的64.29%—67.84%,62.72%—66.13%和71.66%—74.19%。氮磷配合施用,番茄植株吸收的氮、磷、钾总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2.28%,24.50%和22.80%,产量提高15.35%,产品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17.
株高80—90厘米,叶色深绿,生长势强,始花节位8—9节。果实膨大速度快,从开花到收获需15—17天,比早熟品种六叶茄、快圆缩短2—3天,比短把黑缩短7天。果实准圆形,紫黑色,果面光滑,果把紫黑色,果肉浅绿色,肉质细腻。果实内种籽少,商品性好,单果重500—800克,单株结果数多。抗逆性及抗寒能力强,宜作早熟栽培品种,一般亩产5000公斤。全国各地都可种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消费市场对早熟、品质优的梨果品需求迫切.新疆梨生产中推广的早熟品种,只有“早酥”综合性状较好.本课题用早熟品种“早酥”为母本,优质品种“库尔勒香梨”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种.选育出有希望的早熟,品优单株“85——8——15”.1995年7月中旬由塔里木农垦大学科研处主持邀请有关专家,对“85——8——15”进行了现场观察和果实鉴评,一致认为“85——8——15”株系7月上旬成熟,比“早酥”提早半月至1个月上市,且果实较大,色泽和果形与“库尔勒香梨”近似,品质中上.与其父母本相比较,“85——8——15”株系具有成熟早,果实品质好的特点,对更早提供市场梨果实有重要意义.现将该株系的选育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AHP法在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评价上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贤  池涛  杨德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2):432-435
本试验以AHP法对7个番茄品系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构建了涵盖3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6个指标(外观品质的单果重、果色和营养品质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以及糖酸比)的番茄果实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品系YH02—6果实的综合商品性状较优,其果实的营养品质的分值在综合得分中所占的比重大;品系YH02-9、YH02—1和YH02-7果实的综合商品性状较好,其中品系YH02—1、YH02-7的得分点主要是外观品质,而品系YH02-9的主要得分点是营养品质;品系YH02-8、YH02-5和YH02—11果实的综合商品性状一般。验证了AHP法对于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是一种实用、快捷、有效的多层次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枇杷在川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产特点,将枇杷生长管理过程划分为终花—幼果期、果实膨大—转色期、果实成熟—夏梢生长期、花芽分化—秋梢萌发期、秋梢生长—开花期、盛花—幼果期共6个时期。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简单实用、易学易懂的栽培管理年历,以供川南地区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