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墨天牛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又名松褐天牛、松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墨天牛属,是松属树种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thunbergii Parl.)、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和思茅松(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等的重要蛀干害虫,主要危害生长衰弱的树木或新伐倒木,造成松树枯死,同时还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ilus (Steiner & Buhrer) Nickle)萎蔫病[1-2].松墨天牛在云南主要危害云南松,目前分布范围已经扩展到43县(市),并在部分地方成灾,加大了松材线虫病传入的可能性[3].松墨天牛在滇中地区1年1代,雌成虫在树干上咬出长椭圆刻槽,将卵产在刻槽中部的表皮层下,幼虫生长发育至一定阶段蛀入木质部, 在边材表面留下椭圆形的蛀入孔;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在蛀道内取食,老熟幼虫在蛀道末端构筑蛹室化蛹,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出近圆形的羽化孔爬出[4-5].松墨天牛是典型的钻蛀性害虫,调查和防治非常困难.前人曾经对松墨天牛在马尾松和思茅松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6-8],但这些研究是某一时间段天牛的危害痕迹或幼虫在树干上的分布,对于天牛产卵刻槽、蛀入孔和羽化孔的数量关系,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本文对松墨天牛的产卵刻槽、蛀入孔和羽化孔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数量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松墨天牛的林间调查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吡虫啉杀虫剂注干对4种鞘翅目害虫毒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白星花金龟(Liocola brevharsis(Lewis))和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Motschulsky)属鞘翅目(Coleoptera),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1980年以来,光肩星天牛在三北防护林中严重发生^[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我国对森林危害和威胁最严重的病害,控制其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手段。作者发现的松褐天牛深沟茧蜂(Iphiaulax monochamusi Yang)是寄生松褐天牛中老龄幼虫的重要天敌。为明确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寄生率与寄主树木、寄主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通过解剖46株松褐天牛危害致死的马尾松,调查了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马尾松、松褐天牛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研究表明:寄主树木的高度、胸径和树龄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没有显著影响,松褐天牛的数量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亦没有显著影响,而松褐天牛幼虫龄期和松褐天牛幼虫在树干上的位置显著影响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松褐天牛龄期呈显著正相关,其偏好寄生3~5龄幼虫;就天牛在其危害寄主树木上的位置而言,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偏好寄生马尾松主干上部和在韧皮部危害的松褐天牛幼虫,其对位于马尾松树干上部的寄主幼虫寄生率最高,达27.38%,对在韧皮部生活、危害的寄主幼虫寄生率为20.18%,显著高于位于木质部生活的寄主幼虫寄生率(5.46%)。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的关键环境因子是寄主树木的坡位和其它天敌寄生率,其中,坡位与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呈显著正相关,其它天敌寄生率与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以上研究初步明确了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寄生率与寄主树木、寄主害虫和天敌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利用该重要天敌控制松褐天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APF-Ⅰ型诱剂样品(A)和F型诱剂样品(C)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方法]以生产上使用的APF-Ⅰ持久增强型诱剂(B)和F1型诱剂(D)为对照,在林间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成虫试验。[结果]表明:诱剂A的平均诱虫量最高,分别为诱剂B、诱剂C和诱剂D的1.17倍、1.41倍和1.58倍,且显著高于诱剂C和诱剂D。在持效试验中,诱剂A平均诱虫量也高于其他3种诱剂。在161 d诱捕期内4种诱剂诱到的松墨天牛雌虫是雄虫的1.65 1.93倍,平均1.76倍。诱剂C也优于同类产品的诱剂D。[结论]诱剂A释放信息素均匀稳定,诱虫活性和持效作用强,最适合用于林间松墨天牛的测报及诱杀防治,因此建议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5.
沟胫天牛亚科 (Lamiinae)包括了多种重要林木蛀干害虫 ,如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 ranobilis(Ganglbauer)、松墨天牛 (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Hope)和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等。蒋书楠 ( 1989)描述了沟胫天牛亚科 73种幼虫 (隶属 15个族 )。计算机数据库技…  相似文献   

6.
天牛科昆虫是危害严重的林业害虫,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昆虫信息化合物的鉴定及应用,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从100多种天牛科物种中鉴定出信息化合物质,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和椎天牛亚科(Spondylidinae)鉴定出雄性天牛的聚集信息素组分,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和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物种主要是鉴定出雌性天牛释放性的性信息素组分。这些信息素组分在不同亚科、不同属和种之间重叠率高,同一种组分可以在多种天牛物种中发挥作用,调节昆虫行为活动的信息化学物质在害虫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对国内外已研究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进行系统分析,可为今后鉴定新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提供依据,加快我国天牛科信息素组分鉴定和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7.
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天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害虫对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杨树造成了很大威胁,尤其是星天牛属(Anoplophora spp)的某些种类,对杨树及其他树种的危害更为严重。 在我省危害杨树的天牛主要是: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ister)、光肩星天牛Anoplopora glabripennis(Motsch)、黄斑星天牛Anoplopora nobilis、桑天牛Apriona germafi(Hope)、云斑天牛Batocem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是对《云南热作科技》1982年第4期一篇同一题目文章的补充。 一、筒天牛属[Oberea]的两种害虫 32年来,国内有关筒天牛类昆虫(指Nupserha、Linda、Phytoecia和Oberea四属)的记载以嘉理思、布鲁宁、蒲富基、蒋书楠和华立中的报道较多,但这些报道很少涉及到云南,特别是西双版纳地区常见的天牛种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发现黄星桑天牛(Psac-othea hilaris)、胡麻星天牛(Anoplophoramulasiaca)等天牛为害农作物日趋严重,但尚无适合的防治方法,这是农业生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曾提出利用纤细白僵菌生物防治的可能性.本文就是纤细白僵菌对黄星桑天牛、桑天牛、胡 麻星天牛和白条天牛成虫致病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的新病原--天牛微粒子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树苗木繁殖容易 ,速生且适应性强 ,是我国北方和中原地区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树种 ,但由于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 .) ]和桑天牛 (Aprionagermari (Hope) )等危害 ,仅三北地区 1 994年的发生面积就近 3 3× 1 0 5hm2 ,一期工程营造的防护林大多毁于天牛的危害 ,由于对该类害虫至今尚无简便高效的控制措施 ,现灾情总体上仍处于蔓延发展之势。因此杨树天牛的危害仍然是我国现有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的最大威胁 (黄竞芳等 ,1 992 ;阎浚杰 ,1 992 )。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发现松墨天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记载有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urussovi(Fisher)、云杉小墨天牛M.sutor(L.)、云杉花墨天牛M.salturariusGebler、东亚花墨天牛M.subfasciatus(Bates)、樟子松墨天牛M.gallo-provincialis pistor(Germar)和白星墨天牛M.gut-tulatus(Gressitt)6种墨天牛属的天牛,均分布于吉林省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对林木的危害性仅限于成熟林或过熟林,导致材质工艺价值的降低,尚不具有更大的危险性。2004年8月,在通化市的金厂子捕到1头天牛雄成虫,经鉴定为松墨天牛M.alternatusHope。经了解,该地木材流动不大,由外地传入的可能性极小,而该地有松属…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济源市的森林害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害虫18种,(1)蛀食树干的有12种,其中鞘翅目天牛科10种: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栎旋木柄天牛(Aphrodisium sauteri)、双簇天牛(Moechotypa diphysis)、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合欢双条天牛(Xystrocera globosa)、二斑黑绒天牛(Embrik-Strandia bimaculata)、桑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楝星天牛(Anoplophora horsfieldi);吉丁科1种: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鳞翅目木蠹蛾科(Cossidae)1种:根据槲栎树上的蛹皮和参照资料初步判断为小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2)取食或危害叶子的有6种,鳞翅目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1种:栗黃枯葉蛾(Trabala Vishnou);刺蛾科(Limacodidae)2种: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膜翅目癭蜂科(Cynipidae)1种:栎空腔癭蜂(Trichagalma glabrosa);半翅目缘蝽科(Coreidae)1种: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蝽科(Pentatomidae)1种:茶翅蝽(Halyomorpha picus)。提出害虫的管理原则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暗梗天牛[Arhopalus tristis (F.)]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梗天牛属(Arhopalus),是一重要的检疫害虫,能迅速入侵火灾后的松树,还传播真菌病害致使木材变色,严重降低木材的价值,对林业生产危害重大.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其分布,但我国口岸已多次截获该虫,苏州口岸2001年8月从德国进口的一批印花炉木制包装中截获暗梗天牛一批次;泰安口岸2002年从法国进口货物的木制包装中截获暗梗天牛一批次;南海口岸2002年从新西兰进口的辐射松原木中检出暗梗天牛12批.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贸活动的加强,以及对进口原木实行零关税后,大量木质包装材料和世界各地的原木不断输入,暗梗天牛极有可能被带入我国,必须提高警惕,防止其入侵.对暗梗天牛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及预防对策等作了简要介绍,可给我国的海关、检疫部门和林业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Linnaeus)别名杨枝天牛,青杨楔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尤某对苗木和幼树的危害更为严重。五、六十年代曾被列为国家检疫对象,由于内地省(区)早年就很重视防治工作,不少省(区)已得到控制。但青杨天牛在我区仍不断扩大蔓延,少  相似文献   

15.
选用5种化学药剂3%苯氧威、氧乐菊酯、40%氧化乐果、2.5%溴氰菊酯、50%甲胺磷进行树干插瓶防治蛀干天牛——光肩性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和黄斑性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5d后,平均杀虫率均在60%以上,毒杀效果最好的是50%甲胺磷乳油,幼虫死亡率达92.58%,其次为40%氧化乐果、氧乐菊酯、2.5%溴氰菊酯、3%苯氧威。  相似文献   

16.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别名亚洲长角天牛,也叫柳星天牛。成虫俗称水牛、花牛,飞行起来像蜘蛛在网上爬,在全世界都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林木害虫。  相似文献   

17.
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建园  秦锡祥 《林业科学》1992,28(2):170-174
云斑天牛[Batocer horsfieldi(Hope.)]是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长期以来,对云斑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但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培育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是防治云斑天牛危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抗  相似文献   

18.
<正> 杉天牛陡盾茧蜂(Ontsina sp)属膜翅目茧蜂科矛茧蜂亚科,是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 Gressitt)的主要天敌之一。以往试验表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及杉棕天牛(CallidiumVillosulum Fairm)是繁殖此蜂的优良寄主。为扩大繁蜂量,探索来源广,繁蜂量大的新寄主,我们选用长角凿点天牛,青扬天牛、双条合欢天牛、大蜡螟和小蜡螟等幼虫,进行了繁殖试验和林间当代扩散距离及防治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杀螟·噻嗪酮乳油防治松褐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bre) Nickle]被称为“松树癌症”,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 ] ,列为我国森林病虫害之首。松褐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在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 ,防治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 ,3] ,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有过报道 [4,5] 。为进一步探索松材线虫病的治理途径 ,作者于 2 0 0 0年 3~ 1 2月应用 50 %杀螟·噻嗪酮乳油进行了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地及其林分状况试验地设在安徽省和县鸡笼山林场的代虎山 ,海拔 1 50 …  相似文献   

20.
松墨天牛辐射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墨天牛属。松墨天牛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老挝等国家;国内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河南、安徽、贵州、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及四川等省、市、区(柴希民等,2003)。该天牛也是松材线虫(Bru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日本和我国广为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当前,松材线虫病在我国沿海一带仍呈扩大蔓延趋势,对我国重要针叶造林树种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thunbergii)、赤松(P.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